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检测实验说明书_第1页
光电检测实验说明书_第2页
光电检测实验说明书_第3页
光电检测实验说明书_第4页
光电检测实验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SY10G型光电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实验指导书仪器 说 明CSY10G型光电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是为了适应现代光电传感器实验教学课程所需而研制的实验仪器 。其特点是将各种光电传感器、被测体、信号源、仪表显示、信号采集、处理电路及实验所需的温度、位移、光源、旋转装置集中于一机,可以方便地对十种光电传感器进行光谱特性、光电特性、温度特性等二十余种实验。并可根据实验原理自主开发出更多的实验内容。实验仪主要由实验工作台、光电器件、信号源及仪表显示、图象和数据采集、光电转换、处理电路组成。位于实验仪顶部的工作台部分,分别布置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温度源、慢速电机、衍射光栅、固体激光器、PSD光电位置传感器、CC

2、D电荷图象传感器、位移平台、光电器件安装板、莫尔条纹光栅位移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断续器、旋转电机等。(详见实验仪工作台布局图)传感器:(十种)1、 光敏二极管:由具有光敏特性的PN结制成,不同的二极管光谱范围是不同的。2、 光敏三极管:具有NPN或PNP结构的半导体光敏管,引出电极二个,较之光敏二极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3、 光敏电阻:CdS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光照强度而改变。4、 光电池: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半导体PN结,光谱响应范围在50100m光波长之间。5、 光断续器:透过型的红外发射-接收器件。6、 光纤传感器:导光型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可测位移、转速、振动等。7、 PSD

3、光电位置传感器:一维半导体光点位置敏感传感器,测试范围10mm,灵敏度0.01mm。8、 CCD电荷耦合图象传感器:物体轮廓与图象监测,光敏面尺寸4mm3.5mm。9、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工作范围波长510m红外光,探测距离5m。10、 光栅传感器:光栅衍射及光栅距测试、光栅莫尔条纹精密位移测试。温度源:电加热器,温升100。光源:12V安全电压,高亮度卤钨灯;各色高亮度LED发光管。慢速电机:控速电机及遮温叶片组成。位移装置:位移范围25mm,精度1m。旋转电机:转速02400转/分。直流稳压电源:12V、2V10V、激光电源、CCD电源。数字电压/频率表:3 1/2位显示,精度1%。微安表

4、:0100A,精度2.5%。 试件插座:位于光电器件模板上,可供实验者插入随机所带附件中提供的光电器件进行实验比较,试件插座上的传感器与仪器下部面板上的传感器接口处的接线端是相通的,实验时传感器接线可从下部面板端口引出。另外,“光敏电阻”、“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与备用插座相并接,实验时接入的其他试件可插入试件插座,也可插入相关传感器的备用插座。实验选配单元:实验者可利用仪器提供的电源、电位器、三极管、部分光电器件、仪表及实验连接线组成光电器件的光谱、照度、伏安特性等测试电路。实验时,传感器接入光电转换/处理电路相应的传感器接口,(按照传感器与处理电路的相应图形对应接入即可)

5、按照实验内容正确操作,确认无误后开启电源。实验者可利用仪器提供的试件插座和实验方法对相同种类不同型号的光电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比较。请按照说明安装好图象卡及实验软件,(安装图象卡时计算机内不能有其它图象卡驱动程序,否则要引起文件冲突)。按照安装说明正确安装图象卡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正确进行选项设置,视频源的制式一定要选为“PAL_B”,这样才能获得清晰稳定的图象,在详细了解了实验软件内容和操作方法后进行实验。实验前应检查仪器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实验连接线是否完好,实验中应避免电源之间相互短路。图象卡的视频线及数据采集卡的通信线务请连接正确。请注意当高亮度光源打开时对仪器有一定的干扰,特别是在小

6、信号数据采集时应避免开灯,光源灯头及电源线接头应注意保持接触良好。仪器工作台上的具体布局请见布局示意图。CCD摄象机及一体组装的移动导轨可以按照实验需要灵活安装,实验时请根据实验需要按布局图安装在相应的导轨基座支柱上。请特别注意:固体激光器插头(3V)不要插入CCD12V电源插孔,否则会烧坏激光器。光电实验仪器在实验时应注意背景光的影响,必要时许多实验都应在暗光下进行。请注意本仪器为实验性仪器,大多实验主要是对光电传感器进行定性的分析演示,而非应用工程中的定量测试。通过完成本实验仪的实验内容,期望能对实验者在光电传感器方面的认识有所加深,为以后的工程应用打下基础。仪器使用前应对各项传感器、公共

7、电路进行检查,如能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应内容,则仪器性能正常。实验一 光敏电阻特性实验实验原理:光敏电阻又称为光导管,是一种均质的半导体光电器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半导体在光照的作用下,电导率的变化只限于表面薄层,因此将掺杂的半导体薄膜沉积在绝缘体表面就制成了光敏电阻,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光敏电阻采用梳状结构是由于在间距很近的电阻之间有可能采用大的灵敏面积,提高灵敏度。实验所需部件:稳压电源、光敏电阻、负载电阻(选配单元)、电压表、各种光源、遮光罩、激光器、光照度计(由用户选配)实验步骤:1、 测试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亮电阻、光电阻观察光敏电阻的结构,用遮光罩将光敏

8、电阻完全掩盖,用万用表测得的电阻值为暗电阻R暗,移开遮光罩,在环境光照下测得的光敏电阻的阻值为亮电阻,暗电阻与亮电阻之差为光电阻,光电阻越大,则灵敏度越高。在光电器件模板的试件插座上接入另一光敏电阻,试作性能比较分析。2、 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按照图(3)接线,电源可从直流稳压电源+2+8V间选用,分别在暗光和正常环境光照下测出输出电压V暗和V亮则暗电流L暗=V暗/RL,亮电流L亮=V亮/RL,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分别测出两个光敏电阻的亮电流,并做性能比较。图(2)几种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3、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 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有着不同的

9、光谱特性,见图(2)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曲线。当不同波长的入射光照到光敏电阻的光敏面上,光敏电阻就有不同的灵敏度。按照图(3)接线,电源电压可采用直流稳压电源的负电源。用高亮度LED(红、黄、绿、蓝、白)作为光源,其工作电源可选用直流稳压电源的正电源。发光管的接线可参照图(15)。限流电阻用选配单元上的1K100K档电位器,首先应置电位器阻值为最大,打开电源后缓慢调小阻值,使发光管逐步发光并至最亮,当发光管达到最高亮度时不应再减小限流电阻阻值,确定限流电阻阻值后不再改变。依次将各发光管接入光电器件模板上的发光管插座,(各种光源的发光亮度可用照度计测得并可调节发光管电路使之光照度一致)。发光管与光

10、敏电阻顶端可用附件中的黑色软管连接。分别测出光敏电阻在各种光源照射下的光电流,再用激光教鞭、固体激光器作为光源,测得光电流,将测得的数据记入下表,据此作出两种光电阻大致的光谱特性曲线:光源激光红黄绿蓝白光电阻I光电阻II4. 伏安特性: 光敏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按照图(3)分别测得偏压为2V、4V、6V、8V、10V、12V时的光电流,并尝试高照射光源的光强,测得给定偏压时光强度的提高与光电流增大的情况。将所测得的结果填入表格并作出V/I曲线。偏压2V4V6V8V10V12V光电阻I光电阻II5. 温度特性:光敏电阻与其他半导体器件一样,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

11、值增大,灵敏度下降。请按图(3)测试电路,分别测出常温下和加温(可用电烙铁靠近加温或用电吹风加温,电烙铁切不可直接接触器件)后的伏安特性曲线。6. 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光敏电阻的光电流与照射光通量的关系为光电特性见图(4)所示。 图(4)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 图(3)的实验电路电源也可选用+12V稳压电源,适当串入一选配单元上的可变电阻,阻值在10K左右。作为光源的发光LED接直流稳压电源的210V电压档,调节电路使发光管刚好发光,将发光管与光敏电阻顶端相连接,盖上遮光罩,测得光电流_,然后依次将发光管工作电压提高为4V,6V,8V,10V,提高发光强度,用照度计(自备或另购

12、)依次测得光强,并测得光电阻的光电流。将所测数据记入下表:发光管偏压4V6V8V10V光电阻I光电阻II或:置于暗光条件下,打开高亮度光源灯光,调节光源与光敏电阻的距离和照射角度,改变光敏电阻上入射光的光通量,观察光电流的变化。注意事项: 实验时请注意不要超过光电阻的最大耗散功率P MAX, P MAX=LV 光源照射时灯胆及灯杯温度均很高,请勿用手触摸,以免烫伤。实验时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源的获取也可以采用在仪器上的光源灯泡前加装各色滤色片的办法,同时也须考虑到环境光照的影响。实验二 光电阻的应用-暗光亮灯电路实验原理:图(5)所示即为“光敏灯控”实验单元内的实际电路,在放大电路中,当光照度下降

13、时晶体管T基极电压升高,T导通,集电极负载LED流过的电流增大,LED发光,这是一个暗通电路.。 实验所需部件:光敏电阻、光敏灯控电路(或实验选配单元)、电压表实验步骤:1. 按照仪器面板所示,将光敏电阻对应接入“光敏灯控”单元的“光敏入”,“发光管”端口与工作台上实验模板上的发光管相接。调节“暗光控制”电位器,使在实验室光照环境下发光管不亮。2. 然后改变光照条件,分别用白纸、带色的纸、书本和遮光罩改变光敏电阻的光照,当光照变暗到一定程度时发光管跳亮。这就是日常所用的暗光街灯控制电路的原理。3. 根据图(5)暗通电路原理,试设计一个亮通电路.实验三 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实验原理:光敏二极管与半

14、导体二极管在结构上是类似的,其管芯是一个具有光敏特征的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工作时需加上反向电压。无光照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即暗电流,此时光敏二极管截止。当受到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大大增加,形成光电流,它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光敏二极管结构见图(6)。实验所需部件:光敏二极管、稳压电源、负载电阻、遮光罩、光源、电压表(自备4 1/2位万用表).、微安表、(照度计,自备或另购)实验步骤:按图(7)接线,要注意光敏二极管是工作在反向工作电压的。由于硅光敏二极管的反向工作电流非常小,所以应视实验情况逐步提高工作电压,如有必要可用稳压电源上的10V或12V串接。1、 暗电流测试用遮

15、光罩盖住光电器件模板,选择合适的电路反向工作电压,选择适当的负载电阻。打开仪器电源,调节负载电阻值,微安表显示的电流值即为暗电流,或用4 1/2位万用表200mV档测得负载电阻RL上的压降V暗,则暗电流L暗=V暗/RL。一般锗光敏二极管的暗电流要大于硅光敏二极管暗电流数十倍。可在试件插座上更换其他光敏二极管进行测试做性能比较。2、 光电流测试:缓慢揭开遮光罩,观察微安表上的电流值的变化,(也可将照度计探头置于光敏二极管同一感光处,观察当光照强度变化时光敏二极管光电流的变化)或是用4 1/2位万用表200mv档测得RL上的压降V光,光电流L光=V光/RL。如光电流较大,则可减小工作电压或调节加大

16、负载电阻。3、 灵敏度测试:改变仪器照射光源强度及相对于光敏器件的距离,观察光电流的变化情况。4、 光谱特性测试: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二极管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反应灵敏度是不同的。由图(8)可以看出,硅光敏二极管和锗光敏二极管的响应峰值约在80100m,试用附件中的红外发射管、各色发光LED、光源光、激光光源照射光敏二极管,测得光电流并将测试数据填入下表: 光 源光电照 度 流红外红黄绿蓝白图(8)光敏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9)光敏二极管的光谱特性曲线 注意事项:本实验中暗电流测试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受仪器电压条件限制为12V(24V),硅光敏二极管暗电流很小,虽然提高了反向电压,但还是有可能不易测得

17、。测试光电流时要缓慢地改变光照度,以免测试电路中的微安表指针打表。实验四 光敏管的应用-光控电路实验目的:了解光敏管在控制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实验所需部件: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光控电路、光源、电压表、电阻器、三极管实验步骤:1. 图(10)为一常用的由光敏管组成的光控电路,其原理与前述光敏电阻光控电路相似,电路接线时须注意光敏管的极性。接通电源后调节控制电路,使其在自然光下负载发光管不亮。2. 分别用白纸带色的纸书本和遮光罩改变光敏管的光照,观察控制电路的亮灯情况。实验五 光敏三极管特性测试实验原理:光敏三极管是具有NPN或PNP结构的半导体管,结构与普通三极管类似。但它的引出电极通常只有两

18、个,入射光主要被面积做得较大的基区所吸收。光敏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电路如图(11)所示。集电极接正电压,发射极接负电压。实验所需部件:光敏三极管、稳压电源、各类光源、电压表(自备4 1/2位表)、微安表、负载电阻(实验选配单元)、照度计(用户选配)实验步骤:1、 判断光敏三极管C、E极性,方法是用万用表20M电阻测试档,测得管阻小的时候红表棒端触脚为C极,黑表棒为E极。2、 暗电流测试:按图(11)接线,工作电源用12V稳压电源,调整负载电阻RL阻值,使光敏器件模板被遮光罩盖住时微安表显示有电流,这即是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或是测得负载电阻RL上的压降V暗,暗电流LCEO=V暗/RL。(如是硅光敏

19、三极管,则暗电流可能要小于10-9A,一般不易测出。)3、 光电流测试:缓慢地取开遮光罩,观察随光照度变化测得的光电流I光的变化情况,并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 光 源光电照 度 流红外红黄绿蓝白通过实验比较可以看出,光敏三极管与光敏二极管相比能把光电流放大(1+HFE)倍,具有更高的灵敏度。3、 伏安特征测试: 光敏三极管在给定的光照强度与工作电压下,将所测得的工作电压Vce与工作电流记录,工作电压可从4V12V变换,并作出一组V/I曲线。4、 光谱特性测试:对于一定材料和工艺制成的光敏管,必须对应一定波长的入射光才有响应。按图(11)接好光敏三极管测试电路,参照光敏二极管的光谱特性测试方法,用

20、各种光源照射光敏三极管,测得光电流,并做出定性的结论。5、 光电特性测试: 图(12)光敏三极管的温度特性 图(13)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曲线在外加工作电压恒定的情况下,照射光通量与光电流的关系见图(13),用各种光源照射光敏三极管,记录光电流的变化。 6、 温度特性测试:光敏三极管的温度特性曲线如图(12)所示,试在图(11)的电路中,加热光敏三极管,观察光电流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光敏三极管工作的原理与半导体三极管相似,为什么光敏三极管有两根引出电极就可以正常工作?实验六 光敏三极管对不同光谱的响应实验原理: 在光照度一定时,光敏三极管输出的光电流随波长的改变而变化,一般说来,对

21、于发射与接收的光敏器件,必须由同一种材料制成才能有此较好的波长响应,这就是光学工程中使用光电对管的原因。实验所需部件: 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包括红外发射管、各种颜色的LED)、试件插座、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自备4 1/2位)实验步骤:1、 按图(14)接好光敏三极管测试电路,电路中的光敏三极管为红外接收管,电路中的光源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必须注意发光二极管的接线方向。发光二极管的光都是通过顶端的透镜发射的,因此实验时必须注意二极管与三极管的相对位置。(顶端透镜相对)2、 接好如图(15)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电路,注意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阻值的调节(电位器阻值的调节一定要按从大到小的原则),发光

22、二极管可插在试件插座上。实验中发光源可用多种颜色的LED。3、 用黑色胶管将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对顶相连,并用遮光罩将它们罩住,如果光谱一致的话则测试电路输出端信号变化较大,反之则说明发射与接收不配对,需更换发光源。4、 调整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可调节电位器)或改变与光敏管的相对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注意事项: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一定不能太小,否则将损坏发光源管。实验七 光电池特性测试.实验原理: 光电池的结构其实是一个较大面积的半导体PN结,工作原理即是光生伏特效应,当负载接入PN两极后即得到功率输出。实验所需器件: 两种光电池、各类光源、测试电路、电压表(4 1/2位)自备、微安表、激光器、

23、照度计(用户选配)实验步骤:图(16)为光电池结构原理及测试电路。1. 光电池短路电流测试:光电池的内阻在不同光照时是不同的,所以在测得暗光条件下光电池的内阻后,应选用相对小得多的负载电阻。(这样所测得的电流近似短路电流),试用阻值为1、5、10、20、30的负载电阻接入测试电路。打开光源,在不同的距离和角度照射光电池,记录光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负载电阻越小,光电流与光强的线性关系就越好。2. 光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光电池的光生电动势与光电流和光照度的关系为光电池的光电特性。用遮光罩盖住光电器件模板,用电压表或4 1/2位万用表测得光电池的电势,取走遮光罩,打开光源灯光,改变灯光投射角度与

24、距离(可用照度计测照),即改变光电池接收的光通量,测量光生电动势与光电流的变化情况,并将测试数据填入下表:光 强光生电势光电流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达到一定程度的光强后,开路电压就趋于饱和了。光电池光谱特性测试:光电池的光谱特性可参见图(17)所示,硒光电池的光谱响应范围 3070m,硅光电池的光谱响应在50100m。3. 光电池接入图(16)测试电路,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自然光、白炽灯、日光灯、光源光、激光)测得光生电势与光电流,或按光电器件光谱特性的测试方法,将各种光源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光照光电池时产生的光电势、光电流做比较。 图(17)光电池的光谱特性曲线4 光电池伏安特性测

25、试: 图(18)光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当光电池负载为电阻时,光照射下的光电池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见图(19)。曲线的横坐标值为光电池开路电压值,纵坐标为短路电流值。当接入负载电阻RL时,负载线RL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为工作点,此时光电池的输出电流与电压的乘积为光电池的输出功率P光。图(19)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曲线5 按照本实验步骤1,分别测得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光电池的输出功率,求得最佳工作点。6.将光电池分别串、并联,测出其工作性能与输出功率,并得出定性的结论。注意事项: 光电池串、并联时请注意电压极性,以免电压相互抵消或短路。实验八 光电池应用-光强计实验所需部件:光电池(或串或并均可)、

26、光强测试电路单元实验步骤:1. 图(20)为“光电池光强测试”单元内的电原理图。光电池接入时请注意极性。发光二极管已在电路中接入。2. 调节光电池受光强度,分别在光照很暗、正常光照和光照很强时观察两个发光二极管不亮、稍亮、两个都很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光强计。思考题:如何将此电路改造成可更细分光照强度的光强计?实验九 红外光敏管应用-红外检测实验所需部件:红外光敏二极管及三极管、红外检测电路单元、红外发射管、其他热源、LED发光二极管实验步骤: 1. 图(21)为“红外检测”实验单元内的电原理图,将红外光敏二极管(三极管)接入电路“红外光敏”端口,作为光源的发光管接通,单元电路上的“发光管

27、”端口接光电器件模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作为电路输出状况显示之用,接入时注意元件极性。2. 将光源发光二极管逐步靠近红外光敏管,调节发光管限流电阻,观察电路输出端电压是否有变化。3. 用其他类型的发光管代替红外发光二极管,看电路是否能动作。4. 打开仪器光源,调节照射强度的角度,观察实验单元输出电压与状态显示发光管的变化。注意事项:红外发射与红外接收光敏管必须光谱特性一致,红外发射管的发射功率如太小也会使电路不动作。实验十 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实验原理: 本实验仪中所用的为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光纤在传感器中起到光的传输作用,因此是属于非功能性的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两支多模光纤分别为光源发射及接收光强

28、之用,其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光纤传感器工作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一般都选用线性范围较好的前坡为测试区域。实验所需部件: 光纤、光电变换器(放大稳幅电路)、近红外发射及接收电路单元(外引光电变换组件),反射物(电机叶面或其它反射物件)、电压表.实验步骤:1. 观察光纤结构:一支发射、另一支为接收的多模光纤,两端合并处为半圆形结构,光纤质量的优劣可通过对光照射观察光通量的大小而得出结论。2. 光纤传感器的光电变换组件内发射的光源是近红外光,接收电路接收近红外信号后经稳幅及放大输出。判断光电变换器上两个光纤安装孔位置具体为发射还是接收可采用如以下办法:将光纤变换器单元电压输出VO端接电压表

29、输入端,光电变换组件的四芯航空插头接入光纤变换器四芯插座,将双支光纤的其中一根插入光纤安装孔中的一孔,观察电压表输出情况。将接通电源的红外发光管顶端靠近光纤探头,如VO端有电压输出则此孔为接收放大端,如单独插入另一孔,光纤探头靠近接通电源的红外光敏三极管,探测电路动作则说明此孔为红外光源发射。3. 将两根光纤均装入光电变换组件,装入时注意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影响到组件中光电管的位置。分别将光纤探头置于全暗无反射和对准较强光源的照射,光纤变换器输出电压应分别为零和最大值。注意事项: 双支光纤三端面均经过精密光学抛光,其端面的光洁度直接会影响光源损耗的大小,需仔细保护。禁止使用硬物、尖锐物体碰触,遇

30、脏可用镜头纸擦拭。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自行拆卸,观察光纤结构一定要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十一 光纤传感器-位移测试实验所需部件: 光纤、光电变换组件、光纤变换电路、电压表、反射片(电机叶片)、位移平台实验步骤:1. 将光纤、光电变换组件与光纤变换电路相连接,注意同一实验室如有多台光电传感器实验仪,由于光电变换组件中的光电元件特性存在不一致,则光纤变换电路中的发射接收放大电路的参数也不一致,仪器出厂时单元电路都是与光电组件单独调配的,故请做实验之前将光纤光电变换块和实验仪对应编号,不要混用,以免影响正常实验。2. 光纤探头安装于位移平台的支架上用紧定螺丝固定,电机叶片对准光纤探头,注意保持两

31、端面的平行。3. 尽量降低室内光照度,移动位移平台使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此时变换电路输出电压Vo应约等于零。4. 旋动螺旋测微仪带动位移平台使光纤端面离开反射叶片,每旋转一圈(0.5毫米)记录Vo值,并将记录结果填入表格,作出距离X与电压值mv的关系曲线。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光纤位移传感器工作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分为前坡和后坡。 前坡范围较小,线性较好。后坡工作范围大但线性较差。因此平时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测试位移时一般采用前坡特性范围。根据实验结果试找出本实验仪的最佳工作点。(光纤端面距被测目标的距离)思考题: 如何利用光纤传感器位移测试的原理,设计一个光纤传感器压力测试单元?(提示:压力致

32、使物体产生形变)。实验十二 光纤传感器应用-测温传感器实验原理: 光纤变换电路中的近红外接收-放大部分如接收热源中的近红外光,输出电压就会随温度变化。实验所需部件: 光纤、光电变换块、光纤变换电路、电压表、热源、移动平台。实验步骤:1. 将一根光纤插入实验十中已确定的光电变换块中的接收孔,并将端面朝向光亮处,使输出电压Vo变化,确定无误,并用紧定螺丝固定位置。2. 将光纤探头端面垂直对准一黑色平面物体(最好是黑色橡胶、皮革等)压紧,此时光电变换器VO端输出电压为零。3. 将光纤探头放入一个完全暗光的环境中,电路VO端输出为零。用手指压住光纤端面,即使在暗光环境中,电路也有输出,这是因为人体散射

33、的体温红外信号通过光纤被近红外接收管接收后经放大后转换成电信号输出。4. 将光纤探头靠近热源(或是探头垂直与散热片紧贴),打开热源开关,观察随热源温度上升,光电变换器VO端输出变化情况。注意事项:光纤探头应避免太靠近热源电加热丝,以免损坏探头及护套。实验者请勿用手直接触摸加热片,以免烫伤。思考题: 能否根据实验十一光纤传感器位移测试的原理做一个光纤测温实验装置?(提示:将器件在温度场中感受到的温度变化量转化为光纤探头反射面间距变化,如常用的双金属片组件)。 实验十三 光纤传感器-转速与振动测试实验所需部件: 光纤、光电变换组件、光纤变换电路、测速电机、电压/频率表、示波器实验步骤:1. 光纤变

34、换电路中Fo端输出为整形电路输出,它可以将光纤探头所测到脉动信号整形为标准的5VTTL电平输出,以供仪器中的数据采集卡计数之用。根据实验十二的结果,将光纤探头安装在距电机反射叶片最佳工作点处。2. 开启转速电机,调节转速,用示波器观察Vo端输出电压波形和经过整形的Fo端输出方波的波形,如Fo端无输出则可能是Vo端输出电压过高,可适当降低放大增益,直至FO端有方波输出为止。3. 用示波器或频率计读出电机的转速。4. 示波器探头接于光电变换器VO端,放大器增益置最大,根据实验十二结果,探头安装在距反射叶片的最佳工作点处。开启电源与旋转电机,调节示波器,以能稳定地观察输出波形为好。读出相邻输出波形峰

35、值之差,根据位移测试标定结果,判断旋转电机叶片的抖动情况,得出电机转动是否平稳的结论。注意事项:电机叶片转动时VO输出电压峰值之差是比较小的,而且要特别注意背景光的影响。实验十四. 光耦合器件-光断续器实验原理: 光耦合器件是由发光与受光器件组成,输入端与输出端在电气上是绝缘的,只能由光来传递信号。光耦合器又分光电耦合器和光断续器两种,所用的发光、受光器件都相似。光电耦合器主要用于电路的隔离,光断续器主要是用来测试目标物体的有无,功能的不同使它们的安装结构不同,本实验仪中的光耦合器件为光断续器。图(24)为光断续器原理图。实验所需部件: 光断续器、转速电机、电压/频率表、示波器、整形电路实验步

36、骤:1. 观察光断续器的结构:这是一种透过型的光断续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经光敏达林顿电路接收放大整形后输出,光断续器发射光电源信号由光耦电路中的12V电源提供。(光耦合器单元中V1、V2端口)2. 连接好光断续器的光源激励电源及Vo端与频率表的实验接线,开启电机,用示波器观察光断续器输出端Vo的转速波形。3. 将Vo端输出的电压波形接入“整形入”端口,从整形电路输出的为标准的5VTTL电平,此信号可用做数据采集频率计数信号。电机转速 (转/秒)频率表读数2思考题:光电耦合器与光断续器主要是元件安装位置上的差别,试想如果将光断续器作为光电耦合器是否可能?在结构上应做什么改变?实验十五

37、 菲涅尔透镜性能实验实验原理: 菲涅尔透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系统,专门是用来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配套使用。其结构如图(25)所示。它由经过特殊设计的透镜组构成,上面的每个透镜单元都只有一个不大的视场,相邻两个单元透镜的视场即不连续也不重叠,都相隔一个盲区。当热源在透镜前运动时,顺次从某一单元透镜视场进入又退出,透镜的功能就是将连续的热源信号变成断续的辐射信号,使热释电传感器能正常工作。实验所需部件: 菲涅尔透镜、激光器(或其它经过聚焦的光源)实验步骤: 仔细观察菲涅尔透镜结构,用激光器从正面照射菲涅尔透镜,用一白纸放在透镜下做投射光背景面。当激光光点照射到透镜正面并相对移动时,白纸上的投射光会出现

38、一个接一个的断续光斑,而光斑始终都是集中在透镜中部的。实验十六 红外光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性能实验原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和内部电路如图(26)所示,主要由滤光片、PZT热电元件、结型场效应管FET及电阻、二极管组成.。其中滤光片的光谱特性决定了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范围。本仪器所用的滤光片对5m以下的光具有高反射率,而对于从人体发出的红外热源则有高穿透性,传感器接收到红外能量信号后实现了“热-电”的转变,就有电压信号输出。实验所需部件: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慢速电机、热释电红外探测电路单元、电加热器、电压表实验步骤:1. 将菲涅尔透镜装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头上,探头方向对准慢速电机支座

39、下透孔前的热源方向,按图标符号将传感器接入处理电路,接好发光二极管(显示实验单元工作状态)。开启电源,待电路输出稳定后开启热源,同时将慢速电机叶片拨开不使其挡住热源透射孔。2. 随着热源温度缓慢上升,观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Vo端输出电压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传感器并不因为热源温度上升而有所反应。3. 开启慢速电机,调节转速旋钮,使电机叶片转速尽量慢,不断地将透热孔开启遮挡。此时用电压表或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端Vo就会发现输出电压也随之变化。当达到告警电压时,则发光管闪亮。4. 逐步提高电机转速,当电机转速加快,叶片断续热源的频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传感器又会出现无反应的情况,请分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0、(可结合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工作电路原理分析)注意事项:慢速电机的叶片因为是不平衡形式,加之电机功率较小,所以开始转动时可能需要用手拨动协助转动。实验十七 红外光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人体探测实验所需部件: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菲涅尔透镜、电压表实验步骤:1. 将实验十六中传感器的安装方向调整180面对仪器前实验者,连接传感器探头与处理电路,输出端Vo接电压表。2. 开启电源,待电路稳定后,实验者从探头前经过,移动速度从慢到快,距离从近到远,观察传感器的反应,记录下传感器最大探测距离。3. 在探头前装上菲涅尔透镜,重复步骤(2),并尝试在探头的不同视场范围进入,记录下装透镜后最大的探测距离和探测角

41、度。加深对菲涅尔透镜作用的了解(实际应用中,菲涅尔透镜是必需的)。实验十八. 光电位置敏感器件-PSD传感器实验原理: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是一种新型的横向光电效应器件,当入射光点照在器件光敏面上时,激发光生载流子而产生电流I,光生电流的大小与光点的大小无关,只和光点在器件上的位置有关系。当光点位于器件中点(原点)时,光生电流I1=I2,根据这一原理,将PSD器件两极电流I1、I2变换成电压信号后再进行差分运算即可知道光点的位置。PSD器件工作原理见图(27)实验所需器件: PSD基座(器件已装在基座上)、固体激光器、反射体、PSD处理电路单元、电压表

42、实验步骤:1. 通过基座上端圆形观察孔观察PSD器件及在基座上的安装位置,连接好PSD器件与处理电路,开启仪器电源,输出端Vo接电压表,此时因无光源照射,PSD前聚焦透镜也无因光照射而形成的光点照射在PSD器件上,Vo输出的为环境光的噪声电压,试用一块遮光片将观察圆孔盖上,观察光噪声对输出电压的变化。2. 将激光器插头插入“激光电源”插口,激光器安装在基座圆孔中并固定。注意激光束照射到反射面上时的情况,光束应与反射面垂直。旋转激光器角度,调节激光光点,(必要时也可调节PSD前的透镜)使光点尽可能集中在器件上。3. 仔细调节位移平台,用电压表观察输出电压VO的变化,当输出为零时,再分别测两路信号

43、电压输出端VO1、VO2的电压值,此时两个信号电压应是基本一致的。4. 从原点开始,位移平台分别向前和向后位移,因为PSD器件对光点位置的变化非常敏感,故每次螺旋测微仪旋转5格(1/10mm),并将位移值(mm)与输出电压值(V0)记录列表,作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S,SV/X。根据曲线分析其线性。位移电压注意事项:实验中所用的固体激光器光点可调节,实验时请注意光束不要直接照射眼睛,否则有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每一支激光器的光点和光强都略有差异,所以对同一PSD器件,光源不同时光生电流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实验时背景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采用日光灯照明时,或是仪器周围有物体移动造成

44、光线反射发生变化时,都会造成PSD光生电流改变,致使单元V0输出端电压产生跳变,这不是仪器的毛病。如实验时电压信号输出较小,则可调节一下激光器照射角度,使输出达到最大。实验十九 PSD器件特性光电特性实验目的:了解PSD器件对入射光强度改变的反应及光点大小对光生电流的影响。实验所需器件激光器、激光教鞭(自备)、小型聚焦灯泡(自备)、PSD器件及放大变换电路、电压表、示波器实验步骤:1、 在实验十八的基础上调整位移平台前后位置,使光点在平台位移时均能照在PSD器件的光敏面上,如位移范围不够则可将激光器在激光器座中的位置前后作些调整。2、 开启激光电源,记录下光点位移时VO端的最大输出值。3、 保

45、持单元电路增益不变,将光源更换成激光教鞭或聚光小灯泡,记录下不同光源照射时输出端的最大VO值。4、 调节PSD入射光聚焦透镜(或激光器调焦透镜),使光斑放大,依次重复步骤1、2,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5、 根据实验结果作出PSD器件光电特性的定性结论。实验二十 光栅衍射实验光栅距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光栅的结构及光栅距的测量方法。实验所需部件:光栅、激光器、直尺与投射屏(自备)。实验步骤:1、 激光器放入光栅正对面的激光器支座中,接通激光电源后调节使光点对准光栅中点后用紧定螺丝固定。2、 在光栅后方安放好投射屏,观察到一组有序排列的衍射光斑,与激光器正对的光斑为中央光斑,依次向两侧为一级、二级、三

46、级衍射光斑。如图(28)所示。请观察光斑的大小及光强的变化规律。3、 根据光栅衍射规律,光栅距D与激光波长、衍射距离L、中央光斑与一级光斑的间距S存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单位:L、S为mm,为nm, D为m)根据此关系式,已知固体激光器的激光波长为650nm,用直尺量得衍射距离L、光斑距S,即可求得实验所用的光栅的光栅距。4、 尝试用激光器照射用做莫尔条纹的光栅,测定光栅距,了解光斑间距与光栅距的关系。5、 将激光器换成激光教鞭,测定其波长。实验二十一 光栅衍射测距实验续实验二十实验步骤:按照光栅衍射公式,已知光栅距、激光波长、光斑间距,就可以求出衍射距离L。将激光对准衍射光栅中部,在投射屏上得

47、到一组衍射光斑,根据公式求出L。调整投射屏与光栅的距离,并尽可能试用不同的激光器,将测得的各参数L、S、D、填入表格,以验证公式。实验数据表序号1234L(mm)S(mm)D(m)实验二十二 光栅莫尔条纹原理实验原理:如果把两块光栅距相等的光栅平行安装,并且使光栅刻痕相对保持一个较小的夹角时,透过光栅组可以看到一组明暗相间的条纹,即为莫尔条纹。莫尔条纹的宽度B为: B=P/sin 其中P为光栅距。光栅刻痕重合部分形成条纹暗带,非重合部分光线透过则形成条纹亮带。光栅莫尔条纹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判向作用:当指示光栅相对于固定不动的主光栅左右移动时,莫尔条纹将沿着近于栅线的方向上下移动,由此可以确定光

48、栅移动的方向。位移放大作用:当指示光栅沿着与光栅刻线垂直方向移动一个光栅距D时,莫尔条纹移动一个条纹间距B,当两个等距光栅之间的夹角较小时,指示光栅移动一个光栅距D,莫尔条纹就移动KD的距离。K=B/D1/。B=D/2sin/2d/,这样就可以把肉眼看不见的栅距位移变成清晰可见的条纹位移,实现高灵敏的位移测量。实验所需部件:光栅组、移动平台实验步骤:1、 安装好主光栅与指示光栅,使两光栅保持平行,光栅间间隙要尽量小,微调主光栅角度,使莫尔条纹清晰可见,用紧定螺丝固定光栅好光栅的相对位置。2、 旋动移动平台螺旋测微仪,向前或向后,观察莫尔条纹上下移动与指示光栅位移方向的关系。3、 人工微位移测量:当指示光栅位移一个光栅距时,莫尔条纹就移动一个条纹距。调节位移平台,仔细记数条纹移动数目,根据实验二十测得的光栅距,与位移条纹数相乘,此即为指示光栅的位移距离,实验时可与螺旋测微仪的转动刻度相对照。(事实上光栅莫尔条纹记数所测得的位移精度可以远高于螺旋测微仪的精度)。 实验二十三 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