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第第7章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v 本章主要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v 交流绕组的不同形式的连接规律和特点。交流绕组的不同形式的连接规律和特点。 v 交流感应电势的产生。交流感应电势的产生。 v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 v 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v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关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关系。 v 工作特性;机械特性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工作特性;机械特性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电机与电
2、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7.1.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7.1.1.1 三相旋转磁场的产生三相旋转磁场的产生 1三相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三相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 (1)三相电动机的特点)三相电动机的特点 (2)三相对称电流)三相对称电流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3旋转磁场的
3、转向旋转磁场的转向 4旋转磁场的转速旋转磁场的转速n0 (又称同步转速)(又称同步转速)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7.1.1.3 转差率转差率S 例例7.1 一台一台Y2-160M-4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转速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转速 nN=1460r/min,求该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求该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SN。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7.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
4、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7.1.2.1 定子定子 1. 定子铁芯定子铁芯 2.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3. 机座机座 7.1.2.2 转子转子 1. 转子铁芯转子铁芯 2转子绕组转子绕组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3转轴转轴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7.1.2.3 气隙气隙 7.1.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
5、要指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指标 1型号型号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1 三相交流绕组基本术语三相交流绕组基本术语 1线圈(绕组元件)线圈(绕组元件) 2极矩极矩 3节距节距y 4机械角度与机械角度与 电角度电角度 5槽距角槽距角 6每极每相槽每极每相槽 数数q 7相带相带 8极相组(线圈组)极相组(线圈组)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2 三相绕组的构成原则三相绕组的构成原则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3 三相
6、单层绕组三相单层绕组 实例说明三相单层绕组不同绕组形式的连接规律。实例说明三相单层绕组不同绕组形式的连接规律。 例例7.2 一台一台Y2-90L-4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槽数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槽数 Z1=24,2P=4,支路数,支路数a1=1,分析绕组的不同形式,分析绕组的不同形式 的连接方法和规律。的连接方法和规律。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解:解: (1)计算绕组数据。)计算绕组数据。 极距:极距: (槽)(槽) 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 (槽)(槽) 槽距角:槽距角: a1 1 (2 )24 46ZP 11 (2)24 (43)2qZPm
7、11 3603602 2430P Z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解:解: (2)各相所占槽号的划分。)各相所占槽号的划分。 U相:相:1、2;7、8;13、14;19、20槽槽 V相:相:5、6;11、12;17 18;23、24槽槽 W相:相:9、10;15、16;21、22;3、4槽槽 该电机为该电机为4极,每极下分为极,每极下分为3个相带,共个相带,共3 4=12个相个相 带,每个相带内有带,每个相带内有2个槽。相带次序排列分别为:个槽。相带次序排列分别为:U1、 W2、V1、U2、W1、V2、U1、。各相带内电流。各相带内电流 方向以方向以U相为正
8、,相为正,V、W相为负标出,如图相为负标出,如图7.11(b) 所示。所示。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3.1 等元件整距绕组等元件整距绕组 1. 等元件整距等元件整距U相相 绕组的连接规律绕组的连接规律 2. 三相等元件整距三相等元件整距 绕组展开图绕组展开图 7.2.3.2 链式绕组链式绕组 1链式链式U相绕组的相绕组的 连接规律连接规律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3.2 链式绕组链式绕组 2三相链式绕组展开图三相链式绕组展开图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
9、.3.3 同心式绕组同心式绕组 1同心式同心式U相绕组的相绕组的 连接规律连接规律 2三相同心式绕组展三相同心式绕组展 开图开图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3.4 交叉链式绕组交叉链式绕组 交叉链式绕组主要用于交叉链式绕组主要用于q=奇数(如奇数(如q=3)的)的4极或极或2极三极三 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中。下面以一实例说明其连接规律。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中。下面以一实例说明其连接规律。 例例7.3 一台一台Y2-132S-4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型三相异步电动机,Z1=36槽、槽、 2P=4极、极、a=1,定子采用单层交叉链式绕组。,定子采用单层交叉
10、链式绕组。 解:解: (1)计算绕组数据。)计算绕组数据。 极距:极距: (槽)(槽) 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 (槽)(槽) 槽距角:槽距角: 1 (2 )36 49ZP 11 (2)36 (43)3qZPm 11 3603602 3620P Z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2)磁极和相带的划分。将)磁极和相带的划分。将36槽分为槽分为4极,每极下极,每极下9槽,槽, 每极每相占每极每相占3个槽,共个槽,共3 4=12个相带,每极下按个相带,每极下按U1、 W2、V1、U2、W1、V2、U1、排列标注。排列标注。 (3)各相所占槽号的划分。)各相所占
11、槽号的划分。 U相:相:1、2、3;10、11、12;19、20、21; 28、29、30槽槽 V相:相:7、8、9;16、17、18;25、26、27;34、 35、36槽槽 W相:相:13、14、15;22、23、24;31、32、 33;4、5、6槽槽 各相电流标注正方向如图各相电流标注正方向如图7.11(c)所示。)所示。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4)交叉链式)交叉链式U相绕组连接规律。根据相绕组连接规律。根据U相的各相带电流相的各相带电流 方向如图方向如图7.15(a)所示,连接)所示,连接U相绕组,相绕组,U1相带内相带内 任何一槽线圈边与
12、任何一槽线圈边与U2相带内任何一槽的线圈边都可组相带内任何一槽的线圈边都可组 成一个线圈,但考虑到节距应尽可能短,故可将线圈成一个线圈,但考虑到节距应尽可能短,故可将线圈 边边2-10和和3-11组成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大线圈,节距组成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大线圈,节距 y1=8;线圈边;线圈边12-19组成一个小线圈,节距组成一个小线圈,节距y2=7; 再将线圈边再将线圈边20-28和和21-29组成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大组成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大 线圈;线圈;30-1组成另一小线圈。根据已知每相支路数组成另一小线圈。根据已知每相支路数 a=1,将,将U相相4个大小不同的线圈沿电流方向串联起来,个大小不同的线
13、圈沿电流方向串联起来, 便得便得U相绕组展开图,如图相绕组展开图,如图7.15(b)所示。从图可)所示。从图可 见,线圈间采用的是尾见,线圈间采用的是尾-尾相连,头尾相连,头-头相接的连接规头相接的连接规 律,称为反串法。但它又是大、小线圈交叉连接,故律,称为反串法。但它又是大、小线圈交叉连接,故 又称为交叉链式绕组。又称为交叉链式绕组。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5)三相交叉链)三相交叉链 式绕组展开图。式绕组展开图。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3.5 三相单层绕组的特点三相单层绕组的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
14、,单层绕组每槽内只有一个线圈边,嵌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单层绕组每槽内只有一个线圈边,嵌 线方便,槽利用率高,不论节距如何变化,从整个磁线方便,槽利用率高,不论节距如何变化,从整个磁 场观点来看,仍然属于整距绕组。节距的改变仅是为场观点来看,仍然属于整距绕组。节距的改变仅是为 了缩短端部接线。磁场分布仍不变,单层绕组一般多了缩短端部接线。磁场分布仍不变,单层绕组一般多 用于用于10kW以下的电动机。其特点是:以下的电动机。其特点是: (1)线圈数等于总槽数的)线圈数等于总槽数的1/2。 (2)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对数,即)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对数,即am=P。 (3)每相线圈组数(极相
15、组数)等于磁极对数)每相线圈组数(极相组数)等于磁极对数P。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7.2.4 三相双层绕组三相双层绕组 例例7.4 已知一台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数据如下:已知一台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数据如下: Z1=36,2P=4极,极,a=1,y 7 /9。试分析三相双。试分析三相双 层短距叠绕组的连接规律,并画出三相绕组展开图。层短距叠绕组的连接规律,并画出三相绕组展开图。 解:解: (1)计算绕组数据。)计算绕组数据。 极距:极距: (槽)(槽) 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 (槽)(槽) 槽距角:槽距角: 节距:节距: 1 (2 )36 49
16、ZP 11 (2)36 (43)3qZPm 11 3603602 3620P Z 7979 97y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2)相带及各相槽号的划分。相带的划分和各相槽号的)相带及各相槽号的划分。相带的划分和各相槽号的 划分与划分与36槽槽4极交叉链式绕组相同。不过单层绕组极交叉链式绕组相同。不过单层绕组U1 相带内只能与相带内只能与U2相带内线圈边组成一个线圈,而双层相带内线圈边组成一个线圈,而双层 绕组不受此限制,而是同一线圈上层边在绕组不受此限制,而是同一线圈上层边在U1相带,下相带,下 层边可以在层边可以在U2相带,也可以在相带,也可以在V1相
17、带某一槽,具体相带某一槽,具体 在哪一槽,这要由在哪一槽,这要由y来决定。可见,双层绕组每一槽上、来决定。可见,双层绕组每一槽上、 下层可能属于同一相的两个不同线圈边,也可能不属下层可能属于同一相的两个不同线圈边,也可能不属 于同一相的线圈边,因此,层间电压较高,故需可靠于同一相的线圈边,因此,层间电压较高,故需可靠 的层间绝缘。的层间绝缘。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3)U相双层叠绕组连接规律。相双层叠绕组连接规律。U相绕组的槽号(上层)相绕组的槽号(上层)1、2、3; 10、11、12;19、20、21;28、29、30槽。根据线圈节槽。根据线圈节
18、距距y=7,故,故1号槽上层边与号槽上层边与8号槽下层边组成一个线圈,号槽下层边组成一个线圈,2号槽上号槽上 层边与层边与9号槽下层边组成一个线圈,号槽下层边组成一个线圈,3号槽上层边与号槽上层边与10号槽下层号槽下层 边组成一个线圈,将这边组成一个线圈,将这q(q=3)个线圈沿电流方向串起来构成一个线圈沿电流方向串起来构成一 个线圈组,其余以此类推。将个线圈组,其余以此类推。将10、11、12;19、20、21; 28、29、30号槽线圈分别构成另外三个线圈组。可见,双层绕号槽线圈分别构成另外三个线圈组。可见,双层绕 组的每相线圈组数等于磁极个数组的每相线圈组数等于磁极个数2P,这,这4个线
19、圈组可以串联也可个线圈组可以串联也可 并联,若全部并联,可得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并联,若全部并联,可得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am=2P=4,称作,称作 4路进火。若两两线圈组串联后再并联,得每相支路数路进火。若两两线圈组串联后再并联,得每相支路数a=2,称,称 作作2路进火,如图路进火,如图7.17(1)中()中(b)所示。根据例)所示。根据例7.4已知已知 a=1,将,将U相相4个线圈组沿着电流方向全部串起来,便得个线圈组沿着电流方向全部串起来,便得U相绕组相绕组 展开图,如图展开图,如图7.16(b)所示。)所示。1条支路称作单路进火,如图条支路称作单路进火,如图 7.17(1)中()中(a)所
20、示。展开图中,实线表示槽中上层边,虚)所示。展开图中,实线表示槽中上层边,虚 线表示下层边。线表示下层边。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4)三相双层短距绕组展开图。)三相双层短距绕组展开图。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2 三相交流绕组三相交流绕组 (5)圆形接线参考图。)圆形接线参考图。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3 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势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势 7.3.1 线圈感应电势线圈感应电势 1导体电势导体电势Ec1 2整距线圈电势整距线圈电势 3短距线圈电势短距线圈电势Ey
21、4短距系数短距系数KP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3 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势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势 7.3.2 线圈组电势线圈组电势Eq和分布系数和分布系数Kd 1采用集中绕组时线圈组电势采用集中绕组时线圈组电势 2若采用分布绕组时线圈组电势若采用分布绕组时线圈组电势Eq 3分布系数分布系数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3 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势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势 7.3.3 每相电势每相电势E1 1单层绕组匝数单层绕组匝数N1的计算的计算 2双层绕组匝数双层绕组匝数N1的计算的计算 3定子绕组每相电势定子绕组每相电势E1 4转子不动时,转子绕组每相电势转子不动时,转子绕组每相电势E2 电机
22、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 7.4.1 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变压器的异同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变压器的异同 1二者相似之处二者相似之处 2二者的主要区别二者的主要区别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 7.4.2 转子不动(转子开路)时的空载运行转子不动(转子开路)时的空载运行 1空载运行的物理情况空载运行的物理情况 2. 空载运行时定子、转子电压平衡关系空载运行时定子、转子电压平衡关系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 7.4.3 转子转动(转子绕组短
23、路)时的空载运行转子转动(转子绕组短路)时的空载运行 三相定子绕组通以三相对称电流,形成一旋转磁场切割定三相定子绕组通以三相对称电流,形成一旋转磁场切割定 子、转子绕组而产生电势子、转子绕组而产生电势E1、E2,由于转子绕组短路,由于转子绕组短路 I2 0,I2便产生转矩便产生转矩T,用以克服空载转矩,用以克服空载转矩T0,因转差,因转差 n2(n2= n0 n)很小,很小,E2 0,I2 0,可见,这与转子,可见,这与转子 开路时空载运行相似,其基本方程式也相似。开路时空载运行相似,其基本方程式也相似。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 7.
24、5.1 转子各物理量与转差率的关系转子各物理量与转差率的关系 1转子旋转时转子电势的频率转子旋转时转子电势的频率f2 2转子旋转时每相电势转子旋转时每相电势E2s 3转子旋转时的电抗转子旋转时的电抗X2s 4转子旋转时转子电流转子旋转时转子电流I2s 5转子功率因数转子功率因数cos 2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 7.5.2 磁势平衡方程式磁势平衡方程式 1转子绕组磁极数转子绕组磁极数 2转子绕组相数转子绕组相数m2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 3定子、转子磁势相对静止定子、转子磁
25、势相对静止 4定子、转子磁势平衡方程式定子、转子磁势平衡方程式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 7.5.3 电势平衡方程式电势平衡方程式 7.5.4 负载运行时的等值电路负载运行时的等值电路 1频率折算频率折算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 2绕组折算绕组折算 (1)电流的折算值。)电流的折算值。 (2)电势折算值。)电势折算值。 (3)阻抗的折算值)阻抗的折算值 3等值电路等值电路 4异步电动机的向量图异步电动机的向量图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三相
26、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7.6.1 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试验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试验 1空载试验的目的空载试验的目的 测空载时测空载时I0、P0,求得异步电,求得异步电 动机的激磁参数动机的激磁参数rm、Xm、Zm, 机械损耗机械损耗Pj和铁耗和铁耗PFe。 2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3空载损耗空载损耗 空载状态时,转子电流很小,转子铜耗可忽略不计空载状态时,转子电流很小,转子铜耗可忽略不计(PCu2 0),因,因 此,从电网吸收来的功率此,从电网吸收来的功率P0完全消耗在定子铜耗完全消耗在定子铜耗PCu1、铁耗、铁耗
27、PFe和和 机械损耗机械损耗Pj上,从上,从P0中扣除中扣除PCu1便得:便得: 4激磁参数的计算激磁参数的计算 00Cu1jFe PPPpp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7.6.2 三相异步电动机短路试验三相异步电动机短路试验 1短路试验的目的短路试验的目的 2短路试验方法短路试验方法 3短路参数的计算短路参数的计算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7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7.7.1 功率平衡关系功率平衡关系 1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及损耗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及损耗 2功率平衡关系功率平衡关
28、系 3功率间的关系功率间的关系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7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7.7.2 异步电动机转矩平衡关系异步电动机转矩平衡关系 例例7.5 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数据为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数据为PN=11kW,UN=380V, nN=1459r/min,f1=50Hz,Pj=110W,Ps=30W,求额,求额 定运行时:定运行时: (1)转差率)转差率SN;(;(2)电磁功率)电磁功率PM;(;(3)电磁转矩)电磁转矩TN; (4)转子铜耗)转子铜耗PCu2;(;(5)输出转矩)输出转矩T2;(;(6)空载转矩)空载转矩T
29、0。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7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解:解: (1) (2) (kW) (3) (Nm) (4) (kW) (5) (Nm) (6) 0N N 0 15001459 0.0273 1500 nn S n NjS 2w M 110.110.03 11.453 1110.0273 PPP P P SS 3 NM0 9.55/9.55 11.453 10 /15007.292TPn Cu2NM 0.0273 11.4530.313PS P 3 2NN 9.55/9.55 11 10 /145972.001TPn 3 00N
30、 9.55 /9.55 (0.110 0.030) 10 /1459 0.916TP n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7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7.7.3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是指定子电压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是指定子电压, 条件下,条件下,n、I1、 cos 1、T及及n的关系曲线。的关系曲线。 1转速特性转速特性 2定子电流特性定子电流特性 2 0Cu21222 2 00M122222 1 coscos nnPm I rI rn S nnPm E IE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7 三相异
31、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7.7.3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是指定子电压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是指定子电压, 条件下,条件下,n、I1、 cos 1、T及及n的关系曲线。的关系曲线。 1转速特性转速特性 2定子电流特性定子电流特性 3转矩特性转矩特性 4功率因数特性功率因数特性 5效率特性效率特性 2 0Cu21222 2 00M122222 1 coscos nnPm I rI rn S nnPm E IE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 7.8.1 电磁转矩的物理
32、表达式电磁转矩的物理表达式 7.8.2 电磁转矩参数表达式电磁转矩参数表达式 上式虽然物理概念十分清楚,但对于鼠笼上式虽然物理概念十分清楚,但对于鼠笼 式异步电动机由于转子结构原因式异步电动机由于转子结构原因I2很难测很难测 量,故计算很不方便。同时物理表达式不量,故计算很不方便。同时物理表达式不 能直接表达转速与转矩的关系,实际计算能直接表达转速与转矩的关系,实际计算 中需知道中需知道T与电机参数之间的关系。与电机参数之间的关系。 T22 cosTCI 22 112112 2222 01212012k ()()() mU r SmU r S T rr SXXrrSX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
33、控制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 7.8.3 最大电磁转矩最大电磁转矩Tm 22 1111 m 2222 00 111211k 2() 2 mUmU T rrXXrrX 2 11 m 0k 2 mU T X 22 m2112 /()SrrXX m2k /SrX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 7.8.4 启动转矩启动转矩Ts 7.8.5 转矩实用表达式转矩实用表达式 22 112112 s 2222 012120kk ()() mU rmU r T rrXXrX mmm 2 ()() T TSSS S m mm 2
34、()() T T SSS S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 7.8.6 异步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异步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 1固有机械特性曲线固有机械特性曲线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 7.8.6 异步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异步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 2三相异步电动机稳定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稳定运行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 7.8.7 人为机械特性人为机械特性 人为机械特性是指人为地改变电动机参数或电源参数所得人为机械特性是指人为地改变电动
35、机参数或电源参数所得 到的机械特性。到的机械特性。 1. 降低定子电压降低定子电压U1的人为机械特性的人为机械特性 2. 转子回路串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转子回路串电阻的人为机械特性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与电气控制 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 1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坚固耐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坚固耐用, 便于维护而被广泛应用。但它需从电网吸收一滞后无便于维护而被广泛应用。但它需从电网吸收一滞后无 功电流激磁,因而电网功率因数降低了。功电流激磁,因而电网功率因数降低了。 2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是:三相对称绕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产生的条件是:三相对称绕 组通以三相对称电流,其转向取决于三相电流的相序,组通以三相对称电流,其转向取决于三相电流的相序, 其转速;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其转速;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n总是小于同步转速总是小于同步转速n0, 而又接近同步转速,其转差率的范围是而又接近同步转速,其转差率的范围是0S1。 3三相交流绕组分为单层绕组与双层绕组。单层绕组的三相交流绕组分为单层绕组与双层绕组。单层绕组的 线圈数等于线圈数等于1/2槽数;线圈组数等于磁极对数槽数;线圈组数等于磁极对数P,最,最 大并联支路数。而双层绕组线圈数等于槽数;线圈组大并联支路数。而双层绕组线圈数等于槽数;线圈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