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汽车冷却系统的维修_第1页
毕业论文:汽车冷却系统的维修_第2页
毕业论文:汽车冷却系统的维修_第3页
毕业论文:汽车冷却系统的维修_第4页
毕业论文:汽车冷却系统的维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 大 学成 人 高 等 教 育 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目:关于汽车冷却系统的维修技术探讨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专 业:汽车运用技术班 级:XX级汽车运用专函1班学 号: 201201148430242 学生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摘 要冷却系统,是汽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汽车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让冷却系统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故障。文章将就汽车冷却系统的维修技术进行相关的探讨。关键词:汽车维修;冷却系统;维修技术目 录 第一节 发动机冷却系的主要作用.4第二节 散热器的检修.4 2.1散热器的清理和检查.4 2.2散热器的修复.5第三节 水套水垢的清理.

2、6第四节 水泵的检修.7 4.1 水泵分解前的加热.7 4.2 水泵的拆卸.74.3 水泵零件的检修水泵零件的分解.74.4 水泵的装合.84.5 水泵装复后的检验.8第五节 节温器的检修.8第六节 冷却液温度表感温塞的检修.9第七节 结语.9第一节 发动机冷却系的主要作用一般来说,发动机冷却系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发动机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一般的汽车发动机都会采用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一般由水泵、水套、节温器、散热器、风扇等部分组成。如何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转,是汽车使用及检修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季,保证汽车的冷却系统可谓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冷却系统的检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实施

3、。第二节 散热器的检修2.1散热器的清理和检查 (1)散热器在洗涤池内清理。首先把散热器卸下,然后通过清水和压缩空气将其外部灰尘洗净吹干,然后放在含有苛性钠1015(质量分数)水溶液内,加热保持温度在8090之间,让散热器在其浸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放到清水池内清洗。(2)散热器渗漏的检查。把散热器检测器装在散热器盖口上,对散热器施以120180kPa的压力,然后按照相关的标准检查冷却液渗漏情况,如果发现有渗漏,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整。(3)散热器盖及排气阀的检查。把散热器检测器安装在散热器盖或排水口上,泵压检测器直到排气阀打开为止,检查其密封性能是否完好,以及排气阀的启动压力。在57-105

4、pa的压力下,阀门应该处于开发状态。而在散热器盖上压力低于60kPa极限值时,压力没有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如果不符合极限值时,就需要及时的更换其盖。(4)冷却液质量的检查。简单实用的方法是,用手指沾着散热器中的冷却液,检查冷却液中的含油量及水垢层。2.2散热器的修复(1)上下水室的修复如果上下水室的腐蚀不严重,那利用镀锡法修复即可。具体操作过程是用苛性钠除水垢后擦干净,然后用毛刷在内外表面涂以氯化锌溶液,接着用锡铅料1号焊接,当然要注意此时的焊接工具应该是电烙铁。如果上下水室有孔洞,或者裂纹时,一般考虑采用补板法修复。具体操作过程是用08mm厚的铜片,比裂纹长度加大10-20mm的补板,盖在焊

5、缝上,再涂上氯化锌溶液,最后在补板周围用焊锡焊牢。如果散热器裂纹在03mm以内,那么就应该考虑用散热器堵漏剂进行修补,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实用,在途中修理十分有效。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将散热器清洗干净,其中要加入2的纯碱,让发动机温度在80左右运转5min,趁热再把碱水放掉,然后继续加满清水,再次启动发动机,当温度上升到80时,又一次把水放掉。第二,拆除节温器。第三,堵漏剂与水的比例!为1:20,在冷却系中加入堵漏剂和水。第四,启动发动机,将水温升到80-85保持30min。第五,待散热器完全冷却后,再启动发动机保持lOmin,此后就可以行车,堵漏剂在冷却系中保留3-4天,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6、。(2)散热器心管的修复。热器心管的修复有多种手段,一般要根据心管的损坏程度,决定采取哪一种修复方法。接管法。这种方法是在散热器外层少数芯管有部分损坏而长度不大时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把损坏的心管剪掉,同时将断口修平。第二,取其长度为镶接部分加长l0mm的一段旧管,接着把端口扩大,并且套装在损坏管的断口处。第三,把通条插入心管,用尖嘴钳修平端口,并在接口处涂以氯化锌溶液。第四,用气焊加热,用锡焊牢。换管法当冷却管损坏长度较大时,可采用换管法修复,需将损坏的心管抽出,然后再装入新冷却管并焊合。具体的更换方法是:第一,把散热器按照相关的标准固定好,再用一根与心管内孔尺寸相接近的扁铜条,插入

7、需要更换的心管内,同时抽拉几次,完全清除其中的水垢。第二,把电阻加热器插入准备更换的心管内,两端接通24V电源大概 lmin左右,将心管外面的焊锡熔化。第三,将电源切断,然后再用手钳把心管及电阻加热器一起抽出,直到完全冷却后再取出电阻加热器。第四,在缠有棉纱的扁铜条上浸沾盐酸溶液,插入安装心管的孔中,同时抽拉几次,完全清除其中的污垢。第五,把表面挂有焊锡的新心管插入孔中,然后插入电阻加热器,同时进行通电加热,直到心管表面焊锡熔化后切断电源,焊牢后再抽出电阻加热器。第六,用乙炔加热器烧热电烙铁后蘸焊锡,将心管与底板接合处焊牢。第三节 水套水垢的清理3.1 一般情况下,在清理时,首先要拆出节温器,

8、把水从正常的水循环相反方向压入,也就是从出水口处压入,直到放出的水清洁时为止。3.2 严重积垢的清理。如果水垢严重沉淀或有固着在金属表面上的硫酸钙、碳酸钙等物质时,就需要在清理的过程中,加入相应的适当的清除水垢的溶液,将污垢完全溶解后,再用水冲洗清除。第四节 水泵的检修4.1 水泵分解前的加热把水泵体放在热水中,加热到80左右,以便于分解。4.2 水泵的拆卸(1)用专用拆卸工具压出水泵叶轮、水封副和水泵轴承的组件。(2)用水泵轴拆卸专用工具压出水泵轴。4.3 水泵零件的检修水泵零件的分解(1)水泵体破裂的修理。可在裂开的两端各钻直径25mm的孔,b把裂缝切削成3mm90的斜面焊口,用生铁焊条氧

9、焊。在进行焊接前,需要先把整个水泵体在木炭火上预热,焊后再放到加热后的冷却粉内缓缓冷却。(2)如果螺孔损坏,那就需要考虑扩大孔径,另攻螺纹,或者是焊补后再钻孔攻螺纹。(3)前后轴承及轴承孔磨损的修理。通常情况下,当轴承的轴向间隙在030mm以内,径向间隙在003mm以内时,就可以考虑采用镶套法修理。套与孔配合过盈量一般是0025、0050mm。(4)当出现止推垫圈接触平面有擦痕,垫圈座有麻点、沟槽或不平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用铰刀修整。为了确保使垫圈与座接触严密,可以考虑把座铰削成略带弧形。(5)壳休与盖连接平面若翘曲变形超过005mm,应予以修平。(6)检查水泵轴有无弯曲,轴颈磨损看是否出现逾

10、限的情况,以及轴端螺纹是否有损伤。一般来说,水泵轴的弯曲应该是在005mm以内,超过就需应予以冷压校直。如果轴颈磨损逾限,可进行磨光后镀铬修复。(7)检查水泵叶轮上的叶片有无破碎、装水泵轴的孔径是否磨损逾限。针对叶轮和叶片的破裂,可以考虑采用堆焊修复,孔径则可以考虑镶套修复。(8)检查水封、胶木垫圈的磨损程度,如果发现不适用,那就需要及时更换新件。(9)检查胶带轮毂与水泵轴的松旷情况,首先考虑将其表面焊补修整,或者是在与旧键槽相隔90-180位置上铣削出新的键槽。键和销已磨损不适用时应换新件。4.4 水泵的装合(1)首先将水泵体加热到80左右。(2)用水泵轴承拆装工具,将水泵轴承压进水泵体,配

11、合过盈量为00270031mm。(3)在水泵的连接部位,涂抹液态密封胶。在将水泵总成分解再重新装复时,需要及时更换新的水封副,同时采用水泵大修专用工具压进。(4)在进行水泵叶轮安装前,应该要把沟槽部位清理干净,因为那是水封副的定位面。完成清理后,把密封垫圈放进水泵叶轮,接着把水泵叶轮压进水泵壳体并试转。(5)用水泵大修专用工具把胶带轮压到规定的位置。(6)水泵的装复,应该按分解的反顺序进行。4.5 水泵装复后的检验(1)左右旋转,前后拉动,检查水泵轴承以及与轴承孔的间隙,泵轴不能出现阻滞现象,叶轮与泵壳体也不能出现碰击声响。一旦发现有松动过甚或有碰击的现象,就需要及时进行修整或更换。(2)检查

12、水泵密封圈有无漏水情况,检视是否有来自排泄孔的冷却液泄漏的痕迹。第五节 节温器的检修节温器有一个相应阀门是开放温度的要求,因此需要保证其正常使用。5.1 把节温器浸入水容器中,然后慢慢的加热提高水温。5.2 检查阀门的开启温度和阀门的提升情况。一般来说,节温器有两种,即低温和高温两种类型。低温型温度一般是在8084时阀门开启,在95时提升应大于8mm;高温型在8690时开启,阀门在100时开度为8mm。 第六节 冷却液温度表感温塞的检修6.1 把冷却液温度表感温塞体浸泡在容器的水中,慢慢的加热,当冷却液温度加热到70后,再就冷却液温度表感温塞的电阻进行测量。一般的标准值为104+135Q(在7

13、0),如果出现测量值超过标准值的情况,就应该考虑进行更换。6.2 把冷却液加热,用欧姆表检测温度开关的电路是否为通路,同时要检查加热到什么温度时,其电路将会出现断路的情况。正常的标准值为在65以上断路,65以下通路。第七节 结语总而言之,冷却系统作为汽车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运行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发动机系统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根据冷却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的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转。参考文献:1 倪天军;大型发电机主要冷却方式及特点J;东方电气评论;2011年01期 2 赵东芝;电机通风冷却系统的改进J;电机技术;2005年02期 3 田健;电动汽车的技术状态管理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