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西周_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_4-6节_第1页
第2章_西周_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_4-6节_第2页
第2章_西周_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_4-6节_第3页
第2章_西周_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_4-6节_第4页
第2章_西周_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_4-6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 周代乐器见于记载的有周代乐器见于记载的有7070种左右,种左右,诗经诗经 中明确提到的有中明确提到的有2929种。种。 周朝,社会生活复杂化,音乐向前发展,周朝,社会生活复杂化,音乐向前发展, 乐器种类增加,有了分类的需要。三千年乐器种类增加,有了分类的需要。三千年 前的周朝产生了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前的周朝产生了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 进行的进行的“八音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古代器乐分类法,是我国古代器乐 艺术进入到一个较高发展层次的反映。艺术进入到一个较高发展层次的反映。 一、乐器、乐器分类法一

2、、乐器、乐器分类法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 我国音乐史上我国音乐史上最早最早的乐器分类法,的乐器分类法, 指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指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 行分类的方法,分别为行分类的方法,分别为金、石、土、金、石、土、 革、丝、木、匏、竹革、丝、木、匏、竹。这是我国历。这是我国历 史上史上第一次第一次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 金属制造,主要是钟类,代表乐金属制造,主要是钟类,代表乐 器是器是 编钟。编钟。 镛镛:大钟,古代的一种乐器。奏:大钟,古代的一种乐器。奏 乐时表示节拍。乐时表示节拍。

3、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 钲钲: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形体似铙,较铙狭长,比铙高形体似铙,较铙狭长,比铙高 大、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大、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 钲为军中发布信号、约束步伐钲为军中发布信号、约束步伐 之用。之用。诗经诗经小雅小雅采岂采岂 曰:曰:“钲以静之,鼓以动之。钲以静之,鼓以动之。” ” 后来出现编钲,可演奏音乐或后来出现编钲,可演奏音乐或 发出比较明确的信号,与近代发出比较明确的信号,与近代 军号的意义近似,也用于祭祀军号的意义近似,也用于祭祀 和宴乐。和宴乐。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 铎铎

4、:一种大铃,形:一种大铃,形 如铙、钲,古代宣如铙、钲,古代宣 布政教法令用的,布政教法令用的, 亦为古代乐器,多亦为古代乐器,多 用于军旅。用于军旅。 体腔内有舌或无舌。体腔内有舌或无舌。 有舌者可摇击发声。有舌者可摇击发声。 舌分铜制与木制两舌分铜制与木制两 种。铜舌者为金铎,种。铜舌者为金铎, 木舌者为木铎。木舌者为木铎。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 以坚硬的以坚硬的大理石大理石或或玉石玉石制成,主要制成,主要 是磬。母系氏族社会,磬被称为是磬。母系氏族社会,磬被称为石。石。 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 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

5、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 跳舞娱乐。敲击的石头被逐渐演变跳舞娱乐。敲击的石头被逐渐演变 为后来的打击乐器。为后来的打击乐器。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 特特 磬磬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9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0 陶土烧制陶土烧制,主要是,主要是埙埙和和缶。缶。埙的起源埙的起源 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 能是先民能是先民模仿鸟兽叫声制作用以诱捕模仿鸟兽叫声制作用以诱捕 猎物。猎物。 古文化遗址中遗存较多的是陶埙。西古文化遗址中遗存较多的是陶埙。西 安半坡村的埙,距今安半坡村的埙,

6、距今67006700年左右。年左右。远远 古时期人的音的观念已在逐渐进步。古时期人的音的观念已在逐渐进步。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1 响球(鸣球)响球(鸣球), 一种重要的原始一种重要的原始 乐器,也是最早乐器,也是最早 的声音玩具。出的声音玩具。出 土的陶响球都是土的陶响球都是 陶质陶质的,中空,的,中空, 装有弹子或沙粒,装有弹子或沙粒, 摇动时哗哗作响。摇动时哗哗作响。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2 埙,埙,音色幽深、哀音色幽深、哀 婉、悲凄,具有神婉、悲凄,具有神 圣、典雅、神秘的圣、典雅、神秘的 精神气质。精神气质。 古代埙的样子很多,古代

7、埙的样子很多, 有有梨形、鱼形、球梨形、鱼形、球 形形等,制作埙的材等,制作埙的材 料有料有陶、石、玉、陶、石、玉、 木木等,后来多是陶等,后来多是陶 制的。出土原始乐制的。出土原始乐 器中埙的数量最多。器中埙的数量最多。 楚歌楚歌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3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4 建鼓建鼓,古称,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足鼓、晋鼓、楹鼓、植鼓、 悬鼓悬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 器。器。 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际已有此鼓,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际已有此鼓, 战国时代广泛应用战国时代广泛应用,曾为,曾为历代宫

8、廷所历代宫廷所 用用。流行于蒙、辽、吉、青等省区的。流行于蒙、辽、吉、青等省区的 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 在在明代明代中和韶乐和清皇朝祭司乐中,中和韶乐和清皇朝祭司乐中, 建鼓均为建鼓均为开典领奏乐器开典领奏乐器。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5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6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7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8 鼗(鞉)鼗(鞉):两:两 旁缀灵活小耳旁缀灵活小耳 的小鼓,有柄,的小鼓,有柄, 执柄摇动时,执柄摇动时, 两耳双面击鼓两耳双面击鼓 作响。俗称作响。俗称拨拨

9、 浪鼓浪鼓。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19 鼙鼓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 汉以后亦名骑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鼙,骑鼓也。鼙,骑鼓也。说文说文 旅帅执鼙。旅帅执鼙。周礼周礼大司马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击雷鼓,振鼙铎。六韬六韬虎虎 韬韬军略军略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0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1 瑟瑟,中国古老的丝弦乐器之一,中国古老的丝弦乐器之一,2525弦。弦。 最早有最早有5050弦,故又称弦,故又称“五十弦五十弦”。 诗经诗经记载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窈窕淑女,琴瑟友 之之”,“我有嘉宾,鼓

10、瑟鼓琴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据据仪礼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 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战 国至秦汉国至秦汉之际盛行之际盛行“竽瑟之乐竽瑟之乐”。魏魏 晋南北朝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 用乐器。用乐器。隋唐隋唐时期用于清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以后则则 只用于宫廷雅乐和祭祀音乐。只用于宫廷雅乐和祭祀音乐。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2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3 周、汉时期的古瑟,考古发掘中多有发周、汉时期的古瑟,考古发掘中多有发 现。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约

11、为春现。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约为春 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出土瑟,是目前所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出土瑟,是目前所 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春秋至秦汉以来出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春秋至秦汉以来出 土的瑟多残缺不全。惟长沙马王堆一号土的瑟多残缺不全。惟长沙马王堆一号 汉墓出土瑟保存完好汉墓出土瑟保存完好。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4 筑,古击弦乐器,已失传,大体形似筝,筑,古击弦乐器,已失传,大体形似筝, 1313弦。颈细而肩圆。演奏时,左手按弦弦。颈细而肩圆。演奏时,左手按弦 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说文说文

12、高祖击筑。高祖击筑。史记史记高祖记高祖记 渐离击悲筑。陶渊明渐离击悲筑。陶渊明咏荆轲咏荆轲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5 木材木材制成,以制成,以红木红木 为最优为最优。 柷柷(c c ): :古代古代 打击乐器。形如方打击乐器。形如方 形木箱,上宽下窄,形木箱,上宽下窄, 用椎(木棒)撞其用椎(木棒)撞其 内壁发声,表示乐内壁发声,表示乐 曲即将起始。用于曲即将起始。用于 历代宫廷雅乐历代宫廷雅乐。 6 6、木类乐器、木类乐器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6 敔敔,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又称楬。形如,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又称楬。形如 伏虎,在雅乐结束时,持

13、籈于龃龉上横刮伏虎,在雅乐结束时,持籈于龃龉上横刮 之,凡三次,作为乐曲的终结。之,凡三次,作为乐曲的终结。 说文说文“敔,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敔,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 形如木虎形如木虎。” 书书益稷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尔雅尔雅释乐释乐:“所以鼓敔谓之籈。所以鼓敔谓之籈。” 疏疏:“敔如伏虎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背上有二十七鉏鋙 (龃龉),刻以木,长尺栎之。(龃龉),刻以木,长尺栎之。”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7 清 宫 旧 藏 , 长清 宫 旧 藏 , 长 6 8 . 5 c m 6 8 . 5 c m 高高 32.5cm

14、32.5cm。现藏于。现藏于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用于宫廷韶乐。用于宫廷韶乐。 形为伏虎状,背形为伏虎状,背 上有上有2727龃龉龃龉,另,另 置置竹籈竹籈,析其半,析其半 为为2424茎。茎。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8 匏是葫芦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匏是葫芦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称匏瓜。又称匏瓜。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记载,葫芦记载,葫芦 是匏和瓠的总称,首尾大小如一的叫是匏和瓠的总称,首尾大小如一的叫 瓠瓠,无柄圆大形扁的叫,无柄圆大形扁的叫匏匏。 “匏,瓠也。匏,瓠也。”说文说文 “匏土革匏土革,木石金木石金,丝丝与与竹竹,乃八,乃八 音。音。”三字经三字

15、经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29 笙,笙,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尚书尚书、 诗经诗经等古代文献中也曾提及;甲骨等古代文献中也曾提及;甲骨 文中已有表示此种乐器的文字文中已有表示此种乐器的文字“和和”。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与竽并存,笙已非常流行,与竽并存, 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 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宋以后,宋以后, 竽竽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逐渐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逐渐衰微,衰微,而而笙笙 除在宫廷音乐中除在宫廷音乐中继续继续被应用外,在民间被应用外,在民间 中一直

16、广泛流传。中一直广泛流传。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0 甲骨文甲骨文“和和”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1 n尔雅尔雅释乐释乐 “大笙谓之大笙谓之巢巢,小者谓之,小者谓之 和和。” n笙的形制笙的形制很多,有很多,有圆笙圆笙(冀、鲁、晋、陕、(冀、鲁、晋、陕、 蒙、辽等地),蒙、辽等地),方笙方笙(豫、皖、鲁等地),(豫、皖、鲁等地), 苏笙苏笙(丝竹笙,江浙一带)。(丝竹笙,江浙一带)。 n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 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表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表 现能力独特,既

17、能演奏现能力独特,既能演奏单旋律单旋律又能演奏又能演奏和和 音音。在。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它是中,它是唯一唯一能能 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够吹出和声的乐器。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2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3 19781978年,中国年,中国 湖北省随县曾湖北省随县曾 侯乙墓出土了侯乙墓出土了 24002400多年前的多年前的 6 6支匏笙,这支匏笙,这 是中国目前发是中国目前发 现的最早的笙现的最早的笙。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4 竽竽,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 原原3636管,

18、后减至管,后减至2323管。战国至汉代管。战国至汉代 曾广泛流传。曾广泛流传。 韩非子韩非子解老解老:“竽也者,竽也者,五五 声之长声之长也。故也。故竽先竽先则则钟瑟皆随钟瑟皆随,竽竽 唱则诸乐皆和唱则诸乐皆和”。其形状如笙而较。其形状如笙而较 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 吹竽的图象。吹竽的图象。 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唐代竽三支。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唐代竽三支。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5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6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7 篪篪,中国古老的吹孔气鸣乐器。,中国古老的吹孔气鸣乐器

19、。 周礼周礼 郑玄注郑玄注陈旸陈旸乐书乐书 等书记载篪为等书记载篪为 6 6孔孔( (包括上出孔包括上出孔) ) 底端封闭底端封闭的一种的一种横吹横吹竹管乐器。从竹管乐器。从 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 吹竹管乐器来看均与文献所述篪的吹竹管乐器来看均与文献所述篪的 特征相似,与笛有异。特征相似,与笛有异。 篪在流传中,其形制稍有变化。篪在流传中,其形制稍有变化。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8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39 篪原是民间乐器。早在篪原是民间乐器。早在周代周代,常,常与埙与埙 一起演奏。一起演奏。战国战国时,作

20、为大型宫廷乐时,作为大型宫廷乐 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 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 奏。奏。汉魏汉魏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 六朝六朝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 为为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隋唐时,它时,它 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 宋以后宋以后,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 失传。失传。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0 音量较小,音区较低,音色音量较小,音

21、区较低,音色 明净、浑厚,风格古朴。明净、浑厚,风格古朴。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1 n1 1、历史、历史 n古琴是我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亦称瑶琴、古琴是我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亦称瑶琴、 玉琴、七弦琴,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玉琴、七弦琴,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 余年不曾中断。有关它的记载最早见于余年不曾中断。有关它的记载最早见于 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等文献。等文献。 n琴最初有琴最初有五根弦,内合五行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金、木、水、 火、土;火、土;外合五音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宫、商、角、徵、羽。 文王囚于羑里(河南汤阴县),思念其子文王囚于羑里(河南汤阴县)

22、,思念其子 伯邑考伯邑考,加弦一根,为,加弦一根,为文弦文弦;武王伐纣,;武王伐纣, 加弦一根,为加弦一根,为武弦,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合称文武七弦琴(无无 相、品相、品)。)。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2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3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4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5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6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7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8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49 3 3、琴的演奏形

23、式、琴的演奏形式 古人称弹琴为古人称弹琴为抚琴抚琴。抚琴时要。抚琴时要洗手、焚洗手、焚 香香,为的是:,为的是:计时;凝神;超俗计时;凝神;超俗。 琴演奏方法有琴演奏方法有5050多种。一般有三种演奏多种。一般有三种演奏 形式:形式: (1 1)独奏)独奏 (2 2)琴歌)琴歌:周代称:周代称“弦歌弦歌”,唐以后称,唐以后称 “琴歌琴歌”。 (3 3)琴箫合奏)琴箫合奏:琴歌发展为琴曲,进一:琴歌发展为琴曲,进一 步发挥了乐器的表现性能。步发挥了乐器的表现性能。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0 “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 者圣贤玩琴以养心。者圣贤玩琴以养心

24、。”嵇康嵇康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1 师旷师旷,名旷,字子野,晋国著,名旷,字子野,晋国著 名音乐家。师旷生而无目,自名音乐家。师旷生而无目,自 称盲臣、瞑臣。称盲臣、瞑臣。 洪洞县志洪洞县志云云“师旷之聪,师旷之聪, 天下之至聪天下之至聪也。也。” 。他还是。他还是 位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位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 的学者,时人称其的学者,时人称其“多闻多闻”。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2 师襄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也有一,春秋时鲁国的乐官,也有一 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擅击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擅击 磬。磬。孔子的老师孔子的老师

25、,师文、孔子曾向,师文、孔子曾向 他学习弹琴。他学习弹琴。 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韩诗外传韩诗外传 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 史记史记中说他中说他“以击磬为以击磬为 官,然能于琴官,然能于琴”。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3 n师文师文,春秋时郑国杰出的音乐大师,郑国,春秋时郑国杰出的音乐大师,郑国 宫廷音乐乐师的优秀代表人物,曾从师于宫廷音乐乐师的优秀代表人物,曾从师于 师襄。师襄。 n师文学习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据说他学师文学习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据说他学 琴三年不成,师襄误认为他笨拙,让他回琴三年不成,师襄误认为他笨拙,让他回 家。师文说:家。

26、师文说:“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曲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 不在声,内不不在声,内不得得于于心心,外不,外不应应于器,故不于器,故不 敢发敢发手手而动弦。而动弦。”这便亦是成语这便亦是成语“得心应得心应 手手”的由来,它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演奏的的由来,它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演奏的 一项重要美学原则。一项重要美学原则。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4 成连成连:春秋时期琴艺超群的琴师,春秋时期琴艺超群的琴师,俞伯牙俞伯牙 之师。之师。 伯牙伯牙,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 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

27、人尊为“琴仙琴仙”。 荀子荀子劝学篇劝学篇中曾讲中曾讲“伯牙鼓琴伯牙鼓琴 而六马仰秣而六马仰秣”。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本味篇本味篇记有伯记有伯 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5 琴操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 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 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 水仙操水仙操。 现在的琴曲现在的琴曲高山高山、流水流水和和 水仙操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 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28、为题材 创作了琴歌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伯牙吊子期。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6 19771977年年8 8月月20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日,美国发射了两艘 “航行者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 有一天能遇到有一天能遇到“外星人外星人”。太空船上。太空船上 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过十亿年也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过十亿年也 不会损坏。唱片上录有不会损坏。唱片上录有2727段世界著名段世界著名 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 流水流水。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7 三、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及其意义三、曾侯乙

29、编钟的出土及其意义 n成套乐器的规模和使用是等级制度的象征。成套乐器的规模和使用是等级制度的象征。 雅乐使用的乐器,与其他的礼器一样,是雅乐使用的乐器,与其他的礼器一样,是 西周统治者墓葬中要保存的东西,在许多西周统治者墓葬中要保存的东西,在许多 时候,乐器同礼器一样是音乐等级制度的时候,乐器同礼器一样是音乐等级制度的 直观反映。直观反映。 n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出土的战国早期战国早期的曾的曾 侯乙墓编钟代表了先秦乐器达到的辉煌成侯乙墓编钟代表了先秦乐器达到的辉煌成 就。(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就。(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8 n

30、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每钟可以发两音每钟可以发两音,具备,具备“一钟一钟 二音三度音程二音三度音程”的钟乐特征,是目前同类的钟乐特征,是目前同类 出土乐器中已知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出土乐器中已知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 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现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现 代欧洲乐理体系的大、小、增、减音程概代欧洲乐理体系的大、小、增、减音程概 念和八度音组概念在编钟的标音铭文中一念和八度音组概念在编钟的标音铭文中一 一俱全。一俱全。 n这套公元前五世纪的成套乐器被国际学者这套公元前五世纪的成套乐器被国际学者 称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展示了中国,它展示了中

31、国 青铜时代的音乐科技所达到的高度水准。青铜时代的音乐科技所达到的高度水准。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59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0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1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2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3 第五节第五节 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n一、音阶、调式一、音阶、调式 n先秦典籍中所说的先秦典籍中所说的“唯唯九歌九歌、八风八风、 七音七音、六律六律以奉以奉五声五声”,是说用变、,是说用变、 中、和、清羽等变声烘托,突出五中、和、清羽等变声烘托

32、,突出五 个正声,说明在我国各种七声音阶个正声,说明在我国各种七声音阶 中,五个正声的地位很重要。中,五个正声的地位很重要。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4 根据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出土乐器根据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出土乐器 (埙、钟等)的测音,可推测在五声、(埙、钟等)的测音,可推测在五声、 七音形成前,曾有以宫、角、徵、羽七音形成前,曾有以宫、角、徵、羽 四声作为音阶结构与音阶观念的历史四声作为音阶结构与音阶观念的历史 阶段。阶段。 国语国语周语下周语下伶州鸠言伶州鸠言“夫宫,夫宫, 音之主也音之主也”,反映了有关宫音作为音,反映了有关宫音作为音 阶主音的重要认识。阶主音的重要

33、认识。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5 九歌:九歌:清羽清羽 和和 宫宫 商商 角角 徵徵 羽羽 变变 中中 b7 4 1 2 3 5 6 7 4 八风:八风:和和 宫宫 商商 角角 徵徵 羽羽 变变 中中 4 1 2 3 5 6 7 4 七音:七音: 和和 宫宫 商商 角角 徵徵 羽羽 变变 4 1 2 3 5 6 7 六律:六律: 宫宫 商商 角角 徵徵 羽羽 变变 1 2 3 5 6 7 五声:五声: 宫宫 商商 角角 徵徵 羽羽 1 2 3 5 6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6 西周已有宫、商、角、徵、羽通用的音西周已有宫、商、角、徵、羽通用的音

34、名,有三种音阶及五声、两种七声音阶:名,有三种音阶及五声、两种七声音阶: (古音阶)宫(古音阶)宫 商商 角角 变徵变徵 徵徵 羽羽 变宫变宫 1 2 3 4 5 6 b7 (新音阶)(新音阶) 宫宫 商商 角角 和和 徵徵 羽羽 变宫变宫 1 2 3 4 5 6 b7 “变变”低;低;“清清”高。高。 清角清角“4”4”与宫音与宫音“1”1”构成协和的纯四构成协和的纯四 度,故称度,故称“和和”。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7 二、十二律二、十二律 半音关系在商代已经出现,周代完善半音关系在商代已经出现,周代完善 成十二律。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十成十二律。我国古文献中最早

35、记载十 二律名称的是二律名称的是国语国语周语下周语下。一。一 般说,一个律就是一个半音。般说,一个律就是一个半音。 黄钟、黄钟、大吕大吕、太簇、太簇、夹钟夹钟、姑冼、姑冼、仲仲 吕吕、蕤宾、蕤宾、林钟林钟、夷则、夷则、南吕南吕、无射、无射、 应钟应钟。偶数为阴律偶数为阴律(六吕)、奇数为(六吕)、奇数为 阳律(六律)。阳律(六律)。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8 简简 谱谱 音音 级级 名名 1 1 1 1 2 2 2 2 3 34 4 4 4 5 5 5 5 6 6 6 6 7 7 中中 国国 律律 吕吕 名名 黄黄 钟钟 大大 吕吕 太太 簇簇 夹夹 钟钟 姑姑 冼冼

36、仲仲 吕吕 蕤蕤 宾宾 林林 钟钟 夷夷 则则 南南 吕吕 无无 射射 应应 钟钟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69 三、三分损益法三、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亦称五度相生法三分损益法亦称五度相生法。春秋时期。春秋时期 产生的以弦长为计算基础的三分损益法,产生的以弦长为计算基础的三分损益法, 是我国最早的生律法,距今是我国最早的生律法,距今26002600余年。余年。 以三分损益法得出的律制,叫三分损益以三分损益法得出的律制,叫三分损益 律(三分律或五度相生律)。它在史籍律(三分律或五度相生律)。它在史籍 中的早期记载,见于中的早期记载,见于管子管子地员篇地员篇 与与吕氏春秋吕氏

37、春秋音律篇音律篇。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0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1 音乐思想,即音乐观,就是对音乐音乐思想,即音乐观,就是对音乐 的看法的看法。从历史上说,人们对音乐。从历史上说,人们对音乐 的看法是有过不少变化的。的看法是有过不少变化的。 原始社会视音乐为巫术,用来沟通原始社会视音乐为巫术,用来沟通 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祛除疾病。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祛除疾病。 西周初期,周公认为音乐具有培育西周初期,周公认为音乐具有培育 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功能,制定了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功能,制定了 一套为后来儒家所称道的礼乐制度。一套为后来儒家所称道的礼乐

38、制度。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2 东周社会处于历史性的大变革时期,随东周社会处于历史性的大变革时期,随 着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贵族生活中盛着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贵族生活中盛 行的享乐之风,昔日的礼乐制度不再是行的享乐之风,昔日的礼乐制度不再是 必须遵从的法规,钟磬之乐从昔日的祭必须遵从的法规,钟磬之乐从昔日的祭 礼、教化之乐,转成为诸侯、贵族炫耀礼、教化之乐,转成为诸侯、贵族炫耀 地位、权力和满足感官享乐的音乐。这地位、权力和满足感官享乐的音乐。这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在音乐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在音乐思维、 观念和音乐活动方式、工艺技术等领域观念和音乐活动方式

39、、工艺技术等领域 的多种发展。的多种发展。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3 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空前活跃、学术繁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空前活跃、学术繁 荣发达,形成了荣发达,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的局面,出现了许多代表不同阶级和政的局面,出现了许多代表不同阶级和政 治力量的学派,音乐的社会作用成为治力量的学派,音乐的社会作用成为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其音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其音 乐思想的主要代表有乐思想的主要代表有儒、墨、道儒、墨、道三家,三家, 分成分成倡乐、非乐倡乐、非乐两派。两派。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4 一

40、、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音乐思想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音乐思想 (一)儒家(一)儒家 肯定、提倡音乐肯定、提倡音乐 1 1、孔子、孔子,儒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学派创始人。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5 (1 1)会唱歌、弹琴、鼓瑟、吹笙、)会唱歌、弹琴、鼓瑟、吹笙、 击磬击磬 孔子在乐的审美上首次区分了内容孔子在乐的审美上首次区分了内容 美与形式美,要求两者的统一,所美与形式美,要求两者的统一,所 谓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称孔子称“韶韶尽美尽美矣,又矣,又尽善尽善 也也”;“武武尽美矣,未尽善尽美矣,未尽善 也也”。孔子认为。孔子认为“善善”是根本

41、的。是根本的。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6 (2 2)孔子的音乐功能说)孔子的音乐功能说“兴兴”、 “观观”、“群群”、“怨怨” 孔子有关音乐的论述没有系统阐述且孔子有关音乐的论述没有系统阐述且 具有保守倾向,但他充分肯定音乐有具有保守倾向,但他充分肯定音乐有 辅助建立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辅助建立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的的 作用,所谓作用,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反映出他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反映出他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7 孔子临终作歌,孔子临终作歌,抒发抒发内心悲凉之情,此可内心悲凉之情,此可

42、谓谓“兴兴”。孔子认为通过音乐可以了解社。孔子认为通过音乐可以了解社 会,此可谓会,此可谓“观观”。孔子在行乐中。孔子在行乐中“与人与人 歌而善,必使返之,而后和之歌而善,必使返之,而后和之”,提倡人,提倡人 之间的交流,立足于群体关系的和谐,此之间的交流,立足于群体关系的和谐,此 可谓可谓“群群”。孔子所发。孔子所发“恶郑声之乱雅恶郑声之乱雅 也也”,以及对鲁国季氏,以及对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八佾舞于庭”而而 发发“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慨,是提倡的愤慨,是提倡 音乐活动中个人情感好恶的表达,此可谓音乐活动中个人情感好恶的表达,此可谓 “怨怨”。 2021-7-19中国音乐史

43、与作品欣赏(1)78 2 2、孟子,地主、孟子,地主 阶级的思想家。阶级的思想家。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79 孟子的音乐社会观是孟子的音乐社会观是与民同乐与民同乐,其言行,其言行 极少涉及到音乐,主张行乐要做到极少涉及到音乐,主张行乐要做到“与与 民同乐民同乐”。这同他提倡的。这同他提倡的“民为贵,社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稷次之,君为轻”的的“民本民本”思想是一思想是一 致的。致的。 他认为音乐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产生他认为音乐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产生 的,与生活、社会关系密切,有重要的的,与生活、社会关系密切,有重要的 教育和伦理意义,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教育和伦理

44、意义,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手 段。同时,还承认音乐是抒发情感给人段。同时,还承认音乐是抒发情感给人 以美感的艺术,所谓以美感的艺术,所谓“仁言不如仁声之仁言不如仁声之 入人身也入人身也”。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0 3 3、荀子、荀子,战国,战国 末赵(邯郸)末赵(邯郸) 人,先秦学术人,先秦学术 思想的集大成思想的集大成 者。者。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1 他有着系统的音乐思想的总结,集于他有着系统的音乐思想的总结,集于 乐论乐论中。荀子认为在音乐审美中,中。荀子认为在音乐审美中, 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是由心来把握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是由心来把握的

45、, 心能够对由听觉感官得来的体验以左右心能够对由听觉感官得来的体验以左右 取舍,即取舍,即“声音清浊,调等声,以声音清浊,调等声,以耳耳 异异”,“喜、怒、哀、乐、爱、恶、欲,喜、怒、哀、乐、爱、恶、欲, 以以心异心异”。这使得他在。这使得他在区分感性认识与区分感性认识与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同时,更为突出了的同时,更为突出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 在审美中的主导地位在审美中的主导地位。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2 孟子针对墨子的孟子针对墨子的“非乐非乐”观点,认为观点,认为 音乐可以感化人心,针锋相对地指出:音乐可以感化人心,针锋相对地指出: “夫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46、。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故人不能无乐故人不能无乐。” 学习上提倡学习上提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相信一代比一代强的相信一代比一代强的“青出于蓝而胜青出于蓝而胜 于蓝于蓝”。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3 (二)墨家(二)墨家 墨子墨子,战国初,战国初 期鲁国人。期鲁国人。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4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不仅学文,而且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不仅学文,而且 习武,生活简朴,崇尚吃苦耐劳。对音习武,生活简朴,崇尚吃苦耐劳。对音 乐持否定态度,主张乐持否定态度,主张“非乐非乐”,其思想,其思想 理论在理论在非乐非

47、乐篇中有系统阐述。篇中有系统阐述。 墨子的音乐思想是针对墨子的音乐思想是针对“亏夺民衣食之亏夺民衣食之 财以拊乐财以拊乐”的享乐行为而言,认为音乐的享乐行为而言,认为音乐 足以让统治者丧失天下,也不能解决人足以让统治者丧失天下,也不能解决人 们的衣食住行问题,即们的衣食住行问题,即“饥者不得食,饥者不得食, 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5 墨子的音乐理论,在墨子的音乐理论,在谴责贵族奢侈得谴责贵族奢侈得 音乐享乐音乐享乐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因为 艺术的发展不应超过经济条件所能负艺术的发展不应超过经济条件

48、所能负 担而过度地发展,以至妨害了生产,担而过度地发展,以至妨害了生产, 破坏了经济基础。但墨子从小生产者破坏了经济基础。但墨子从小生产者 和劳动者的利益出发,其和劳动者的利益出发,其狭隘功利倾狭隘功利倾 向向甚重,导致他以此来完全否定音乐,甚重,导致他以此来完全否定音乐, 忽视了音乐的审美价值忽视了音乐的审美价值,因而大大削,因而大大削 弱了其思想的美学价值,故相比于儒、弱了其思想的美学价值,故相比于儒、 道音乐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微道音乐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微。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6 (三)道家(三)道家 老子老子,音乐观是,音乐观是 “大音希声大音希声”。 202

49、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7 老子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政治思,政治思 想的核心是想的核心是“无为无为”,音乐观是,音乐观是“大音希大音希 声声”。老子以合乎。老子以合乎“道道”本性的本性的“希声希声” 之音为最美的音乐(即大音),即之音为最美的音乐(即大音),即音乐的音乐的 最高境界是无声之乐最高境界是无声之乐。 “大音希声大音希声”的审美观反对人对音乐的主的审美观反对人对音乐的主 观作用,把音乐神秘化。此命题否定了音观作用,把音乐神秘化。此命题否定了音 乐作为听觉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就其强调乐作为听觉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就其强调 音乐审美中精神上的体验

50、而言,对后世音音乐审美中精神上的体验而言,对后世音 乐审美观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启示和影响。乐审美观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启示和影响。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8 庄子庄子,宋国蒙,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商丘 东北)人。东北)人。 “无言而心悦无言而心悦”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89 庄子庄子“无言而心悦无言而心悦”的思想是对老子的思想是对老子 “大音希声大音希声”美学命题的进一步发挥。美学命题的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他认为人籁人籁(人为创作的音乐)不如(人为创作的音乐)不如地地 籁籁(大自然的音响),地籁不如(大自然的音响),地籁不如天籁天籁 (宇宙间的

51、音响),只有天籁(宇宙间的音响),只有天籁“听之不听之不 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 裹六极裹六极”。 庄子以庄子以“钟鼓之音钟鼓之音”为为“乐之末乐之末”,以,以 精神的体验为精神的体验为“乐之本乐之本”。于无声之乐。于无声之乐 中获得美的体验,代表了中获得美的体验,代表了重视精神领悟重视精神领悟 的审美倾向的审美倾向。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90 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美学专著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美学专著乐乐 记记 乐记乐记是是我国最早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 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是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

52、,是先秦时期儒家的先秦时期儒家的 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具有朴素的唯,具有朴素的唯 物主义思想。物主义思想。 关于关于乐记乐记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历来有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历来有 两种说法:郭沫若认为是战国初期孔子的两种说法:郭沫若认为是战国初期孔子的 再传递子公孙尼子所作;汉儒采用先秦有再传递子公孙尼子所作;汉儒采用先秦有 关音乐的言论编纂而成,成书于西汉(目关音乐的言论编纂而成,成书于西汉(目 前学术界多赞同此观点)。前学术界多赞同此观点)。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91 全书旧传有全书旧传有2323篇,现仅存前篇,现仅存前1111篇,同篇,同 时保

53、存在时保存在礼记礼记和和史记史记中。前中。前8 8 篇论述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后篇论述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后3 3篇记篇记 录有关音乐人物及其言论。录有关音乐人物及其言论。 作为先秦以来儒家音乐思想的总结与作为先秦以来儒家音乐思想的总结与 发展,发展,乐记乐记汲取了前人的思想成汲取了前人的思想成 果,通过编纂成集的方式,形成自身果,通过编纂成集的方式,形成自身 较完整的音乐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较完整的音乐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 重要的音乐思想。重要的音乐思想。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92 其中包括对其中包括对音乐与政治音乐与政治(“礼礼”与与 “乐乐”)、音乐的)、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德德” 与与“艺艺”)、音乐的)、音乐的审美娱乐与道德审美娱乐与道德 教育教育(“道道”与与“欲欲”)诸种关系以)诸种关系以 及及“感于物而动感于物而动”命题(命题(心物关系心物关系)、)、 “乐乐”的内涵等多种问题进行阐述。的内涵等多种问题进行阐述。 概要地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概要地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021-7-19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1)93 1 1、音乐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的本质与特征 就音乐的产生提出就音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