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9.2液体的压强提高训练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9.2液体的压强提高训练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9.2液体的压强提高训练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9.2液体的压强提高训练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9.2液体的压强提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2液体的压强提高训练1在如图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的是()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C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拦河大坝B船闸C水壶D锅炉 3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

2、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A、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B p甲p乙BAB p甲p乙CAB p甲p乙DAB p甲p乙 5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ASB)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吋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小于h乙C抽

3、出的液体体积V甲一定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质量m甲可能小于m乙 61648年,帕斯卡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并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竟把木桶压裂了,桶里的水从裂缝中流了出来。这说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A质量B体积C密度D深度 7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关系为:ABC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8有一长方

4、体铁块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的a处下放至图中b处。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与铁块下表面浸人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ABCD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容器,测得液体内部A、B两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 10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茶壶的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_Pa,若茶壶内部的底面积为 20 cm2, 则茶

5、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N。(水的密度为 1103kg/m3) 1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0.8m,h260cm,容器的底面积S20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Pa,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N。(取 g=10N/kg) 13为了使过往船只能顺利从上游通过下游,水力发电站需要设置船闸,如图,船闸中水位能够调节是因为闸室分别和上、下游构成了_,从而具有_的特点,方便船只安全通过船闸。 14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_,装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将两根玻璃管下端用橡胶管连在一起,将其中一根玻璃管固

6、定在铁架台上,手持另一端玻璃管,向管中注水,静止时水面相平,如图所示。将右侧玻璃管上端由A位置提高到B位置,水面静止后,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水面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16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_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在做标记时需注意的前提条件是一定确保管内的水是_ 状态。 17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p液,则p容_p液(选填“”、“=”或“”) 18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猜想 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有关;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有关;(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_。(3)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请

8、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实验1是想验证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的关系;实验2是想验证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的关系;实验3是想验证在同种液体中_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 19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图中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B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2)如图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比较a、b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

9、的_有关;(3)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图中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4)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_边发生形变。(选填“左”或“右”)(6)甲组姚同学认为可以乙组改装的装置图可以用来测某些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图中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再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保持在中间,不发生形变乙组小王同学打断了他并帮他补充了可能需要测量的量,

10、若需要测出未知液体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多选)。A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端的深度h1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上一点a的深度h2C左侧水到容器底端的深度h3D左侧水到到橡皮膜上一点a的深度h4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鱼缸重为30N,底面积均为0.12m2,缸内有质量为32 kg的水和三条总质量为1 kg的鱼,此时水的深度为0.2 m,(已知水=1.0103 kg/m3)请计算:(1)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2)当鱼浮出水面呼吸的时候,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21如图所示,有一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装有水现将一只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小球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分

11、别测出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地,如下表所示求:浸入前浸没后p水(帕)19602352P地(帕)24503430小球浸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实心球的密度球 答案1在如图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的是()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C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答案】A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拦河大坝B船闸C水壶D锅炉【答案】A3将未装满水且密

12、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答案】D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A、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B p甲p乙BAB p甲p乙CAB p甲p乙DAB p甲p乙【答案】C5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ASB)薄壁圆

13、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吋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小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一定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质量m甲可能小于m乙【答案】B61648年,帕斯卡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并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竟把木桶压裂了,桶里的水从裂缝中流了出来。这说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A质量B体积C密度D深度【答案】D7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

14、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关系为:ABC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答案】D8有一长方体铁块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的a处下放至图中b处。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与铁块下表面浸人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ABCD【答案】D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容器,测得液体内部A、B两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

15、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答案】B10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答案】A 11如图所示,茶壶的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_Pa,若茶壶内部的底面积为 20 cm2, 则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N。(水的密度为 1103kg/m3)【答案】1.5103 3 1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0.8m,h260cm,容器的底面积S20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Pa,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N。(取 g=10N/kg) 【答案】8000 4 13为了使过往船只能顺利从上

16、游通过下游,水力发电站需要设置船闸,如图,船闸中水位能够调节是因为闸室分别和上、下游构成了_,从而具有_的特点,方便船只安全通过船闸。【答案】连通器 各液面相平 14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_,装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大 变小 15将两根玻璃管下端用橡胶管连在一起,将其中一根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手持另一端玻璃管,向管中注水,静止时水面相平,如图所示。将右侧玻璃管上端由A位置提高到B位置,水面静止后,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水面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答案】相平16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

17、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标记。这是利用了_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在做标记时需注意的前提条件是一定确保管内的水是_ 状态。【答案】连通器 同一水平面 静止 17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p液,则p容_p液(选填“”、“=”或“”)【答案】变大 变小 18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

18、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猜想 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有关;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有关;(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_。(3)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实验1是想验证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的关系;实验2是想验证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的关系;实验3是想验证在同

19、种液体中_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答案】深度 方向 控制变量法 液体密度 深度 深度 液体密度 深度 相等 19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图中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B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2)如图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比较a、b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有关;(3)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图中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4)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