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干病害课件_第1页
枝干病害课件_第2页
枝干病害课件_第3页
枝干病害课件_第4页
枝干病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概 说说 二、侵染循环的特点二、侵染循环的特点 3、侵入途径:侵入途径:各种伤口、自然孔口。各种伤口、自然孔口。 2 2、传播:、传播:风雨、气流;昆虫介体;土壤,鸟;带病植株和苗木、种风雨、气流;昆虫介体;土壤,鸟;带病植株和苗木、种 条等繁殖材料。条等繁殖材料。 4 4、潜育期:、潜育期: 潜伏侵染:病菌侵入寄主后,因种种原因受抑制而潜伏于树潜伏侵染:病菌侵入寄主后,因种种原因受抑制而潜伏于树 体内,当因某种原因造成树势衰弱,抗病能力降低时,潜伏体内,当因某种原因造成树势衰弱,抗病能力降低时,潜伏 状态的病菌开始活动,出现症状。状态的病菌开始活动,出现症状。 1 1、越冬场所(初侵染源)

2、、越冬场所(初侵染源):已感病的活立木已感病的活立木 枯死的树木或枝条枯死的树木或枝条 转主寄主等。转主寄主等。 三、枝干病害的防治三、枝干病害的防治 检疫检疫 林业技术措施为主林业技术措施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 红松疱锈病 转转 主主 寄寄 主主 东北茶镳子叶背面的东北茶镳子叶背面的 夏孢子堆、冬孢子堆夏孢子堆、冬孢子堆 夏孢子堆放大夏孢子堆放大 冬孢子堆放大冬孢子堆放大 冬孢子、担子及担孢子冬孢子、担子及担孢子 锈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夏孢子 4 4、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1 1)发病过程。)发病过程。 2 2)刚刚定殖的幼苗和)刚刚定

3、殖的幼苗和2020年生以年生以 内的幼树易感病。内的幼树易感病。 3 3)在杂草丛生的幼林内、林缘、)在杂草丛生的幼林内、林缘、 荒坡、沟渠旁的松树易感病荒坡、沟渠旁的松树易感病 4 4)生长季节(特别是)生长季节(特别是7 7、8 8、9 9月)潮湿而气温不过高的年份月)潮湿而气温不过高的年份 和地区发病最普遍。和地区发病最普遍。 松材线虫枯萎病松材线虫枯萎病 1 1、分布及危害、分布及危害 2 2、症状、症状 外部症状:外部症状:针叶失去光泽,逐针叶失去光泽,逐 渐萎蔫变黄,最后变成红褐色,而渐萎蔫变黄,最后变成红褐色,而 后全株迅速枯萎死亡。树脂分泌减后全株迅速枯萎死亡。树脂分泌减 少或

4、停止。少或停止。 内部生理病变:内部生理病变:形成层活动停形成层活动停 止。止。 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 呈现蓝灰色。呈现蓝灰色。 3 3、病原、病原 松材线虫(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lusBursaphelenchus xylophlus (Steiner et Steiner et BuhrerBuhrer)NikleNikle), ,原虫动物门线虫纲。原虫动物门线虫纲。 卵卵 成成 虫虫 繁殖周期繁殖周期 生长季节生长季节 分散周期分散周期 聚天牛蛹聚天牛蛹 室秋冬期室秋冬期 天牛天牛 侵入侵入 传播传播 松树松树

5、 4 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我国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我国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Monochamus alternatus)。)。 吉林以南各地均有发生吉林以南各地均有发生。 补充营养补充营养 伤口伤口 线虫线虫 繁殖期繁殖期 (在蛹室周越冬) (在蛹室周越冬) 成虫成虫 线虫线虫 卵卵 幼虫幼虫蛹蛹 成虫成虫 1 1、侵染循环:、侵染循环: 1 1)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病树原木及其制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病树原木及其制品; 2 2)越冬:在生病植株上,天牛蛹室中越冬;)越冬:在生病植株上,天牛蛹室中越冬; 3 3)侵染过程:由天牛羽

6、化后在健树新梢上取食造成的伤口侵入,适宜温)侵染过程:由天牛羽化后在健树新梢上取食造成的伤口侵入,适宜温 度下,度下,4-54-5天完成一代。天完成一代。2 2周后可分散到全株,破坏树脂道细胞,使水分周后可分散到全株,破坏树脂道细胞,使水分 疏导受到阻碍,导致树木死亡。天牛在衰弱或死亡树木上产卵,幼虫孵化疏导受到阻碍,导致树木死亡。天牛在衰弱或死亡树木上产卵,幼虫孵化 后蛀入木质部,秋冬季线虫聚集在天牛蛹室,天牛化蛹时,越冬后蛀入木质部,秋冬季线虫聚集在天牛蛹室,天牛化蛹时,越冬4 4龄幼虫龄幼虫 线虫钻入天牛成虫气管内,由天牛携带传播。线虫钻入天牛成虫气管内,由天牛携带传播。 2 2)高温干

7、旱对病害有利,最适温度是)高温干旱对病害有利,最适温度是20203030,病害,病害 多发生在多发生在7-97-9月。土壤缺水加速病害发展。月。土壤缺水加速病害发展。 3 3)不同品种抗病性不同。我国主要发生在黑松、赤松)不同品种抗病性不同。我国主要发生在黑松、赤松 和马尾松上。和马尾松上。 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加强检疫)加强检疫 2 2)防治媒介昆虫)防治媒介昆虫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成虫期,喷洒药剂;幼虫期,药剂熏蒸。成虫期,喷洒药剂;幼虫期,药剂熏蒸。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彻底清除病死木,主要用于除治幼虫;诱杀除治,彻底清除病死木,主要用于除治幼虫;诱杀除治, 主要用于除

8、治成虫。主要用于除治成虫。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管氏肿腿蜂,白僵菌等。管氏肿腿蜂,白僵菌等。 3 3)树干打孔注射和根部土壤处理除治线虫)树干打孔注射和根部土壤处理除治线虫 4 4)寄主松树更新换种,减少寄主源。)寄主松树更新换种,减少寄主源。 杨树腐烂病杨树腐烂病 1.1.分布及危害分布及危害 2.2.症状症状 干腐型干腐型 枝枯型枝枯型 水水漬漬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酒糟味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酒糟味 失水下陷,龟裂,黑色小突起,失水下陷,龟裂,黑色小突起, 在潮湿或雨后,挤出橘红色胶质丝状物在潮湿或雨后,挤出橘红色胶质丝状物 皮层糟烂,纤维分离如麻状,皮层糟烂,纤维分离如麻状,

9、易与木质部易与木质部 剥离剥离 枯死或生愈伤组织枯死或生愈伤组织 病害症状病害发生在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病初,皮部出现不规 则隆起,触之较软,剥皮则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 之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剥皮观看时,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 木质部表面出现褐色区。病皮不断扩大,以春、秋两季扩大速度最 快,纵向发展较横向快。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现密集的小黑丘疹状 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座。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 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桔黄色,即病菌的孢子角。孢子角边 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分生孢子器座有时呈同心环状排列。干 后病皮极易剥离,可见皮层腐烂成乱麻样的纤维丝条。若病皮

10、环干 一周时,自此以上的枝干,便干枯形成枯枝。小枝发病时无明显溃 疡斑,在粗皮部分发病时也无明显的溃疡斑,也无卷须状孢子角, 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块。 . . 病原病原 主要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污黑腐皮壳菌 其无性型为半知菌亚门的金黃壳囊孢菌 子囊壳 分生孢子器 . .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1 1)侵染循环:)侵染循环: 越冬:以菌丝、分生孢子器、越冬:以菌丝、分生孢子器、 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 传播:风、雨、昆虫等;传播:风、雨、昆虫等; 侵入: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伤口或死亡组织; 潜育期:潜育期:6-106-10天,有再侵染。天,有再侵染。 2 2)各地气温不同,发

11、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3 3)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 4 4)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 5 5)病害发生与树种、气候、土壤、造林及管理状况、)病害发生与树种、气候、土壤、造林及管理状况、 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危害等密切相关。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危害等密切相关。 .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1 1) 选用抗病良种选用抗病良种 2 2) 培育健康壮苗培育健康壮苗 3 3) 造林后加强管理造林后加强管理 4 4) 改善林地及周围卫生状况改

12、善林地及周围卫生状况 5 5) 避免造成伤口,保护伤口避免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6 6)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200倍液、倍液、843843康复剂康复剂 核桃枝枯病核桃枝枯病 一、分布及危害一、分布及危害 二、症状:主要危害幼嫩枝条。受害枝的叶片变黄脱落。皮二、症状:主要危害幼嫩枝条。受害枝的叶片变黄脱落。皮 层颜色改变暗灰褐色、浅红褐色、深灰色。死亡的枝条上不层颜色改变暗灰褐色、浅红褐色、深灰色。死亡的枝条上不 久产生黑色突起。久产生黑色突起。 三、病原:三、病原: 半知菌亚门的矩圆黑盘孢半知菌亚门的矩圆黑盘孢 (Melanconium Oblongum

13、) 胡桃黑盘孢胡桃黑盘孢 (M.juglandinum) 四、发病规律:四、发病规律: 1、病菌在病枝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在病枝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2、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枯枝处侵入。、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枯枝处侵入。 3、此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因此发病轻重与栽培管理、树、此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因此发病轻重与栽培管理、树 势强弱有密切关系。势强弱有密切关系。 4、分生孢子存活时间很长。、分生孢子存活时间很长。 五、防治措施五、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对于苗木和、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对于苗木和 幼树尤其要注意防冻和防春旱的工作;幼树尤其要

14、注意防冻和防春旱的工作; 2、及时剪除病枝并进行适当处理或彻底烧毁,以防、及时剪除病枝并进行适当处理或彻底烧毁,以防 蔓延;蔓延;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70%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倍液,90%百百 菌清菌清300倍液,倍液,25%多菌灵多菌灵350倍液等。倍液等。 泡桐丛枝病(凤凰窝)泡桐丛枝病(凤凰窝) 1. 1. 分布及危害分布及危害 2.2.症状症状 (1 1) 丛枝型丛枝型 (2 2) 花变枝叶型花变枝叶型 三、病原三、病原 MLO MLO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四、发展规律四、发展规律 1 1、植原体在病株上大量存在于韧皮部疏导组织的筛管内,、植原体在病株上大

15、量存在于韧皮部疏导组织的筛管内, 通过筛板孔移动,侵染到全株。通过筛板孔移动,侵染到全株。 2 2、传播:嫁接、病根繁殖、带病的苗木和根的调运,媒、传播:嫁接、病根繁殖、带病的苗木和根的调运,媒 介昆虫(茶翅蝽、烟草盲蝽等)。介昆虫(茶翅蝽、烟草盲蝽等)。 3 3、病害发生与育苗方式、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因素、泡、病害发生与育苗方式、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因素、泡 桐种类等有关。桐种类等有关。 五、防治方法五、防治方法 1 1、培育无病苗木、培育无病苗木 2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 3 3、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 4 4、防治媒介昆虫、防治媒介昆虫 5 5、对病株进行修除或环剥、对病株进

16、行修除或环剥 6 6、药物治疗:四环素类药物、药物治疗:四环素类药物 枣疯病枣疯病 1 1、分布及危害、分布及危害 2 2、症状、症状 根部:具疯症的根孽根部:具疯症的根孽 枝叶:小叶型、花叶型枝叶:小叶型、花叶型 花器:变枝叶花器:变枝叶 果实:花脸型、组织松散果实:花脸型、组织松散 3 3、病原、病原 MLOMLO 4 4、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1 1)侵入以后,首先运行至根部,然后遍及全株)侵入以后,首先运行至根部,然后遍及全株 2 2)传播:嫁接、叶蝉)传播:嫁接、叶蝉 3 3)潜育期:)潜育期:1 1个月个月-1-1年年 5 5、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1 1、培育抗病品种、培育抗病品种

17、2 2、选用健康无毒的繁殖材料、选用健康无毒的繁殖材料 3 3、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 4 4、防治媒介昆虫、防治媒介昆虫 (喷药、合理规划枣园)(喷药、合理规划枣园) 5 5、手术治疗(主干环剥和祛除疯枝)、手术治疗(主干环剥和祛除疯枝) 6 6、药物治疗:四环素类药物、药物治疗:四环素类药物 发病规律: 当平均温度超过7时,病斑开始扩大,气温 维持2030时,最适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 殖,病斑发展迅速。一般侵入58d后出现 病斑,1018d产生子座,随后产生分生孢 子器。平均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病斑发 展迟缓。 病原菌为兼性寄生菌,引起潜伏侵染性 病害,病害的发生与立地条件、气候、林分 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一般阴 坡、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 良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林分,栗树生长旺 盛,抗病力强,发病低或不发病;反之,则 发病率高。幼龄林当年发病和枯死率高,老 龄树当年发病和枯死率低。栗树随林龄增高, 累积发病率也增高。不同栗树品种之间的抗 病力存在差异。 病原菌一年四季均可形成分生孢子器及 分生孢子,但以春、夏季为多,分生孢子在 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3个月,甚至可长达1 年之久;子囊孢子的成熟期以秋季为多,但 子囊孢子的释放是长期的,可达数月,且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