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1 概 述 2.1.1 色谱法发展史 色谱法是俄国植物学家Tswett(茨维特)于1903年首先 提出的。他把植物色素的石油醚抽提液倒入一根装有固体 碳酸钙颗粒(固定相)的竖直玻璃管(色谱柱)中,并再 从管的上部加入纯的石油醚(流动相),任其自由流下。 这时植物色素的抽提液沿玻璃管流动,在管内形成具有不 同颜色的色带,每个色带代表不同的组分。 - “色谱”(色层)因而得名 第1页/共38页 第2页/共38页 色谱法:借助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混合物中各 组分获得分离的技术称为色谱分离技术。 固定相:填充柱内的填料(固体或液体)。 流动相:携
2、带样品流过固定相 (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 。 色谱柱:装有固定相的柱。 色谱分离过程:当流动相中携带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与固定 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的结构性质(溶解度、极性、蒸汽压 和吸附能力等)不同,这种相互作用产生强弱的差异。在同一 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同,按先 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几个基本术语: 第3页/共38页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液-固 色谱 气-液 色谱 第4页/共38页 柱色谱:固定相装在柱管内。它又可分为填充柱色 谱和毛细管柱色谱。固定相装在色谱柱(玻璃管或毛细 管)内。 纸色谱:用滤纸作固定相或载体,把试样液体滴在 滤纸上,用溶剂将它
3、展开,根据其在纸上有色斑点的位 置与大小,进行鉴定与定量测定。 薄层色谱:将固定相研磨成粉末,再涂敷成薄膜。 样品的分离形式类似纸色谱。 第5页/共38页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相对极 性不同,又分为正相分配色谱和反向分配色谱。 固定相是一种分子筛或凝胶,利用各 组分的分子体积大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利用不同组分与固定相的高专属性亲合力进行分离 的技术,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第6页/共38页 色谱法的分类大致如下: 根据以上所述,将色谱法的分类总结于下表中: 第7页/共38页 m s C C K K V V K VC VC n n m m k m s mm ss m s
4、m s s m V V :相比 第8页/共38页 进样 AB空气 BAA+B 流动相 B B A 流动相 固定相 检测和纪录 第9页/共38页 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即色谱柱流出物通过检 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对时间的曲线图,其纵 坐标为信号强度,横坐标为保留时间。 峰高 色谱峰 保留时间(分) 响应值 第10页/共38页 第11页/共38页 1、 有关术语 第12页/共38页 死时间tm :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进入色谱 柱时,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对于气相色谱,常把空气(TCD)和甲烷(FID)从进样 到出峰的时间称为tm。如图中O-A。这种物质不被 固定相吸附或溶
5、解,其流速与流动相的流速接近。 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度 时可用柱长L与死时间tm 的 比值计算。 m L u t m L t u 2、 保留值 第13页/共38页 第14页/共38页 从进样开始到柱后被测组份出从进样开始到柱后被测组份出 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通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通 过的流动相体积。如下:过的流动相体积。如下: VR = tRF0 第15页/共38页 222 2 1 111 RRR , RRR tVt tVt 调整保留体积VR 某组份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该组份的调整保留体积 VR= tRF0 或 VR = VR - Vm 相对保留值2,1 某组份2与组份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是一个无
6、因次量。 2,1的大小与两组分的选择性有关。2,1越大,选择性越好 ,越容易分离。2,1只与柱温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而与柱 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是色谱法中 ,特别是气相色谱法中广泛使用的定性数据。 第16页/共38页 根据色谱峰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份的最少个 数。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或位置),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 能的依据。 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是否合适的依据。 第17页/共38页 在每块塔板上气液平衡是瞬间建立的。 载气以脉冲式(塞子式)进入色
7、谱柱进行冲洗,每次恰好为一个塔 板体积。 在所有塔板上同一组分的分配系数是常数,和组分的量无关。 柱分成几段,n为理论塔板数,每段高为H,柱长为L,n=L/H。 第18页/共38页 0.5 0.5 0.250.25 0.250.25 0.1250.250.125 0.12550.250.125 0.06250.1880.1880.0625 0.06250.1880.1880.0625 0.031250.1250.1880.1250.03125 0.031250.1250.1880.1250.03125 w=1g 1V 2V 3V 4V 第19页/共38页 这一理论得到结果: 1分布有一最大,两
8、边逐渐减小; 2最大及整个分布曲线向后推移; 3流出曲线方程 (也称塔板理论方程),即数学表达式: 2 R 2 R R () 2 2 Ce N VV N m V V C:不同流出体积时的组分浓度 m:进样量 VR:保留体积 N:塔板数 V :流出体积 S V(t,x) 被测物流出色谱柱时流动相中被测物浓度随体积(或时间)的变 化曲线: 第20页/共38页 L H N 2 16 R t N Y 色谱峰W 越小,N 越大,H 越小,柱效能越高。因此,N 和H 是描述柱效能的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出来的N 和H 值时,有时并不能充分 地反映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因为用tR计算时,没有扣除死 时间tm
9、,应予扣除。所以用tR代替tR 计算出来的N 值称 为有效理论塔板数Neff。 第21页/共38页 22 1 2 5 5416 RR eff / .()() tt N YY 有效塔板高度: 根据tR= tR- tm,k = tR/ tm ,tR = tm(1+k),可得 eff eff L H N 2 eff 1 k NN + k 第22页/共38页 塔板理论的成功与局限 成功 导出流出曲线数学表达式(模型); 解释了流出曲线形状、浓度极大点; 提出了评价柱效的参数(N)及其计算公式。 局限 仅考虑了热力学因素,没有考虑动力学因素; 不能说明影响柱效的原因及谱带扩张的原理; 不能说明流速对柱效
10、的影响,实验测得流速不同时N 和H不同。 速率理论 第23页/共38页 1956年荷兰化学家Van Deemter等在研究气-液色谱时 ,讨论扩散传质等与色谱过程物料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关 系,考察溶质通过色谱体系总浓度的变化。他提出了色 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随后Giddings吸收了塔 板理论中板高的概念,并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 散和传质过程,认为把色谱过程看作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随机过程,从而在动力学基础上较好地解释了影响板高 的各种因素。 第24页/共38页 B H = A+Cu u 式中: 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 A,B,C为常数 A涡流扩散项系数 B纵向分子扩散项系数 C传质阻力
11、项系数( C C s C m)。其中C s: 固定相传质阻力项系数; C m:流动相传质阻力项系数 。第25页/共38页 A B 第26页/共38页 分子扩散项B/u 第27页/共38页 Cgu -气相传质阻力项;Cg-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lu -液相传质阻力项; Cl-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u = Cg u + Cl u (Cg+ Cl )u 气相传质过程:气相传质阻力项与填充物粒度的平方成正 比,与组分在载气流中的扩散系数成反比,因此采用粒度 小的填充物和分子量小的气体作载气可提高柱效。 液相传质过程:减小液膜厚度,增大组分在液相中的扩散 系数,均可提高柱效。 第28页/共38页 被分离
12、组分分子在色谱柱内运行的多路径、浓度梯度 所造成的分子扩散及传质阻力使气-液两相间分配平衡不能 瞬间达到等因素是造成色谱峰扩展、柱效下降的主要原因 。 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粒度、载气种类、液膜厚度及 载气流速可提高柱效。 速率理论为色谱分离和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 导,阐明了流速和柱温对柱效及分离的影响。 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如载气流速增大,分子扩散项的 影响减小,使柱效提高,但同时传质阻力项的影响增大, 又使柱效下降;柱温升高,有利于传质,但又加剧了分子 扩散的影响。因此,选择最佳条件,才能使柱效达到最高 。 第29页/共38页 第30页/共38页 一、定义 分离度是两色谱峰分离的程度。
13、图中: a)两色谱峰距离近并且峰形宽。 两峰严重相叠,表示选择性和柱 效都很差。 b)两峰距离拉开,但峰形仍很宽 ,说明选择性好,但柱效低。 c)分离最理想,说明选择性好, 柱效也高。 第31页/共38页 tR(2) ,tR(1) :两组分保留时间 Y 1,Y2 :两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 分离度Rs 单独用柱效或选择性不能真实反映组分在色谱柱中分离情 况,故需引入一个综合性指标。分离度是既能反映柱效率 又能反映选择性的指标,称总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又叫 分辨率,它定义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 色谱峰底宽总和之半的比值。 1 2 2121 12 12 ) ) 2( ( RRRR ttt
14、t R YY YY 第32页/共38页 同一色谱柱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组分可有不同的Rs值。 若峰形对称且满足正态分布条件,当 Rs = 1时,分离程度 可达到98%; Rs = 1.5时,分离程度可达到99.7%,通常用 Rs = 1.5作为相邻两色谱峰完全分开的标志。 两个相邻组分达到完全分离的条件: (1)两色谱峰间有一定距离; (2)两色谱峰宽必须窄。 Rs = 0.75Rs = 1.0Rs = 1.5 第33页/共38页 s 2121 122 ) 1 1 2( 4 RRRR k k tttt N R YYY Y1 = Y2 二、色谱分离方程式及影响分离度的因素 两个相邻组分达到完全分离
15、的条件: 两色谱峰间有一定距离,热力学因素。 两色谱峰宽必须窄,动力学因素。 在色谱分析中,一般选一对难分离物质确定分离度。 对于难分离物质对,近似把两组分峰底宽看成一样。 2 2 222 1 ()16() () () 111 16() 1 = = = 2 2 s s eff eff kk k R kk R k NN N 第34页/共38页 N (1) 色谱柱效 N Rs与成正比。当固定相确定后,要使相邻组分的分 离达到某一Rs值,柱必须具有最低限度理论塔板数。 柱效相: 反映柱效率对Rs的作用; 分配比相:反映分配比对Rs的作用; 分离相或选择性:反映分离效率对Rs的作用. 调节方法:增加柱长L、减小塔板高度H。 Rs的定义没有反映影响分离度的诸因素。Rs是柱效N、选择因 子和容量因子k三个参数的函数。和k的大小取决于色谱系 统与物质对的热力学性质,N取决于色谱系统的动力学性质。 第35页/共38页 Rs正比于 k / k+1,k 增大,Rs增加,最佳k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专业培训考试电梯检验员复习题库及答案
- 长治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飞行员执照考试《商用驾驶员(飞机)》强化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6年贵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云南省特种作人员取证培训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培训考试烷基化工艺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 延安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6年淮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6年十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b卷)
- 2026年沧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年安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老年护理行业研究报告
- 【MOOC】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广东省环境应急综合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企业人员端)
- 糖尿病临床营养治疗
- 华为采购理念与采购运作剖析
-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
- 3项目二 鳜鱼的养殖技术
- 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二)听力原文
- 卫健委健康科普宣传员职责
-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
- 初中英语课堂惩罚小游戏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