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模板_第1页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模板_第2页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模板_第3页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模板_第4页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模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模板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 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在寒假利用充足的时 间进行实践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便提高自我能力 的重要的机会。当下,中央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各 地区共同发展。然而,我们大学生对于少数民的认识和了解 却不多。 为了增加对少数名族的认识, 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 民族和谐,组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到少数民族地区参观, 了解当地相关文化艺术传统,游览当地历史文物,加深对各 民族的认同感。一、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安排在 1 月 15 日至 16 日,地点位于湖南省 XX 市 XX 县及其周边市镇,通过走访当地居民住所

2、,参观历史 文物,查阅相关资料,对侗族民俗民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发现当地的一些问题,并给予关注。出发前,我们寻 找一些有关侗族的资料: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 及 XX 区交汇处。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 ,见于宋代文 献。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 、“峒苗”、“峒人”、“洞家” 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 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 沿用汉文, 1958 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 现在大 部分通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 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 品系“香禾糯” ;

3、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 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 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侗族 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 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 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侗族的村 落依山傍水, 聚族而居, 大寨三、 四百户,小寨三、 五十户, 极少单家独户。 而我们所去的侗族村落是大寨, 并且其中 85% 以上都是“杨”姓。15日下午 3 点左右,我们乘车近 1个小时的山路才进入 这个XX县的侗族村落,名曰:高椅鼓楼。村落在大山之中, 四周山水环绕,仅有三条山路通往其中

4、,可以看出村落对外 交流并不频繁。村中大道是水泥路,但坑坑洼洼的,满是稀 泥。找到一个停车处,停车步行,去到一位 70 多岁的杨姓 爷爷家中。途中看到四周,都是两三层木质房屋,但木头都 已范黑,可见这些房子定时有一段时间了。到了杨爷爷家中,方才把这种木制房屋看的完全。听爷 爷介绍侗族多居于“干栏”楼房,一般一幢三间两层楼,左 右连“偏厦” ,也有三层楼的,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 杂物、饲养禽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为一家休息或手 工劳动之所 ; 走廊里边正间为堂屋, 设神龛,左右侧为火塘, 上面有烘烤禾谷的吊炕,这是取暖、煮饭的地方。卧室设于 两侧偏厦或第三层楼上,顶楼存积粮食、糯禾多挂在

5、上面, 有的在寨边建立禾晾,便于防火。饭还没做好,爷爷又带我 们去其他家看看。 往后走, 我们看到许多用石砖建起的楼房, 爷爷说,向着种木制房屋,很容易起火,而且一但起火,很 容易把周边的房屋也点燃,一直蔓延开来。为了避免火势难 以控制,清朝时期, 部分人家开始在木房外围再修了层石墙, 因此实际里面还是木房。我认为,当地应加大防火救火的应 急措施,光靠石墙是远远不够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局面还 是难以估量,毕竟包括房屋在内绝大多数都是木制的,还有 大片森林,没有一些保障性救火措施,很难有效控制火势的 蔓延。同时,还应该将强防火教育,减小火灾发生的几率。村落中每家每户间隔都不大,仅有一条可两人并排

6、通过 的石板路。在杨爷爷的带领下,我们一路进过很多人家,院 门家门都未关闭,我们偶尔还会进去看看,爷爷熟人还会和 我们亲切地打招呼。 回想现代都市中, 高楼林立, 小区别墅, 或许住上几年,也不一定认识对面的邻居是谁,更别说如此 这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 真的应该暂缓脚步,留意身边的风景,拾起那些曾经的,我 们所遗忘的人间真情,互相关爱,相互信任,而不是被眼前 充斥的金钱、名利所惑,所追逐。天晚了,我们回到爷爷家中,饭菜已经做好。奶奶说, 这些都是自家种的菜, 至于肉, 也是熟人家买的, 吃的放心。 俗话说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反观那些商贩, 一己之利, 至社

7、会责任于不顾。 现在许多人为了赚钱, 各种不负责任的, 违法的添加剂层出不穷。人们吃得不放心,却又无可奈何。 倒是在农村,自家种菜,不为盈利,只图吃得放心,吃得健 康。他们不追求多么高雅的生活环境,多奢侈的物质消费, 安于平静而安宁的生活,生活朴实,民风淳朴,俨然一处隔 离尘世的世外桃源。隔日,爷爷又带我们参观了后山, “麻婆婆”陵墓,了 解到村中许多杨姓的还是杨家将的后代,虽年代久远,族谱 却未曾间断。从村寨中出来,一段路程后,远远的就能看到 前方有数座形态大小各异的风雨桥。之前有了解到:风雨桥 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侗寨的风雨 挢,俗称花挢。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挢

8、,挢梁全都 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挢,长廊两旁设 栏杆长凳, 可供行人躲避风雨, 观赏休憩。 顺山路一直深入, 找到了那座年代久远的鼓楼,名为“马田鼓楼” 。鼓楼很大 气,楼九层檐,下八层四角,最上面一层为八角,每层檐角 都有心态各异的动物。据了解鼓楼的造型都十分别致,它的 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 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在过去,鼓楼的功 用是昌鼓在楼顶,以便寨老击鼓报警和击鼓议事。在现在鼓 楼一般为大家的娱乐场所。看到此处,我不禁又有疑问,像 鼓楼、风雨楼、年代久远的侗寨木楼

9、,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 的保护。 寻常百姓为便利, 常常没有顾及这些古建筑的保护, 为挂空调而在木墙上打空 ; 生火做饭而把这些古建筑熏得面 目全非 ;到处开挖建房,而使得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古陵墓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弃之田野。这一些,难道还得不到有 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吗 ?长此下去,先人留下给我们的财富又 还能遗剩多少呢 ?二、实践结果 此次社会实践圆满完成。到此,实践已告一段落,但留 下给我们的回忆和疑问却并未离去。侗族人民的淳朴民风和 侗寨美丽的自然环境使我流连忘返,而侗族同胞对古建筑的 维护意识,当地有关部门对民风民俗的保护管理,当地文化 遗产的保存与开发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希望当地加强各种

10、保 护力度,加强文化教育宣传,配以基本设施,使大家共同维 护起这些独具特色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三、实践体会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 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 干。而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有1. 细节决定成败。途中很多安排不到位,不假思索,导致行程的延误,路 程的增加。2. 人生经历,知识体验的丰富。我们需用知识武装自己,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发 现的也就更多。生活中不缺少辛勤劳作者,却缺少那一双双 发现的眼睛,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3. 社会责任、历史任务的体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不只是中央在做,政府在动, 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共同促进起前进,完成和谐社 会的构建,全社会的欣欣向荣。这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社会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