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压实破碎旧水泥砼路面回弹模量试验.doc_第1页
冲击压实破碎旧水泥砼路面回弹模量试验.doc_第2页
冲击压实破碎旧水泥砼路面回弹模量试验.doc_第3页
冲击压实破碎旧水泥砼路面回弹模量试验.doc_第4页
冲击压实破碎旧水泥砼路面回弹模量试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冲击压实破碎旧水泥砼路面回弹模量试验 摘要:本文阐述了承载板测定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性;结合316 国道福州段试验路对大量实测承载板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冲击压实处理后旧水泥砼板回弹模量的量值范围及变化规律,用来评价路面的残余承载能力,并可作为加 铺层设计的计算参数参考值。文中还论证了冲击压实变数与旧水泥砼路面残余承载力的关系。 关键词:回弹模量 承载板 旧水泥砼路面 冲击压实 破裂 稳固 1、前言 近几年,我国引进了冲击压实新技术进行旧水泥砼路面的修复,即采用冲击压实机将旧砼路面破裂稳固后加铺水泥砼路面或沥青路面结构层,冲击压实处理后的旧砼 路面充当加铺层的底基层或垫层。作为新加铺层的结构层之一,

2、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其回弹模量值应有一定取值范围,否则它会影响到路面面层的厚度与加铺路面结 构的性能。所以,在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中,对冲击压实后旧混凝土路面回弹模量的测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测定回弹模量方法有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FWD(落锤式弯沉仪)法和,此外还有一些其它间接的测试方法,如CBR测定法,贯入仪测定法等。公路 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中分别介绍了采用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和采用贝克曼梁法测定路面回弹模量实验方法。孙立仁6 从现行标准规范,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回弹弯沉值作为控制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检测标准的不妥

3、之处;针对冲击破碎后的旧混凝土路面板,苏卫 国1等对采用弯沉法检测旧水泥砼路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但目前此方面研究还很有限,急需进行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以指导此 项技术的施 工与设计。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对福建省316国道福州段冲击压实处理旧水泥混凝土板施工试验段的现场监测,利用经典的承载板测试方法,获得冲击压实破裂稳固后的 旧水泥砼路面的回弹模量,并对旧板残余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以期为新结构层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2 试验路段及冲击压路机 试验路段位于316国道福州段K35000K35450处。在试验施工之前,分别对路段路面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并明确区分路基填挖方的不 同

4、,以观察因填挖方不同引起的路基支承条件对路面沉降和破碎尺度的影响,挖方为石质路基。现场测试数据表明,该试验路段路面断板率为41.25%,大于 20%,破损状况等级评定为差,按照相关规范应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 鉴于该路段破损状况的严重性,全面加铺已成必然。由于旧水泥砼路面本身承受正常交通荷载的能力几乎丧失殆尽,所能利用的只是旧板的残余承载能力,但是,旧 板的破碎、裂缝、沉陷、脱空等病害必须予以处理,才能加以利用,关键是要使旧板及其基层及路基一起能为新加铺层提供稳固的下承层。本路段中,破碎、沉陷随 处可见,板底脱空也几乎是100%,如果采取常规的修补破碎板、板底压浆等方法处理,是无法使整个旧

5、路体系达到稳固状态的,况且造价很高、耗时较长,最好 是采取彻底的处理措施。冲击压实技术正好实现这种目标。 试验路段采用美国IMPACTOR2000冲击压实机,该机冲击轮高度1.6m,宽度 1.316m,机械总长5.842m,总宽2.565m,机械总重 12.7t,冲击轮重8.6t;每秒钟最高冲实次数2遍;行走速度1113km/h,其中低速用于破坏,高速用于压实;压实功30000J。试验路冲击 压实施工时,冲击压实机先从路面两侧边部开始作业,连续击实破碎,然后错轮,进行横向相邻路面的冲击压实,逐渐覆 盖路面中部。 从冲击压实的效果来看,原路面整体沉降较明显,形成网状、破裂块间相互嵌锁的裂缝,彻底

6、消除了旧板的脱空缺陷,形成均匀稳固的支承层,对旧基层和土基有一 定的补压作用。 3 冲击压实过程中路面破碎监测与分析 裂缝的发展是衡量冲击压实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旧水泥砼面板经过冲击压路机钢轮冲压后,而裂缝是否贯穿板身,裂缝的宽度,裂缝是否张开、板块间是否保持嵌 锁作用等,将直接影响所处理旧板的承载能力。因此,本试验重点观测了路面裂缝随碾压遍数的发展关系。 通过试验检测可以发现,在挖方路段,冲压第1到3遍后几乎不出现裂缝或仅出现微小裂缝;冲压6遍后,均出现能被肉眼看见的间距4080cm的纵向裂缝, 且每块板有12条贯穿板长。随着冲压遍数的增加,逐渐出现横向和斜向裂缝,进而形成网状裂缝。当冲压至

7、18遍时,原板块间仍未出现明显错台,说明石质挖 方路段基础支承性状良好。 对于填方路段板块,冲压第1到3遍后就出现明显裂缝,且有个别大的纵向裂缝贯穿板块。冲压6遍后,纵向贯穿裂缝增至34条,且有横向斜向裂缝发展。随着 冲压遍数的增加,裂缝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网状,网块尺寸为4070cm。 原板块间有错台,说明道路基础薄弱或欠压实,因而冲压后表现出明显的纵向及横向裂缝,并较早形成网状破裂。当冲压至18遍后,原错台加剧,并出现严重破 裂,局部压碎。网块尺寸减小到3060cm。 综合现场观测可以发现,填方路段面板破裂经历三个阶段: (1)纹裂阶段。 此阶段一般在冲压13遍后出现。对于填方路段1遍,而

8、挖方路段需要23遍甚至4遍,旧板表面看只出现尚未张开的微弱裂纹,或在局部仅有一条细小的裂 缝。 (2)破裂阶段。 此阶段一般在冲压412遍后出现。对于填方路段46遍,而挖方路段需要410遍乃至12遍,旧板出现纵横交错的张开型裂缝,宽度一般不超过2mm, 裂缝贯穿旧板厚,破裂板间处于相互嵌锁状态。 (3)破碎阶段。 此阶段一般在冲压915遍后出现。对于填方路段710遍,而挖方路段需要1015遍乃至18遍以上,旧板破裂网形成尺寸在3060cm,局部被打 碎,并嵌入旧土基或基层形成土石混合体。 以上仅限于描述填方路段的破碎情况,对于石质挖方路段,往往不存在破碎阶段。 通过对不同代表点取芯芯样分析可以

9、发现:在某些表面相对完好无裂缝发展的路面板下依然有破碎迹象,说明某些裂缝是由下往上发展的;有微裂缝存在的挖方 段路面板,虽然裂缝并不明显,但裂缝已经基本贯穿混凝土路面板,只是并没有发生明显错动;有明显裂缝存在的填方段路面板,裂缝基本贯穿、发展的某纵深 时,也有斜向或横向发展;表面有裂缝交叉段路面板裂缝并不一定贯穿整个板厚,裂缝发展曲折复杂、纵横交错。这说明路面板表面破碎,并不说明下面也已经彻 底失去结构性,咬合能力完全丧失,随之旧板的整体性也完全丧失。 4 利用承载板法测试旧混凝土路面的回弹模量 为进一步检测冲击压实处理过后路面的承载能力,本试验路段对冲击压实后路面的回弹模量进行了检测。 本试

10、验路段利用经典的承载板测试方法(见图1),获得冲击压实破裂稳固后的旧水泥砼路面的回弹模量,并对旧板残余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具体试验方法见公路 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 - 95)。 5承载板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5.1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冲击压实技术进行处理的316国道福州段试验路段混凝土路面,通过对具有代表性路段的回弹模量检测,采集了90组回弹模量数据,按相关规范, 把<30MPa的视为不合格。根据统计结果表明实测回弹模量最小值为38.82MPa。这也就说明,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处理后的旧混凝土路面,可以直 接作为改建路的底基层,而不再进行任何附加处理。 根据试验结果,316国道福

11、州段试验路段冲压后旧混凝土表面回弹模量范围为38480MPa。图2 为部分现场实测曲线。对原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中可以看出,回弹模量均值为97.35MPa,但离散性很大,方差达58.14。具体分布 见图3(a)。 表1 回弹模量初始统计表 对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去掉明显错误点和奇异点,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中可以看出,回弹模量均值107.90MPa,且离散性明显减小,方差为 42.11。具体分布见图3(b)。 表2 回弹模量处理后统计表 5.2 旧混凝土路面回弹模量与冲击破碎效果关系 如前所述,由于现场条件情况变换,如填方、挖方路段不同等,经过一定遍数冲击压实处理旧水泥砼路面

12、后的效果一般可以分成3 种类型: (1) 纹裂稳固:旧板表面出现纵横向细微裂纹,尚未完全张开,裂纹间距约12m,多处于挖方路段。 (2) 破裂稳固:旧板出现纵横交错的张开型裂缝,宽度一般不超过2mm ,裂缝贯穿旧板厚,破裂板间处于相互嵌锁状态,破裂板块度一般在3050cm之间。此种情况填方路段、挖方路段均有出现。 (3)旧板破碎:旧板被打碎,碎块1015cm ,并嵌入旧土基或基层形成土石(砼)混合体,此种情形多出现于填方路段。 按照以上3种类型,对承载板测试回弹模量值进行统计(采用双侧置信水平, 保证率为95%),出现如下规律:纹裂稳固类(14组数据),标准差S为95.38,均值为192.9M

13、Pa,回弹模量范围为 125.75470.96MPa。破裂稳固类(24组数据),标准差S为8.2,均值为102.82MPa,回弹模量范围为 90.24116.12MPa。旧板破碎类(25组数据),标准差S为4.79,均值为80.0MPa,回弹模量范围为 70.4589.59MPa。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见,随着破碎程度的加剧,回弹模量值相应的减小, 表明冲压后旧砼表面的承载能力与表观破裂块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说明在采用冲击压实处理旧混凝土路面时,只把沉降和破碎程度作为施工指标是不合适的;由 于基层或垫层的强度直接决定着上层路面的厚度,所以只把沉降和破碎程度 作为施工指标对于后加铺设计的经济性有很

14、大影响。 6 加铺设计评价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D40O2002) 8.1.5 规定:旧混凝土路面层损坏状况等级为差时,宜将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0 cm 的小块,用做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类型进行设计。由此可见,将破裂后的混凝土板定位成底基层或垫层已经达成共识; 而且,经过冲压处理后的旧混凝土板,不仅可以达到规范所规定的破裂块度,更重要的是与旧基层形成稳固的整体,可以为新加铺层提供均匀、稳定的支承。 规范指出,当基层和垫层同时存在时,可将底基层和垫层换算成具有当量回弹模量和当量厚度的单层,然后再与基层一起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据此,将冲压

15、后旧路面及其加铺层结构进行等效,参照新建路面计算方法设计加铺层。 根据实测结果可知,冲压后旧水泥砼路面板顶回弹模量可保证在38 480MPa之间。 按照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G402002)中附录F 所列垫层和基层材料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范围的规定, 中、粗砂的回弹模量为80100MPa;天然砂砾的回弹模量为150200MPa;未筛分碎石的回弹模量为180220MPa;砾石(垫层)的回弹 模量为200250MPa;级配碎砾石(基层)的回弹模量为250350MPa。可见,冲压后旧水泥砼板顶的回弹模量值范围完全满足了新路面底基层的 要求,基本满足作为新路面垫层或基层的要求。 对于冲击压实破碎路

16、面作垫层,对新铺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以及能否减薄路面厚度,是公路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涉及到路面破碎质量控制。以下结合福建省的 典型路面形式(图4),分别依据不同的垫层顶面模量,按重交通和特种交通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重交通9.885106 标准轴次;特重交通 2.259107 标准轴次;从图5可以看到,根据规范测算,相比顶面模量为30MPa 的路基,在相同的轴载次数下,可节约路面厚度23cm,垫层模量超过200MPa 后,对于路面结构设计厚度影响不大。 如前所述,破碎尺度、沉降、原有路基支承条件与顶面回弹模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文研究认为,质量控制标准应结合原有路基状况和加铺路面结构形式

17、分别考 虑: (1)对于路基欠压实造成的路面结构性病害的路段,应以零沉降作为控制标准,辅以路面破碎尺度(推荐3040cm,或以横向对应的裂缝条数控制)。因为 旧板的破碎、裂缝、沉陷、脱空等病害必须予以处理,才能加以利用。关键是要使旧板及其基层及路基一起能为新加铺层提供稳固的下承层。 (2)对于非结构性病害路段,应以压实破碎尺度为准。保留路面结构强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推荐填方路段破碎尺度为4050cm,支承条件好的挖方对应 尺度为6070cm(对应200MPa)。过刚的路段也要加强破碎,以使之受力更加合理。 7 冲击压实改建后路面性能评价 为分析冲击压实施工加铺路面的使用效果,本研究利用丹麦D

18、ynatest8000落锤式弯沉仪对冲击压实、置换板法、普通机械击碎压稳改建加铺路段进行了 检测对比,填方路段与挖方路段分开考虑,共测弯沉200个点。FWD落锤弯沉检测统计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各改建方法填方路段回弹统计结果对比 表4 各改建方法挖方路段回弹统计结果对比 结果表明,对于在填方路段的各种改建方案,经冲击冲击压实技术处理后再加铺改建技术取得效果最好,所测回弹弯沉均值均小于其它两种方案,且离散性最小;相 比较,置换板法改建后路面回弹弯沉均值最大,离散性最大,效果最差;普通击碎方法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挖方路段,从回弹弯沉检测结果来看,各种改建方案效果优于填方路段;且经冲击冲击压实技

19、术处理后再加铺改建技术取得效果最佳,所测回弹弯沉均值均小于 其它两种方案,且离散性最小;相比较,置换板法改建后路面回弹弯沉均值最大,离散性较大,效果最差;普通击碎方法虽然离散性大,但总体效果介于两者之间。 综上可得,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加铺改建后,可以使路面结构抗压强度整体均匀提高,相对于传统改建方法效果明显。 8 结论 (1) 对于旧水泥砼路面板破损严重、且旧路基及基层较差时,在加铺新结构层前,采用冲击压实技术破碎稳固旧水泥砼路面是一种彻底的处理方法,能保证为新加铺层形 成稳固的支承体系。 (2)研究表明路面裂缝尺度与碾压遍数、路基支承条件、顶面回弹模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裂缝不同尺度和开裂阶段,间接控制路面质量和承载能力。通 过回弹模量检测和与冲击破碎效果之间的统计关系,给出了破碎路 面顶面回弹模量的推荐范围,探讨了不同模量对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破碎程度的加 剧,回弹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