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9 桃花源记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豁然() 俨然() 阡陌()垂髫() 邑人() 诣()刘子骥() 问津() 武陵()舍 间语 鲜2【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武 陵 人 捕 鱼 为 业(2)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 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一词多义(1)志(2)寻(3)为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滋味好)(2)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
2、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6)缘溪行(古义:沿着,顺着。今义:缘故,缘分)(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8)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今义:像,类似)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2)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尽)(3)处处志之(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特殊句式(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省略主语.a(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渔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
3、女衣着,悉如外人。c(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省略宾语。a问(渔人)所从来。具答之。便要(渔人)还家。b此人一一为(村中人)具言所闻.c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2)文中突出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中人感叹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自己逃脱了外界的纠纷与祸乱.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世
4、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c文章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晋代名士,与陶渊明同时代,把他写进作品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d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5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6为什么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7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的美好世界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8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再寻找桃花源,“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2017苏州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题目。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 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简要分析。课时作业9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芳草鲜美,落英缤
6、纷_(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_(8)欣然规往_(9)未果,寻病终_(10)后遂无问津者_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不足为外人道也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a男子的配偶b妻子和儿子c妻子儿女(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a运输事业 b交错相通c交流沟通4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忘路之远近c处处
7、志之 d其反激之力5下面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b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绝境,不再出去了。c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无路可走的地方,再也出不去了.d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3)
8、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_,_。_,_。_,_.(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82016淄博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示例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
9、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下联:陶渊明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10、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 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同“垄
11、”.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不知有汉乃大惊b便舍船 屋舍俨然c停数日,辞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d欲问地所历名 实是欲界之仙都10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1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12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二)2016湖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愚溪诗序唐 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12、.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注 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家:安家.龂龂(ynyn):形容争辩的样
13、子。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灌水之阳,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b故更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皆山水之奇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d大舟不可入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遂 负 土 累 石 塞 其 隘 为 愚 池16“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17作者在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14、详解1。huynqinmtioyyjjnling shshjinjinyyxinxin2(1)武陵人/捕鱼为业(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1)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解析 a“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错误,可改为“外面百姓的不幸”。5发现桃花源(第一段);进入桃花源(第二段);做客桃花源(第三段);再寻桃花源(第四、五段)。6解析 可结合桃花源中人来此“绝境”的目的分析.答案 桃花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7作者追求的生活是:自然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环境和平、宁静,没有剥削
15、,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民风纯朴,人们安适愉快,安居乐业。8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中并不存在.9解析 b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项,第一个“入”是动词,“进入”;第二个“入是名词,“收入”。b项,两个“行”都是“行走的意思.c项,第一个“舍”是名词,“房屋”;第二个“舍”是动词,“舍弃”。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动词,“到去.10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时,先答“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的原因,即“田地是人种的,鸡犬是人养的”;再分析其作用,也就是其对中心所起的作用。浅层次的是写出了“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深层次的则是“表
16、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答案 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作业】1(1)繁多的样子。(2)田间小路.(3)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4)整齐的样子。(5)全,都。(6)与人世隔绝的地方。(7)沿、顺着.(8)打算,计划。(9)随即,不久.(10)渡口.2解析 bb项,“要”同“邀”,邀请。3(1)c(2)b4c5d6解析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来划分。a项,正确的断句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项,正确的断句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d项,
17、正确的断句为“太守/即遣人/随即往。7(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8(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专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能力。回答此题时,一要仿照格式回答,二要选取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因为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最主要的一个是酒,一个是菊花,我们可以选取菊花来回答此题。答案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花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
18、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对联的能力.补写对联时,要看上联或者下联相应位置的相关字词,可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例句的结构为:人名加地点加事件加诗句。补写的句子也应符合这个格式。答案 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9解析 ca项,两个“乃”意思分别为“竟然,居然”“于是,就”;b项,两个“舍”意思分别为“舍弃”“房舍”;c项,两个“去都是“离开”的意思;d项,两个“欲意思分别为“想要”“欲望”。10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重点词语“无论要翻译准确,语句要通顺,译句要做到信、达、
19、雅。答案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11对没有战乱、宁静纯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12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宁和乐;基本与世隔绝,民风纯朴.参考译文乙 水更浅,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走了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过了两夜,(我)就沿着小溪(走),再从山的东侧出来,蹚过溪水,四周被大山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驰到山谷中的,原来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子树木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
20、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这里的名称,但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翻过两道山岭,(发现)最先有一座亭子在道路中间,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13解析 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a项,两个“阳”都是“河的北岸”的意思;b项,前一个“更”是“更改”的意思,后一个“更”是“还”的意思;c项,前一个“奇是“奇异的意思,后一个“奇”是“对感到奇怪”的意思;d项,前一个“可”是“可以”的意思,后一个“可”是“大约”的意思。14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15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16当地居民有的称之为冉溪,有的称之为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17示例:愚公下定决心移山,并看到“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其“愚实是志向远大、目光长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題),是大智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平桂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凯里一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部分高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建筑师考试押题卷:建筑设计与施工规范
- 2025年春季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重点题型冲刺押题试卷
- 2025年注册测绘工程师考试冲刺押题试卷 测绘技术应用专项强化
- 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试卷 案例分析专项训练
- 2025年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
- 2026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阳逻校区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市场营销(第2版)课件全套 王永贵 第1-17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及发展-顾客营销学
- 2023年6月英语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全3套)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的概念
- 深圳某电厂锅炉维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new(常用版)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证券从业考试基础模拟卷二(题目+解析)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导数与原函数的对称性 微专题课件-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