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环境(07.10.11)_第1页
第八章环境(07.10.11)_第2页
第八章环境(07.10.11)_第3页
第八章环境(07.10.11)_第4页
第八章环境(07.1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2 本章:本章:1010学时(理论课学时(理论课4 4学时、实验课学时、实验课6 6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 (2 2学时学时) )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环境的概念、意义、范围环境的概念、意义、范围 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环境与护理的关系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第二节医疗环境第二节医疗环境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医院的社会环境医院的社会环境 3 教学目标(12节) v了解: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v熟悉:医疗环境、范围 v掌握: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生存、医疗) v应用:能依据实际情况,为患者的住院环境进 行调节、控制 4 1、环

2、境的概念、环境的概念 2、环境的意义、环境的意义 3、环境的范围、环境的范围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5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周围事物及影响的总和。环境是周围事物及影响的总和。 广义的环境包括生存空间中所有的生物与广义的环境包括生存空间中所有的生物与 非生物及其相互的作用与关系。非生物及其相互的作用与关系。 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6 WHO认为: 环境是在特定时刻由环境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各种 因素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的活动直构成的整体状态,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的活动直 接或间接地产生现实或远期的影响。接或间接地产生

3、现实或远期的影响。 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7 2、环境的意义 环境(环境(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 v环境支持人类生命、生存及其活动环境支持人类生命、生存及其活动. . v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 代谢上,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代谢上,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 息的交换和转移,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息的交换和转移,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8 3、环境的范围 v包括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空间、资源及其他事物包括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空间、资源及其他事物 v

4、人类的环境分为人类的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 v所有有生命的系统都有一个内环境和围绕在其所有有生命的系统都有一个内环境和围绕在其 周围的外环境周围的外环境 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9 内环境 v内环境包括人的内环境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两方面。 v内环境可帮助有生命的系统适应外环境的改变,内环境可帮助有生命的系统适应外环境的改变, 并且使系统能够和外环境交换维持生命所需要并且使系统能够和外环境交换维持生命所需要 的物质。所以维持内环境平衡是延续生命的必的物质。所以维持内环境平衡是延续生命的必 备条件。备条件。 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10 外环境 v物理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物

5、理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v社会环境: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环境: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 生理环境生理环境 心理环境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相互制约 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11 v护理学家纽曼( Neuman )认为: 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生长发育等四种因素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生长发育等四种因素 相互关系的动力合成体。相互关系的动力合成体。 v罗伊(Roy)认为: 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结合体。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结合体。 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12 二、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物理因素 社会

6、因素 13 环境影响人,但也被人所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被滥用和消 耗以及人口过快增长使环境的生态平衡紊乱。 这种变化导致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后果,对 人类的生存将构成威胁。 (一)物理因素(一)物理因素 14 (二)社会因素(二)社会因素 1、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社会、医疗保障等 诸方面。 人群的健康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15 2、社会阶层 如:如: 经济收入经济收入 教育程度教育程度 价值观念价值观念 卫生服务卫生服务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等等等等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社会阶层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

7、环境社会阶层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状况呈现种种差别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状况呈现种种差别 16 3 3、文化因素、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其亚群成员所特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 特定人群适应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传统模式。 社会文化系统包括:社会文化系统包括: 教育制度、人民维护素质、受教育程度、家庭和邻居的影响,以 及文化娱乐场所、新闻、出版、影视等大众媒介、风俗习惯和宗教信 仰,以及各种社会潮流的影响。 与健康有关的文化因素包括:与健康有关的文化因素包括: 对症状的感知,偏爱的治疗方式以及实施营养、安全和生活的行为 方式等。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17 4、生活方式 受个人

8、先天和习惯的影响,同经济、文化和政治等 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5、社会关系 人生活在由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而成的社会群体之中 , 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是否能相互支持,不仅是影响健康的 因素,而且是健康的基本内容。 6、卫生服务 向个人和社区提供范围广泛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保护和改善人群的健康。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18 三、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南丁格尔认为:“症状和痛 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 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 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 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 合适的饮食等”。 v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 19 v护士的职责: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

9、的不良影响及积极的影响。 2、护士在与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接触的日常工作中,应告知他们如 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有放射线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 识指导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害。 3、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个 体、家庭、社区及社会对环境资源如何进行保护。 4、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提出住宅区对环境与健康的威胁。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研究如何改 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环境与护理环境与护理 国际护士会的倡导 20 第二节 医疗环境 21 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的安排、布置、工作程序都需要以服务的对 象病

10、人为中心,考虑病人的舒适与方便,有利于病人的 治疗、休养和康复。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性: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性: 1、安全舒适的心理社会环境 2、质量合格的物理环境 3、控制感染的生物环境 22 一、医院的物理环境 23 1、 空间 v为病人安排空间时,必须考虑到儿童需要游戏活动 的空间,成年人需要休息室或会客室等场所,以从 事社交活动,同时亦需要一个能独处的空间。 v在医院里,为方便操作和护理,以及为了保证病人 有适当的空间,病床之间的 距离不得少于lm。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24 2、温度 v一般室温保持在18182222较为适宜 v室温过高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11、,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 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 v室温过低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肌肉紧张而 产生不安,又会使病人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温度舒适的差异性:温度舒适的差异性: v年龄: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保持在2224较为适宜 v活动量:活动量较少的人比活动量大的人所喜欢的室温高 v病情:烫伤、甲亢、高热的病人室温宜低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25 3、湿度 v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v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 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 v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 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

12、气管切开病人尤其不利。 根据评估湿度的情况进行调节: v当室内湿度大于室外时,使用空气调节器、或开门窗使空气流通。 v室内湿度过低,则可在地面洒水,冬天可在暖气或火炉上安放水槽、 水壶等蒸发水汽,以达到提高湿度的目的。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26 4 4、通风、通风 v污浊的空气中氧气不足,使人的正常生理 及心理状况受到干扰,常产生烦躁、倦怠、 头晕、食欲不振等。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 v一般通风3 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v保持空气的新鲜、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使病人精神 振奋心情愉快。 v通风也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27 5 5、噪声

13、、噪声 v噪声危害的程度视音量的大小、频率的高低、持续暴露 时间和个人的耐受性而定。 v高达120分贝以上突发性噪声可导致永久性失聪。如爆 炸声、鞭炮声、警报声等。 v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 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 头痛、失眠等症状。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28 病区内应做到病区内应做到“五轻五轻”: 1、说话轻:注意自己的声量保持在适当的状态。但也不可 耳语,因为耳语会使病人发生怀疑、谈会与恐惧。 2、走路轻:工作时应穿软底鞋,走路时脚步要轻巧。 3操作轻:操作时动作轻稳,尽量避兔制造不必要的噪声。 推车轮轴定时滴注润滑油,以减少

14、摩擦发出的噪声。 4、关门轻:病室的门及椅脚应钉橡胶垫;开关门窗时随时 注意轻开轻关。 5、音量轻:注意电视、电话、呼叫系统音量。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29 6 6、光线、光线 v病室采光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v日光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等,各种射线都有很强的生物学作用。经常 开启门窗,让阳光直接射入或协助病人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对辅助 治疗有益,日光的变化可减少病人与外界的隔离感。 v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病人的脸部。 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节: v普通病室除一般吊灯外,夜间应有地灯或壁灯装置; v畏光病人,如先兆子痫、破伤风患者应采取避光措施; v立式鹅颈灯,适用于不同角度的照明,为特殊诊疗

15、提供方便 ; v楼梯、药柜、监护室内的灯光要强。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30 7 7、装饰、装饰 v病室应布置简单,整洁美观,并 注意优美与悦目。 v如壁画、各种颜色的窗帘、被单; 儿科、妇产科暖色温馨甜蜜; 手术室、ICU蓝色、绿色冷静 v医院的色彩环境调配得当: 可促使病人身心舒适 产生医疗效果。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色彩联想情绪 红色血热情、活跃 红黄色蜜柑快活、爽朗 黄色日希望、光明 绿色绿叶安息、和平 蓝色海恬静、冷静 紫色葡萄优美、温厚 色彩与联想、情绪的关系色彩与联想、情绪的关系 31 8、污物处理、污物处理 v医疗垃圾医疗垃圾 v污物污物 v污水污水 v一次性

16、医疗废物一次性医疗废物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32 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v医疗废物分类不明 v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v遗弃或买卖医疗废物 v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v医疗机构焚烧医疗废物污染环境 v各地发展不衡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33 医院污物的分类收集 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 1 1、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黑色袋装生活垃圾 2 2、黄色袋装医用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 3 3、红色袋装放射垃圾、红色袋装放射垃圾 要求垃圾袋坚韧耐用,不漏水;并建立严格 的污物入袋制度。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34 谁面临危害? v医师与护士 v病人 v医院后勤人员 v废物收集与处置人员 v

17、公众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35 医疗废物的公众危害 潜在性危害 v艾滋病 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 v胃肠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v血液感染 皮肤感染 v放射性损害 v中毒 医院的物理环境医院的物理环境 36 二、医院的社会环境二、医院的社会环境 为了保证病人能获得安全、舒适的治疗 性环境,得到适当的健康照顾,必须为病人 创造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医院社会环境。 1、医院环境中的人际关系 2、护患关系主要的影响源 3、医院规则 37 1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医院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有: v护患关系(医患关系) v病友关系 v群体关系 v医护关系 v护护关系 医院的社会环境医院的社会环境 38 护

18、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v主动被动型:护士为病人做什么? v指导合作型:护士教会病人做什么? v共同参与型:护士帮助病人自我恢复! 医院的社会环境医院的社会环境 39 2、护患关系主要的影响源 v语言语言语言能影响人的心理及整个机体状况,成为生理和心理的治 疗因素。 v行为举止行为举止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医护人员将病人不同行为表现作为认识疾病及进行诊疗护理的依据 病人关注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及其行为,以了解自己疾病和预后的主 要信息。 v情绪情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对病人有很大的影响。 护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病人,为病人提 供一个舒适、安全、优美、令人愉悦的环境。 医院的社会环

19、境医院的社会环境 40 v工作态度工作态度认真的工作态度可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信赖感。治疗和护 理的效果好坏与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有关。 v病友关系病友关系病友在共同的治疗康复生活中相互影响。护士应帮助病友 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善于觉查某些消极情绪。对病情轻重不同的病 人尽量分别安置,以避免不良刺激。 v群体关系群体关系住同一病室的病人自然地构成一个群体,形成病人新的社 会环境,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倾向。群体气氛可由病友之间相互影响, 护理人员是病人所处环境中的主要调节者。恰当地引导可产生积极的影 响因素,有利于病人康复。 2、护患关系主要的影响源 医院的社会环境医院的社会环境 41 3、 医院规则医院规则(入院须知、探视规则、陪住制度等) 1、耐心解释,得到认同 将院规的内容和执行各项院规的必要性,向病人和家属耐心解释, 以得到理解,主动配合,自觉遵守和执行。 2、尽量让病人拥有对医院环境的自主权 在维护院规的前提下,尽可能让病人拥有其个人的空间。如进入病 室时应先敲门;帮助病人整理床单位或衣物时,应先取得病人的同意等 3、满足病人需求,尊重探视人员 亲属可协助病人满足其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的需要。在不影响院 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