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津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林渊津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林渊津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林渊津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林渊津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林渊津林渊津 前言前言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实验实验 结果讨论结果讨论 第1页/共16页 激光材料是指激光工作物质,是激光器的核心部 件。根据工作物质的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气体 、液体、固体、半导体以及自由电子激光器几种 类型。目前固体激光器应用最为广泛。固体激光 材料分为晶体、玻璃和光纤等激光材料。其中激 光晶体占主导地位,它主要是由晶体基质和激活 离子两者构成。 1.1晶体材料概述晶体材料概述 1前言前言 第2页/共16页 晶体的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基质材料,而它的 光谱特性主要由激活离子内的能级结构所决定 。由于激活离子与基质材料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基质材料对晶体的光谱性能,激活离

2、子对晶 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激光 器核心的工作物质,它的质量和优劣将直接影 响到器件的性能。 第3页/共16页 1.1.1 基质材料基质材料 用做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的基质材料一般不构成激光 能级,但能为激活离子提供合适的晶体场,使激活 离子产生合适的发射。基质晶体是一个掺杂离子的 支架,它使发光离子的相互作用不至于太强,保证 了激光发射的线状谱特征,并对激活离子光谱线的 位移、分裂、加宽,能量转移以及激光发射不可少 的辐射和无辐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第4页/共16页 1.1.2掺杂离子掺杂离子 把适量的某种元素或元素化合物加到合适 的基质内,该元素就能在基质内形成有用 的振荡能级

3、,进而通过受激辐射跃迁获得 激光。被掺入的元素在基质中通常以离子 的形态存在,所以称为激活离子。 第5页/共16页 激光晶体的激活离子主要有四类:过渡金属激 活离子、三价稀土激活离子、二价稀土激活离 子和锕系离子。锕系元素多为人工合成的放射 性元素,应用很少。最常见的是稀土离子。稀 土元素是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组元素,从元 素周期表的57号到71号,共十四个元素。这类 元素的离子中4f不是最外层,它们受到5S25P6 电子的屏蔽。因此他们的光谱和自由离子情况 很相似。 常用的掺杂离子以Ho、Tm、Er、Yb居多。 第6页/共16页 1.2激光材料的研究动向激光材料的研究动向 目前实现的激光波长

4、主要是红和红外波段,极 缺蓝和绿激光波段。全固态蓝光激光器因其在 激光生物医学、激光高密度数据存储、激光光 谱学、激光水下成像与通讯等领域广泛应用, 世界各地都掀起了研究热潮。而绿激光器具有 体积小、波长短、光子能量高、寿命长、转换 效率高、水中传播距离远、相对人眼敏感等众 多优点,可用于激光医学、信息存储、激光娱 乐、建筑等多方面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所以 有许多科学家在研究探索能直接发出蓝绿波长 的激光器。 第7页/共16页 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利用倍频出光。 二是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 第8页/共16页 1.3 Er3+/Yb3+/Tm3+共掺碲酸盐的特点共掺碲酸盐的特点 铒是一种柔软的

5、、有延展性的,银色光泽的稀土 元素。在所有的稀土离子中人们对Er3+离子的上 装换发光现象研究得最多,这主要是由Er3+的下 列特点所决定的:Er3+离子的能级十分丰富并 且能级分布均匀,这样的能级特点对于单光束泵 浦上转换发光非常有利;Er3+离子的绿色跃迁 几率最大;Er3+的绿色荧光具有较高淬灭浓度 ,有报道淬灭浓度可达25%mol;具有较多的上 转换发光泵浦途径,在1064nm,1540nm, 808nm,980nm和650nm的激发下都可以观察到 绿色上转换发光。 第9页/共16页 三价稀土离子Yb3+具有最简单的能级结构,两个 能态2F5/2和2F7/2,避免了激光发射中激发态吸收

6、 、上转换、浓度猝灭等不利作用。Yb3+离子吸收 带位于0.91.1m波段,是与InGaAs LD泵浦源 (980nm)有效耦合,而且有宽的吸收线宽( FWHM),使其无需严格的温度控制即可获得相 位匹配的泵浦波长。掺Yb3+离子复合钨酸盐体系 的激光晶体对调谐的微片激光器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 第10页/共16页 1842年莫桑德尔从钇土中分离出铒土和铽土 后,不少化学家利用光谱分析鉴定,确定它们不是纯 净的一种元素的氧化物,这就鼓励了化学家们继续去 分离它们。在从氧化饵分离出氧化镱和氧化钪以后, 1879年克利夫又分离出两个新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一 个被命名为thulium,以纪念克利夫的祖国所在地斯堪 的纳维亚半岛(Thulia),元素符号曾为Tu,今用 Tm3+。 第11页/共16页 2.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稀土离子中常见的发光机制主要有三种 激发态吸收 能量转移 “光子雪崩”过程 第12页/共16页 3. 3.实验部实验部 分分 上转换发光实验是在FLS920全功能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 上完成的图3为Er3+/Yb3+/Yb3+离子在980nmLD抽运下的 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 3 9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