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学科“文理兼备”特殊性的教学策略_第1页
关于化学学科“文理兼备”特殊性的教学策略_第2页
关于化学学科“文理兼备”特殊性的教学策略_第3页
关于化学学科“文理兼备”特殊性的教学策略_第4页
关于化学学科“文理兼备”特殊性的教学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化学学科“文理兼备”特殊性的教学策略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当认知这一充满感性的科学世界时,需要认知者丰富而抽象的理性智慧,使得化学具有文理兼备,与其他学科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特殊性。与物理和数学相比,化学需要记忆的理论基础知识要多得多,因而学好化学既要掌握化学用语、化学概念及原理等类文科性知识,又要具备逻辑推理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理科能力。尝试、体验直至习惯于利用化学思维、化学语言和化学手段思考问题、表述观点、解决问题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而教师如何结合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来传道授业也就成为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精心组织学生准确地掌握好化学用语化学用语

2、是国际化学学会统一规定使用的专业术语,通常包括元素符号、离子或原子团符号和结构示意图、化合价、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等,具有简明、贴切、概括力强的学科特色,是初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分化点,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保持的关键点之一。掌握了这一必备工具,才能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化学用语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备受重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化学用语,就必须使他们对化学用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一方面可以联系实际,尝试用化学用语解释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皆化学,如食品包装袋和饮料瓶上所标

3、识的物质或元素,洗化产品和化妆品的成分等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化学用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会到化学用语带来的方便,如学了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后可以用字母代替繁琐的汉字,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微粒数目比和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从容避免了冗长的汉字描述。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玩拼字板小游戏,正(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卡片,正(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分别两两组合,即刻念出化学式,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涨,学得就快。 良好的成绩往往源于良好的习惯。随着化学用语学习内容的增多,有的对化学用语的意

4、义理解不深刻;有的开始不注意记准练熟,学多了又混淆不清,张冠李戴以至失去了信心。所以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各种化学用语规范书写的习惯,检查错误的习惯,收集资料的习惯,遇到问题自己寻找合理方法适时解决的习惯,定期复习的习惯,整理归纳的习惯。(二)循序渐进,螺旋提升学习化学知识应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对表述化学知识的化学用语,也不可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掌握。要使学生掌握化学用语,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培养。首先要弄清各用语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逐渐熟练掌握。如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理解了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含义才能为化学式的

5、教学建立牢固的支点。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关键,元素符号要通过化学式来巩固,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不懂得化学式书写规则,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无从谈起。其次进行有层次的教学,多练多用,逐步熟练。如在化学式的学习中,第一层次先要求学生准确写出已学过的物质的化学式并记住其中元素的化合价;第二层次在记住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基础上能写出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第三层次要求学生掌握原子团构成及化合价,并能熟练学出相关化学式;最后一个层次,依据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熟练写出化学式。(三)探究规律,巧借技巧在化学用语教学中注意结合练习对用语的书写规则、步骤反复提炼、高度概括或把繁杂难记的内容编成几个句

6、子,学生往往念得津津有味。寻找某一元素作为研究主题,汇总含有铜元素的物质链,自我定位为“铜系列”,就可以认识到铜单质、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铜绿等相互转化的系列物质,首先了解多种物质颜色的递次转变:紫红色黑色白色蓝色绿色,感受物质变化的色彩美感,调动参与学习的无穷乐趣,再次联想每种物质转变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运用记忆的联想技巧,为了活跃创新思维,可以自编化合价口诀,原则上要求押韵上口,便于阅读留下深刻印象,如氧气制取的步骤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又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试验中,对氢气的要求可以简单的概括为“

7、早出晚归”,这样增强了趣味性,又能强化记忆。(四)反复练习,巩固提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对于化学用语必须达到写、读、用三会。首先,要会写,要写得合乎规范。学生在写化学用语时,常犯这样一些错误:大小写混淆,例如把co 写成 co,化学方程式不配平,不写必要的反应条件,乱写表示气态的箭头,乱写可逆号等等。其次,要会读。学生在读化学用语时,常常不够严谨、准确,如把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读作铁加硫酸铜等于铜加硫酸亚铁。再次,要会用。在学生会读会写的基础上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达到“三会”,一方面,教师要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然后抓住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促其

8、自行订正。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巩固,如通过游戏或化学晚会形式加以巩固记忆。二、耐心引导学生全面地理解好化学概念学好化学这门科学,除了掌握好必备的化学语言外,关键在于理解化学概念。加强基本概念教学,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不致于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提高概念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造成学生化学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首先化学概念繁多,又相互关联;其次化学概念抽象,难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比如分子、原子、元素这样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往往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往往使

9、学生感觉到难以接受。此外还有教师的不合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引入直观,深入浅出1. 从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学生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奥秘时,许多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到微观世界,摸不到,看不见,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手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科技人员设计的物质内部结构照片、录像资料等,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模拟,设计出三维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展示物质变化时微观结构的变化过程;展示结构模拟模型,学生会获得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动画: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微观过程,模拟化学反

10、应的过程。从动画中学生可以清楚看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利用动画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通过这些手段尽量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看得真切,印象就会深刻,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学得扎实,理解深刻,易于记忆。2. 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推导概念。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课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通过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概括出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好多概念的讲述都是用实验来说明的。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

11、生正确的推理,引出概念,形成概念。比如初三化学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转化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是使学生形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好例子。3. 重视概念的发展性和阶段性。化学概念的发展性是指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认识更全面,更本质。我们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来加以说明。初三学生在刚学完“元素”概念之后,对“类”的理解是肤浅的、模糊的;在学习了“离子”概念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此时“类”包含了“离子”,所以“元素”概念中原子是一种泛指,并不仅仅指中性的原子。化学概念的阶段性是指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把一个概念一次就完整地从本质上教给学生,而是在不同阶段从不

12、同角度和深度予以教授。比如,燃烧的概念突出“通常讲的燃烧”及“空气中的氧气”这两点,提出了燃烧不是非得有氧气参加的悬念,指出的这个要点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再如,讲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时,初中仅要求从物质得失氧的角度予以分析,为了照顾知识的连贯性,在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即指出氢气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被氧化,又指出氢气中氢元素组成了水以后,化合价升高,氧化铜中氧元素被夺去后,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从价降到了零价,最后总结出凡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有改变的这一结论,同时进一步指出这个概念在高中学习时将进一步深化(二)讲授准确,要求严格教师在讲解概念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

13、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同时还要着重分析定义中的关键字词,充分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确切理解所讲概念。例如,例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概念中,“化学性质”是关键词,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

14、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三)深刻剖析,内涵外延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要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进行“溶解度”的讲解过程中,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质量为100克;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这样一来,学生对溶解度的概念就会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15、。学生要充分理解概念之内涵,明确概念之外延。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特有的属性,是化学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化学概念反映的总和。例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就应特别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些重要词语的含义,内涵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即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和等于生成各物质质量和;外延是一切化学变化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四)建立网络,理顺关系化学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学好化学概念必须要理顺相关概念关系,也就是对相关概念按一定的从属关系或衍生关系进行系统整理,使之

16、形成网络。在化学中有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教学中可列举几组实例进行对比,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如在“元素”和“原子”概念形成之后,比较分析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即元素是宏观概念,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而原子是微观概念,是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元素概念的运用中会更得心应手。概念是一个一个形成的。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一些单个的概念逐步地加入到概念系统里去,形成完整系统的概念,使学生从中找出最主要的概念,这样就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旦这些网

17、络建立后,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复习效果。当然网络建立后,还应学会读图,要设法使形式上的“网络”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认知结构,从而真正实现概念的系统化。三、倾心培养学生理性地应用化学知识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学科,如何使学生构建科学的思维体系、把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就是贯穿初中化学学习全过程的重要任务。(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逻辑思维的分析与推理正是解决化学问题必备的能力。所以当学习完理论概念后,如何应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在观察了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之后,提出问题:电极两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根据水分子的结构,你认为这两种气体分

18、别是什么?体积大的可能是哪种气体呢?并出示一条信息: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气体中所含分子个数相等。这样,在理解水分子中含有氢、氧原子而且个数为 2:1 的情况下,大多数同学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同学则是在知识的迁移中概念应用不到位的表现,此时再通过概念的重新巩固与新信息的接受与运用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化学问题分析中的思维过程,从而养成正确的学习思路,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而最终又可以通过实验帮助我们验证猜想:即了解到氢气与氧气的验证方法。在溶解度的相关问题分析上,集中体现了逻辑推理中概念的整体性与知识点问题相关的跨越性思维方式,这样在

19、解决问题时就应该是有理有据,大胆预测与实验验证相结合。例如: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大坑,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先思考相关的概念:饱和溶液、溶解度及相关因素,从而明确了这个过程是从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思考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这一原理,最终找到溶液变为不饱和的原因是溶剂的增加,然后再分析有没有这个可能,学生想到了萝卜中富含水分,这样整个问题的分析就完整了。这个过程看似复杂,实

20、际是重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能力提高了,也就什么问题都能分析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新的初中化学教材的课程标准也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与探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进行探究性思维设计,促进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品质,主要从实验入手。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探究性思维更加深化,可以尝试将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加以改进,增加其难度,使探究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实验设计和讨论,实验步骤以及仪器的使用,都与教材一致,但效果却不一样,所有的步骤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推导出来,学生不仅知道为什么,而且能注意到每一个

21、细节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得更加完美。另一个途径是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中实验的一些要求,创造探究性思维的环境。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学生发现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在讨论完可能的原因后,我给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精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们都十分有兴趣的进行讨论设计,并得出了最有效的方法:将导管撤去,改为在橡皮塞上插上注射器,先向针筒装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盖紧胶塞,则燃烧过程中,随气压的减小,针筒中的水会逐渐流入瓶中,且可直接读出流入瓶中水的体积,即瓶中原有氧气的体积。这种装置避免了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空气进入瓶中

22、引起的误差,又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的误差,能使测量更精确,被认为设计最佳。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学生是在探究中思考,在探究中充分掌握了知识,在探究中领悟了科学研究中的严密性与趣味性。经典的实验装置所涉及的仪器往往是成套使用的,只要其中的一个部件发生损坏,则整套仪器就无法使用,所以在实验室里经常使用的是它的简易装置。简易装置的使用其实就是仪器的组装的问题,在理解了仪器使用的原理后,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实验资源,由学生自由选择与组装,使之成为学生探究思维活动的课题之一。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内容时,可先让学生讨论启普发生器使用的方法、原理和使用条件,然后向学生提供一些仪器与器材,由学生组装尽可能多的可以制备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