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桑塔纳手动变速器输入 轴系分析与重要零件加 工工艺 摘要 本说明书首先对毕设课题进行了分析,介 绍了毕设的目的、意义、以及预计完成的 内容和本次毕设提交成果。对桑塔纳手动 变速器的功用以及工作原理做了介绍、分 析和研究,重点探讨了手动变速器输入轴 的结构以及装配关系。其次设计出了输入 轴和齿轮的加工工艺。最后对整个毕设工 作做了总结。 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 手动变速器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本 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弄清手动变速 器输入轴的机械结构,画出输入轴轴系装 配工作图,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输入轴上 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通过毕业设计,能 让学生把所学的汽车相关的课程知识能有 机的综合运用到
2、毕业设计中。同时也全面 的锻炼了学生的汽车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 能。 毕业设计课题的意义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但要使学生能熟练 的运用机械制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 能把设计出来的课题,能运用到实际的生 产过程中或是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 预计完成的工作内容 1.首先对桑塔纳手动变速器输入轴系进行分析, 弄清手动变速器各个档位的动力传递路线; 2.在实验室里,拆装手动变速器输入轴两到三 次,熟悉输入轴的机械结构; 3.画出输入轴上各个零件的草图并且分别测量 出桑塔纳手动变速器输入轴上各零件基本尺寸; 4.输入轴上各零件的尺寸和零件草图整理一下, 用CAD软件画出各个手动变速器输入轴的零件
3、 图; 5.根据零件图再用CAD软件画出手动变速器 输入轴系装配图工作图; 6.了解手动变速器的原理,从而对手动变速 器输入轴系上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做 出合理的安排; 7.分别编制出手动变速器输入轴上两个重要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8.总结并写出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成果 1.桑塔纳手动变速器输入轴系的装配工作图 打印图纸; 2.有关汽车服务工程的案例分析报告打印文 稿; 3.毕业设计说明书打印文稿; 4.毕业设计学生手册打印文稿; 5.英文资料翻译打印文稿。 变速器的功用 1实现变速、变矩 2实现倒车 3实现中断动力传动 变速器的分类 1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分 变速器按传动比的级数可分
4、为有级式、 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2按变速器操纵方式分 按变速器操纵方式可分为手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和手动自动一体变速器三 种。 桑塔纳2000轿车二轴式变速器传 动机构的结构图 1四档齿轮 2三档齿轮 3二档齿轮 4倒档齿轮 5一档齿轮 6五档齿轮 7五档运行齿环 8换档机构壳体 9五档同步器 10齿轮箱体 11一、二档同步器 12变速器壳体 13三、四档同步器 14输出轴 15输入轴 16差速器 桑塔纳桑塔纳20002000轿车变速器动力传递轿车变速器动力传递 路线路线 动力传递路线 一 挡 变速器操纵杆从空挡向左、向前移动,实现: 动力 输入轴 输入轴一挡齿轮输出轴一 挡齿轮 输 出轴上
5、一、二挡同步器输出轴动力输出 二 挡 变速器操纵杆从空挡向左、向右移动,实现: 动力 输入轴 输入轴二挡齿轮 输出轴二挡齿轮 输 出轴上一、二挡同步器输出轴动力输出 动力传递路线 三 挡 变速器操纵杆从空档向前移动,实现: 动力 输入轴 输入轴三、四挡同步器 输入轴三挡齿 轮 输出轴三挡齿轮 输出轴 动力输出 四 挡 变速器操纵杆从空档向后移动,实现: 动力 输入轴 输入轴三、四挡同步器 输入轴四挡齿 轮 输出轴上四挡齿轮 输出轴 动力输出 动力传递路线 五 挡 变速器操纵杆从空档向右、向前移动,实现: 动力 输入轴 输入轴五挡同步器 输入轴五挡齿轮 输 出轴上五挡齿轮 输出轴 动力输出 倒
6、挡 变速器操纵杆从空档向右、向后移动,实现: 动力 输出轴 输出轴倒挡同步器 倒挡轴上倒挡齿轮 输出轴倒挡齿轮 动力反向输出 桑塔纳桑塔纳2000五档手动变速器各档五档手动变速器各档 的传动比的传动比 档位档位传动比传动比 3.455 1.944 1.286 0.969 0.800 R3.176 桑塔纳轿车变速器分解后的输入桑塔纳轿车变速器分解后的输入 轴总成轴总成 变速器输入轴总成的分解与组装 (1) 输入轴总成的分解。拆下挡圈,取下四档齿轮,用压 床压出三、四档同步器齿毂; (2) 输入轴总成的组装: 1) 组装好三档齿轮和轴承,压入三、四档齿毂齿套, 齿毂内花键的倒角朝向三档齿轮的方向;
7、 2) 压入一、二档齿毂齿套,齿毂和齿套安装时,槽应 对着一档齿轮; 3) 安装滑块弹簧时,其开口错开 120 o,弹簧弯曲端 须固定在滑块内。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 齿轮加工工艺过程齿轮加工工艺过程 (mm) 工序号工序号工序内容工序内容工序号工序号工序内容工序内容 1锻:锻坯9插齿 2粗车10倒角 3热处理:正火11剃齿(提高精度) 4精车12热处理(高频淬火) 5平磨13磨齿 6划线14检验 7钻孔15入库 8钳(去毛刺) 输入轴加工工艺过程输入轴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序号工序内容工序内容序号序号工序内容工序内容 1锻造9车大头外端 2毛坯正火10花键加工 3钻顶尖孔11工作轴颈表面高频淬火 4
8、粗车外圆12粗磨各外圆 5调质处理220240HBS13磨花键 6半精车外圆14精磨外圆 7车螺纹15终检 8精车外圆 设计总结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已到了最后阶段,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深刻体 会到毕业设计是将过去的所学融合自己能力,更渗入自己 潜力的综合性课程,它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几门复杂的 课程,而是涉及了许许多多知识,永远让自己觉得无法做 到完美的挑战。例如:专业英语,机械制造,机械制图等, 都只是毕业设计中小小的知识力量。通过毕业设计将它们 融会贯通才能慢慢地把毕业设计开展起来。所以这次毕业 设计是对我们大学期间的短期学习成果的综合考察与进入 社会前的一次考验。 参考文献 1 王元杰等编
9、. 机械制造工艺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1987. 2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3 孙桐章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学.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0. 4 郑修本.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5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编著.中国轿车丛书:上海桑塔 纳.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6李洪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7 葛常清主编. 机械制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8 参考文献 8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9 Zhu Yao Xiang ,Ro Ying .The
10、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Fixture and Computer-aided Fixture Design Technology J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2000,(8):5-8 10 Scott C. Hsu. Technical Summary of the First U.S. Plasma Jet Workshop. J Fusion Energ , 2009, (28):246257. 11S. N. Khadzhiev and L. A. Vytnova. The first commercial Fischer-Tropic processes in Germany. Petroleum Chemistry, 2008 (3):133-149Thomas M.Crandell. CNC Machining and Programming: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 New York, U.S.A,Industri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因公出境管理办法
- 囤货过期管理办法
- 园区积分管理办法
- 国产雪茄管理办法
- 国企秩序管理办法
- 国办辅警管理办法
- 国网配送管理办法
- 公共交通站点保洁服务费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饮料多包装收缩膜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HCM软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控制程序
- (完整word版)英语国际音标表(48个)打印版
- JCT640-2010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 penelope蓝色小考拉字幕文件
- 餐厅杂物电梯事故应急预案
- 地表水体长度和面积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 工程项目档案试题
- 银行账户基本信息表
- THBFIA 0004-2020 红枣制品标准
- GB/T 2652-1989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 GB/T 24824-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