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学脊柱侧弯1 脊柱侧弯 运动学脊柱侧弯2 第一节 概述 脊柱侧弯(scoliosis) :是脊柱的侧向弯 曲畸形,通常是脊柱冠状面 、矢状面及轴向的三维畸形。 运动学脊柱侧弯3 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占50%80% 男女比例为1:9(重女轻男)(重女轻男) 有明确原因的脊柱侧弯 运动学脊柱侧弯4 临床表现 在脊柱侧弯病例,凹侧的椎体及椎间盘 压缩,韧带和肌肉挛缩,凸侧的椎体伸 长,韧带和肌肉拉长,凸侧的椎体、横 突及肋骨后角部向后旋转,使凸侧胸后 壁隆起。 运动学脊柱侧弯5 临床表现 剃刀背畸形:凸侧胸壁隆起和同侧胸 前壁凹陷、凹侧
2、的胸后壁平坦和同侧胸 前壁突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特 点就是双肩不等高,背部隆起, 胸廓变形。 剃刀背畸形剃刀背畸形 运动学脊柱侧弯6 脊柱侧凸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部位畸形不同部位畸形 高位高位:颈胸段以上。影响外在美观;可有头痛症 状;胸廓变形、压迫臂丛神经。 中位:中位:胸椎侧凸。影响心肺功能 低位:低位:包括胸腰段、腰椎和腰骶侧凸。不同程度 的腰背痛,二便功能障碍。 运动学脊柱侧弯7 发病原因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可 能有以下原因: 1.遗传因素 2.神经系统平衡功能的失调 运动学脊柱侧弯8 三柱理论三柱理论 1983年年Denis将脊柱分为前、中、将脊柱分为前、中、 后三柱。后
3、三柱。 前柱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 一、椎间盘的前部。一、椎间盘的前部。 中柱: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 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 后柱后柱:椎弓、关节突、黄韧带、:椎弓、关节突、黄韧带、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前柱承担前柱承担80 的应力的应力 中柱和后主承中柱和后主承 担担20应力应力 4.生长不对称 前柱快于后柱前柱快于后柱 运动学脊柱侧弯9 5.生物力学因素:姿势不良、过早负重等。 运动学脊柱侧弯10 常用术语 (一):侧凸中旋转最显著,偏离中轴 线最远的椎体。 (二):位置最高或最
4、低,对于凸侧或 凹侧斜度最显著的椎体。 (三):无结构性椎体改变,在 卧位时可被侧向屈曲矫正或矫正过度的弧。 运动学脊柱侧弯11 常用术语 (四):在卧位侧向屈曲不能完全 矫正的弧。 (五):数个弧中最早出现的弧。 (六):最大的结构弧。 (七):在主弧上方或下方出现为保 持躯干平衡的弧。它可能是结构性弧。 运动学脊柱侧弯12 顶椎 上端椎 下端椎 运动学脊柱侧弯13 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 (一)婴儿型(03岁) 特点: 3岁以内发病 男性发病多 多数为左侧凸 合并身体其他缺陷 分消退型消退型和进展型进展型 肋椎角(RV)角 运动学脊柱侧弯14 特发性脊柱 侧凸分型 (二)少年型(410岁) 特
5、点: 410岁发病 女性发病多,多为右侧凸 发展迅速 运动学脊柱侧弯15 特发性脊柱 侧凸分型 (三)青少年型(1020岁) 特点: 1120岁发病 骨骼生长迅速,处于侧凸进展加速期 运动学脊柱侧弯16 颈弯:顶椎在C1C6之间。 颈胸弯:顶椎在C7T1之间。 胸弯:顶椎在T2T11之间。 胸腰弯:顶椎在T12L1之间。 腰弯:顶椎在L2L4之间。 腰骶弯:顶椎在L5或S1。 按脊柱侧凸顶椎所在的解剖位置又分为: 运动学脊柱侧弯17 第二节 诊断 和评定 一、诊断 1、症状 时间 进展情况 家族史 身高、体重、双臂间距、双下肢长度、感觉 运动学脊柱侧弯18 诊断和评定 2、体格检查 患者裸露背
6、部,自然站立,双目平视,手臂 下垂,掌心向内。 运动学脊柱侧弯19 静态观察: 双肩是否等高 双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平面 两侧腰凹是否对称 两侧髂嵴是否等高 棘突连线是否偏离中线 运动学脊柱侧弯20 运动学脊柱侧弯21 动态观察(脊柱前屈试验): 被检查者双下肢直立,低头,躯干徐徐 前弯,检查者从患者背部中线切线观察上 、及背部两侧是否等高 对称,不对称者为前屈试验阳性。上述中有 1项以上不正常合并前屈试验阳性,临床则 拟为脊柱侧凸。 运动学脊柱侧弯22 运动学脊柱侧弯23 患者双手握住头顶横杠悬吊身体时可以 判断侧凸是否消失或减轻: 若侧凸消失,则表示可完全矫正; 侧凸减轻,则表示可部分矫正。
7、 患者站立时做向左、向右侧弯动作时也 可以初步判断侧弯可矫正的程度。 运动学脊柱侧弯24 3、X线检查 运动学脊柱侧弯25 放射线评估 运动学脊柱侧弯26 脊柱侧移脊柱侧移 运动学脊柱侧弯27 侧弯顶点侧弯顶点 胸胸 (7-10) 胸胸(11)腰腰(1)腰腰(123) 运动学脊柱侧弯28 脊柱旋转脊柱旋转 运动学脊柱侧弯29 骨盆变化骨盆变化 -+ 运动学脊柱侧弯30 特发性脊柱 侧凸的评定 评定包括: Cobb角、脊柱的旋转程度、骨成熟度角、脊柱的旋转程度、骨成熟度 运动学脊柱侧弯31 (一)Cobb角 测量方法:在脊柱X线正位片上,先 在上端椎上缘画一水平线,再沿下端椎 体下缘再画一水平线
8、,最后画这两条水 平线的垂直线,两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 角,代表脊柱侧凸的程度。 运动学脊柱侧弯32 Cobb角 Cobb角评定 运动学脊柱侧弯33 椎体旋转 Moe法测量椎体的旋转程度:在正位x线片观 察两侧椎弓根的位置,将正位半个椎体分为三等份, 根据椎弓根不同位置分为5度。 0度:两侧椎弓根的位置正常,无移位; 1度:凸侧椎弓根内移1等份距离; 2度:凸侧椎弓根内移2等份距离; 3度:凸侧椎弓根内移至中线; 4度:凸侧椎弓根内移至越过中线; 运动学脊柱侧弯34 运动学脊柱侧弯35 椎体旋转 凹侧椎弓根 与椎体边缘重叠 将要消失 完全消失 消失 凸侧椎弓根 0级:椎弓根对称 1级:轻度移
9、向中线 2级:移到2/3 4级:超过中线 3级:接近中线 运动学脊柱侧弯36 (三)骨成熟度评定 Risser征 最常用的骨成熟度评价方法。判断标准为: 髂嵴骨骺未出现为0, 外侧25以内出现骨骺为1; 50以内出现为2; 75以内出现为3; 75以上出现为4,但骨骺未与髂嵴融合; 全部融合为5。 Risser指数为5时,表示脊柱生长发育已结束。 运动学脊柱侧弯37 骨成熟度 运动学脊柱侧弯38 第三节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方法: 姿势体位训练 运动疗法 侧方电刺激 牵引治疗 佩戴矫形器 手术治疗 运动学脊柱侧弯39 治疗目的和原则 预防脊柱侧凸发展,保持脊柱在最佳的矫 正位。 改
10、善畸形,尽可能恢复躯体平衡,保持双 肩或骨盆在同一水平。 尽可能使结构性脊柱侧凸伸直。 运动学脊柱侧弯40 方案选择 1、Cobb角在10以下的脊柱侧凸,可密 切随访,同时进行姿势训练和矫正体操。 2、Cobb角1020的脊柱侧凸,除 上述方法外,加用侧方电刺激。 运动学脊柱侧弯41 3、Cobb角2045的脊柱侧凸, 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时行 矫正体操或侧方电刺激。 4、Cobb角45以上的脊柱侧凸,或曲 度稍小但旋转畸形严重的患者,应手术矫 正,术后再配戴矫形器。 运动学脊柱侧弯42 Cobb角角Risser 征征需要的治疗需要的治疗 5。(则需要 应用支具治疗) 30 45 23(需要立
11、即应用支具治疗) 40 45 05支具治疗的效果差 45 建议手术治疗 运动学脊柱侧弯43 (一)、姿势训练(一)、姿势训练 目的是减少腰椎和颈椎前凸程度,以牵伸脊 柱。 1、骨盆倾斜训练 2、姿势对称性训练 运动学脊柱侧弯44 (二)运动疗法(二)运动疗法 矫正体操 :Cobb角在10以下的脊柱侧凸,及配 合侧凸矫形器的治疗。 :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力 量。 :加强脊柱凸侧肌群肌力,调整脊柱生物力 学平衡,矫正侧弯,提高耐力和呼吸功能。 运动学脊柱侧弯45 :在卧位或匍匐位进,在特定姿势, 利用肩带、骨盆的运动进行矫正训练。 2.不对称爬行 属于增加脊柱柔韧性的练习。 运动学脊柱侧弯
12、46 运动治疗 进行矫正体操,适宜于cobb角1020 患者,体操项目如下: 肘膝着地位或膝胸着地位,前后爬行或匍匐 环形 运动学脊柱侧弯47 跪位,左、右偏坐,轮流进行。左侧凸者 重点练习右侧偏坐;右侧凸者,重点练习 左侧偏坐。 运动学脊柱侧弯48 俯卧位,双肘半屈在前支地,双下肢后伸抬 起。 运动学脊柱侧弯49 运动学脊柱侧弯50 关于运动治疗的几点说明 矫正体操对脊柱侧凸的疗效尚有争议。但根 据学者对20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用矫 正体操治疗结果,治疗组侧凸消退率为 29.6%,比没有治疗,单纯观察组的消退率 明显高。矫正体操的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 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通过凸侧的骶棘肌
13、、 腹肌、腰大肌、腰方肌,调整两侧的肌力平 衡。 运动学脊柱侧弯51 (四)侧方表面电刺激疗法 1、 儿童和青少年的轻度特发性脊 柱侧凸。 2、 电刺激作用于脊柱侧凸凸侧 的有关肌肉群,使之收缩,产生对脊柱 侧凸的矫正力。 运动学脊柱侧弯52 3、 刺激位置:在顶椎相连肋骨与腋后线及 腋中线相交点做好标志,作为放置电极板 的中心参考点。在此点上、下方向5 6cm处作好标志为电极板的中心。同一组 电极板的中心距离不能小于10cm。 运动学脊柱侧弯53 刺激强度及时间:从3040mA开始,2星 期后应达到6070mA,每日8小时左右。 效果评定:应以肉眼观察到在电刺激时脊 柱侧凸矫正变直,医生可触
14、到脊柱部位棘 突左右移动为达到理想效果的标志。 运动学脊柱侧弯54 (五)矫形器矫正 生物力学三点或四点矫正规律来 矫正侧凸。三点加力用于单纯胸腰段侧凸 或腰段侧凸,四点加力多应用于双侧凸。 运动学脊柱侧弯55 2 2、支具治疗的适应征、支具治疗的适应征 2040度之间的轻度脊柱侧凸,侧凸超过40度不 宜支具治疗。 骨骼未成熟的患儿宜用支具治疗。 两个结构性弯曲到50度或单个弯曲超过45度时, 不宜支具治疗 合并胸前凸的脊柱侧凸,不宜支具治疗。 节段长的弯曲,支具治疗效果佳,40度以下弹性 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侧凸。 病人及家长不合作者不宜支具治疗。 运动学脊柱侧弯56 3.3.矫形器的选择矫形
15、器的选择 密尔沃基(Milwaukee)矫形器:主要适用于T6以上颈胸段 的脊柱侧凸。(CTLSOCTLSO) 波士顿(Boston)矫形器:下胸段和腰段的脊柱侧凸。 (TLSOTLSO) 色奴(Chenuau)矫形器:适用于T6以下胸腰段的脊柱侧凸。 是一种主动式的抗脊柱侧凸和旋转的矫形器。 运动学脊柱侧弯57 密尔沃基矫形器密尔沃基矫形器 运动学脊柱侧弯58 运动学脊柱侧弯59 波士顿矫形器波士顿矫形器 运动学脊柱侧弯60 色奴矫形器色奴矫形器 运动学脊柱侧弯61 运动学脊柱侧弯62 运动学脊柱侧弯63 有一个穿戴适应期:在2周内逐渐达到22 23小时的穿戴时间。 保证穿戴时间和长期穿戴:
16、每天穿戴22 23小时,余下12小时做矫正体操、清洁皮 肤和矫形器。 4.矫形器穿戴的注意事项 运动学脊柱侧弯64 定期复查:每36月复查X线片。 穿戴要求:每日行矫形器内体操、取下 矫形器后行矫正体操、加强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 运动学脊柱侧弯65 心理、行为治疗 生活行为的调整和改变生活行为的调整和改变: 坐要正,立要直,养成良好的坐立姿势。 书桌或写字台的高度与坐椅的高度要匹配,防 止坐椅过高,而桌子过矮。 不单肩背书包或重物,而要双肩背。 勤奋地作腰背肌练习,以增加椎旁肌对脊柱的 支撑能力。 坐位姿势不要持续时间过久(如看电视、上 网),应间断变换姿势,防止腰肌劳损。 运动学脊柱侧弯66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 着重说明一下几个要点:着重说明一下几个要点: 脊柱侧凸的非手术疗法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 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 学习再忙,时间再少,要把体操治疗作为生活 的一部分。 对支具治疗建立信心,合理的支具治疗其有效 率在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