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 (2)_第1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 (2)_第2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 (2)_第3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 (2)_第4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1节节 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先驱:一、精神分析的先驱: 1、莱布尼茨的、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单子论”。 2、赫尔巴特的、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意识阈”理论(统觉团、压理论(统觉团、压 抑)。抑)。 3、叔本华的、叔本华的“升华升华”、“压抑压抑”和和“阻抗阻抗” 概念。概念。 4、尼采关于非理性与理性之间的永恒冲突。、尼采关于非理性与理性之间的永恒冲突。 5、费希纳关于心理的、费希纳关于心理的“冰山隐喻冰山隐喻”。 6、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 7、哈特曼的、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无意识哲学(1869) 二、生平与著作:二、生平与

2、著作: Sigmund Freud(1856_1939),“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的创始人,也是有史以来因提出划时代思想而的创始人,也是有史以来因提出划时代思想而 使人类自我形象受到重大冲击的人物之一。使人类自我形象受到重大冲击的人物之一。 生平与著作可划分为生平与著作可划分为5个阶段:个阶段: (1)科学准备时期()科学准备时期(18731886):): 布吕克的影响。布吕克的影响。1885年春师从沙可。年春师从沙可。1886年年 私人开业行医并结婚。私人开业行医并结婚。 (2)揭示神经症的时期()揭示神经症的时期(18861895)癔癔 症研究症研究、科学心理学设计科学心理学设计(1

3、895) (3)“自我分析自我分析”时期(时期(18951899):): 1895年年7月月2324日日 “梦的标本梦的标本”;1899年年9 月完成月完成释梦释梦。其奠基性发现:恋母情结、。其奠基性发现:恋母情结、 婴儿性欲,以及如何解释梦、自由联想、移情婴儿性欲,以及如何解释梦、自由联想、移情 和阻抗等。和阻抗等。 (4)“本我心理学本我心理学”时期(时期(19001914):): 释梦释梦(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 学学(1904)、)、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1905)、)、性学三论性学三论(1905)、)、图腾与图腾与 禁忌禁忌(1

4、913)。)。 (5)“自我心理学自我心理学”时期(时期(19151939) 超越快乐原则超越快乐原则(1920)、)、群体心理学与群体心理学与 自我的分析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与本我自我与本我 (1923)、)、一个幻觉的未来一个幻觉的未来(1927)、)、 文明及其缺撼文明及其缺撼(1930)、)、摩西与一神教摩西与一神教 (1939)。)。 三、弗洛伊德方法:三、弗洛伊德方法: 1、“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的方法:的方法: 动力学概念指动力学概念指“力力”或或“能量能量”的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 概念。概念。 (1)精神本性的奥秘)精神本性的奥秘“精神能量精神能量”: 以当时物理学

5、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作为思考以当时物理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作为思考 人的精神活动的模式。人的精神活动的模式。 (2)人格的动力状态:)人格的动力状态: 人格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能量系统,而人格人格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能量系统,而人格 的动力状态就是由精神能量在整个人格三大系的动力状态就是由精神能量在整个人格三大系 统统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中的不同分布和中的不同分布和 转移所决定的。转移所决定的。 2、“心理地形学心理地形学”的方法:的方法: 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试图把精神装置看成是由许多可试图把精神装置看成是由许多可 以用空间概念来表示相互关系的机制或系统组以用空间概念来表示相互关系的机制

6、或系统组 成的,它与大脑的构造毫无关系。成的,它与大脑的构造毫无关系。” (1)望远镜的)望远镜的“影象影象”精神定位:精神定位: 要尽力避免以任何解剖学方式决定精神定位的要尽力避免以任何解剖学方式决定精神定位的 企图。企图。 (2)心理空间层次)心理空间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意识、前意识和潜意 识。识。 3、“心理经济学心理经济学”的方法:的方法: “经济的经济的”意即意即“定量的定量的”。 (1)恒定原则:)恒定原则: “精神装置竭力要使它自身存在的兴奋量尽精神装置竭力要使它自身存在的兴奋量尽 可能保持在最低水平上,或者至少使这种兴奋可能保持在最低水平上,或者至少使这种兴奋 量保持不变。量

7、保持不变。” (2)定量的精神过程:)定量的精神过程: “力比多力比多”在量上是固定的、守恒的,性的能在量上是固定的、守恒的,性的能 量(或爱欲能量)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量(或爱欲能量)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 形式,但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形式,但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四、早期关于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四、早期关于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 识)的理论:识)的理论: 1、意识(、意识(conscious) : 意识总的说来是处于非常变动不居的状态。意识总的说来是处于非常变动不居的状态。 “我们把这个出现在我们的知觉中并为我们我们把这个出现在我们的知觉中并为我们 所意

8、识到的概念称为所意识到的概念称为意识意识,而这也是,而这也是意意 识识一词的唯一意思。一词的唯一意思。” 2、前意识(、前意识( preconscious ):): “从具有变成从具有变成意识意识的能力这一角度考虑,的能力这一角度考虑, 我们可以称这一系统为我们可以称这一系统为前意识前意识。” “前意识系统像介于潜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前意识系统像介于潜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 之间的一个筛子。之间的一个筛子。” 3、潜意识(、潜意识( unconscious):): “潜意识一词以前只是在纯描述性意义上使潜意识一词以前只是在纯描述性意义上使 用的,现在则蕴含着更多的东西。它所指的不用的,现在则蕴含着更

9、多的东西。它所指的不 仅是一般的潜伏观念。而且特别指的是那些有仅是一般的潜伏观念。而且特别指的是那些有 一定动力性质的观念,即那些尽管十分强烈和一定动力性质的观念,即那些尽管十分强烈和 活跃便却与意识格格不入的观念。活跃便却与意识格格不入的观念。” 五、后期关于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五、后期关于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的理论:的理论: 1、本我(、本我( Id,音译,音译“伊底伊底”, 系系idioplasma的的 缩写):缩写): 是人格的驱动力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是人格的驱动力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 所有的本能(饥、渴、性);二是后天被压抑所有的本能(饥、渴、性);二是后

10、天被压抑 的经验(特别是创伤性的性经验)。的经验(特别是创伤性的性经验)。 完全是潜意识的,受完全是潜意识的,受“快乐原则快乐原则”支配。支配。 与本能有关的集合能量被称为与本能有关的集合能量被称为“力比多力比多” (libido)。 本我只有两种满足需要的手段:一是反射行本我只有两种满足需要的手段:一是反射行 为;二是想像出某种对象的为;二是想像出某种对象的意象意象来满足目前的来满足目前的 需要。需要。 本我的活动是独立于个人的经验的,为整个本我的活动是独立于个人的经验的,为整个 人格提供了基础,因此为人格提供了基础,因此为“原发过程原发过程” (primary process)。 2、自我

11、(、自我(ego ):): (1)、自我的特征:)、自我的特征: 自我既能意识到本我的需要,又能认识到外自我既能意识到本我的需要,又能认识到外 界现实的要求,因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二界现实的要求,因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二 者的关系。自我是服务于本我的。者的关系。自我是服务于本我的。 自我还受到自我还受到“现实原则现实原则”它所提供的对它所提供的对 象必须是象必须是“真实的真实的”的支配。的支配。 贯注(贯注(kathexo, cathexis)是将心理能量投入是将心理能量投入 到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或过程上。到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或过程上。 自我的现实性活动被称为自我的现实性活动被称为

12、“继发过程继发过程”。 (2)“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焦虑”是危险逼近的警告。有三类:是危险逼近的警告。有三类: A、客观性焦虑:当个人的生存面临客观性的、客观性焦虑:当个人的生存面临客观性的 威胁时产生这种焦虑。威胁时产生这种焦虑。 B、神经性焦虑:当自我感到将被本我征服时,、神经性焦虑:当自我感到将被本我征服时, 产生这种焦虑。产生这种焦虑。 C、道德性焦虑:当个体已经或即将违背超我、道德性焦虑:当个体已经或即将违背超我 中内化的价值观时产生这种焦虑。中内化的价值观时产生这种焦虑。 为了应对后两种焦虑,自我必须使用为了应对后两种焦虑,自我必须使用“自我自我 防御机制防御机制”

13、。其共同点是:都扭曲现实;都在。其共同点是:都扭曲现实;都在 潜意识水平上操作。潜意识水平上操作。 几种基本的自我防御机制:几种基本的自我防御机制: A、压抑(、压抑(repression):受压抑的观念只有经):受压抑的观念只有经 过充分的伪装从而不引起焦虑时,才能进入意过充分的伪装从而不引起焦虑时,才能进入意 识。识。 B、移置(、移置( displacement ):用另一个对象或):用另一个对象或 目标取代引起焦虑的对象或目标。目标取代引起焦虑的对象或目标。 C、升华(、升华( sublimation ):当移置表现为用非):当移置表现为用非 性欲的目标取代性欲的目标时即升化。它是文性

14、欲的目标取代性欲的目标时即升化。它是文 明的基础。文明是一种妥协。明的基础。文明是一种妥协。 D、投射(、投射( projection):将引起焦虑的观念):将引起焦虑的观念 加到自身之外的另一个人或物上。加到自身之外的另一个人或物上。 E、认同(、认同( identification ):当一个人因没有):当一个人因没有 实践内化的价值观而感到受挫和焦虑时,他能实践内化的价值观而感到受挫和焦虑时,他能 象征性地借用他人的成功。象征性地借用他人的成功。 F、合理化(、合理化( realization ):对于一项失败或):对于一项失败或 缺点不是找出它的真正原因,而是给予糨理性缺点不是找出它的

15、真正原因,而是给予糨理性 的、逻辑的但却是错误的理由。的、逻辑的但却是错误的理由。 G、反向形成(、反向形成( reaction formation):做与实):做与实 际愿望正好相反的事情。际愿望正好相反的事情。 3、超我(、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的道德力量。是指导个体行为的、内是人格的道德力量。是指导个体行为的、内 化而来的价值观。化而来的价值观。 有两个部分:(有两个部分:(1)良心:由儿童受惩罚的经)良心:由儿童受惩罚的经 验内化而来。(验内化而来。(2)自我理想:内化而来的儿)自我理想:内化而来的儿 童受到奖赏的经验。童受到奖赏的经验。 自我以超我所认可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

16、需要。自我以超我所认可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六、贡献与不足:六、贡献与不足: 1、贡献:、贡献: 第一,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第一,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第二,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第三,对于异常行为的解释。第三,对于异常行为的解释。 第四,心理学向人文学科的渗透和普及。第四,心理学向人文学科的渗透和普及。 2、不足:、不足: 第一,资料收集方法的缺陷:没有控制第一,资料收集方法的缺陷:没有控制 性实验。性实验。 第二,对性的过分强调。第二,对性的过分强调。 第三,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冗长、昂贵,第三,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冗长、昂贵, 效果却不大。效果却不大。 第四

17、,缺乏可证伪性。第四,缺乏可证伪性。 第第2节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一、生平与著作:一、生平与著作: Carl Gustav Jung(1875_1961) ,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的代表之一,的代表之一,“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主要著作:无意识的心理学无意识的心理学(1912)、)、 心理类型心理类型(192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1933)、)、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原型(1936)、)、 回忆、梦和反省回忆、梦和反省(1961)等。)等。 二、人格的结构:二、人格的结构: 1、“psyche”(精神)的层次

18、:精神)的层次: 用用psyche来指来指MIND,有意识、个人无意识,有意识、个人无意识 和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1)意识:)意识: 意识的中心是自我。包含知觉、记忆等。意意识的中心是自我。包含知觉、记忆等。意 识是跟能使个人适应其环境的实在保持联系的识是跟能使个人适应其环境的实在保持联系的 通道。通道。 (2)“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 是属于个体的。由一切冲动、愿望、模糊的是属于个体的。由一切冲动、愿望、模糊的 知觉,以及无数其他经验所组成。它们不是被知觉,以及无数其他经验所组成。它们不是被 压抑就是被忘记。压抑就是被忘记。 可能易于被唤回到觉醒的意识中来。可能易于被唤回到觉醒的

19、意识中来。 (3)“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是个体不知道的。它包含着连远祖在内的过是个体不知道的。它包含着连远祖在内的过 去所有各个世代所累积起来的那些经验。去所有各个世代所累积起来的那些经验。 “集体无意识是从人的祖先的往事遗传下来集体无意识是从人的祖先的往事遗传下来 的潜在记忆痕迹的仓库。所谓往事,它不仅包的潜在记忆痕迹的仓库。所谓往事,它不仅包 括作为单独物种的人的种族的历史,而且也包括作为单独物种的人的种族的历史,而且也包 括前人类或动物的祖先在内。集体无意识是人括前人类或动物的祖先在内。集体无意识是人 的演化发展的精神剩余物,它是经过

20、许多世代的演化发展的精神剩余物,它是经过许多世代 的反复经验的结果所累积起来的剩余物。的反复经验的结果所累积起来的剩余物。” 他认为,进化论证实了所有种族的人脑结构他认为,进化论证实了所有种族的人脑结构 具有相似性,说明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性。具有相似性,说明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性。 2、“原型原型”( Archetype)论:)论: 荣格把集体无意识中的荣格把集体无意识中的“先天倾向先天倾向”称为称为 “原型原型”或或“原始意象原始意象”。它是心理经验的先。它是心理经验的先 在的决定因素;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 当时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21、。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有四种原始意象,它们是彼此分开的人格系有四种原始意象,它们是彼此分开的人格系 统:统: (1)人格面具()人格面具( persona ):): 是人格的最外层,隐藏着真我。同社会学上是人格的最外层,隐藏着真我。同社会学上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概念相似:一个人按照他认为别概念相似:一个人按照他认为别 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 (2)阿尼妈()阿尼妈( anima):阿尼妈表示男人的女阿尼妈表示男人的女 性特征;性特征; (3) 阿尼姆斯(阿尼姆斯(animus):表示女人的男性特):表示女人的男性特 征。以上二者都是从物种的原

22、始历史中产生的。征。以上二者都是从物种的原始历史中产生的。 (4)阴影()阴影( shadow ):): 一种较暗的自我。是人格的一种低级的、像一种较暗的自我。是人格的一种低级的、像 动物的部分,是来自生命较低形式的种族遗产。动物的部分,是来自生命较低形式的种族遗产。 它具有多种不道德的、易于动情的、令人生厌它具有多种不道德的、易于动情的、令人生厌 的欲望和活动。的欲望和活动。 荣格体系的最终部分是他的荣格体系的最终部分是他的“自我自我”概念。概念。 自我是最重要的原型。包含着无意识的各个方自我是最重要的原型。包含着无意识的各个方 面,因而它给人格的整个结构提供了统一性和面,因而它给人格的整个

23、结构提供了统一性和 稳定性。它是稳定性。它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一种内驱力。的一种内驱力。 “曼达拉曼达拉”( Mandala )或)或“魔术环魔术环” ( magic circle)是所有人力求完全一致和完)是所有人力求完全一致和完 整的象征。整的象征。 三、三、“人格类型人格类型”理论:理论: 1、内倾与外倾:、内倾与外倾: 内倾内倾-外倾是反应特殊情境的两种态度或方外倾是反应特殊情境的两种态度或方 式。式。 (1)外倾()外倾(extroversion):): 外倾的人是使自我外侧的力比多指向外部的外倾的人是使自我外侧的力比多指向外部的 事件、人们和情境。事件、人们和情境。 他们强烈地

24、感受着他的周围力量的影响,在他们强烈地感受着他的周围力量的影响,在 各种情境中都善于应付而且自信。各种情境中都善于应付而且自信。 (2)内倾()内倾( Introversion ):): 内倾的人的力比多是向内的:这种人好沉思,内倾的人的力比多是向内的:这种人好沉思, 喜内省,并且抵制外部的影响。在同别人和外喜内省,并且抵制外部的影响。在同别人和外 界接触中,他缺乏自信,而且比较倾向于孤僻界接触中,他缺乏自信,而且比较倾向于孤僻 和害羞。和害羞。 2、功能与人格差异:、功能与人格差异: 人格差异经由各种人格差异经由各种“功能功能”反映出来。反映出来。 (1)理性的反应方式:思维和感情。)理性的

25、反应方式:思维和感情。 思维是一种产生意识和领悟的概念过程。思维是一种产生意识和领悟的概念过程。 感情是权衡和评价的主观过程。感情是权衡和评价的主观过程。 (2)非理性的方式:感觉和直觉。)非理性的方式:感觉和直觉。 感觉是对物理客体的有意识的知觉。感觉是对物理客体的有意识的知觉。 直觉是在无意识状态中的知觉过程。直觉是在无意识状态中的知觉过程。 内倾或外倾的优势,同以上各种功能的优势内倾或外倾的优势,同以上各种功能的优势 相结合,便产生可能有的人格类型(共有相结合,便产生可能有的人格类型(共有8种)种) 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 1、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背景和主要特征是什、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背景和

26、主要特征是什 么?么? 2、哪些早期思想家为弗洛伊德的、哪些早期思想家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潜意识” 理论奠定了概念基础?理论奠定了概念基础? 3、试述弗洛伊德早期的心理结构理论并作出、试述弗洛伊德早期的心理结构理论并作出 评价。评价。 4、试述弗洛伊德晚期的人格结构理论并作出、试述弗洛伊德晚期的人格结构理论并作出 评价。评价。 5、简述弗洛伊德的、简述弗洛伊德的“自我自我”概念及其概念及其“自我自我 防御机制防御机制”。 6、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如何修正弗洛、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如何修正弗洛 伊德的伊德的“潜意识潜意识”概念的?概念的? 7、试述荣格的、试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理论对

27、于理论对于 我们理解文化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我们理解文化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的 意义。意义。 8、什么是荣格的、什么是荣格的“人格类型人格类型”论?它对论?它对 于人的行为有什么解释意义?于人的行为有什么解释意义? 二、生平与著作:二、生平与著作: Sigmund Freud(1856_1939),“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 的创始人,也是有史以来因提出划时代思想而的创始人,也是有史以来因提出划时代思想而 使人类自我形象受到重大冲击的人物之一。使人类自我形象受到重大冲击的人物之一。 生平与著作可划分为生平与著作可划分为5个阶段:个阶段: (1)科学准备时期()科学准备时期(18731886

28、):): 布吕克的影响。布吕克的影响。1885年春师从沙可。年春师从沙可。1886年年 私人开业行医并结婚。私人开业行医并结婚。 (2)揭示神经症的时期()揭示神经症的时期(18861895)癔癔 症研究症研究、科学心理学设计科学心理学设计(1895) 五、后期关于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五、后期关于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的理论:的理论: 1、本我(、本我( Id,音译,音译“伊底伊底”, 系系idioplasma的的 缩写):缩写): 是人格的驱动力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是人格的驱动力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 所有的本能(饥、渴、性);二是后天被压抑所有的本能(饥、渴、性);二是后天被压抑 的经验(特别是创伤性的性经验)。的经验(特别是创伤性的性经验)。 完全是潜意识的,受完全是潜意识的,受“快乐原则快乐原则”支配。支配。 与本能有关的集合能量被称为与本能有关的集合能量被称为“力比多力比多” (libido)。 C、道德性焦虑:当个体已经或即将违背超我、道德性焦虑:当个体已经或即将违背超我 中内化的价值观时产生这种焦虑。中内化的价值观时产生这种焦虑。 为了应对后两种焦虑,自我必须使用为了应对后两种焦虑,自我必须使用“自我自我 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其共同点是:都扭曲现实;都在。其共同点是:都扭曲现实;都在 潜意识水平上操作。潜意识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