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_第1页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_第2页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_第3页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_第4页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 克克韦尔奇应邀来我国讲课。一些企韦尔奇应邀来我国讲课。一些企 业管理人员在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业管理人员在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 望。便问:望。便问:“您讲的那些内容,我们您讲的那些内容,我们 也差不多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也差不多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 的差距会那么大呢?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杰克杰克韦尔奇听后回答:韦尔奇听后回答:“那是因为那是因为 你们仅仅是你们仅仅是知道知道,而我却,而我却做到做到了,这了,这 就是我们之间的差别。就是我们之间的差别。” 正是行动,使人和人之间拉开了距离;正是行动,使人和人之间拉开了距离; 正

2、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分出了高低;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分出了高低; 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距。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距。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改善教学的行动研究改善教学的行动研究 张红洋张红洋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的需求:关注务实教师的需求:关注务实 3.22.8 36.735.7 21.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ABCDE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

3、的帮助最大?” ” (295295份有效问卷)份有效问卷) A. A. 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 B. B. 与同事共同阅读理与同事共同阅读理 论材料并相互交流论材料并相互交流 C. C. 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 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 D. D. 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 法方面的指导法方面的指导 E. E. 同事之间对教学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实际问题 相互切磋交流相互切磋交流 l 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

4、?”(295295份有效问卷)份有效问卷) l 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 课并点评课并点评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 点评点评 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 作备课,听课、评课,研作备课,听课、评课,研 究改进究改进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 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 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 互听课讨论互听课讨论 什么是课例、课例研究?什么是课例、课例研究? “ “课例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

5、实例, 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 现和描述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的故事讲教学研究的故事”) )。 “课例研究课例研究”试图试图有主题、有目标、有有主题、有目标、有 方法、有基点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而且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而且 这个改进过程对于我们改进一类课有所启发,这个改进过程对于我们改进一类课有所启发, 是传统教研活动的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精致化研究。研究。 课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有何差别?课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有何差别? 课例与案例有何关系?课例与案例有何关系? 案例CASE(法学、医学都有) 教育案例(如中国教育进

6、入了拼 爹时代) 课堂教学案例L E S S O N STUDY(专称为课例) 课例有何突出特点?课例有何突出特点?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问题问题1 1:“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以应付考试为中以应付考试为中 心心” 是常规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常规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 常规教研:问题与需求常规教研:问题与需求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问题问题2 2:“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中 教师缺乏真正的合作学习,研讨风气有待进一步开教师缺乏真正的合作学习,研讨风气有待进一步开 创创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

7、究 需求需求:教师欢迎集体研讨、有专家参与的研讨:教师欢迎集体研讨、有专家参与的研讨 我们对教师所认为的我们对教师所认为的“有效教研活动有效教研活动”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n 94.76%94.76%的教师认为的教师认为“集体研讨集体研讨”更有效;更有效; n 91.18%91.18%的教师认为的教师认为“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更有效。更有效。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有助于提升常规教研的有效性课例研究有助于提升常规教研的有效性 教研活动如何有明确的方向?教研活动如何有明确的方向? 教研活动如何让不同类型的教师受益?教研活动如何让不同类型的教师受益?

8、 教研活动如何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教研活动如何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 教研活动如何让研讨开展得深入?教研活动如何让研讨开展得深入?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以研究的姿态面对教学问题,并付诸于改进的行动以研究的姿态面对教学问题,并付诸于改进的行动(心态与行(心态与行 动)动) 特定时间段内研究过程聚焦于一个小问题,小才能深特定时间段内研究过程聚焦于一个小问题,小才能深(有目标,(有目标, 主题凝炼)主题凝炼) 一起分析学科教学内容,获得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本质的理解、一起分析学科教学内容,获得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本质的理解、 知识横纵向联系、教学呈现和设计策略、学生理解主题的知识横纵向联系、教学呈现和设计

9、策略、学生理解主题的相关相关 知识知识) 广泛汲取主题相关资料,使用一些获得过程性资料的方法广泛汲取主题相关资料,使用一些获得过程性资料的方法(有(有 方法地改进)方法地改进) 自己动手撰写课例,定主题、裁情节、描关键、寻证据、下结自己动手撰写课例,定主题、裁情节、描关键、寻证据、下结 论、做提炼论、做提炼(理性提升)(理性提升) 问题:主题哪里来?问题:主题哪里来? 授课内容如何确定?授课内容如何确定? 1、问题驱动学习(有主题)、问题驱动学习(有主题) 选取研究的主题和授课内容选取研究的主题和授课内容 视频案例:自感现象视频案例:自感现象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源于引起教研组老师普遍关注的现

10、象;源于引起教研组老师普遍关注的现象; 来自学生的调查;来自学生的调查; 教师自身的经验。教师自身的经验。 问题:主题哪里来?问题:主题哪里来? 授课内容如何确定?授课内容如何确定?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课例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课例研究看得太复杂)不要把课例研究看得太复杂 (2)不要让课例研究的选题绊住了手脚)不要让课例研究的选题绊住了手脚 (3)课例研究是先)课例研究是先“选题选题”还是先还是先“选课选课” 问题:谁该对本次课例研究负责?问题:谁该对本次课例研究负责? 参与老师分担怎样的角色?参与老师分担怎样的角色? 2、差异推动进取(有目标)、差异

11、推动进取(有目标) 制定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制定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 问题:如何使用观察技术记录课堂信息?问题:如何使用观察技术记录课堂信息? 如何运用学科内容分析工具?如何运用学科内容分析工具? 如何获取学习效果如何获取学习效果“以学论教以学论教”? 3、技术突破经验(有方法)、技术突破经验(有方法) 应用课堂观察技术和研究方法应用课堂观察技术和研究方法 Observing the Study Lesson Observing the Study Lesson 问题:每一轮授课后的讨论如何展开?问题:每一轮授课后的讨论如何展开? 每一轮授课改进在哪里?每一轮授课改进在哪里? 有什么相关研

12、究可以利用?有什么相关研究可以利用? 最后达到了什么共同认识?最后达到了什么共同认识? 4、共识导向深入(有基点)、共识导向深入(有基点) 梳理教研活动中的讨论梳理教研活动中的讨论 第一阶段:压力差。第一阶段:压力差。 第二阶段:排开液体的重力。第二阶段:排开液体的重力。 获得概念性理解的两种方式:建构性理解与解获得概念性理解的两种方式:建构性理解与解 释性理解释性理解 q在得出公式阶段在得出公式阶段建构性理解(用容易理解模型)建构性理解(用容易理解模型) q得出公式后得出公式后解释性理解(用较难理解的模型)解释性理解(用较难理解的模型) 结论:结论:“如何让学生获得概念性理解如何让学生获得概

13、念性理解” n很多很多看似看似 “粗心粗心”的错误的错误,是没有获得概念性理解所,是没有获得概念性理解所 致致 n概念性理解在教学上可以分阶段而获得概念性理解在教学上可以分阶段而获得,与教师的分,与教师的分 阶段呈现方式或处理策略相关阶段呈现方式或处理策略相关 n在概念性理解的教学中,要在概念性理解的教学中,要把握哪些是学生容易理解把握哪些是学生容易理解 的、哪些是容易误解的的、哪些是容易误解的 n学生的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在知识的前后连贯中容易获得概念性理解在知识的前后连贯中容易获得 n用用学科中的思想方法学科中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获得前后连贯的概念性帮助学生获得前后连贯的概念性 理解理解 教师如

14、何做课例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1. 课例由哪些要素构成?课例由哪些要素构成? 背景与主题背景与主题 情境描述情境描述 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诠释与研究诠释与研究 常见问题、困扰难点、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难点、核心理念 环绕主题、裁减情节、引人入胜环绕主题、裁减情节、引人入胜 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放飞思维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放飞思维 理性解读、提炼观点、超越经验理性解读、提炼观点、超越经验 n背景与主题背景与主题 n情境描述情境描述 n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n诠释与研究诠释与研究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

15、论和反思有结论和反思 课例四要素课例四要素 好课例五特征好课例五特征 2. 2. 课例有哪些类型?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知识产生型 2. 2. 课例有哪些类型?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知识产生型 关注理论与实践关系,但偏重于实践中存关注理论与实践关系,但偏重于实践中存 在的问题,设法找到理论来协助解决实践在的问题,设法找到理论来协助解决实践 问题,以问题唤起深思和反省的行动。问题,以问题唤起深思和反省的行动。 2. 2. 课例有哪些类型?课例有哪些类型?

16、 问题呈现型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知识产生型 强调故事和利用叙述体故事来获得知识和强调故事和利用叙述体故事来获得知识和 沟通,课例是重要文献资料,是理论无法沟通,课例是重要文献资料,是理论无法 取代的知识。取代的知识。 2. 2. 课例有哪些类型?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知识产生型 尊崇理论的价值,认为教学是将理论应用尊崇理论的价值,认为教学是将理论应用 于实际的结果,课例为印证理论的实例。于实际的结果,课例为印证理论的实例。 2. 2. 课例有哪些类型?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

17、型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知识产生型 有新发现,课例本身就是知识有新发现,课例本身就是知识 。 3.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有结论和反思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有结论和反思 优秀教学经验的凝炼优秀教学经验的凝炼 教学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教学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 先进教学理念中的挂钩点先进教学理

18、念中的挂钩点 新颖的理论视角新颖的理论视角 1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有结论和反思 交代背景、问题交代背景、问题 有困惑、有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有困惑、有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 件件 有研究思路的概括有研究思路的概括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划分不同阶段,使用用小标题用小标题 2.12.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有结论和反思 有矛盾的焦点

19、有矛盾的焦点 突出问题的细节描述突出问题的细节描述 引人入胜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情节 3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有结论和反思 有教学决定、教学决定以后的教学现象、由此有教学决定、教学决定以后的教学现象、由此 现象引发的新的教学决定、产生的新现象等资料现象引发的新的教学决定、产生的新现象等资料 有大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有大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 者的诠

20、释者的诠释 资料描述必须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资料描述必须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4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有结论和反思 研究结论和启示研究结论和启示 学生感受和教师反思学生感受和教师反思 教学的效果教学的效果 由此引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由此引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 4.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第四阶段:斟酌

21、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课例,对其内容、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课例,对其内容、 结构进行分析:重点领会课例作者如何陈述结构进行分析:重点领会课例作者如何陈述 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主要问题?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主要问题? 如何处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问如何处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问 题如何与课例内容相关

22、联?题如何与课例内容相关联?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制订课例研究计划(研究主题、授课内容)制订课例研究计划(研究主题、授课内容) 开课或听公开课(课堂观察,围绕主题收集数据)开课或听公开课(课堂观察,围绕主题收集数据) 开教研会开教研会,头脑风暴(授课教师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头脑风暴(授课教师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遇到的问题,自己如何处理;参与者遇到的问题,自己如何处理;参与者“移情移情”

23、,从任,从任 课老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课老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 再改进授课再改进授课(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选择关键性的事件(印象最深的事件)选择关键性的事件(印象最深的事件) 对事件的背景进行描述对事件的背景进行描述 确定事件中的演员确定事件中的演员 重写主要事件以及你的反应重写主要事件以及你的反应 检查你的行动的结果检查你的

24、行动的结果 假设你再次遭遇该事件假设你再次遭遇该事件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用课例的几个要素来衡量用课例的几个要素来衡量 请没有参与课例研究的人阅读请没有参与课例研究的人阅读 反思、斟酌,甚至重写反思、斟酌,甚至重写 听取意见,反思、斟酌,重写听取意见,反思、斟酌,重写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

25、:初稿撰写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考虑所写课例的类型考虑所写课例的类型 修改标题、突出课例的价值和意义修改标题、突出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认真认真”难,认真中保持难,认真中保持“清醒清醒”更难!更难! 为了保持清醒,时时质问:为了保持清醒,时时质问: 1、这个课例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个课例想解决什么问题? 2、课例中引用了哪些过程性资料,如何围绕研究问、课例中引用了哪些过程性资料,如何围绕研究问 题的?课例研究中使用了哪些方法观察或分析课题的?课例研究中使用了哪些方法观察或分析课 堂教学?堂教学? 3、课例中哪个部分给我印象

26、最深?如何描述的?、课例中哪个部分给我印象最深?如何描述的? 4、课例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提炼和概括超越经验、课例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提炼和概括超越经验 水平了吗?水平了吗? 回顾:今天解决什么问题 一、从案例到课例 (聚焦到学科教学) 二、从常规教研到课例研究 (改进常规教研) 三、从经验论文到课例研究报告 (提升教学经验) 教研组是一个实践共同体教研组是一个实践共同体, ,教学水平的教学水平的 提高靠的是行动中的学习:提高靠的是行动中的学习: u细于留心:细于留心:发现的眼睛发现的眼睛 u勤于反思:勤于反思:思考的习惯思考的习惯 u勇于探究:勇于探究:自觉的行动自觉的行动 u善于积累:善于

27、积累:经常的疏理经常的疏理 u乐于交流:乐于交流:积极的对话积极的对话 一点感受 课例不必完美,甚至可以有不少问题,这些课例不必完美,甚至可以有不少问题,这些 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亲身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亲身“做做”课例的过课例的过 程中,程中,形成了针对课例的行动及行动中的思考、形成了针对课例的行动及行动中的思考、 研讨、深刻反省研讨、深刻反省,正是这一过程使教师获得了快,正是这一过程使教师获得了快 速的成长。速的成长。 谢谢!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1、视频课例的缘起、视频课例的缘起 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途径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途径 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 的基本途径的基本

28、途径 现场观察现场观察 录像带分析录像带分析 课例研究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视频、超媒体与多媒体的关系视频、超媒体与多媒体的关系 非线性非线性 线性线性 视频视频 超媒体超媒体 多媒体多媒体 文本文本 课例课例 线性线性 视频视频 课例课例 超媒超媒 体视体视 频课频课 例例 课堂录像 超媒体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超媒体环境的视频课例的特点超媒体环境的视频课例的特点 素材多样素材多样:包括文字(文章)、图画、照片、投影:包括文字(文章)、图画、照片、投影 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网页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网页 结构化结构化:以设定的框架分类资源,线索清晰:以设定的框架分类资源,线索清

29、晰 非线性提取非线性提取:使用者可以从多角度直接进入案例的:使用者可以从多角度直接进入案例的 任何部分任何部分 滚动发展滚动发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和充实: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和充实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2、视频课例的优势、视频课例的优势 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 有利于呈现内隐知识和提供多元表征有利于呈现内隐知识和提供多元表征 提供了向专家学习的机会提供了向专家学习的机会 有利于统整教师进修课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统整教师进修课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使教学、研究、培训相互融合使教学、研究、培训相互融合 问题:这些优势针对的是什么?做出视频课例本身 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吗?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从目前大量制作出的从目前大量制作出的“视频案例视频案例”来看,基本上是来看,基本上是 “常规课录像常规课录像+ +访谈访谈”的模式。的模式。 透过这样的模式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制作者存在着认透过这样的模式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制作者存在着认 识上的误区:认为提供了基本的课堂录像就是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