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1页
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2页
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3页
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4页
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年级:姓名:11江苏省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2、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比外膜面积大b.细胞核的外层核膜与粗面内质网相连c.mrna转运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叶绿体外膜被破坏后光反应不能进行2.2018年cell刊文,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克隆猴成功培育再次说明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从卵巢

3、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进行成熟培养c.胚胎移植需进行胚胎质量和是否妊娠检查d.胚胎移人前要对受体猴注射免疫抑制剂以减弱或消除排斥反应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b.干旱条件下梧桐树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c.赤霉素可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利于保存d.成熟的香蕉可用于催熟柿子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护物种多样性是维持基因多样性的保证b.生物数量越多的地方,生物多样性就越高c.一种访花昆虫通常不会与多种不同结构的花之间发生共同进化d.同一性状的多种突变型,对该种生物来说“利弊”是相对的5.rna合成发生在dna双

4、链部分解开的区域内(见右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rna与dna只有一种核苷酸有差异b.与rna序列一致的链是模板链c.rna聚合酶是结构复杂的rna大分子d.转录时rna的延伸方向总是536.发酵食品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家庭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制作要选择新鲜葡萄冲洗后除去枝梗,再榨汁备用b.果酒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不能拧松发酵瓶盖c.果酒中的酒精可以作为醋酸菌发酵的碳源、氮源和能源d.果酒制成后只需要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就能酿成果醋7.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右图为血液中单核细胞迁移到血管外组织后的3种去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单

5、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b.单核细胞可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c.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分子都不同d.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8.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是a. b. c. d.9.某研究小组以绿色果肉猕猴桃果实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法,选用红光波长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实验流程为:去皮打浆称重取样乙醇定容混匀离心取上清液测定计算叶绿素含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红光波长测定是因为叶绿素仅在红光区有吸收峰b.为将叶绿素从液泡中提取出来,乙醇与果肉须充分混匀c.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离心后应及时在提取液中加入碳酸钙d.如果先离心

6、后加乙醇定容,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10.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对3种单糖吸收的方式如右图所示,其中半乳糖与载体的亲和力大于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果糖的转运速率会随着果糖浓度的升高持续增大b.葡萄糖和半乳糖转运时直接消耗了大量atp c.半乳糖出现后,葡萄糖的转运量减少d.抑制小肠上皮细胞的钠钾泵后,葡萄糖转运速率不变11.北川驴蹄草是在四川小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新物种,它与当地的红花空茎驴蹄草在叶缘、花色、花梗等特征上有明显差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驴蹄草在自然状态下仍能杂交产生正常可育后代b.自然选择促进驴蹄草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c.北川驴蹄草的发现丰富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d.种群

7、基因库的定向改变是环境选择的结果12.患tay-sachs遗传病的婴儿是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因不能编码氨基已糖苷酶a,产生严重的智力障碍及身体机能失控,通常在3至4岁死亡。在某特殊人群中,他们孩子的发病率约为1/36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ay-sachs病是一种代谢缺陷类遗传疾病b.产前羊水筛查能发现tay-sachs 病c.该人群体中,约每60人就有一个是该突变基因的杂合子d.因为血脑屏障,通过给患者提供缺失酶的方法不能治疗该疾病13.缺氧诱导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表达,其机制与低氧诱导因子(hif-1)的作用有关。hif-1由hif-1和hif-1组成,其中hif-1对氧敏

8、感,hif-1不受氧调节。常氧时,hif-1被降解;低氧时,hif-1作为诱导因子促进epo合成与分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epo基因可作为hif-1的靶基因b.从平原初到高原地区,骨骼肌细胞内hif-1的含量上升c.红细胞的数量对epo的生成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d.hif-1对细胞的缺氧调控作用不大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趋于自给自足b.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系统内能量的散失趋于逐渐减少c.将破碎的生境恢复到被破坏前状态的工程举措,应遵循生态学原理d.生态恢复是通过各种方法改良和重建已经退化或破坏了的生态系统二、多项选择题:共5

9、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在全球大流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入侵人体细胞b.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效应t细胞,只能攻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c.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清中的抗新冠病毒抗体,可用于治疗并长期预防新冠肺炎d.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内能诱发产生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16.人类ia、ib、i的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abo血型,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 ib、ib 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 ib,o

10、血型的基因型为.稀有血型受另一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当个体为hh基因型时,ia、ib、i基因不能表达出相应抗原,即为稀有血型个体。某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图中a、b、o及ab代表血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1和i-2可能含有h和i基因b.ii-1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c.ii-2和ii-3再生一个孩子是稀有血型的概率为1/3d.im-2的i”基因可能来自ii-517.滚环复制是某些环状dna分子的一种复制方式,新合成的链可沿环状模板链滚动而延伸,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起始需要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在起始点切开一条链b.新链的合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

11、准确性c.复制在3-oh端开始以模板链为引物向前延伸d.滚环复制最终仅产生单链的子代dna18.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b.叶绿体捕获的光能主要用于co2与c5反应这一步骤c.用14c标记的co2作为碳源,放射性在c5和c3中都会出现d.用18o标记h2o,放射性仅会出现在o2中19.将绿色荧光蛋白和分泌蛋白融合基因连入表达载体后,通过peg介导法,导入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分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盐酸解离处理获得原生质体b.需用蒸馏水悬浮原生质体以便于载体导入c.叶肉细胞用peg处理后可直接导

12、入载体d.在胞外观察到荧光说明细胞分泌了蛋白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7分。20.(10分)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北亚地区,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其数量锐减,在中国一度被认为野外种群已灭绝。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科研人员才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了一个7只的野生自然种群(被命名为“秦岭一号群体”)。通过及时采取措施,2020年时朱鹮数量在我国已恢复到大约4400只的规模。请回答下列问题:(1)朱鹮个体较大,易于识别。科研人员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出朱鹮的数量,这种统计方法的优点是 。(2)朱鹮主食鱼类,与朱鹮同生境中的黄鼬除了捕食鱼类以外,也会盗食朱鹮的卵和幼鸟,说明黄鼬与朱鹮之间存在 关系。(3)

13、为了解朱鹮分布区鱼类能否满足朱鹮的需要,科研人员采用法来调查鱼类的密度,并据此估算出鱼类的 和朱鹮的 。(4)初步观察发现,高大乔木的密度可能是朱鹮选为巢区的重要“标准”之一,科研人员合理设置 (填序号:4m4m 10m10m 25m25m)的样方来统计朱鹮巢区高大乔木的密度。(5)科研人员一方面将野外捕捉的部分朱鹮移至当地的饲养场开展人工繁育,另一方面将繁育出来的部分个体移到洋县以外的地方放归野外,这类措施属于 保护。(6)在30多年来我国朱鹮的数量显著增加,说明 。21.(12分)正常人体即使在寒冬酷暑也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通过热敏感受器和冷敏感受器感受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

14、答下列问题:(1)当皮肤温度突然低至32时,冷敏感受器被激活,向中枢传递信息,此时机体可通过 (填序号:骨骼肌运动 增加基础代谢 晒太阳 寒战)增加产热;还可以通过中枢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 ,进而促进 的分泌,提高机体的产热量;也可以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外周血管,减少血液流向皮肤,从而减少散热。上述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2)心脑血管疾病夏季低发而冬季高发,其原因是 .(3)当人体处于冷敏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环境中,并没有感到寒冷是因为 .(4)工人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其散热反射的主要途径为:热敏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2.(11分)雌激

15、素受体阳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乳腺癌是常见的一种乳腺癌分型。雌激素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是:上调乳腺癌细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 d)的表达,cyclin d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乳腺癌的恶性发展(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雌激素经 传送后,以方式进入细胞。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上调cyclin d基因的表达。(2)分裂间期的第一个时期为g,期,为了复制出一套遗传物质,g1期需准备好主要原料 和 ,然后在cyclin d与cdk4/6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的作用下,细胞从g1期进入s期。(3)s

16、期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细胞核中dna分子数 ,染色体数 。(4)s期结束后,经过g2期进入分裂期(m期),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下列事件中有利于染色体平均分开的有 (填序号)。g2期对dna的检查修复 核膜的解体与重建 染色体的形成 纺锤体的形成(5)细胞周期的完成受到精密的调控,如果前一个细胞周期时相未完成,下一个细胞周期时相则延缓开始。为了抑制乳腺癌进展,根据癌细胞增殖的调控特点,研制了cdk4/6抑制剂 palbociclib、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bazedoxifene 及纺锤体抑制剂紫杉醇等药物,应用于r+/her2-乳腺癌的治疗,请在表格中填写出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时相。23.(12

17、分)某小组分离了一批能分泌脂肪酶(lipa)的细菌,并期望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优化基因的序列,获得更适用于生产工艺要求的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菌株分离: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有 (填序号)。实验用到的玻璃器具需灭菌后使用制备土壤悬液时,需充分振荡,使细菌分散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分析菌悬液中的细菌量涂布后的培养皿需立即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菌株筛选:采用含脂肪和甲基红的培养基进行菌株筛选,甲基红变色范围为ph4.4(红)6.3(黄),应选择的菌落,理由是 。(3)基因克隆与重组:分别选取一株具有高热稳定性和一株高催化效率的菌株,通过pcr的方式获得各自的lipa基因片段,连入载体a(氨苄青霉素抗性

18、),然后采用交错延伸pcr的方法获得不同重组dna后,连入载体b(卡那霉素抗性),并转入受体菌,最终筛选出既耐热又高效的重组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载体的连接:载体a用 酶切,与lipa基因(全长约1kb)连接,转化后采用含有 的平板筛选。交错延伸pcr:为将上述两个同源性为93%的lipa基因进行重组,采用交错延伸pcr的方法重组lipa序列。已知taq酶其最适延伸温度(72)下的扩增速度常以1kb/min计,而本实验的循环扩增条件为:95 30s,55 15s,80个循环。其中55 15s包含的过程有。最终获得的混合pcr产物中,dna分子的种类数为 (填字母)。a.4种 b.16种 c.

19、64种 d.无法计算lipa重组子的筛选:处理后的混合pcr产物连入载体b,转化受体菌后涂布在含 的平板上进行筛选,得到菌株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了两种不同功能的质粒,与载体a相比,载体b结构的特点是 。24.(12分)在家蚕中,采用电离辐射可选育出z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致死基因l1和l2的两个杂合体,且由于l1和l2的基因座靠近,重组率很低。同样,也可由辐射诱变得到zw易位的雌蚕,z染色体的一个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该片段含有l1和l2相对应的正常等位基因和。家蚕a与b杂交可得到z部分重复的杂种雌蚕,该杂种雌蚕再与c杂交,所得的后代中可选育出雄蚕是致死基因l1和l2的杂合体,雌蚕是带有zw易位和一

20、个标记有l2的正常z染色体,分别称为平衡致死系雄蚕和平衡致死系雌蚕,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辐射诱变得到zw易位的雌家蚕,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诱变后得到的雌家蚕染色体数目 。(2)若平衡致死系雌蚕与平衡致死系雄蚕杂交,后代雌蚕与雄蚕的比例为 ,原因是 。(3)理论上平衡致死系雄蚕与正常的雌蚕杂交,后代只有雄蚕成活,这是由于 。在真实的杂交实验中,可能仍有少量的雌蚕,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雄蚕中两致死基因发生重组,产生不带致死基因的雄配子,该雄配子的基因型为 。若获得的该少量雌蚕与b杂交,后代雌蚕与雄蚕的比例为 。(4)与野生型雌蚕相比,平衡致死系雌蚕生活力下降,这是因为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