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粤教版)实战演练:4单元过关检测卷_第1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粤教版)实战演练:4单元过关检测卷_第2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粤教版)实战演练:4单元过关检测卷_第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粤教版)实战演练:4单元过关检测卷_第4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粤教版)实战演练:4单元过关检测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 5(粤教版)单元过关检测卷(四)(测试时间:150分钟评价分值: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伛偻/踽踽独行渎职/黩武雇佣/佣金b皈依/岿然不动毗邻/纰漏驻扎/包扎c恪守/溘然长逝竹篙/蒿草押解/解数d款识/卷帙浩繁糜烂/奢靡称心/对称解析:b项,gu/ku,p/p,zh/z;a项,y/j,d,yng/yng;c项,k,go/ho,ji/xi;d项,zh,m,chn。答案:b2下列语段中画线处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有些词语不带光环光晕,在颂扬赞美时往往可以不动声色、不着痕迹,效果较之正统颂词过犹不及

2、。不过,条件是恰如其分,一旦言过其实,颂词就会变为谀词,甚至沦为笑料。从颂词到谀词,或许是一个滑行的过程,难以做到泾渭分明;但两者的根本区别还是不难厘定的,那就是颂在实处为颂,颂到虚处则为谀。切记笔下生花之时莫离事实这个谱,是避免从颂词到谀词到笑料这条堕落路径的要诀。a过犹不及b恰如其分c泾渭分明 d厘定解析:a项,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应用“更胜一筹”,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术超过别人一些。筹:指程度。胜:指超过。b项,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c项,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d项,厘定:书面语

3、,整理规定。答案: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约”自招联盟用标题为“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的笑话为考题,考查考生认知应试教育体制,检测考生的审美能力。b北京奥运会期间,外籍教师冯琰向北京规划展览馆经常提出修正“中式英语”的意见,并积极参与“铁路英文一天一句”活动。c世界银行发表的有关千年发展目标进程半年报告指出,一个城市无节制地增长和发展,将出现更多的贫民区和犯罪现象。d陈勋和林曦的学习成绩表明,学习不是随便可以做好的,又是可以做好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考查”的中心语“的能力”;b项,状语语序,“经常向北京规划展览馆”,表对

4、象的状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之前;c项,搭配不当,“城市”和“增长”不能搭配,应为“城市发展”,且“增长和发展”互相包容。答案:d4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就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之人生而论,大体说来,_。_。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若文化远离了自然,则此文化必渐趋枯萎。_。_。乡村是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的,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_。_。但这里有一限度,正如树林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若大群泯失了孤独,此大群必渐成空洞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要城市化似乎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若活动损害了安定,此活动

5、也必渐感怠倦,而终于不可久人生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a/ b/c/ d/解析:句为总起,分别从“自然、孤独、安定”总说。句对应下文的“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句对“大群”的假定;句对“活动”的假定,三句假定顺序紧承上文的“文化、大群与活动”的顺序;根据上文先说乡村再说城市。答案:d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蔡祐,字承先,其先陈留圉人也。曾祖绍为夏州镇将,徙居高平,因家焉。祐性聪敏,有行检。及长,有膂力。周文在原州,召为帐下亲信。及迁夏州,以祐为都

6、督。侯莫陈悦害贺拔岳,诸将迎周文,周文将赴之。夏州首望弥姐元进等阴有异计。周文微知之,召元进等入计事,既而目祐。祐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叱元进而斩之,并其党伏诛。一坐皆战栗。于是与诸将盟,同心诛悦。周文以此重之,谓祐曰:“吾今以尔为子,尔其父事我。”后从禽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授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又从战河桥,祐下马步斗,左右劝乘马以备急卒。祐怒之曰:“丞相养我如子,今日岂以性命为念?”遂率左右十余人,齐声大呼,杀伤甚多。敌以其无继,围之十余重。祐乃弯弓持满,四面拒之。东魏人乃募厚甲长刀者,直进取祐。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劝射之。祐曰:“吾曹性命,在此一矢耳,岂虚发哉!”敌人可十步,祐乃射

7、之,中其面,应弦而倒,便以槊刺杀之。敌乃稍却。祐乃徐引退。是战也,西军不利,周文已还。祐至弘农,夜与周文会。周文字之曰:“承先,尔来吾无忧矣!”周文惊,不得寝,枕祐股上乃安。以功进爵为公,授京兆郡守。高仲密举北豫来附,周文率军援之,与齐神武遇于芒山。祐时著明光铁铠,所向无敌。齐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避之。历青、原二州刺史,寻除大都督。遭父忧,请终丧纪,弗许。周文不豫,祐与晋公护、贺兰祥等侍疾。及周文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气疾。祐少与乡人李穆布衣齐名,常相谓曰:“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安能久处贫贱。”言讫,各大笑。后皆如言。及从征伐,为士卒先。军还,诸将争功,祐终无所竞。周文每叹之曰:

8、“承先口不言勋,孤当代其论叙。”性节俭,所得禄秩,皆散宗族,身死之日,家无余财。(选自北史蔡祐传,有删改)注:周文,即五代十国时期西魏丞相宇文泰。他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追尊他为太祖,追谥为文帝,所以称周文。齐神武即北齐神武帝高欢。气疾:呼吸系统疾病。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徙居高平,因家焉家:定居b周文以此重之 重:看重 c高仲密举北豫来附 举:举荐d寻除大都督 除:授官解析:c项,举:拿,献出。答案:c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左右劝乘马以备急卒便以槊刺杀之b于是与诸将盟祐少与乡人李穆布衣齐名c敌以其无继,围之十余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d其

9、先陈留圉人也 尔其父事我解析:b项,均为介词,跟(和);a项,连词,表目的/介词,用;c项,代词,代蔡祐/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祈使语气。答案:b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蔡祐“勇猛”的一组是() 衣甲持刀直入祐乃弯弓持满,四面拒之祐乃射之,中其面承先,尔来吾无忧矣祐时著明光铁铠,所向无敌此是铁猛兽也abc d解析:是周文(即宇文泰)对蔡祐的评价,属间接写他勇猛;是北齐军队对蔡祐的评价,是间接写他的勇猛。答案:a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祐生性机敏品德又好,加之勇力过人,深得宇文泰亲信,被任命为都督;他帮助宇文泰除掉了怀有二心的夏州头等望族

10、弥姐元进及其同党。b蔡祐在河桥之战中被敌兵重重包围,他采用近距离作战的战术箭射敌兵,最终敌人不得不后退;由于立了大功,他被加官进爵。c蔡祐不但勇猛而且孝顺,父亲去世后,他想回家为父亲守完孝,但没得到准许;他和宇文泰情同父子,宇文泰生病的时候,他陪侍在左右。d打完仗回去以后,诸将都去争功劳,可是蔡祐最终也没争到什么功劳;宇文泰常常叹息蔡祐说不出功劳,就想代他论功。解析:d项,由原文“军还,诸将争功,祐终无所竞”可知,并不是蔡祐最终没争到什么功劳,而是他不愿争功;由“周文每叹之曰:承先口不言勋,孤当代其论叙。”可知,也不是蔡祐说不出功劳宇文泰想替他争功。答案:d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1、)(1)周文微知之,召元进等入计事,既而目祐。(4分)_答案:(1)周文(或“宇文泰”)暗中探悉(获知/了解/知道)这一情况,便召集元进等人到府中议事,不久用眼色暗示蔡祐。(“微”,暗中,1分; “既而“,不久,1分;“目”,名作动,用眼睛示意,1分;句意1分)(2)后从禽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 (3分)_答案:(2)他后来跟随周文(或“宇文泰”)生擒 (活捉/捉拿/抓住) 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或者:在沙苑作战),都立有战功。(补出主语“蔡祐”和“从”的宾语“周文”(或“宇文泰”),1分;“禽”,通“擒”,捉拿,1分;句意1分。)(3)及周文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气疾。(3分)_答

12、案:(3)等到周文(或“宇文泰”)去世,蔡祐悲痛思念不已,因此患了呼吸系统疾病。(“崩”,去世,1分。古代帝王死曰崩。“慕”,思念,1分;“已”,停止, 1分。) 【参考译文】蔡祐,字承先,他的祖先是陈留郡圉县人,曾祖蔡绍为夏州镇将,后来迁居高平,于是定居在那里。他聪明敏捷,颇有品行。长大后力气过人,宇文泰将他召至帐下当作亲信。宇文泰迁至夏州,任命他为都督。侯莫陈悦害死贺拔岳,诸将迎接宇文泰。宇文泰准备出发,夏州头等望族弥姐元进等暗中有不轨的图谋。宇文泰暗中探悉这一情况,便召集元进等人到府中议事,不久用眼色暗示蔡祐。蔡祐立即到外面,换上盔甲,握着刀直接闯入,叱责元进并将他杀死,又将他的党羽全部

13、处决。在座的人都惊恐颤栗。宇文泰于是与将领们结盟发誓,要同心诛杀侯莫陈悦。宇文泰因此很看重蔡祐,对他说:“我今天把你看作儿子,你要把我当成你的父亲来侍奉。”他后来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都立有战功。他被授给平东将军、太中大夫的官职。蔡祐又跟随宇文泰在河桥作战,他下马步行与敌兵决斗,随从的人劝他骑上马以应付紧急情况,他发怒说:“丞相待我如亲生儿子,今天怎么能考虑自己的生命?”于是率领身边的十多个人一齐大声呼喊,杀死杀伤很多敌兵。敌人认为他们没有后援,将他们包围十多重。蔡祐就拉满弓,四面抵抗。东魏军便组织起穿厚甲拿长刀的人直接进攻蔡祐。敌人离他大约三十步时,左右的人劝他射箭,他说:

14、“我们的性命就在这一支箭上啊,怎么能虚发呢?”敌人距离他们大约十步,他才将箭射出,射中敌兵的面部,敌兵倒下。蔡祐便用槊刺杀,东魏军队才退却,蔡祐也带着人马慢慢退去。这一战,西魏军队失利,宇文泰已经撤退。蔡祐到达弘农,晚上与宇文泰会面。宇文泰很喜欢他,说:“承先,你来了我就没有忧虑了!”宇文泰因为受惊,不能入睡,枕在蔡祐的大腿上才安稳睡觉。蔡祐因立功晋爵为公,被授予京兆郡太守的官职。东魏的高仲密献出北豫州归顺,宇文泰率军接应他,与高欢的军队在邙山相遇。蔡祐这时身穿明光闪亮的铁铠甲,所向无敌。齐军都说:“这是一只铁打的猛兽啊!”纷纷躲避他。遭逢父亲丧事,蔡祐请求回家守完孝,可是没有得到准许。宇文泰

15、患病,蔡祐与晋公宇文护、贺兰祥等人侍候、陪伴。等到宇文泰去世,蔡祐悲痛思念不已,因此患了呼吸系统疾病。蔡祐年轻时与同乡人李穆都出身平民,名望相当,二人常互相告诫说:“大丈夫应当建立功名,来博取富贵,怎么能长久地处于贫贱之中呢!”说完便都仰天大笑。后来两个人的作为都如自己所立下的志向一样。每次征战,蔡祐都冲在士卒前面。军队回来后,将领们都争夺功劳,他却从不争功。太祖常常叹息说:“承先从来不说他的功劳,我应当代他论功。”他生性节俭,得到的俸禄,都分给宗族里的人,去世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粤曲梁佩兰春风试上粤王台,锦绣山河四面开。今古兴亡犹在眼,大江潮去复

16、潮来。注:梁佩兰:清初著名诗人。粤王台:一作“越王台”,为南越王赵佗所建,故址在今广州城北越秀山。(1)首句中的“试”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3分)_答案:(1)趁着大好春光登临高台,饱览锦绣河山,这是诗人极高兴做的事情,但诗人又担心会涌起“兴亡”之慨。这个“试”字就反映出诗人登临时那种若有所思、犹豫矛盾的心理。 (心理状态1分,解读诗句,高兴又担心,2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如何看待“今古兴亡”的。(4分)_答案:(2)这首诗是怀古之作,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今古兴亡”。从汉朝粤王赵佗统治以来,“今古兴亡”正像这珠江潮去潮来、永不停息是常态一样,人世的沧桑,朝代的更迭,并无惊异

17、和可叹之处。(联系诗歌题材、背景、诗意分析2分,诗人观点2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杜牧阿房宫赋)答案:(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 ,_。(杜甫登岳阳楼)答案:(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4)云树绕堤沙,_,天堑无涯。市列珠玑,_,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答案:(4)怒涛卷霜雪户盈罗绮三、(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善”的构建 “求善”的

18、价值追求,表现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恰当性”的反思。“恰当”的意义就是,以“合适”的手段去实现人的“合适”的目的。手段的合适和目的的合适就是“善”。合适的手段,指的就是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而合适的目的,指的就是人“保持”生命存在和“优化”生命存在的行为所指向的“保持”与“优化”的具体含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善就是人所安排的合理的文化世界“秩序”。这个秩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诸多世界事物在人的意识中、同时也在现实世界中形成合理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例如疏通河道,让河水在山谷底部流淌,从而使沼泽变成一片草地,可以在其上放牧牛羊,而人则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盖房造屋,建设自己的家园;人在这一片

19、土地上,形成了“一套”合理的世界秩序,同时,也就是他们的合理的生活秩序,从而,生命存在这种“有秩序”的世界图景,就可以被我们称之为“善”。可见,实际上,善也就是人按照自然(世界事物)的性质来对它们进行“改造”,使它们形成一种对于人的生命存在“有益”的“秩序”。 人际关系上的“善”是人们历来着意对善进行研究的基本领域。由于人类不同种族对于处理“原始矛盾”的态度和方式不同,就在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形成了关于人际关系的不同的交往模式,从而形成关于“善”的不同的价值理念。一种情况是,在权衡和处理这一对矛盾的时候,强调的侧重点在血缘亲和性这一个侧面,因而,就以血缘亲和性为重心,构建起协调和解决这个矛盾的一套

20、理论和应用它于实践的人际关系模式。古代中国式的“善”的价值观念和由此生发的道德准则、社会制度就是这种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的体现。可以说,受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一大片地区,都受着这种“善”的价值观念的精神光辉的照耀。而另一种情况是在权衡和处理这一矛盾的时候,强调的侧重点是在利益分配的分裂性这一个侧面,因而就以利益分裂性(分配)为重点,构建起协调和解决这个矛盾的另一套理论和应用它于实践的人际关系模式。古代西方从罗马帝国那里所形成的“善”的传统观念,即是这种情况,后来西方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强调的“善”的观念,就是这样一种价值传统。通过对二者的反思,我们能否对世界主义文化背景中的善的

21、构建作出某种可能的设想呢?一种是关于普遍道德的“善”的设想。在这方面,血缘关系的亲情显然是应该予以扬弃的,而把“亲”和“爱”的概念普遍化,建立在人类作为生命存在的“保持”和“优化”的承担者的共同的文化命运上。以这种共同性的“亲”或“爱”为基础,在人的生命存在的活动中,人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事业的形成,须以自由、自觉、自愿为基础,并在这事业中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而不应该形成人对人的任何形式的强制、压迫、剥削和不公平的对待。古老的格言也可能表现这种理想主义的善的境界,那就是在保持和优化生命存在的意义上:“爱人如爱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一种是关于普遍社会秩序的“善”的设

22、想。在这方面,任何共同体的秩序都应该由非人格的、代表共同意志的符号形式来作为较准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职应成为一种普通的、可以由平凡的人们随时更替的劳动事务,而不应该再是某种权威或固定职业;秩序应尽量地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对他形成诸多的或越来越多的限制。我们看到,善作为文化价值,在交往关系方面,它决不是某种单纯思想的理论构建,它必须以现实世界的状况(包括物、人、交往三者之间的关系状况)为依托。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至善作为一种文化价值,它只是为我们的文化活动定向的目标,是一个具有教化功能的教化过程。(选自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有删改)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

23、是()(5分)a善的价值,在于它为人们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生存目的构建一个规范的系统。 b“求善”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恰当性”反思,有合适的手段和合适的目的不一定能构成善。c“亲”、“爱”概念普遍化可抵消以符号形式为依据的普遍社会秩序的“善”带来的非人格影响。d人际交往关系从不同类型文化来说,既同人之间亲情有关,又同人之间利益分配有关。e文艺复兴时代,人与人间的亲和性依靠契约式妥协维持,与东方人际关系的模式有相同之处。解析:a项,符合1、2段意;d项,符合1段、5、6段的解说。b项,不合第二段第2句“手段的合适和目的的合适就是“善”意思;c项,对8、9段作无中生有的联系;e项,“契约式”建立

24、在“个人”的独立利益基础上,是典型的西方的以利益分裂性(分配)为重点的人际关系,与东方的以血缘亲和性为重心的人际关系不同,信息源在地6段要区分“人际关系” 的两种情况。答案:ad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a用现代手段去开垦草原以增加粮食产量,扩大作物的种植面积,是“优化”人的生命存在的活动。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古到今,善的观念的基本结构的亲族血缘形式没有变,追求的内容也没变。c古人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提法已超越了善的观念中的血缘文化。d“取用有度”属于至善,至善是教化过程,它使文化进一步优化,但不一定是具体图景的实现。解析:“取用有度”是古代

25、的生态教化,属于“善(至善)”,此教化由今天的实现效果来看,可知:教化功能不一定是具体图景的实现。a项,破坏了植被,使草原沙漠化,没有按照自然(世界事物)的性质来对它们进行“改造”(第4段1行语),其后果不具有善的价值,故不属于“优化”;b项,错在“实际内容也没变”。不合第8段意思,实际内容已发生变化:亲的观念的泛化;c项,古人趋于至善的成长之路,虽已注入了“社会性”的内容,但其根基仍深植于对血缘文化的善观念的至上性的确认和遵循中。答案:d14在阐述善的构建设想之前,东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价值观有显著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_答案:东方以血缘亲和性为重心,构建起协调和解决“原始矛盾”的一套理

26、论和应用它于实践的人际关系模式(2分);西方以利益分裂性(分配)为重点,构建起协调和解决“原始矛盾”的一套理论和应用它于实践的人际关系模式(2分)。15李嘉诚12岁辍学谋生,22岁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世人称之为“超人”。他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还是众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入选世界最慷慨富翁榜,2006年向世界宣布将捐出资产的70%。依据文意,分析李嘉诚的人生经历在善的构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_答案:李嘉诚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建立普遍道德的“善”,要把“亲”和“爱”的概念普遍化,人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1分)。李嘉诚创业成功后,把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

27、,在各个领域行善,帮助有需要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体现了普遍道德的善的博爱、互帮、互助的精神(1分)。要建立普遍社会秩序的“善”,秩序应尽量地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对他形成诸多或越来越多的限制(1分)。李嘉诚少年贫寒,没受过正规教育,但社会秩序为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他能凭自己的勤劳智慧创业成功,成为华人首富,证明了建立普遍社会秩序的“善”的可行合理性(1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朴槿惠嫁给国家的女人邱实朴槿惠,1952年2月生于韩国大邱,她的父亲是韩国第5至第9届总统。从9岁起,朴槿惠就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第一女儿”,这个

28、文静清秀的女孩子非常喜欢读父亲送给她的三国志,每天都捧着读上大半天,在众多三国人物中,她尤爱赵云。高中时期,朴槿惠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虽然母亲非常希望朴槿惠学习史学,但她却考入了西江大学电子工学系。4年后,朴槿惠以4年平均学分3.82分(满分4分)的优秀成绩毕业,前往法国留学。22岁时,朴槿惠正在法国留学,母亲遇刺身亡,匆匆回国的朴槿惠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由于父亲不肯续弦,22岁的朴槿惠开始代替母亲履行“第一夫人”职责。朴槿惠说:“对我而言,这非常痛苦,但同时又不能不接受这一艰巨的任务。”她将长发高高盘起,收起女孩子喜欢的花花绿绿的衣服,佩戴上母亲遗留下的首饰,模仿母亲优雅的衣着品

29、位,陪伴父亲出席各种政治场合。在朴槿惠当时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我的最大的义务是让父亲和国民看到父亲并不孤单。洒脱的生活、我的梦想,这一切都必将被放弃。”27岁时,父亲遇刺,那天半夜,朴槿惠突然被叫醒,在得知噩耗后她问的第一句话是“边境有没有异常?”。然而,父亲的死对朴槿惠的打击巨大,当失去双亲的痛苦还没完全弥合,她又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继任总统很快掀起了一场批判父亲的运动,朴槿惠每天都要从报纸和广播中,一次次经历着民众对父亲的否定、否定、再否定。有次朴槿惠在首尔某酒店的电梯里遇见父亲在任时期的一位部长。她非常高兴地打招呼说“您好”,对方却没回话,直到出电梯都没有正眼看她。“现在

30、谁敢说曾经温柔亲切的人,以后就不会变得利害关系分明呢?”朴槿惠写道,“只要背叛了一次,对做背叛之事的抵抗力就会逐渐减弱。对我而言,对一个背叛者的惩罚等于毁灭自己心灵的堡垒。”父亲去世后,朴槿惠带着弟弟和妹妹搬出了青瓦台,隐居在乡下。此后近20年里,朴槿惠远离政坛。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朴槿惠喜欢上了中国哲学。朴槿惠曾说:“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两场刺杀让朴槿惠失去父母,沉寂了多年以后,朴槿惠告慰父母的唯一途径,是以相反方式投入他们未竟的事业用宽恕消融仇恨,用和解终结独裁。朴槿惠适时地重回政坛,打出“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尽一点力

31、”的口号,于1998年4月在家乡大邱达城郡议员补选中,高票当选国会议员。这一年朴槿惠45岁。2004年3月,大国家党已陷入非法政治献金案,朴槿惠临危挺身,当选党首,一袭红衣亮相于公众面前,尽显韩国传统妇女的温柔有礼和父亲的钢铁意志,为以男性为中心的保守政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她走遍全国表达“真心悔改”,卖掉10层高的党部大楼以偿还非法政治献金,并在国会附近一块空地上搭建帐篷和集装箱活动房屋作为“党舍”。在4月的国会选举中,大国家党一举夺得121席,起死回生。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当选韩国第十八届总统,实现了自己“打破韩国政坛男人统治”的誓言。朴槿惠也曾有过自己喜欢的人,但由于家庭的特殊,

32、她放弃了婚姻。直到今天,朴槿惠依然单身,她称自己早已嫁给了国家。“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用这样的开篇,60岁的朴槿惠再次踏上重返青瓦台的征程。(改编自看历史2012年12月)16联系语境,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对我而言,对一个背叛者的惩罚等于毁灭自己心灵的堡垒。_答案: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朴槿惠认为惩罚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会让自己内心坚守的美好人性消失而变得充满仇恨,形象地表达了她对惩罚背叛者带来的巨大伤害的理性认识。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_答案:用排比手法,表现了朴槿惠一心为国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呼应了文章的标题。(每点2分。)17请分析第段画线句子中细节描写的作用。(5分)_答案: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朴槿惠在母亲死后代其履行职责的行为表现写传主过早参与政治生活,为下文写她能从容应对背叛者、投身政坛的内容作铺垫;同时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年轻的朴槿惠的成熟冷静的个性和为国家利益抛弃个人生活和梦想的奉献精神。表现了作者对朴槿惠的赞赏之情。18请结合全文分析,传主成功当选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6分)_答案:主观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