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hotography basis -根据重庆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基础教学大纲编写 摄影基础 2010 第三章 曝光控制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原理 o一、曝光的基本概念 o1.曝光:曝光:使胶片或感光元件在一定条件下感 光,形成潜影,经冲洗或处理后即呈现可见 的影像的过程。 o2.曝光量:曝光量:影像传感器接受被摄体反射光线照射强度 的量值。计算公式:H=Et oH为曝光量,它的单位是勒克斯秒;E为底片上的照度, 单位是勒克斯 ;t为曝光时间,单位是秒。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原理 曝光量控制曝光量控制 光圈的大小,调节照度的强弱;光圈的大小,调节照度的强弱; 快门的速度,调节胶片的受光时间。快门的速度
2、,调节胶片的受光时间。 o3.EV值 o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 即曝光值,是表 示曝光量相对等级的一种量制。 o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 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 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1;曝光量增 一档(快门时间增加一倍或者光圈增加一档),EV+1。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原理 o4.准确曝光 o对被摄体进行正确测光,再根据被摄体的情况和所测得 的曝光数据,选择恰当的光圈F数和快门速度组合。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原理 曝光过度曝光过度 曝光准确 曝光不足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原理 o何为理想的曝光?
3、 有时很难做到准确曝光, 照片总是过暗或过亮。 室外拍照时人物可能会显得过暗。相机本身对曝光的控 制很好,但有时照片还是显得过亮或过暗。在这种情况 下,您应该手动调整曝光。 o5.曝光过度 o影像传感器感受太多的光。 o曝光过度会使画面细节损失,高光部位溢出导致图像数 据损毁,缺少连续的色调过渡效果。 o高光部位溢出,后期无法修复。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原理 o6.曝光不足 o影像传感器接受的曝光量明显少于正常的曝光量。 o曝光不足会使画面细节表现差,色彩偏暗。 o适度减少曝光可使画面色彩饱和,亦可在后期制作中予 以纠正。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原理 o控制光线的三个途径:快门、光圈、ISO感光度
4、o使用大光圈和高速快门与使用 小光圈和低速快门可以获得相同的曝光。 o用水代表光来说明这三种途径 o明暗场景的优美照片 o更改ISO感光度使 明暗场景的拍摄更加轻松。 oISO感光度 o低感光度适合明亮的场景。适合明亮场景, 画质更为出色。 o高感光度轻松拍摄阴暗的场景。拍摄阴暗场 景,同时避免机震。 借助高ISO感光度可以 使用高达1/60秒的快门速度,避免了相机 震动。 o高ISO感光度在阴暗场景下发挥出色 o例如,当您拍摄室内运动时,最大光圈仍然 不够大。因此使用较低速的快门,但会造成 动作模糊。如果要凝固动作,设置更高的 ISO感光度是有效的。这时感应器会对光线 更加敏感,您也就可以使
5、用更高速的快门。 o数码相机的一个主要的优势是:您可以针对 每次拍照来更改ISO感光度。 o在ISO 1600和3200时,噪音会很明显 o更改光圈会影响景深,更改快门速度会影响运动的 凝固或虚化效果。而更改ISO感光度则会影响到照 片的画质。观察上面的照片会发现,ISO感光度影 响着图像的颗粒感。感光度越高,照片越有颗粒感。 感光度越低,颗粒感越少。 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颗粒感称为噪音。高ISO感光度 会导致图像中更多的噪音。最新的数码单反相机使 用多种技术较低噪音,因此即使是在非常高的感光 度下也可以保持相当好的画质。 o调整三种途径,获得准确曝光。 o相机具有调节光量的三种途径。这如同调节水
6、龙头 的出水量。如果将水龙头完全打开,则会流出更多 的水,杯子也会更快地被装满。但是,如果只把水 龙头打开一点,则流出的水会减少,装满杯子需要 的时间会比较长。 水龙头的调节如同相机的光圈。允许流水的时间如 同快门速度。杯子的大小则如同感应器的灵敏度。 杯子越大,装满水需要的时间就会越长(灵敏度低)。 而杯子越小,装满水需要的时间就会越短(灵敏度 高)。相机接收到的光量也被称为“曝光”。 1、正确曝光 正确曝光,就是要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 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光圈和 快门的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 光元件上。正确曝光能将原景物的亮度 层次记录下来。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1、正确曝
7、光 正确曝光的照片密度适中,有一系列明暗层 次,景物亮的部分和暗部均有影纹,层 次丰富,反差适度,色调正常。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1、正确曝光 曝光不足的底片冲洗的照片,反差、层次、 质感均较差,不能正确呈现景物的影像。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1、正确曝光 曝光过度的底片冲印的照片,反差较弱,层 次、质感较差。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1、正确曝光 为了使被摄体在感光元件上获得丰富的 层次,色彩真实还原,而采用准确的曝光,这 种曝光控制,成为正确曝光。但有时为了取得 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而有意识曝光过度或曝光 不足,而在后期处理时加以校正,这种有意而 为的曝光不准,也可成为正确曝光。 二、正确的曝光选
8、择 2、正确曝光的方法 正确曝光的方法就是根据景物的亮度来控制曝光量。 影响曝光量的两个因素:光照度和一定数量的光照 度在感光元件上停留的时间 正确的曝光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的合理配置来实现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2、正确曝光的方法 曝光公式:H=E*t 倒易律:光照度和时间的量值可以互相置换,只要曝光 量相同,感光片上得到的曝光效果应当是一致的。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叫做倒易律。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倒易律倒易律 例如:用例如:用F/2的光圈,配合的快门速度为的光圈,配合的快门速度为1/60 秒秒,即即EV值为值为EV8; 用用F/2.8的光圈,快门速度应为的光圈,快门速度应为 1/30秒;此时
9、的秒;此时的 EV值为值为EV8 ; 用用F/4的光圈,快门速度应为的光圈,快门速度应为 1/15秒秒 ;它们的它们的 EV值都是值都是EV8。 即照度与受光时间可以互相置换,曝光量相同。即照度与受光时间可以互相置换,曝光量相同。 H=Et =Et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o下图实例中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可获得相同的曝光 倒易律失效倒易律失效 当感光乳剂层受光时间过长或过短,相同的曝光量当感光乳剂层受光时间过长或过短,相同的曝光量 并不产生相同的曝光效果。这种现象叫倒易律失效。并不产生相同的曝光效果。这种现象叫倒易律失效。 倒易律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超出一定范围,则倒易律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超
10、出一定范围,则 倒易律失效。原因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反应有一定惰倒易律失效。原因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反应有一定惰 性。当曝光时间极短和光线极弱时,光线不能有效地进性。当曝光时间极短和光线极弱时,光线不能有效地进 入感光感光元件,这样就不能有效地发生光电转换效应,入感光感光元件,这样就不能有效地发生光电转换效应, 因而无法达到正确的曝光量。因而无法达到正确的曝光量。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得出这样两条结论: o在景物的光线亮度相同的情况下,开大光圈缩短快 门时间和缩小光圈延长曝光时间的曝光效果是一样 的。 o光圈不变延长快门时间,或快门不变增大光圈,都 会增大曝光量。 o如EV8代表F2、1/60
11、秒,F2.8、1/30秒,F4、 1/15秒,F5.61/8秒,在同一EV值,在同等光照 条件下,无论是光圈F值与快门速度(在倒易律的 范围内)的组合方式如何变化,感光元件上所接受 的是实际曝光量不变;超出倒易率的范围,EV值 虽不变化,但实际曝光量会下降。 二、正确的曝光选择 准确曝光 感光度 光线变化 其他因素 客体因素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1、感光度对曝光的影响 不同感光度,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因 其对光线敏感程度不同,采用的光圈和 快门组合是不一样的。 在被摄体表面亮值度相同的情况下,感光度 高所需的曝光量少;反之,感光度低所 需的曝光量多。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2
12、、光线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1)光源照射方向的变化 根据照射方向及景物受光情况,可将晴天的 自然光照明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 光及晴天阴影下等。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2、光线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2)一天中时间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太阳照射的角度也变化, 随之景物的亮度也不同。 日出、日落时阳光斜射,通过大气层距离比 中午时要长,短波光被散射,只有长波 光到达地面,故光线强度低,色温地低。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2、光线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2)一天中时间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一天中时间分为三段:中午、日出后日落前的2小时、 日出日落时 日出后日落前亮度约为中午亮度的1/10,日
13、出前日落 前后2小时约为中午亮度的1/2,可据此调整曝光 量。 以上是指拍一般景物而言,如果拍摄人物中近景,中 午的阳光使水平物面照度大于垂直物面的照度,人 物除仰面朝天外,均受到顶光的垂直照射,无直接 受光面,故需适当增加曝光量。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2、光线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3)天气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一般把天气分为四类:即阳光照耀、薄云遮 日、一般阴云、乌云密布。 这四类天气通常在曝光估计上按顺序各差1级 曝光量。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2、光线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4)季节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夏季光线较强,冬季光线较弱,一般以春季、 秋季为标准,冬季应增加1级曝光量,夏季 则应减
14、少1级曝光量。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2、光线变化对感光的影响 5)地域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包括南北纬度及海拔高度两方面。 同一季节里,阳光的强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别。 太阳直射赤道,越远离赤道照射角度就越斜。 纬度每差15度时,曝光量应差1级。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2、光线变化对感光的影响 5)地域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海拔越高,大气越洁净,紫外线越多。 海拔在1000m时,应减少1/4EV曝光量; 海拔2000m时应减少1/3EV曝光量; 海拔3000m时应减少1/2EV曝光量; 海拔4000m时应减少2/3EV曝光量。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3、景物本身的反差能力对感光的影响
15、 色调浅淡、表面光洁的景物反光能力强,在 同样光线下,曝光量也不一样。 在遇到景物中既有极明亮部分又有极暗处时, 则应以主体为曝光依据。“白加黑减”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4、其他因素对感光的影响 1)滤光片对感光的影响 增加感光的量应是用滤光镜的因数值乘以快 门速度值,得出的新的快门熟读值和原 光圈的组合,即是合适的曝光值。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4、其他因素对感光的影响 2)光的照射方向对感光的影响 物面受光的三种情况 垂直物面 水平屋面 斜面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4、其他因素对感光的影响 3)光源与被摄体的距离对感光的影响 距光源越近,照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平方反比定
16、律:物平面的照度与物体到光源的 距离平方成反比:照度=光源的发光强度/ (光源到被摄体距离)2 第三节、影响曝光的各种因素 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在依赖相机测光系统进行曝光调节时,常常 会出现不正确的曝光效果。 误差主要发生在逆光拍摄、大面积明亮背景 的拍摄、大面积深暗背景的拍摄等情况 下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测光方式 o平均测光 o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o点测光(局部测光) o评价测光 测光决定曝光,选择恰当的测光方式极为重要 平均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点测光 评价测光 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为了使测光调节免遭失败,充分表现自己的 创作意图,再现景物丰富的层次与影调, 就不能盲从测光读
17、数,而应了解测光原 理和测光系统的测光性能。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o1)反射式测光法 o反射式测光法是用测光表的反射测光功能测 量景物的反射光亮度,是摄影最常用的测光 方式。 o反射式测光法又可分为:机位测光法和近测 法两种。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o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o1)机位测光法是将测光表放在照相机附近位置来测量 景物反射光的一种测光方法。 o这种测光方法类似于机内测光法。所测的亮度是景物的 平均亮度,对一般光照均匀的景物,测得的曝光参数比 较准确。而对逆光或有大面积阴影、白色的景物,则有 一定的测光误差,需根据实际情况来曝光补偿。 第四节、测光方
18、法与曝光控制 o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o2)近测法是将测光表(或有内测光功能的照相机), 放在距离被摄体很近的位置来测量景物反射光的一 种测光方法。 o在拍摄人像、静物及特写时,可将测光表尽可能接 近被摄体的重要部位,如人的面部或中间色调部位 进行测光。这样可以避免背景或周围杂光的干扰, 使主体得到准确的曝光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o2)入射式测光法 o是用测光表的入射测光功能,直接测定摄影 照明光源亮度的一种测光方法。 o测光时,先将测光表的乳白球盖住测光孔, 然后站在被摄体之前,使乳白球对着照相机 镜头,并注意测光表接受照明光源的角度应 与被摄体相一致。这时,测
19、光表所得曝光参 数即为照相机应选择的光圈、快门的数值。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o2)入射式测光法 o由于入射光测量法是直接测量摄影照明光源 的亮度,因此不会受到背景光和杂光的影响, 所得的曝光读数比用反射式测光法更为准确, 是专业室内人像摄影和广告摄影常用的测光 方法。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o3)灰卡测量法(替代测光法) o灰卡测光法也是反射式测光法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反 射率为18的灰色反光板来代替被摄主体的测光方法。 但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排除杂乱光线对测光表的影响, 而且还可以避免在强、弱光的照明下可能出现的测光失 误,使反射式测
20、光法得到更准确的测光值。灰卡测光法 常用于需要精确曝光的一些拍摄题材,如静物、广告和 人像摄影等。此外,在被摄景物照明反差很大的情况下 也非常有效。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o3)灰卡测量法(替代测光法) o灰卡测量法是测量灰卡的反射光,灰卡必须放在被 摄主体前面,并且要求灰卡必须置于与主体相同的 照明环境下,否则就达不到精确测光的目的。如果 手中没有灰卡也可使用自己的手背来代替灰卡测光。 不过,由于手背的反光率略高于灰卡,因此应在所 测曝光参数的基础上增加半挡曝光量。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 将取景范围内的景物亮度进行平均,不
21、分主 次。 在景物亮度平均时或相差不大时,这种测光 方式能保证曝光正确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模式 2)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o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是指对中央部分和画面其余 部分分别测光,然后取其平均值,各厂家往往 选用不同的加权平均值,如尼康手动相机一般 是中央60,周围取40。 o换言之也就是说以中央为重点,其他部位为次 要的模式来曝光,多用于人像摄影。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模式 3)中央重点测光 测光偏重中央,其余画面与以平均的测光。较适用 于人像写真。至于中央面积的多少,因相机不 同而异,约占全画面的20-30%。以 NikonCP990为例:测光
22、范围约占全画面的25 。 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央测光的方法,但是注意避免 总是把主体放在画面的正中央的机械均衡式的 构图。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模式 4)矩阵测光 把取景器中的画面分为若干区域,分别测得 每一个区域的光线情况,并对每一个区 域内的光比、反差情况进行分析,综合 各个区域的光线情况,选择适当的曝光 值。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1、照相机的测光模式 5)点测光式 测光区域限定于画面中央的位置,以Nikon CP990 为例约占整个画面的1/32。点测光适合用于背 景非常明亮或是非常暗的状态下。 由于测光点不一定在构图的中心,或者测光后需要 重新构图,这样就
23、有了AE锁,就是测光锁,当 测光完成后 可以锁定暴光量。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o1、照相机的测光模式 o6)多区域评价测光 o测光系统将整个画面分成多个区域(不同的 相机划分的形状、方式不同)并依主体所在, 决定每个区域的测光加权比重,全部衡量后, 决定曝光值。例如:Nikon CoolPix 990的 256区域测光模式。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2、估计曝光法 “曝光参考表”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晴天薄云厚云阴天 春秋季1/125、 F11 1/125、 F8 1/125、 F5.6 1/125、 F4 夏季1/125、 F16 1/125、 F11 1/125、 F8
24、 1/125、 F5.6 冬季1/125、 F8 1/125、 F5.6 1/125、 F4 1/60、 F4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2、估计曝光法 梯级曝光法: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多 种曝光量组合拍摄多张照片,在这 许多照片中总会找到正确曝光的一 张。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3、自动曝光模式 1)光圈优先式(AV) 选择光圈值的依据主要是拍摄景物景深大小 的需要。在不影响景深的情况下,应尽 量选用中档光圈,保证成像质量。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o控制景深 o控制景深和背景虚化 这里可能有些让人 不解,较大的光圈 孔径f值较小,而 较小的光圈孔径f 值较大 o小F值景深较小。在
25、虚化的背景下,只有她 是合焦的,这使她更加显得突出。 o大F值景深较大。远近各处的物体都是合焦 的。 o以上显示的是标准f值。f值的增量称为“级”。将f 值更改为上图中其左或右侧的相邻的值,就可以将 f值增加或减少一级。 3、自动曝光模式 2)快门优先式(S/TV) 选择快门速度值的主要依据一是拍摄者手持 相机,保持相机稳定的需要;二是被摄 对象运动的速度与状态。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o运动的凝固和虚化 o使动作凝固或虚化。 o快门速度 o低速快门运动被虚化。运动被虚化后会增强 动感,并产生与实际视觉不同的效果。 o高速快门凝固运动即使是高速的运动也可以 在照片中凝固。甚至是肉眼无法观
26、察到的运 动瞬间也可以被相机拍摄到。 如果看到快门速度显示“1000”,则表示1/1000秒。一秒表示为“1”。 o高速快门可以凝固运动, 低速快门可以虚化运动。 o片记录的是一瞬间的影像。被凝固的运动可以是喷 泉的水花或腾空的小狗。使用高速快门,到达感应 器的光线只维持很短的一瞬间,照片中的动作就会 被凝固。而如果快门速度较低,在快门开启时间内 的所有动作都会被记录下来,形成虚化的运动。无 论如何,两种方法都能够产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有 趣效果。 o以上显示的是标准快门速度。增量称为“级”。将快门 速度更改为上图中其左或右侧的相邻的值,就可以将快 门速度增加或减少一级。 o使用低速快门时,请注
27、 意相机震动同样会造成 照片模糊。因此请保持 握持稳定。 o快门速度可以凝固或虚化运动。 o设置不同的快门速度可以描绘出不同的运动 效果。使用非常高速的快门,如1/1000秒, 与使用低速快门,如1/8秒,所产生的效果 是完全不同的。您可以制造出肉眼无法观察 到的图像效果。所以说,快门速度不仅可以 控制光量,而且会对运动效果产生影响。这 种效果是只有在拍摄中才能获得的。 o 3、自动曝光模式 3)程序优先式(P) 操作简单,但是拍摄者无法根据拍摄需要来 操作相机,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3、自动曝光模式 4)手动曝光模式 (M) o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
28、光圈和快门 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 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 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 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 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 象,时间更不允许。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4、测光技巧 、暗弱光线下的测光 、使用超长焦距镜头测光 、近测法 、灰卡法 、代测法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o5、等量曝光(倒易律的合理运用): o从光圈与快门的的配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当光圈开大或缩小若干级,只要将快门速度 也相应的提高或降低若干级,那么光圈系数 与快门速度的每一组合所取得的曝光
29、量是一 样的,即等量曝光。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6、特殊曝光的场合 、拍摄焰火 相机固定三脚架上 镜头调焦无穷远 设置光圈 ISO25 ISO50 ISO100 ISO400 ISO1000 F5.6 F8 F11 F16 F22 因为焰火升空有自己的轨迹,所以应当使快门开启 几秒以捕捉每一团焰火光线的轨迹。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6、特殊曝光的场合 、拍摄月亮 1/250秒的快门速度 ISO25 ISO50 ISO100 ISO400 ISO400 F5.6 F8 F11 F16 F22 改变光圈梯级曝光。 第四节、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7、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摄影 、晴天的光线变化及拍摄方法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景物也因受光面的变 化受光角度和受光范围的变化而相 应变化。 景物受光情况的变化可分为顺光、侧光、侧 逆光、逆光和顶光毅及晴天阴影下等几 种情况。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7、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摄影 、晴天的光线变化及拍摄方法 1)顺光的特点与表现方法 优点:曝光容易把握 景物接近原型,有质感表现 色彩还原正确,饱和度高 缺点:缺乏表现力,没有三维空间感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7、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摄影 、晴天的光线变化及拍摄方法 2)侧光的特点与表现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军事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急诊重症护理常见情况的评估与处理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科重症急救技能综合模拟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手术操作规范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血管外科手术技术实操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感染科抗生素合理使用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科学综合技能操作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健康心理疾病评估与心理治疗实操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底病变诊断与治疗方案设计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科学术前沟通交流考核答案及解析
- 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 炼油厂生产准备工作纲要(终)
- 静脉输注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课件
- 屈光不正处方案例分析课件
- 绿色化学原理课件
- 高处吊篮使用审批表
-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新进展课件
- Apple Watch中的设计美学课件
- DB32∕T 28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养护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