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质剖面方法和步骤[竹菊书苑]_第1页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和步骤[竹菊书苑]_第2页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和步骤[竹菊书苑]_第3页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和步骤[竹菊书苑]_第4页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和步骤[竹菊书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向上教学 2向上教学 1 1、地层的时代和接触关系、地层的时代和接触关系 2 2、组的划分、组的划分 3 3、组内分层及各层的岩性和厚度、组内分层及各层的岩性和厚度 4 4、沉积相境分析、沉积相境分析 一、目的和要求一、目的和要求 了解地层序列,确定填图单位。了解地层序列,确定填图单位。 目的目的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3向上教学 l 地层出露齐全,露头良好,具有代表性地层出露齐全,露头良好,具有代表性 l 尽可能选择化石丰富的露头尽可能选择化石丰富的露头 l 构造简单,避免地层的重复与缺失构造简单,避免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l 剖面方向尽量垂直走向(剖面方向尽量垂直走向(60-90

2、度)度) l 剖面线尽量少拐弯,否则增大测量的累积误差剖面线尽量少拐弯,否则增大测量的累积误差 l 剖面通视剖面通视,穿越条件好穿越条件好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1 1、选择剖面、选择剖面(参考前人资料,自己踏勘) 4向上教学 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确定剖面比确定剖面比 例尺例尺。如果要求将出露1m宽的岩性单位划 分并表示出来,就应选取1:1000的比例尺 绘制;如果要求将出露;如果要求将出露2m宽的岩性单位划宽的岩性单位划 分并表示出来,则应选取分并表示出来,则应选取1:2000的比例尺的比例尺 绘制等等。所以,绘制等等。所以, 在实测剖

3、面过程中,凡在实测剖面过程中,凡 是在图上能表示是在图上能表示1mm宽度的岩性单位都要宽度的岩性单位都要 划分出来,而有特殊意义的矿层、标志层划分出来,而有特殊意义的矿层、标志层 等,即使在图上表示不足等,即使在图上表示不足1mm,也应放大,也应放大 至至1mm夸大表示。夸大表示。 2 2、确定剖面、确定剖面比例尺 5向上教学 准备工作、分工 1、测量导线方 位、导线斜距及 地形坡度角 2、观察、描述 及分层 3、标本和样品 的采集及编号 填写记录数据表 绘草图,勾 绘地形线 3 3、实测剖面野外工作流程、实测剖面野外工作流程 6向上教学 7向上教学 8向上教学 9向上教学 l剖面代号剖面代号

4、: A - A l剖面名称剖面名称: 410.3高地东侧高地东侧D3X1实测剖面实测剖面 l导线号:第一导线为导线号:第一导线为0-1;第二导线为;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推。,依此类推。 l导线长(导线长(L):每一导线的长度。):每一导线的长度。 l导线方位(导线方位(B):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手平均。前后测手平均。 l坡角(坡角():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 10向上教学 11向上教学 12向上教学 13向上教学 14向上教学 15向上教学 分层号:如第分层号:如第1层用代号表示层用代号表示,依此类推。依此类推

5、。 分层斜距(分层斜距(l):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 岩层产状:产状及位置岩层产状:产状及位置(如如“2m” ,记录在产状附近,记录在产状附近)。 标本和样品的编号和位置:标本标本和样品的编号和位置:标本B001;照片;照片D001。 岩性描述:简明岩性描述:简明,如灰色薄层状灰岩如灰色薄层状灰岩(由分层员报读由分层员报读)。 2032 B001 16向上教学 实测剖面需要在野外填记专用的记录表格 导 线 号 导线累 计 高 程 产状分层 位置 层 序 代 号 真 厚 度 分 层 厚 度 标 本 号 岩 性 描 述 长 度 方 位 角 坡 度 角 平 距 高 差 位置倾 向 倾 角 假 倾 角 斜 距 平 距 斜 距 平 距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17向上教学 18向上教学 实测剖面需要在野外填记专用的记录表格 导 线 号 导线累 计 高 程 产状分层 位置 层 序 代 号 真 厚 度 分 层 厚 度 标 本 号 岩 性 描 述 长 度 方 位 角 坡 度 角 平 距 高 差 位置倾 向 倾 角 假 倾 角 斜 距 平 距 斜 距 平 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