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_第1页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_第2页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_第3页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_第4页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 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腺样体 腺样体有多种叫法,比如:增殖腺、咽扁 桃体、Luschka扁桃体。 腺样体 1、是位于鼻咽腔顶部、蝶骨体底和枕骨斜 坡颅外面的一团淋巴组织,表面有45条呈 前后方向的纵行深沟, 表面覆以假复层纤毛 柱状上皮。 2、它与腭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 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W aldeyer 环)。此 环特殊的位置成为吸入性或摄入性抗原最早 接触部位, 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3、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的 好发年龄在38 岁,且以男童较多. 组织成分及发育特点 正常情况下,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鼻咽腔 顶壁有腺样体(咽扁桃体)

2、;咽峡两侧有腭扁 桃体;舌根处有舌扁桃体;在咽后壁、咽鼓管 口和咽隐窝处有明显分散的淋巴滤泡,构成 咽淋巴环。 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并随年龄而增生,6 岁左右最大,以后逐渐退化,一般10岁以 后开始萎缩,多在青春期后退化消失。 病理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鼻咽部腺样体因慢性炎 症刺激发生病理性肥大,导致鼻咽腔及气道 狭窄,当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咽通气道的70 % 时,则影响邻近器官功能或全身健康,称为腺 样体肥大,多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 同时存在。伴发OSAHS(阻塞性呼吸睡眠 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 腺样体肿大,造成鼻塞,打呼,张口呼吸。 腺样体阻塞耳咽管开口,

3、并发中耳炎,中 耳积液。 口咽部体肿大,阻塞呼吸道,造成睡眠中 呼吸暂停 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很纠结? 儿童腺样体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在儿 童生长发育期内轻易摘除,会削弱鼻咽部的 局部免疫功能。 而病理性肥大的腺样体常并发多种疾病,后 果严重,应及时手术刮除。 所以确定腺样体肥大标准和手术指征十分 重要。 腺样体肥大的检查 腺 样 体 肥 大 是 儿 童 时 期 常 见 的 上 呼 吸 道 疾 病 之 一, 目 前 临 床 上 对 于 腺 样 体 肥 大 常 用 的 检 查 方 式 是 经 口 腔 间 接 鼻 咽 镜 检 查 和 鼻 内 镜 检 查。 但 由 于 小 儿 咽 腔 狭 小, 咽

4、 部 刺 激 重 等 原 因, 患 儿 难 于 配 合, 检 查 相 对 困 难。 故 国 内 外 有 关 腺 样 体 肥 大 的 标 准 和 手 术 指 征, 首 选 。 鼻鼻 咽咽 部部 侧侧 位位 X 线线 平平 片片 鼻咽部侧位摄片优势: 能够很好的现实鼻咽腔宽窄情况, 并通过测量 腺样体(Adenoid,A)厚度 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 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 Airway Space ,PAS) 的宽度 用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值及PAS宽度评估 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鼻咽部侧位X片的摄片方法

5、患儿端坐或站立侧位,下颌略抬高,以减 少下颌支与鼻咽腔重叠,眶耳线平行于地 面,头颅矢状面与摄片架平行,中心线通 过外耳孔前下方约2cm处,嘱患儿闭口用鼻 吸气并摄片,防止软腭抬高造成鼻咽腔变 窄的假象。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一)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一) 腺样体厚度(A)的测量: 腺样体最突点至枕骨斜坡颅骨外侧面的垂直 距离为腺样体厚度: 13mm,就会出现鼻咽腔气道变窄,甚至 闭塞。 A B A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二) 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值: (1)1987年Elwany提出鼻咽腔的宽度(N)测 量方法: 硬腭后端至翼板与颅底交点间的距离为 鼻咽腔的宽度。 C D N (2)现

6、多用的鼻咽腔的宽度(N)测量方法: N为腺样体最凸部鼻咽腔的宽度,即垂线的 反向延长线与硬腭后端或软腭前中部上缘 的交点和枕骨斜坡颅外面切线的垂直距离。 A B A N Elwary测量100 例37 岁即将行腺样体切 除术儿童的A/ N 比,并与100名正常儿童对 照, 发现肥大组A/ N 比为0. 652 0. 853 , 平均0. 713 ,而正常儿童组则为0. 4990. 621 ,平均0. 583 ,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 义,并确定A/ N比在0. 680. 726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3 为病理性肥大。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0. 60

7、属正常,0. 610. 70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1 为病理性肥大。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 A/ N 比0. 66 为正常,大于0. 7 为肥大,大于 0. 8 为显著肥大。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A/ N 比0. 71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 手术指征。 A/N参考值: 考虑到儿童在212岁期间腺样体有生理性 肥大,因地域、年龄、个体差异,以上各 组标准稍有差别。中华放射学杂志标准 A/N 比值: 0.5-0.6为正常; 0.61-0.70为中度肥大; 0.71以上为病理性肥大; 0.80以上为显著肥大; 鼻咽侧位片的测

8、量方法(三) 鼻咽后气道宽度(PAS) 软腭表面与腺样体表面最凸点之间有效气道 宽度、作为PAS宽度 (图中a) 鼻咽口气道宽度是鼻咽最小气道宽度。 PSAPSA宽度参考值:宽度参考值: 在10mm以上者属正常范围. 610mm视腺样体生理性或中度肥大, 5mm时,可认为腺样体重度肥大。 PAS3mm时,患儿多有张口呼吸. 因此,有文献报道认为当A/N值0.71, PAS3mm可作为手术指征。 总结 腺样体厚度(A)的测量尽管能了解腺样体肥 大的程度,但不能正确反应气道阻塞程度, PAS测量气道阻塞的程度,但不能反应腺样 体肥大的程度,并且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A/N比值的测量方法是目前临床上

9、最常用的 一种方法,能良好的反应腺样体大小,及 腺样体占鼻咽腔气道的程度。 不足 到目前为止, 鼻咽部X 线侧位片依然是临床 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最常用方法。 但是它有很多的不足: 1、不能观察到咽隐 窝、咽鼓管咽口、圆枕、翼内外板( 肌) 、 咽旁间隙等组织或结构;2、不能进行腺样 体肥大的分度;3、 不能动态观察鼻咽气腔 的变化情况等。 CT 扫描方法 常规OML (听眦线)鼻咽部轴扫, 扫描体位: 标准仰卧头颅正位;扫描参数: OML 基线, 层 厚3mm/5mm, 螺距1.0。扫描范围: 以侧位 作为定位线, 包括中耳乳突进行螺旋方式扫 描, 部分进行静脉增强扫描; 以蝶- 枕骨结合面

10、为基点, X 射线垂直穿 过腺样体( 即是通过腺样体的最大厚度的截 面) 进行冠状位扫描; 同层动态CINE 模式, 选择鼻咽部腺样体 最大截面, 层厚3mm/5mm, 同层连续动态扫 描, 间隔时间13s。 CT 观察与测量方法: 标准CT 轴位, 主要 观察鼻咽腔的形态, 腺样体大小与形态, 咽 隐窝、咽鼓管咽口、圆枕、鼻后孔的阻塞 情况, 翼内外板( 肌) 、咽旁间隙, 邻近骨质 有无破坏, 鼻旁窦、中耳乳突等12项结构。 以通过蝶- 枕结合层面的冠扫作为测量层 面, 选择腺样体最大截面及上、下相邻层面 等3 个层面测量( 图1, 2) , 并求出平均值; 或 正中矢状面测量腺样体厚度与

11、鼻咽气腔前 后径的比值; 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大 小; 鼻咽气腔有效面积。 同层动态CINE, 利用GE 公司Hispeed AW工作站, 选择任意3 个层面测量( 图3, 4) , 求两两之间的面积最大差值( S=118.04- 91.15) 。 图1 鼻咽气腔N值 图2 腺样体A值 N A 鼻咽气腔有效面积 Sn CINE测量有效面积 Sn1 正常组 在标准CT 轴位像上, 鼻咽气腔形态因层面 不同而不同, 其中, 呈梯形( 图3), 长方形( 图 4) 。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清晰或隐约可见, 双侧对称, 鼻后孔大部分畅通, 咽旁间隙清 晰, 邻近骨质无破坏。 鼻咽气腔形态 梯形 长方形

12、 分型 儿童腺样体肥大依据CT 表现分为3 型: 型单纯型,仅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增厚,形成肿块,前缘 平直或略凹陷,堵塞后鼻孔,鼻咽腔变形、狭窄,上气道 变窄,临床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 型, 型并发鼻窦炎,除型的CT 表现外,同时有上 颌窦、筛窦黏膜增厚,窦腔变窄等慢性鼻窦炎表现及鼻 甲肥大和/ 或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鼻涕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表现; 型, 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除型的CT 表现外,还 有咽鼓管咽口粘连狭窄及中耳乳突积液即分泌性中耳 炎的表现。文献报道,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咽鼓 管非机械性阻塞等,都是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 病因 。临床

13、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耳 聋为传导性耳聋。 肥大组 在标准CT 轴位像上, 鼻咽气腔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 ( 图7, 8) , 不规则形, 横条形, 完全闭塞。增大的腺样 体呈软组织密度, 均匀一致, 与头长肌相近, 呈弥漫性 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 形( 图11) , 静脉增强扫描呈轻- 中度强化。 鼻咽气腔形态 腺样体形态 弥漫性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形( 图11) A/N 值与D 值 利用蝶- 枕骨结合面作为基点, X 射线垂直穿过腺 样体最大厚度的CT 冠状位扫描层面进行A/N 比率 的测量,结合临床认为

14、, A/N0.71 为病理性肥大标 准和手术指征。 值得一提的是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 值) , 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价值。Jeans等认为在多种 测量方法中, 最简单、快捷、可重复且与手术相关 性最好的是咽部气道的宽度, 他对38例儿童测量, 认为正常D 值在4mm 以上。国内学者邵剑波等研 究肥大组儿童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 值范 围在12.8mm, 均低于3mm, 符合Jeans 的观点。 MRI MRI 表现 根据经典Fujioka 等 X 线平片测量法原理,即测量 腺样体最大厚度与自硬腭上缘到颅底蝶2枕骨的软 骨结合部的距离之比(A/ N 比) 以及后气道间隙(p haryn

15、geal airway space ,PAS) 的宽度(软腭表面 与腺样体表面之间有效气道宽度) 。 采用SE 序列矢状面T1WI ,选择正中矢状面,分别 测量两条径线(图1 、2) :N 线,即从蝶骨体2枕骨斜 坡的软骨结合部后缘(O 点) 至硬腭与软腭上缘交 界处的连线N ;A 线,过O 点沿枕骨斜坡下缘作延长 线L ,取腺样体下缘最凸点作L 线的垂直线。分别 测A、N 值,计算A/ N 比 A N PAS值测量 程万民等 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 A/ N 比0. 71 , PAS 3 mm ,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 和手术指征。 D 正常组镰刀形(图正常组镰刀形(图4)、刀鞘形(图)、刀鞘形(图5)为主)为主 镰刀形、刀鞘形,腺样体厚度较薄,下缘凹 陷或平直,但均不下凸; 肥大组子弹形(图6)、山丘形(图7)为主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腺样体饱滿、下凸,象山 丘样突出。在冠状面上腺样体表现为“马鞍形”和 “倒置梯形”。 MRI诊断优点 首先,在MR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 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