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组成】黄芪生四两【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120g) 归尾二钱归尾二钱(6g) (6g) 赤芍一钱半赤芍一钱半(6g) (6g) 地龙一钱地龙一钱(3g) (3g) 川芎一川芎一 钱钱(3g) (3g) 桃仁一钱桃仁一钱(3g) (3g) 红花一钱红花一钱(3g) (3g) 【用法】水煎服。【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 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舌暗淡,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舌暗淡, 脉缓无
2、力。脉缓无力。 【治证机理】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治疗中【治证机理】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治疗中 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正气虚亏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正气虚亏, ,气虚血滞,脉络气虚血滞,脉络 瘀阻。瘀阻。 脉络瘀阻,经遂不通,气不能行,故见半身不遂,脉络瘀阻,经遂不通,气不能行,故见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血不能荣,筋脉肌肉失养;气虚血滞,口眼歪斜,血不能荣,筋脉肌肉失养;气虚血滞, 舌本失养,约束无力舌本失养,约束无力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 气虚不能固摄,气化失司气虚不能固摄,气化失司小便频数或遗尿不小便频数或遗尿不 禁。禁。 苔白、脉缓苔白、脉缓气虚之象。气虚之象。
3、综上,本方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综上,本方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方解】本病因虚致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补气为主,活血【方解】本病因虚致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补气为主,活血 为辅。为辅。 君药:生黄芪君药:生黄芪( (重用重用) )补益元气而起废,补益元气而起废, 使气旺能行血,使气旺能行血, 臣药:当归尾臣药:当归尾活血祛瘀,兼以养血,活血祛瘀,兼以养血, 使祛瘀而不伤好血使祛瘀而不伤好血 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活血 化化 瘀瘀 地龙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经活络性善走窜,长于通经活络 诸病合用,使气旺血行,瘀消脉通,机体得以濡养,诸证
4、自可渐愈。诸病合用,使气旺血行,瘀消脉通,机体得以濡养,诸证自可渐愈。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重用黄芪四两,取其量大力专,使卫气充足,能本方配伍特点:一是重用黄芪四两,取其量大力专,使卫气充足,能 鼓动血行;二是活血通络药用量较少,五味药总量仅为黄芪的五分之鼓动血行;二是活血通络药用量较少,五味药总量仅为黄芪的五分之 一。由此可以看出本方以补气为主的立法宗旨。一。由此可以看出本方以补气为主的立法宗旨。 【运用】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运用】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 的常用方。的常用方。 1 1、证治要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证治要点:半身不遂
5、,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 弱无力。弱无力。 2 2、加减运用: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加减运用: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 脾虚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痰多者,加制半夏、脾虚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痰多者,加制半夏、 天竺黄以化痰;语言欠利者,加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天竺黄以化痰;语言欠利者,加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 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通络;偏瘫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通络;偏瘫 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破瘀通络;下肢瘫痪者,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破瘀通络;下肢瘫痪者, 加杜仲、牛膝以补肝肾。加杜仲、牛膝以
6、补肝肾。加威灵仙(通十二经气血)加威灵仙(通十二经气血) 3 3、现代临床:本方对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小儿麻、现代临床:本方对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小儿麻 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单瘫症属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单瘫症属 气虚血瘀者,均可酌情使用。气虚血瘀者,均可酌情使用。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1 1、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 还需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还需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 止复发。止复发。 2 2、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 宜重(可从宜重
7、(可从30603060克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克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 增加),祛瘀药物宜轻。增加),祛瘀药物宜轻。 补阳还五芪归芎,补阳还五芪归芎, 桃红赤芍加地龙,桃红赤芍加地龙, 半身不遂中风证,半身不遂中风证, 补气活血经络通。补气活血经络通。 【组成】 人参去芦(10g) (参芦为催吐剂) 白术 (9g) 茯苓去皮(苓皮利水)(9g) 甘草炙 (9g) 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冰一盏,煎大宜 服之. 七分。 通口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 亦得。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气短乏力,语声轻微, 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证治机理】四君子汤,是补气
8、的基本方剂,治 疗气虚诸证。脾为中气之源,灵枢营卫生会 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 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脾 主运化,胃主受纳。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则纳运 机能薄弱,食少便溏。原书局方谓:“心腹胀 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脾胃为 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虚食少,则化 源不足,遂致“营卫气虚,脏腑怯弱”。面色萎 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等气虚诸症 显现。故气虚当补气,“补气必从脾胃着 手”(中国医学大辞典)。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虚,【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虚,本经本经谓谓 “主补五脏主补五脏”。合以炙甘草加强甘温益气补中之。
9、合以炙甘草加强甘温益气补中之 效。配以白术、茯苓,健脾和胃。白术甘苦温,效。配以白术、茯苓,健脾和胃。白术甘苦温, 健脾燥湿,健脾燥湿,本草求真本草求真谓其谓其“为脾脏补气第一为脾脏补气第一 要药要药”。本草经疏本草经疏谓其为谓其为“安脾胃之神品安脾胃之神品”。 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苓、术健脾祛湿,顺其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苓、术健脾祛湿,顺其 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则中焦运化复常。脾运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则中焦运化复常。脾运 健则化源足,化源足则气得补。健则化源足,化源足则气得补。内经内经云云“甘甘 入脾入脾”,“脾欲甘脾欲甘”。补脾胃必用甘味。是方,。补脾胃必用甘味。是方, 四药皆甘温
10、、甘平,益气健脾。四药皆甘温、甘平,益气健脾。“常服温和脾胃,常服温和脾胃, 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方) )。名为四君子,以取其作用平和之义。名为四君子,以取其作用平和之义。 君药君药 人参人参 甘温,益气补虚甘温,益气补虚 臣药臣药 白术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甘苦温,健脾燥湿 佐药佐药 茯苓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甘淡平,渗湿健脾 脾运健则化源足,化源足则气得补脾运健则化源足,化源足则气得补 (四君子汤中为什么用茯苓?四君子汤中为什么用茯苓?p267p267) 佐使佐使 炙甘草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调和诸甘温,益气补中,调和诸 药药 四
11、君子汤方的药物变通(附稿四君子汤方的药物变通(附稿p04p04:7 7(3 3) 【运用【运用】 1. 1. 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本方。临床应用以面色萎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本方。临床应用以面色萎 白,食少神倦,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白,食少神倦,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 证治要点。证治要点。 2.2.若伴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膈痞满若伴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膈痞满 者,加枘壳、陈皮等行气宽胸;畏寒腹痛者,加者,加枘壳、陈皮等行气宽胸;畏寒腹痛者,加 附子、干姜等以温中散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附子、干姜等以温中散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 心安神。心安神。 3.3.本方现代常用
12、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 溃疡、乙型肝炎、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小儿感染溃疡、乙型肝炎、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小儿感染 后脾虚综合症等证属脾胃气虚者。后脾虚综合症等证属脾胃气虚者。 (1)(1)异功散异功散 (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卷下四君子汤配伍陈皮、四君子汤配伍陈皮、 生姜、大枣为异功散)生姜、大枣为异功散)) ) 人参切,去芦人参切,去芦 茯苓去皮茯苓去皮 白术白术 陈皮制陈皮制 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 一盏,生姜五片,枣两个,同煎至七分,食前,一盏,生姜五片,枣两个,同煎至七分,食前, 温服,量
13、多少与之。功用:温中和气。主治:吐温服,量多少与之。功用:温中和气。主治:吐 泻,不思乳食。凡川讥虚冷病,先与数服,坩助泻,不思乳食。凡川讥虚冷病,先与数服,坩助 其气。其气。 说明:异功散功效与四君子汤基本相同。惟陈皮说明:异功散功效与四君子汤基本相同。惟陈皮 理气和胃,姜枣调脾胃,和营卫。是方重视胃气,理气和胃,姜枣调脾胃,和营卫。是方重视胃气, 以裕营卫生化之源,其功更著。以裕营卫生化之源,其功更著。 (2)(2)六君子汤六君子汤( (校注妇人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卷二十四) ) 即四即四 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若中气虚寒假热,误服寒凉克伐,若中气虚寒假热
14、,误服寒凉克伐, 以致四肢发热,口干舌燥,呕吐,此因寒气隔阳以致四肢发热,口干舌燥,呕吐,此因寒气隔阳 于外,须更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功用:于外,须更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功用: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虚兼痰湿,不脾胃气虚兼痰湿,不 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 嗽痰多色白等。嗽痰多色白等。 说明: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化痰,说明: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化痰, 成为六君子汤,既消且补,属于通补之剂,用于成为六君子汤,既消且补,属于通补之剂,用于 气虚生湿,脾虚生痰者,最为相宜
15、。气虚生湿,脾虚生痰者,最为相宜。 (3)(3)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 (古今名医方论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卷一) )(六君六君 子汤子汤+ +木香,砂仁木香,砂仁) 人参一钱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茯苓二钱 甘草七分甘草七分 陈皮八分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砂仁八分 木木 香七分香七分 右右( (上上) )生姜二钱,水煎服。功用:健脾生姜二钱,水煎服。功用:健脾 益气,和胃理气。主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益气,和胃理气。主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 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脘腹胀满或疼痛,纳呆嗳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脘腹胀满或疼痛,纳呆嗳 气,呕吐泄泻等症。气,呕吐泄泻等症。
16、 说明: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理气止痛,即是香说明: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理气止痛,即是香 砂六君子汤,常用于虚寒胃痛或脾虚泄泻。砂六君子汤,常用于虚寒胃痛或脾虚泄泻。 (4)(4)保元汤保元汤 ( (痘疹全书痘疹全书博爱心鉴博爱心鉴,录自,录自景景 岳全书岳全书痘疹诠古方痘疹诠古方四君子汤去苓术四君子汤去苓术+ +黄芪肉桂黄芪肉桂) ) 人参二三人参二三 钱钱 炙甘草一钱炙甘草一钱 肉桂五七分肉桂五七分 黄芪二三钱黄芪二三钱 灌灌 脓时,酒炒四药时蜜炙,水一钟半,加糯米一撮,脓时,酒炒四药时蜜炙,水一钟半,加糯米一撮, 煎服。功用:补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煎服。功用:补气温阳。主治:虚损劳
17、怯,元气 不足。倦怠乏力,少气胃寒,小儿痘疮,气虚顶不足。倦怠乏力,少气胃寒,小儿痘疮,气虚顶 陷,血虚浆清,不能发起灌浆者。陷,血虚浆清,不能发起灌浆者。 说明:保元汤取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再加黄芪,说明:保元汤取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再加黄芪, 补益元气,配以肉桂以温下焦元阳,两顾脾肾,补益元气,配以肉桂以温下焦元阳,两顾脾肾, 纯补无泻,用于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诸证。纯补无泻,用于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诸证。 四君子汤中和义,四君子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参术茯苓甘草比, 食少便溏体赢瘦,食少便溏体赢瘦, 甘平益胃效相当。甘平益胃效相当。 【组成】防风【组成】防风 黄芪各一两黄芪各一两( (
18、各各30g) 30g) 白术白术 二两二两(60g) (60g)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用法】上药研末,每服三钱,水一 盅半,姜三片,煎服。盅半,姜三片,煎服。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 咣白,舌淡苔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咣白,舌淡苔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 不固,易感风邪。不固,易感风邪。 【证治机理】本方主治气虚卫表不固之自汗证。卫气发自【证治机理】本方主治气虚卫表不固之自汗证。卫气发自 胸中,行于脉外,分布于体表,行温养肌肤腠理,调节汗胸中,行于脉外,分布于体表,行温养肌肤腠理,调节汗 孔
19、开合,防御外邪侵袭之职。正如孔开合,防御外邪侵袭之职。正如灵枢灵枢本藏本藏所说:所说: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医旨绪余医旨绪余亦说:亦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 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可见卫气之名已包含可见卫气之名已包含“护卫护卫” 这义。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卫气之输布体表,充养这义。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卫气之输布体表,充养 肌肤,全赖肺气的宣发作用,即所谓肌肤,全赖肺气的宣发作用,即所谓“脾气散精,脾气散精,肺肺 输入皮毛,轻清者入于经络
20、为营,慓悍者入于皮肤为卫输入皮毛,轻清者入于经络为营,慓悍者入于皮肤为卫 “(慎斋遗书慎斋遗书)。一旦肺气虚弱,不能宣发卫气于体)。一旦肺气虚弱,不能宣发卫气于体 表,则卫气亦弱,进而不能固表,毛窍疏松,腠理空疏。表,则卫气亦弱,进而不能固表,毛窍疏松,腠理空疏。 若营阴不守,津液外泄,身常汗出汗;卫气既虚,肌腠失若营阴不守,津液外泄,身常汗出汗;卫气既虚,肌腠失 于温煦,则见恶风怯寒;表虚不能卫外,故易为风邪所袭,于温煦,则见恶风怯寒;表虚不能卫外,故易为风邪所袭, 则常患感冒;面色恍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软等症,皆为则常患感冒;面色恍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软等症,皆为 肺卫气虚,脏腑经络失于濡
21、养,功能衰减的反映。因此,肺卫气虚,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功能衰减的反映。因此, 肺卫气虚,腠理失固是本证的基本病机肺卫气虚,腠理失固是本证的基本病机。治宜益气实卫,。治宜益气实卫, 固表止汗。固表止汗。 【方解】方中黄芪甘温,归脾肺二经,【方解】方中黄芪甘温,归脾肺二经,“入肺补气,入表入肺补气,入表 实卫,补气诸药之最实卫,补气诸药之最”(本草求真本草求真),本方用之,取),本方用之,取 其擅补脾肺之气,俾脾气旺则土能生金,肺气足则表固卫其擅补脾肺之气,俾脾气旺则土能生金,肺气足则表固卫 实,用为君药。白术甘苦而温,专入脾胃经,为健脾益气实,用为君药。白术甘苦而温,专入脾胃经,为健脾益气 要药
22、,协黄芪则培土生金,固表止汗之功益著,为臣药。要药,协黄芪则培土生金,固表止汗之功益著,为臣药。 二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风邪不易内侵。二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风邪不易内侵。 佐以防风甘温不燥,药性缓和,走表而祛风散邪,与黄芪、佐以防风甘温不燥,药性缓和,走表而祛风散邪,与黄芪、 白术相配则补中寓散,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白术相配则补中寓散,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 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正如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正如成方便读成方便读所说:所说:“黄芪黄芪 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
23、 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全方配合,全方配合, 补中兼疏,散中寓收,共具益气固表、止汗、扶正祛邪之补中兼疏,散中寓收,共具益气固表、止汗、扶正祛邪之 功。表虚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止汗泄,体虚易感功。表虚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止汗泄,体虚易感 风邪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御外邪。风邪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御外邪。 本方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功,有如屏障,珍贵如玉,且本方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功,有如屏障,珍贵如玉,且 为散剂,故名之为散剂,故名之“玉屏风玉屏风”。 君药君药 黄芪黄芪 入肺补气,入表实卫入肺补气,入表实卫 臣药臣药 白术白
24、术健脾益气协黄芪培土生金健脾益气协黄芪培土生金 君臣合作: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风君臣合作: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风 邪不易内侵邪不易内侵 佐药佐药 防风防风走表而祛风散邪走表而祛风散邪 以上诸药合用:补中兼疏,固表不留邪以上诸药合用:补中兼疏,固表不留邪 散中寓收,祛风不伤表散中寓收,祛风不伤表 黄芪得防风,固表力愈大,领药力达表。防风得黄芪,驱黄芪得防风,固表力愈大,领药力达表。防风得黄芪,驱 风力愈强,扶正以驱邪。白术固里,安内实外。本方配伍风力愈强,扶正以驱邪。白术固里,安内实外。本方配伍 特点特点: :散中有补、补中兼散,补散兼施:散中有补、补中兼散,补散兼施: 以益气固表药
25、为主,酌配少量解表祛风之品,固表之中寓以益气固表药为主,酌配少量解表祛风之品,固表之中寓 有疏散,祛风亦可加强固表止汗之功,相畏相使,相反相有疏散,祛风亦可加强固表止汗之功,相畏相使,相反相 成。成。 【类方鉴别】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类方鉴别】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 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 理不固而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理不固而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 寒,营卫不和所致。故本方功专固表止汗,寒,营卫不和所致。故本方功专固表止汗, 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 营卫取效。营卫取效。 【
26、运用【运用】 1 1证治要点证治要点 本主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临床本主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临床 以自汗恶风,面色以自汗恶风,面色 白,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白,舌淡脉虚为证治要点。 2 2 加减变化加减变化 汗出量多者,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汗出量多者,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 等以加强因表止汗之功;表虚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汗出等以加强因表止汗之功;表虚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汗出 恶风,脉浮缓者,可与桂枝汤合用,以益气固表,调和营恶风,脉浮缓者,可与桂枝汤合用,以益气固表,调和营 卫。卫。 3 3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因卫阳不振,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因卫阳不振,
27、表气失固而感受风寒所致者,以及各类肾小球肾炎患者中表气失固而感受风寒所致者,以及各类肾小球肾炎患者中 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本方有良好疗效。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本方有良好疗效。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虚人外感,邪多虚少,以及阴虚发热之盗汗,虚人外感,邪多虚少,以及阴虚发热之盗汗, 不宜应用本方。不宜应用本方。 玉屏风散少而精,玉屏风散少而精, 芪术防风鼎足形,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表虚汗多易感冒, 固表敛汗效特灵。固表敛汗效特灵。 【组成】白术一两【组成】白术一两(30g) (30g) 茯神去木,一两茯神去木,一两(30g) (30g) 黄芪去芦,一两黄芪去芦,一两
28、(30g) (30g) 龙眼肉一两龙眼肉一两(30g) (30g) 酸枣仁炒,去壳一两酸枣仁炒,去壳一两(30g) (30g) 人参半两人参半两 (15g) (15g) 木香不见火,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15g) (15g) 甘草炙,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半(8g) (8g) 当归一当归一 钱钱(3g) (3g) 远志蜜炙,一钱远志蜜炙,一钱(3g) (3g) (当归、远志两味,是从当归、远志两味,是从 校注妇人校注妇人 良方良方补入补入) )。 【用法】【用法】 上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 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至七分,去滓温
29、服,不拘时候。 【功用】【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主治】 (1)(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失眠(p289p289),气短乏力,食,气短乏力,食 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2)脾不统血证。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便血,脾不统血证。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便血, 紫癜,舌淡,脉细。紫癜,舌淡,脉细。 【证治机理】本方主治因思虑过度,劳伤【证治机理】本方主治因思虑过度,劳伤 心脾,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心藏心脾,致心脾两虚,气
30、血不足之证。心藏 神而赖血以养之,脾主统血而气以摄之。神而赖血以养之,脾主统血而气以摄之。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而心失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而心失 所养,故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所养,故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 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 白、脉细缓。脾虚则统摄无权,故见便血,白、脉细缓。脾虚则统摄无权,故见便血, 皮下紫癜、妇人崩漏下血等,均属气血不皮下紫癜、妇人崩漏下血等,均属气血不 足之象。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足之象。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
31、心。 【方解】方中以黄芪甘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为补益【方解】方中以黄芪甘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为补益 心脾,养血安神之滋补良药,故心脾,养血安神之滋补良药,故滇南本草滇南本草谓其谓其“养血养血 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二药合用,补气生血,养。二药合用,补气生血,养 脾益心之功益佳,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益气,黄芪脾益心之功益佳,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益气,黄芪 配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配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 增加养心补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增加养心补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远志、酸
32、枣仁宁心 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使其补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使其补 而不滞。以上诸药皆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脾,调和诸药,而不滞。以上诸药皆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脾,调和诸药, 是为使药。煎药时少加姜、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诸药是为使药。煎药时少加姜、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诸药 合用,可使心脾同治,气血兼顾,则心得所养,血统于脾,合用,可使心脾同治,气血兼顾,则心得所养,血统于脾, 诸症可愈。全方配合共成心脾同治、气血双补之剂。诸症可愈。全方配合共成心脾同治、气血双补之剂。 君药君药 黄黄 芪芪 甘温,补脾益气甘温,补脾益气 龙眼肉(龙眼肉(p291p2
33、91) 甘温,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甘温,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臣药臣药 人参、白术人参、白术甘温益气,黄芪配伍,甘温益气,黄芪配伍, 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加强补脾益气之功 当当 归归 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 伍,增加养心补血之效伍,增加养心补血之效 酸枣仁酸枣仁宁心安神宁心安神 佐药佐药 伏神、远志伏神、远志 (远志的作用(远志的作用p292p292) 宁心安神宁心安神 木木 香香 理气醒脾,使益气补血药补不碍理气醒脾,使益气补血药补不碍 胃,补而不滞。胃,补而不滞。 使药使药 炙甘草炙甘草 益气补脾,调和诸药。益气补脾,调和诸药。 生姜、大枣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以资生化。调和脾胃
34、,以资生化。 以上诸药合用,心脾统治,气血兼顾以上诸药合用,心脾统治,气血兼顾 归脾汤中为什么补气的药物较多(四君子汤、黄芪),而补血的药物只有当归脾汤中为什么补气的药物较多(四君子汤、黄芪),而补血的药物只有当 归和龙眼肉,而当归还是后加上的?补血药为什么只选当归和龙眼肉?归和龙眼肉,而当归还是后加上的?补血药为什么只选当归和龙眼肉?p290p290 【类方鉴别】本方与补中益气汤两方同用【类方鉴别】本方与补中益气汤两方同用 参、芪、术、草、益气补脾。其不同之处:参、芪、术、草、益气补脾。其不同之处: 一是配伍不同,本方是补气药配伍养心安一是配伍不同,本方是补气药配伍养心安 神药,意在益心脾,
35、复其生血统血之职;神药,意在益心脾,复其生血统血之职; 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 在补气升提,复其升清降浊之功。二是主在补气升提,复其升清降浊之功。二是主 治不同,本方主治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治不同,本方主治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 食少体倦和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补食少体倦和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补 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之少气懒言,发热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之少气懒言,发热 及中气下陷诸证。及中气下陷诸证。 【运用【运用】 1 1本方是补益心脾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以气短乏力,本方是补益心脾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以气短乏力, 心悸失眠,便血及崩漏,舌
36、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心悸失眠,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 2加减变化加减变化 (归脾汤治疗什么样的月经失调?如何加减变化?(归脾汤治疗什么样的月经失调?如何加减变化?p293p293)崩崩 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 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凉血止血。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凉血止血。 3 3近代不断扩展本方的应用范围,除精神性疾病,近代不断扩展本方的应用范围,除精神性疾病, 如神经衰弱外,还广泛用于气血不足之心血管疾病,脾不如神经衰弱外,还广泛用于气血不足之心血管疾病,脾不 统血之各种血证,妯贫血、功能
37、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统血之各种血证,妯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以及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以及 气血不足之眩晕、脱发等疾病。气血不足之眩晕、脱发等疾病。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脾汤用参术芪, 归草茯神远志齐,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煎加姜枣益心脾。 【组成】熟地黄八钱【组成】熟地黄八钱(24g) (24g) 山茱萸四钱山茱萸四钱(12g) (12g) 干山药四干山药四 钱钱(12g) (12g) 泽泻三钱泽泻三钱(9g) (9g) 茯苓去皮,三钱茯苓去皮,三钱(9g) (9g
38、) 丹丹 皮三钱皮三钱(9g) (9g)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 下三丸。下三丸。 【功用】滋补肝肾。【功用】滋补肝肾。 【原书主治】地黄丸,治肾怯失音,囱开不合,神不【原书主治】地黄丸,治肾怯失音,囱开不合,神不 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咣白等症。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咣白等症。(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卷卷 下下) ) 【主治】【主治】 肝肾阴虚证。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视物肝肾阴虚证。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视物 昏花,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昏花,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
39、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囱门不合,舌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囱门不合,舌 红少苔,脉沉细数。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证机理】本方为滋阴补肾之著名方剂。所治诸证,皆【治证机理】本方为滋阴补肾之著名方剂。所治诸证,皆 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为一身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为一身 阴液之根本,故肾阴不足不仅在阴虚诸证中最重,而且常阴液之根本,故肾阴不足不仅在阴虚诸证中最重,而且常 变生诸证,临床表现复杂,故有变生诸证,临床表现复杂,故有“五脏之伤,肾为最重五脏之伤,肾为最重” (医碥医碥)之说。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之说
40、。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 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见腰膝酸软无力,齿牙动摇;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见腰膝酸软无力,齿牙动摇; 脑为髓海,肾阴亏损,不能生髓充脑,故头晕目眩;肾开脑为髓海,肾阴亏损,不能生髓充脑,故头晕目眩;肾开 窍耳,肾阴不足,精不上承,故耳鸣耳聋;肾藏精,为封窍耳,肾阴不足,精不上承,故耳鸣耳聋;肾藏精,为封 蛰之本,肾阴虚水不济火,相火不藏,妄扰精室,故见遗蛰之本,肾阴虚水不济火,相火不藏,妄扰精室,故见遗 精;阴虚生内热,故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盗汗、精;阴虚生内热,故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盗汗、 脉沉细数;阴亏虚火上炎,故舌燥咽干,舌红少苔。又小
41、脉沉细数;阴亏虚火上炎,故舌燥咽干,舌红少苔。又小 儿囱门不合,亦肾虚生骨迟缓所致。由上可见,本证临床儿囱门不合,亦肾虚生骨迟缓所致。由上可见,本证临床 表现虽然繁杂,但均不出表现虽然繁杂,但均不出肾虚精亏,虚火内扰肾虚精亏,虚火内扰这一基本病这一基本病 机,且以阴虚为本,火动为标。故从补肾滋阴立法。亦即机,且以阴虚为本,火动为标。故从补肾滋阴立法。亦即 王冰所说王冰所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味甘纯阴,主入肾经,长于滋【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味甘纯阴,主入肾经,长于滋 阴补肾,填精益髓,为方中君药。山茱萸酸温,主入肝经,阴补肾,填精益髓,为方中君
42、药。山茱萸酸温,主入肝经, 滋养肝肾,秘涩精气,益血以生阴精滋养肝肾,秘涩精气,益血以生阴精(有一个问题:山萸肉有涩精、有一个问题:山萸肉有涩精、 补精、温肝肾的作用,既然阴虚已导致火动,为什么还要用它?补精、温肝肾的作用,既然阴虚已导致火动,为什么还要用它?p313) ;淮山药甘平,主入脾经,;淮山药甘平,主入脾经,“健脾补虚,涩精固肾健脾补虚,涩精固肾” (景岳全书景岳全书),补后天以充先天,共为臣药。君臣相),补后天以充先天,共为臣药。君臣相 协,滋阴益肾之力相得益彰,又兼具养肝补脾之效。但以协,滋阴益肾之力相得益彰,又兼具养肝补脾之效。但以 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肾为水脏,肾元虚
43、馁每致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肾为水脏,肾元虚馁每致 水浊内停,故又以泽泻泄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恋邪;水浊内停,故又以泽泻泄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恋邪; 阴虚阳失所制,故以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阴虚阳失所制,故以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 苓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泻肾浊,又助淮山药之健运以充苓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泻肾浊,又助淮山药之健运以充 养后天之本。以上三药相合,一则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养后天之本。以上三药相合,一则渗湿浊,清虚热,平其 偏胜以除由肾虚而生之病理产物;二则制约滋补药之副作偏胜以除由肾虚而生之病理产物;二则制约滋补药之副作 用,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涩不恋
44、邪,均为佐药。全方用,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涩不恋邪,均为佐药。全方 配合三补三泻,以补为主,寓泻于补,补不碍邪,泻不伤配合三补三泻,以补为主,寓泻于补,补不碍邪,泻不伤 正,相辅相成,构成通补开合之剂。正,相辅相成,构成通补开合之剂。 君药君药 熟地黄熟地黄主入肾经,滋阴补肾,填主入肾经,滋阴补肾,填 精益髓精益髓 臣药臣药 山茱萸山茱萸主入肝经,滋养肝肾,秘主入肝经,滋养肝肾,秘 涩精气,益血以生阴精涩精气,益血以生阴精 淮山药淮山药主入脾经,健脾补虚,主入脾经,健脾补虚, 涩精固肾补后天以充先天涩精固肾补后天以充先天 君臣合用,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补其不君臣合用,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补其
45、不 足以治本。足以治本。 佐药佐药 泽泻泽泻泄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恋邪泄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恋邪 丹皮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清泻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 茯苓茯苓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泻肾浊,又助山药健运以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泻肾浊,又助山药健运以 充养充养 后天之本。后天之本。 以上三药:渗湿浊、清虚热以治标以上三药:渗湿浊、清虚热以治标 三补三泻,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涩不恋邪,相辅相成,通补开合。三补三泻,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涩不恋邪,相辅相成,通补开合。 本方配伍特点:本方配伍特点:一是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二是肝脾肾三阴并补,以一是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二是肝脾肾三阴并补,以 补肾阴为
46、主。(补肾阴为主。(为什么要补又要泻呢?为什么要补又要泻呢?P311P311;三味补药各有什么侧重点?;三味补药各有什么侧重点?p312p312) 本方由钱仲阳从本方由钱仲阳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桂、附而成。原方主治小儿的肾气丸减桂、附而成。原方主治小儿 “五迟五迟”之证。之证。 【运用【运用】 1 1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代表方。临床以腰膝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代表方。临床以腰膝 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证治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证治 要点。要点。 2 2加减变化:阴虚而火盛者,加知母、黄柏、玄参等以加减变化:阴虚而火盛者,加知
47、母、黄柏、玄参等以 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纳差腹胀者,加焦白术、砂仁、陈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纳差腹胀者,加焦白术、砂仁、陈 皮等以防滞气碍脾。皮等以防滞气碍脾。 3 3现代应用:广泛用于肾阴亏虚的各种证候,对于慢性现代应用:广泛用于肾阴亏虚的各种证候,对于慢性 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肾结石、甲状腺机能亢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肾结石、甲状腺机能亢 迸、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迸、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 综合征等属肝肾阴虚者均可加减运用。综合征等属肝肾阴虚者均可加减运用。 【使用注意】本方虽有茯苓、山药之补脾助运,但毕竟熟【使用注意】本方
48、虽有茯苓、山药之补脾助运,但毕竟熟 地味厚滋腻,有碍运化,故脾虚食少及便溏者均当慎用。地味厚滋腻,有碍运化,故脾虚食少及便溏者均当慎用。 1 1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医宗金鉴医宗金鉴) ) 又名知柏又名知柏 八味丸,系将六味地黄丸加知母二两八味丸,系将六味地黄丸加知母二两(60g)(60g)、 黄柏二两黄柏二两(60g)(60g),配为蜜丸,或作汤剂煎服。,配为蜜丸,或作汤剂煎服。 丸剂、汤剂服法与六味地黄丸同。功用:丸剂、汤剂服法与六味地黄丸同。功用: 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而致的骨蒸劳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而致的骨蒸劳 热,虚烦盗汗,腰脊痰痛,遗精等证热,虚烦盗汗,腰脊痰痛,遗精等
49、证。(为什么。(为什么 要用知母和黄柏这两味苦寒泻火的药呢?要用知母和黄柏这两味苦寒泻火的药呢?p314p314) 2 2都气丸都气丸( (医宗己任编医宗己任编) ) 本方系六味本方系六味 地黄丸加五味子二钱地黄丸加五味子二钱(6g)(6g),作蜜丸。亦可,作蜜丸。亦可 作汤剂煎服。功用:滋肾纳气。主治作汤剂煎服。功用:滋肾纳气。主治: :肾阴肾阴 虚气喘、呃逆之证。虚气喘、呃逆之证。(虚喘,加五味子以补肾纳气)(虚喘,加五味子以补肾纳气) 3 3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医级医级) ) 原名八仙长寿原名八仙长寿 丸,本方在六味地黄丸内加麦冬三钱丸,本方在六味地黄丸内加麦冬三钱(9g)(9g)
50、、 五味子二钱五味子二钱 (6g)(6g),亦即都气丸加麦冬,制,亦即都气丸加麦冬,制 为蜜丸,亦可作汤剂煎服。服法与六味地为蜜丸,亦可作汤剂煎服。服法与六味地 黄丸同。功用:敛肺纳肾。主治:肺肾阴黄丸同。功用:敛肺纳肾。主治:肺肾阴 虚。咳嗽喘逆,潮热盗汗虚。咳嗽喘逆,潮热盗汗(加麦冬、五味子以滋肺阴、敛肺(加麦冬、五味子以滋肺阴、敛肺 气。)气。) 4 4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医级医级) ) 本方系将六味本方系将六味 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各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各9g9g,制为蜜丸。,制为蜜丸。 亦可作汤剂,水煎服。功用:滋肾养肝。亦可作汤剂,水煎服。功用: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而致
51、的两眼昏花,视物不主治:肝肾阴虚而致的两眼昏花,视物不 明,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明,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肾阴虚已经连及肝阴虚,。(肾阴虚已经连及肝阴虚, 所以加补肝阴、清肝热的枸杞子和菊花)所以加补肝阴、清肝热的枸杞子和菊花) 知柏地黄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杞菊知柏地黄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杞菊 地黄丸都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味组成,地黄丸都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味组成, 均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六味地黄丸为滋补均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六味地黄丸为滋补 肾阴的主方,适用於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肾阴的主方,适用於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腰痰梦遗等证;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腰痰梦遗等证;加黄柏、知母名知柏
52、地黄 丸,增强了滋肾阴、清相火作用;加五味丸,增强了滋肾阴、清相火作用;加五味 子名都气丸,兼有纳气平喘之功;加麦冬、子名都气丸,兼有纳气平喘之功;加麦冬、 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兼有敛肺止咳作用;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兼有敛肺止咳作用; 加枸杞、菊花名杞菊地黄丸,兼有养阴平加枸杞、菊花名杞菊地黄丸,兼有养阴平 肝,滋水明目作用。肝,滋水明目作用。 六味地黄益肾肝,六味地黄益肾肝, 山药丹泽萸苓掺,山药丹泽萸苓掺, 肾阴亏损虚火上,肾阴亏损虚火上, 滋阴补肾自安康。滋阴补肾自安康。 【组成】【组成】 酸枣仁二升酸枣仁二升(15(1518g) 18g) 甘草一甘草一 两两(3g) (3g) 知母二两
53、知母二两(8(8lOglOg) ) 茯苓二两茯苓二两 (1Og) (1Og) 芎二两芎二两 (3(35g)5g) 【用法】【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 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用】【功用】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主治】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 劳虚烦不得眠,心悸,头目眩晕,咽干口劳虚烦不得眠,心悸,头目眩晕,咽干口 燥,舌红,脉弦细。燥,舌红,脉弦细。 【证治机理】【证治机理】 本方主治病机为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本方主治病机为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
54、, 以以“虚烦虚烦”为辨证关键。为辨证关键。叶氏医学统旨叶氏医学统旨中说:中说:“虚烦虚烦 者,心中扰乱,郁郁而不宁也,良由津液去多,五内枯燥,者,心中扰乱,郁郁而不宁也,良由津液去多,五内枯燥, 或营血不足,阳胜阴微。或营血不足,阳胜阴微。”所以不眠者,为肝阴不足,心所以不眠者,为肝阴不足,心 血亏虚所致。人寤则魂寓于目,人寐则魂藏于肝,肝阴充血亏虚所致。人寤则魂寓于目,人寐则魂藏于肝,肝阴充 足则能寐,肝阴不足则不能藏魂,夜不能寐足则能寐,肝阴不足则不能藏魂,夜不能寐( (尤在泾语尤在泾语) )。 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
55、灵灵 枢枢邪客邪客云:云:“阴虚则目不瞑。阴虚则目不瞑。”此证脉当见细弦。阴此证脉当见细弦。阴 虚生内热,热郁烦生,肝阴不足,虚烦内扰,心神不宁,虚生内热,热郁烦生,肝阴不足,虚烦内扰,心神不宁, 神难守舍,亦不能寐。此外,肝血不足,心失所养,还见神难守舍,亦不能寐。此外,肝血不足,心失所养,还见 心悸、盗汗;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故而头目眩晕;阴虚心悸、盗汗;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故而头目眩晕;阴虚 内热故见口干咽燥。值得注意的是本证当与热性病后期,内热故见口干咽燥。值得注意的是本证当与热性病后期, 或外感经汗吐下后余热未尽,或劳心思虑过度所致者区别。或外感经汗吐下后余热未尽,或劳心思虑过度所致
56、者区别。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肝阴不足,心血亏虚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治当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当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方解】方中酸枣仁味酸色赤入心、肝二经,补肝阴,养【方解】方中酸枣仁味酸色赤入心、肝二经,补肝阴,养 心神,重用之为君药。又以知母滋阴降火,润燥除烦;茯心神,重用之为君药。又以知母滋阴降火,润燥除烦;茯 苓健脾宁心,助主药安神,共为臣药。苓健脾宁心,助主药安神,共为臣药。素问素问脏气法时脏气法时 论论云: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故佐以川芎辛温芳香,性善走散,开气郁、行气
57、活血、条故佐以川芎辛温芳香,性善走散,开气郁、行气活血、条 达肝气,与酸枣仁相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养达肝气,与酸枣仁相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养 血调肝,疏达肝气安心神。甘草味甘性平,在方中有三个血调肝,疏达肝气安心神。甘草味甘性平,在方中有三个 作用,即补益中气,助气血生化之源;其次缓肝急,与酸作用,即补益中气,助气血生化之源;其次缓肝急,与酸 枣仁酸甘合化,养肝阴,敛浮阳;再次也可缓川芎之辛燥,枣仁酸甘合化,养肝阴,敛浮阳;再次也可缓川芎之辛燥, 防其疏肝泄气,防其疏肝泄气,“缓以甘草之甘缓,防川芎之疏肝泄气,缓以甘草之甘缓,防川芎之疏肝泄气, 所谓以土葆之所谓以土葆之”(
58、 (罗美语罗美语) )。全方配伍为养血虚而敛阴气,。全方配伍为养血虚而敛阴气, 治肝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虚劳治肝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虚劳虚烦不得眠虚烦不得眠的代表方的代表方。 君药君药 酸枣仁酸枣仁补肝阴,养心神补肝阴,养心神 臣药臣药 知知 母母滋阴降火,润燥除烦滋阴降火,润燥除烦 茯茯 苓苓健脾宁心,助主药安神健脾宁心,助主药安神 佐药佐药 川芎川芎辛开气郁、行气活血、条达辛开气郁、行气活血、条达 肝气与君药相伍,收散结肝气与君药相伍,收散结 合,相反相成合,相反相成 以上诸药:养血调肝,疏达肝气安心神。以上诸药:养血调肝,疏达肝气安心神。 使药使药 甘草甘草 补益中气,助气血生化之源补益
59、中气,助气血生化之源 缓肝急,与酸枣仁酸甘合化,养肝阴,敛浮阳缓肝急,与酸枣仁酸甘合化,养肝阴,敛浮阳 缓川芎之辛燥,防其疏肝泄气缓川芎之辛燥,防其疏肝泄气 调和诸药调和诸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酸收和辛散之品并用,兼以甘平之品配伍酸收和辛散之品并用,兼以甘平之品配伍而成,而成, 体现了体现了内经内经治肝而用酸泄辛散甘缓之治疗原则。治肝而用酸泄辛散甘缓之治疗原则。 【运用【运用】 1.1.本方为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心神失养所致虚烦本方为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心神失养所致虚烦 失眠之重要方剂。临床以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失眠之重要方剂。临床以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
60、红,脉 弦细为辨证要点。弦细为辨证要点。 2.2.加减法: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较甚加减法: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较甚 者,合二至丸或加生地黄、玄参、白芍等,以养血滋阴清者,合二至丸或加生地黄、玄参、白芍等,以养血滋阴清 热;兼见盗汗甚者,加五味子、白芍、浮小麦以安神敛汗;热;兼见盗汗甚者,加五味子、白芍、浮小麦以安神敛汗; 心悸较重者,加龙齿、龟版、珍珠母等以镇惊安神;心悸心悸较重者,加龙齿、龟版、珍珠母等以镇惊安神;心悸 多梦,时有惊醒,舌淡脉细弦,属心胆气虚者,可加党参、多梦,时有惊醒,舌淡脉细弦,属心胆气虚者,可加党参、 龙齿以益气镇惊;如精神抑郁,心烦不眠较甚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企业级SaaS服务垂直行业渗透率分析报告
- 协议书端口作用
- 搜索营销内容营销方案
- 2025-2030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儿童认知障碍早期筛查中的市场潜力
- 2025-2030亲子旅游教育产品设计原理与消费动机匹配度研究
- 2025-2030互联网医院运营效率提升及医保对接策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互联网医疗平台用户留存与变现能力评估
- 2025-2030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优化配置与能效管理策略报告
- 酒坛营销方案
- 2025-2030乳品添加剂在发酵乳制品中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报告
- 景区酒店融资方案(3篇)
- GB/T 9948-2025石化和化工装置用无缝钢管
- 下肢静脉血栓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 农行柔性团队管理办法
- 预防性维护与预测分析
- 重心的讲课课件
- DB42∕T 2221-2024 预制芯桩复合桩技术规程
- 抗癫痫类药讲课件
- 2025三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 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安装调试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