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总论课件_第1页
肌肉总论课件_第2页
肌肉总论课件_第3页
肌肉总论课件_第4页
肌肉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肌肉总论1 肌肉总论 课的任务:了解骨骼肌的各种形状,掌握骨 骼肌的大体结构,了解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掌握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了解研究肌肉机能 的方法。 肌肉总论2 肌肉总论 全身共有骨骼肌约434块,我们在分析动作中常用的约有75 对较大块的肌肉。成年人的骨骼肌约占人体重的40%(女性 为35%),而四肢肌 又占全身肌肉的80%, 其中下肢肌占全身肌 肉的50%。 肌肉总论3 一、骨骼肌的分类和命名一、骨骼肌的分类和命名 (一)按肌肉形状分类: 按肌肉的形状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梭形肌、 羽状肌和轮匝肌等。 (二)按肌头的数量命名: 根据肌头的多少可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肌头是

2、指肌肉的起点腱,大多数肌肉为单头肌。 肌肉总论4 (三)根据肌腹的数量分: 可分为二腹肌、多腹肌。 肌腹与肌腹之间以腱相连。 如腹直肌。大多数肌肉为一 个肌腹。 (四)按机能命名: 按机能命名的有屈肌、伸肌、展肌、收肌、旋前肌、旋后 肌、括约肌、开大肌、提肌等。 (五)按肌肉的起止点命名: 如肱桡肌、胸锁乳突肌等。 (六)根据肌肉跨过的关节分类: 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称为单关节肌;跨过两个关节的 肌肉,叫双关节肌;跨过二个以上的关节,称为多关节肌。 肌肉总论5 二、骨骼肌的大体结构二、骨骼肌的大体结构 骨骼肌由肌腹、肌腱、血管和神经构成。 (一)肌腹:肌腹主要由肌纤维构成,每条肌纤维长度在1毫

3、 米到15厘米之间。较长的肌肉,是由若干肌纤维连接而成。 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称肌内膜。由100- 150条肌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肌束,外面包有肌束膜。由若 干肌束组成整块肌腹,外面包有肌外膜。 在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中都分布有 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与肌肉的营养和神 经支配有关。 肌腱 肌腹 肌肉总论6 (二)肌腱:肌腱大都位于肌腹两端。肌腱由胶原纤维束构成, 胶原纤维不是平行排列,而是互相交织成辫状。肌腱没有收 缩功能,但有很强的抗张力(拉力)性能。据实验,成年人的 肌腱,每平方厘米的抗张力达661-1265公斤,而松弛的肌肉 抗张力强度只有5.44公斤。 (三)骨骼肌中的血管

4、 骨骼肌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特别丰富。据估 计在人的骨骼肌中,每平方毫米约有毛细血管3000条,全部 肌肉毛细血管长度约为10万公里。在安静时,肌肉中毛细血 管并不是全部都开放,一般每平方毫米只有100条毛细血管 开放。而在激烈运动时,可有3000条毛细血管开放。 肌肉总论7 (四)骨骼肌中的神经 骨骼肌中分布的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三 类。 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一个运动神经元以及它所支 配的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骨骼肌的基本机 能单位。一般的运动单位约有100条肌纤维,而较大的运动 单位则有1000-2000条肌纤维。运动单位愈大、收缩力愈强, 大块

5、肌肉由大运动单位构成。 肌肉总论8 三、骨骼肌的辅助结构三、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一)筋膜: 筋膜是包在肌肉周围的结缔组织膜,较厚。分为浅筋膜和 深筋膜。 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皮肤深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深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在肌肉周围。深筋膜构成 肌鞘和肌间隔,分隔各块肌肉或肌群,保证每块肌肉或肌群 能单独活动,互不干扰。同时对肌肉还有保护作用。 (二)腱鞘: 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结缔组织膜,呈长管状。腱鞘由外层 和内层组成,外层厚而韧,称纤维鞘。内层称滑液鞘,分为 壁层和脏层,两层之间有滑液。脏层连于肌腱,壁层连于纤 维鞘。腱鞘有保护肌腱的作用,主要分布在手和足部的肌腱 外面。

6、 肌肉总论9 (三)滑液囊: 滑液囊也称滑膜囊,内有滑液可减少摩擦。滑液囊位于软 组织与骨之间,有肌下滑膜囊、腱下滑膜囊和皮下滑膜囊。 (四)籽骨: 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成,通常位于肌肉止点腱与骨之间。例 如,髌骨就是股四头肌止点腱与股骨髌面之间的籽骨。籽骨可 以增大肌肉的肌拉力角,从而加大了肌肉工作的力臂有利于肌 肉发力。 (五)滑车: 滑车有两种:一种是骨性滑车,即骨性槽,滑车表面覆以 软骨,有肌腱或籽骨在此滑动。如股骨下端前面的髌面,就是 骨性滑车,髌骨在此滑动。还有足骨的内、外踝等处都有骨性 滑车存在。另一种滑车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环,有肌腱从环中 通过。滑车的作用也有两个:一个是防止肌腱向

7、旁边移位。另 一个是肌腱通过滑车后往往会改变拉力方向。 肌肉总论10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肌肉总论11 四、骨骼肌的物理特性四、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一)伸展性与弹性 骨骼肌具有伸展性和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 当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长度。适当的提高肌肉的伸展性 和弹性,对肌肉工作很有利。因此,加强肌肉柔韧性训练和 力量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粘滞性 肌肉的粘滞性是由肌肉内部胶状物(原生质)所造成的,在 肌肉收缩时产生一种阻力。粘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温度越高,粘滞性就越小,越灵活。 因此准备活动也叫做热身运动,可提高肌肉温度,减少粘滞 性

8、,对提高成绩,减少损伤有重要意义。冬季肌肉容易拉伤, 应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肌肉总论12 五、肌肉工作术语五、肌肉工作术语 (一)近固定(近侧支撑)与远固定(远侧支撑): 近固定当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则称为近固定, 或近侧支撑。此时,起点为定点,止点则为动点。 远固定当肌肉收缩时,止点相对固定,则称为远固定, 或远侧支撑。此时,止点为定点、起点则为动点。 例如在作推铅球动作时, 伸肘关节的肱三头肌是近固 定工作。在作俯卧撑动作时, 伸肘关节的肱三头肌则是远 固定工作。 近固定 远固定 肌肉总论13 (二)上固定(上支撑)与下固定(下支撑) 这主要是指分布在躯干腹侧和背侧的一层肌肉。它

9、们的肌 纤维呈上下行排列,肌肉的上端连于胸廓,下端连于骨盆, 如腹直肌、竖脊肌等。 上固定-当胸廓相对固定,骨盆运动时,参与工作肌肉 是作上固定工作。或上支撑工作,例如“仰卧举腿”。 下固定-当骨盆相对固定,胸廓运动时,参与工作的肌 肉,则为下固定工作。或下支撑工作,例如“仰卧起坐”。 (三)无固定工作 肌肉收缩时,两端的附着骨都运动,则称为无固定工作,例 如挺身跳远的腾空动作。 肌肉总论14 六、骨骼肌功能的解剖学分析法六、骨骼肌功能的解剖学分析法 (一)肌拉力线的概念: 当肌肉收缩时,对肌肉的起点和止点均产生的一种拉力,这 种拉力是每一条肌纤维收缩力的总和。如果用线段来表示肌 肉拉力,就称

10、为肌拉力线。所以肌拉力线就是肌肉拉力的合 力作用线。肌拉力线是一个矢量,它表示了肌拉力线的方向, 其方向总是指向定点,并与环节运 动的方向一致。 (二)肌拉力线的确定: 从肌肉的动点中心到定点中心作一直线, 此线即表示该肌的拉力线。如果肌肉或 肌腱在某一骨突或滑车处突然转弯,则 由肌肉动点中心向转弯处中心作一直线, 就表示肌肉的拉力线。如三角肌、腓骨 长肌等。 肌肉总论15 (三)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肌肉拉力线与关节运 动轴的方位关系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运动。 1、额状轴:当肌拉力线位于关节额状轴前面时,则产生屈 的运动,如肱二头肌;若肌拉力线位于额状轴后方时,则产 生伸的运动,如肱三头肌。但膝、踝关节相反。 2、矢状轴:当肌拉力线位于关节矢状轴外侧或上方时,则 产生外展的作用,如三角肌;若肌拉力线位于关节矢状轴的 内侧或下方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