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评价检测(四) (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喧腾(xun)蓬乱(fn)灌木(un)互相挑逗(tio)B.聒聒(u)悬崖(xin)颤动(chn)盘虬卧龙(qi)C.痴想(ch)耸立(sn)沉淀(din)仙露琼浆(qn)D.纳罕(hn)酒酿(nin)啜泣(chu)瘦骨嶙峋(xn)【解析】选D。A项“蓬”读pn;B项“悬”读xun;C项“琼”读qi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致宽恕察言观色头晕目旋B.迂回翠弱知知不休蜂围蝶阵C.凝望收敛庞然大物上浅下深D.迸溅縢萝心惊肉跳美味佳肴【解析】选C。A项中的“

2、旋”应为“眩”;B项中的“翠”应为“脆”;D项中的“縢”应为“藤”。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课堂上,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问这问那,直言不讳,如此一来,教学相长就水到渠成了。B.金庸老先生的小说总是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特别吸引人。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D.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解析】选B。“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用在小说情节方面,属于用错对象。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

3、全的教育和管理。C.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做了总结。D.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解析】选C。A项搭配不当,应把“布置”改为“打扫”;B项否定不当,应把“不”去掉;D项缺少主语,应把“通过”或“使”去掉。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解析】选D。“更加朝气勃勃”后应为逗号

4、。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C.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D.蝉选自小思的承教小记,文章以对蝉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运用了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解析】选D。蝉运用了先

5、抑后扬的表现手法。7.(2015盐城期末)某中学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6分)(1)在“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汉语里与“狼”有关的成语或谚语。(至少写两个)(2分)答:_(2)有关“人与动物”的报道很多,请你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18个字)(2分)某日报报道,一座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的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

6、是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答:_(3)当下,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两条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2分)_答案:(1)示例: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2)学校实施“狼”的教育,狼雕变为少年偶像。(3)示例: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起保护野生动物的守法意识。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7、,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选自礼记学记)【注】失:过失,缺点。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1)或失则多()(2)然后能救其失也()(3)虽有至道()(4)然后能自强也()答案:(1)有的人(2)补救(3)最好的道理(4)自我勉励9.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3分)()A.教者必知

8、之B.虽与之俱学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D.学而时习之【解析】选C。该项中的“之”无实义,不译。其他三项中“之”都是代词。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_(2)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译文:_(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译文:_答案:(1)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2)(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3)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11.【甲】文论述的道理是_,【乙】文告诉我们学者的四失是_、_、_、_。(用原文填空)(4分)答案:教学相长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

9、失则止附【乙】【译文】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理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二)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完成1215题。(12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

10、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11、。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1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3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字词的赏析。首先要

12、分清这两个字的区别,然后,联系上下文和“我”当时的处境进行分析。答案:“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探”字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原意,表达效果不好。13.父亲为什么要叮嘱孩子“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3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揣摩父亲这样做的原因即可。答案:因为只有不考虑距离有多远,才能全力以赴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14.“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2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应结合“我”当时的心境思考。答案:“我”在父亲的指导下战胜困难,顺利脱险。15.

1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联系文章主旨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困难。答案:这句话含意深刻,它告诉人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三)(2014巴中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6分)桑葚熟了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今年五月外出开会,

14、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桑林中鸟雀

15、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添了许多桑果。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

16、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

17、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1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答:_答案:桑葚。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17.阅读全文,请用原文回答第段加点短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2分)答:_答案: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18.请赏析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答:_答案:示例一:从词语的角度赏析:“紫紫的”写桑葚的颜色,“丰满着”写桑葚饱满的形状,两个词语形象生动

18、地写出了桑葚美丽诱人的外貌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桑葚的喜爱之情。示例二: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从而由衷地表达了对桑葚的喜爱之情。19.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桑葚的挚爱,同时也呼吁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持自然与纯真的本色。起到了升华文章主旨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20.作者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3分)答:_答案(示例):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整天为食品是不是有添加剂、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担心。其实不是食品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强加给食品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果人们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道德与良知,保持生命最初那份天然与纯真的本性,那么食物保持原有的清纯与天然就不是难事。(言之成理即可)三、写作(40分)21.请以“一个夏日的早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题,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如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