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_第1页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_第2页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_第3页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_第4页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7-11 第第4 4章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021-7-12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4.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1地理位置 2地质环境 3地形地貌 4气候与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大气环境 8土壤

2、与水土流失 9生态调查 10声环境 11其它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三种方法的比较环境现状调查三种方法的比较 方法方法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遥感法 特点特点 应用范围广, 收效大,较节 省人力、物力、 时间 直接获取第一手资 料,可弥补收集资 料法的不足 从整体上了解环境 特点,特别是人们 不易开展现状调查 的地区的环境状况 局限局限 性性 只能获得第二 手资料,往往 不全面,需要 补充 工作量大,耗费人 力、物力和时间, 往往受季节、仪器 设备调节的限制 精度不高,不宜用 于微观环境状况的 调查,受资料判读 和分析技术的制

3、约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4.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1大气污染源 按污染源的排放形式,可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按污染源的几何高度,可分为高架源、地面源 按污染源的排放时间,可分为连续源、瞬时源、间隙源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和体源 2监测因子筛选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 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必筛选为监测因子 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 者有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

4、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 必筛选为监测因子 对于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 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作为监测因子(应给 出参考标准值与出处)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大气污染源调查范围 一般应与评价范围相同, 但应考虑界外区域污染源的影响,应包括界外区域 排气筒高和排放量大的点源; 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0.5倍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应调查的内容: 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

5、现有工程排放 量、新扩建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后削减量,按上述三个量 计算最终排放量 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 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密度及粒径分布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在上述内容中可适当从简;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 查、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布点原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 布点数量: 一级评价不少于1010个; 二级评价不少于6 6个; 三级评价可布置2 2-4 4个点,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 再安排监测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监测时间和

6、频次: 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7 天有效数据,对于评价范 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每天监测时段: 一级评价项目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2,0505,0808,1111,1414,1717,2020,2323 时8 8 个小时浓度值; 二、三级评价项目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2,0808,1414,2020 时4 4 个小时浓度 值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

7、现状调查与评价 2021-7-111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3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1.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的基本内容 2. 常规气象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相关性分析 3. 风场与风向玫瑰图 风频:某一风向的观测次数占总的统计次数的百分比 16 1n n n n cf f g gnn方位的风频; c统计资料中静风总次数; fn统计资料中吹n方位风的次数; n为方位,共16个方位。 主导风向是指23个连 续风向角风频之和 30%,其下风向即为 污染几率最大的方位 风向玫瑰图:用16方位风频联结而成的图 该风向平均风速 风向频率 污染系数 污染系数 2021-7-112 环境现状

8、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于平坦地形,不利气象条件通常包括静风、小风,逆温 、熏烟等; 4. 常见不利气象条件 对于复杂地形,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 时间尺度都比较小的地方性风,主要有海陆风、山谷风、过 山气流、城市热岛环流等。 2021-7-11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风向 年月 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 NW NNWC 1 2.05.59.06.022.5 4 4.04.01.53.514.01.54.02

9、.84.52.826.3 7 2.02.53.02.01.30.310.836.01.02.317.0 10 4.31.010.59.515.0 全年 2.82.01.34.313.01.52.023.3 静风频率:22.5 静风频率:26.3 静风频率:17.0 静风频率:15.0 静风频率:23.3 .3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

10、类功能区: 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 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2常规污染物 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臭氧 主要来源于燃煤的排放和机动车的排放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浓度单位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日平均 1h平均 0.02 0.05 0.15 0.06 0.15 0.50 0.10 0.25 0.70 mg/m3

11、(标准状态) 总悬浮颗粒物(TSP) 年平均 日平均 0.08 0.12 0.20 0.30 0.30 0.50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平均 日平均 0.04 0.05 0.10 0.15 0.15 0.25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 日平均 1h平均 0.04 0.08 0.12 0.08 0.12 0.24 一氧化碳(CO) 日平均 1h平均 4.00 10.00 4.00 10.00 6.00 20.00 臭 氧(O3)1h平均0.160.2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常规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大气环境质

12、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1单因子指数 i i i S C I Ci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2综合指数 (1)格林大气污染综合指数(美国) SO2污染指数: 43. 0b 11 S0 .84SaI 1 烟雾污染指数: 576. 0b 22 C6 .26CaI 2 污染综合指数 576. 0431. 0 21 C3 .13S0 .42)II ( 2 1 I SSO2实测日平均浓度,mg/m3; C实测日平均烟雾系数(COH) 分级清洁一级警报二级警报三级警报 I25506068 格林综合指数大气环境质量分级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3、 ORAQI大气环境质量分级大气环境质量分级 分分 级级优良优良好好一般一般差差坏坏危险危险 ORA QI 20203940596079 8010 0 100 (2)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ORAQI) ORAQI= 37. 1 i i 5 1iS C 7 . 5 Ci第i种污染物24h平均浓度; Si第i种污染物的大气质量标准 ORAQI规定了5种污染物: SOSO2 2、NOxNOx、COCO、氧化剂、颗粒物等 (3)上海大气质量指数(中国) XYI 上上 ) S C max(X i i k 1i i i S C K 1 Y 该指数兼顾平均值和最大值 上海大气质量指数分级 分 级清 洁轻污

14、染中污染重污染极重污染 I上1.002.8 大气污染水平清洁大气质量标准警戒水平警报水平紧急水平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021-7-118 例4-1 先求各污染因子的分指数 找出最大的污染因子指数 算出平均污染指数 计算上海大气质量指数 按标准评价 4.34.3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3.1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与评价标准 1评价因子筛选 常规水质因子 以GB3838-2002GB3838-2002中所列的pH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或化学需氧量、五日生 化需氧量、总氮或氨氮、酚、氰

15、化物、砷、汞、铬()、总磷及水温为基础,根 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 特征水质因子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 数表进行选择,可以适当删减 其他方面因子 被调查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 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 水生生物方面主要调查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 物群落结构等;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污水质有关的以积累的污染物。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水环 境污染特点

16、而定一般考虑的原则是: 按等标污染负荷值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 但对那些毒害性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苯并a 芘等应慎重研究再决定取舍; 受项目影响的水体中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已无 负荷容量的污染物; 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 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常用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993)。 环境现状

17、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021-7-12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产卵场、子稚幼鱼索饵场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回游通 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地表水环境功能按功能高低依次分为五类 序号项目 标准 分 类 类类类类类 1水温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

18、最大温降2 2pH(无量纲)69 3溶解氧 7.56532 4高锰酸盐指数 2461015 5化学需氧量(COD) 1515203040 6生化需氧量(BOD5) 334610 7氨氮(NH3-N) 1.52.0 8总磷(以P计) 0.02 (湖、库0.01) 0.1 (湖、库0.025) 0.2 (湖、库0.05) 0.3 (湖、库0.1) 0.4 (湖、库0.2) 9总氮(湖、库以N计)1.52.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常用标准 .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1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不同污

19、水排放量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污水排放量 (m3/d) 调查范围(km) 大河中河小河 50000153020403050 2000050000102015302540 100002000051010201530 500010000255101025 50003551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021-7-124 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调查时期 水域 一级二级三级 河流 一般情况调查一个水文年的 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 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 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 枯水期;一般情况调查平

20、 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 间不够,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调查枯 水期 湖泊 (水库) 一般情况调查一个水文年的 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 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调查平水期和枯 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 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调查枯 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 水源或渔业用水时,还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水环境现状调查时期 (1)点源调查 排放口的平面位置 排放方向 集中排放还是分散排放 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 点污染源的排放数据 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 点污染源的排放方式 给水排水状况 取水量用水

21、量循环水量排水总量 废(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 进、出水的水质状况及事故状况 废(污)水处理状况 (2)非点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的排放数据污染源的排放方式污染源概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污染源调查 4监测断面布设(主要介绍河流) 布设在评价河段上的断面应包括对照断面、削减断面和控制断面 对照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上游一端(排污口上游100500m处)、基本 不受建设项目排水影响的位置,以掌握评价河段的背景水质情况; 控制断面:应设在评价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诸如支流汇入、建设 项目以外的其它废水排放口、工农业用水取水点、水工构筑物和水文站 所在位置等 削减断面:应设在

22、排污口下游污染物浓度变化比较显著的完全混合段, 以了解河流中污染物的稀释、净化和衰减情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 1单因子指数法 一般水质因子的单因子标准指数 DODO的标准指数 , i i i S C I 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 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pHpH的标准指数 I IpH,j pH,jj j点的pH pH标准指数; pHpHj jj j点的pHpH监测值; pHpHsd sd评价标准中pH pH的下限值; pHpHsu su 评价标准中pH pH的上限值。 I

23、IDOj DOj j j点的DO标准指数; DODOj jj j点的DO实测浓度,mg/Lmg/L; DOsDOsDODO的评价标准,mg/Lmg/L; DODOf f饱和DO浓度,mg/Lmg/L 。 DOf = 468/(31.6+T ) sj sf jf jDO DODO DODO DODO I , , sj s j jDO DODO DO DO I ,910 , 0 . 7 0 . 7 0 . 7 , j pH pH j pH I sd jpH , 0 .7 0 .7 0 .7 , j pH pH pH I su j jpH ,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多项水质参数综

24、合评价方法(其方法见第5章) 2021-7-128 构成地下水化学类型和反映地下水性质的常规化学组成的一般理化指标,有K+、Na+、Ca2+ 、Mg2+、SO42-、Cl-、HCO3-、NH4+、NO2-、NO3-、pH、矿化度、总硬度等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有Hg、Cr、Cd、Pb、As、F、CN等 有害物质,有机氯、有机磷、有机酚、石油类等 细菌、病虫卵、病毒等生物污染物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3.5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现状评价 1 地下水质量分类 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类以

25、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类 以农业、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 生活饮用水 类不宜饮用,其它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2 地下水水质监测 评价因子选择 2021-7-129 重点布设区:危害较大的污染源、重污染 源、水源地上游。 密度:每平方千米取1个点,重点区域适当 增加。 监测井的选择:常年使用的生产井,一般 不专门钻凿。 监测井的布置 2021-7-130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1)单项组分评价 将实测值与标准值对比确定单项组分类别,不同类别标准相同时 ,其类别采用

26、应从优不从劣。 如挥发性酚类、类标准均为0.001mg/L0.001mg/L,若实测值为 0.001mg/L0.001mg/L时,应定为类,不定类。 (2)综合评价加附注的评分法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GB/T14848-93GB/T14848-93)中规定的监测项目,但 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首先进行各单向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对各类别按下表规定确定各单向组分评分值 类别 Fi013610 2021-7-131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计算综合评分值 2 FF F 2 max 2 n 1i i F n 1 F 根据F F 值,按一下规定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

27、指标评价类别标注在 级别之后,如“优良(类)”、“ 较好(类)”。 F Fmax max单项组分评分值 F Fi i中的最大值; n污染物项数。 各单项组分评分值S Si i的平均值。 F 级别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 F0.800.82.502.504.254.257.207.20 .1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1 调查内容: 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现有的噪声敏感目标 及相应的噪声功能区划和应执行的噪声标准,各功能区噪声现状,边界噪声超标 状况及受影响人口分布和敏感目标超标情况 。 2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测量: 一般测量等效连续A声级。必要时,除给

28、出昼间和夜间背景噪声值外,还需 给出既有噪声源影响的距离、超标范围和程度,以及全天24h24h等效声级值作为现 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依据。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生活居住区噪声水平调查 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44.4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评价区域内现有噪声敏感点、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源与 建设项目之间的方位、距离及高差关系,环境噪声功能区的划 分情况等环境状况。以表格、示意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说明 。 评价域内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关的噪声级、噪声时空 分布特征,主要噪声源分析等声源状况。 各环境功能区噪声级、达标

29、与超标情况;评价范围内工矿企业 厂界噪声级、达标与超标等环境质量情况;典型测点昼夜连续 监测噪声级。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LAeq),),较高声级的 突发噪声测量量为最大A声级(LAmax)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 飞机噪声的现状测量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噪声源的测量量有倍频带声压级、总声压级、A声级或声功率 级等。 对较特殊的噪声源(如排气放空)应同时测量声级的频率特 性和A声级,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A声级和脉冲周期。 4.

30、4.3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2021-7-13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4.3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22337-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 12524-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T 9661-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0 类标准适用于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住宅、医疗卫

31、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 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标准适用于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 宅安静的区域。 3 类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 影响的区域。 4 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 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 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1噪声质量等级法 75 L P eq N 噪声质量等级 类型 分级名称指数

32、PN范围Leq(dB(A) 一很好0.645 二好0.60 0.6745 50 三一般0.67 0.7550 56 四坏0.75 1.056 75 五恶化1.075 Leq 为测得所在区域的 平均等效连续A声级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 2噪声污染指数法 SN L NPI eq SN为该评价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噪声污染指数 污染级别污染指数污染级别污染指数 符合标准0.1中度污染1.071.13 轻度污染1.011.06重度污染1.1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环境噪

33、声现状评价方法 4.54.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 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系统类型、动、植物物种调查等。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系统类型、动、植物物种调查等。 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资源蕴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资源蕴 藏量和利用等。藏量和利用等。 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区域规划调查。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区域规划调查。 区域生态历史变迁情况、生态问题、自然灾害调查等区域生态历史变迁情况、生态问题、自然灾害调查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 对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的评价。对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的评价。 生态系统整体结构与生态功能的评价。生态系统整体结构与生态功能的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资源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资源的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对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对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从社会经济的观点评价生态系统。从社会经济的观点评价生态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