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村振兴与建筑文化符号的融合 摘要林州市石板岩乡位于太行山东麓,石材丰富,这里的传统民居都是石建筑,因此林州石板岩建筑的建筑材料、构造、装饰构件是石文化历史进程所凝结的符号性表达,是地域文化生态的真实反映,文章试图以林州石板岩建筑为例,解析建筑符号表达,展现石板岩乡传统石砌建筑的建设特色,指导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建设,提出了传统民居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符号;新农村建设;林州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及乡村振兴建设,地域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形式类似的现代风格建筑。出现了乡村规划建设的“千村一面”、各地区乡村可识别性丧失,承载居民家乡情感的场所空间缺失导致村落文化疏离等问
2、题,乡村振兴其本身绝不仅仅是盖房造物、提供生存生活空间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造就一方建筑、凝聚一方灵魂,乡村民居建筑的特色无不渗透着各地乡亲们对传统乡土风情的热爱、先民精神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通过调查中原乡土建筑、场所等,提取出乡土建筑中的乡愁符号,引导人们建立地域文化自信,指导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建设更新,给人们场所感、亲切感和归属感,保留乡村文化多样性,在地域传统建筑符号的案例中,林州石板岩极具代表性。 1林州石板岩建筑特色 河南省现存两处较为典型的石头民居类型,其一就是豫北地区的林州石板岩民居。以因地制宜的建筑风格和石头肌理而闻名。2石板岩乡位于太行上大峡谷内部,石材
3、丰富,太行山漫山遍野的石头就是建房的主要材料。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石梯、石楼、石板房,石梯、石柱、石头墙,石街、石院、石板场”3展现出了石板岩民居建筑的特色以“石为主”(如图1、图2所示)。该地民居主要以石块砌墙,以石为顶,遮风挡雨效果显著。这里的山石多为红色沉积岩,由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物层层叠加堆积而成石。这里的岩石因其水平片层节理发育,多为片状,正是由于这些特征造就了当地特色的石砌建筑。从民居外部构造再到内部建造,都是由太行山漫山遍野的石头进行加工后建造而成。材料的特殊,造就了建筑具有冬暖夏凉和防潮防火的优势。虽然该地名为石板岩乡,且主要建筑材料也是石块,但其内部有着很粗的木头作为柱
4、子支撑着整个建筑框架,屋顶上的一些穿斗式梁架则是采用了一些比较细的木材。房屋内的家具大多也都是采用石头建造,如桌子、凳子、米缸这些普遍的家具采用石头建造后体现出了一种朴素的特点,更是与民居内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些自然生态的原材料为当地居民建造了一个融入自然的栖息家园。其中最具特色的则为石板房的屋面建造。将形状各异的石板材料铺装如瓦片一般,错落有致、层层叠融。铺装后形成的弧线与角度起到了很好的排水效果,同时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种鳞纹石片,使人望去有种奇异的美感(如图3、图4所示)。石板岩村落的建造完美地结合了地形,同时具有多山藏水的地理环境,使当地的民居建筑形成了一种依山傍水的布局特征。建筑与周
5、边的环境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这种石板之乡,与其他村落对比,更加能给人一种坚硬与永恒的触感。 2石板岩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问题 河南石板岩村民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乡村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等多重挑战和冲击,石板岩镇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4。因为该村落基本上分布在以一些偏远与贫穷的地区,而且时间久远,造成村落的自然风貌和附近的生态环境都遭受到一定的毁坏。而且石板房中的木结构在防潮与抵抗一些自然灾害上的能力不足,造成了一些民居建筑具有坍塌的潜在危险,这些代表着民风的建筑即将消失于其中。并且随着城市化的逐渐发展,农村
6、人口转向城市人口已经演变为一种趋势,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劳动力不断流失,慢慢演变为“人走房空”的情况。村落中被遗弃的建筑不计其数。同时,在村庄合并与迁徙过程中,因为没有进行专业规划,造成在迁徙过程中消失的村落不胜枚举。城镇化的到来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给这些民风建筑造成了莫大困难,而石板岩民居正处于这种困难之中。如果不采取合理规划,这些建筑文化遗产将不复存在。 3石板岩传统建筑保护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为了追赶建设的步伐,有不少的传统建筑被遗弃或是毁坏。林州石板岩镇也是如此,在生活节奏飞速的现在,山里边的经济发展速度就显得缓慢了。物质需求已经跟不上人们所追求的理想要求
7、,多数的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家中的石板房也因年久失修而无法居住,再者有经济条件的村民也因工程量大而放弃了用石板建房子。越来越多的新式建筑涌入,使得传统的石板建筑在当地已经失去了传承的条件。林州石板岩镇的旅游业发展较好,每年的旅游季有大量的旅游团和学生涌入当地。每年造成的传统村落的损坏也非常的多,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对于家中有石板房的村民每年给予相应的资金来对石板房进行维护,并且建立保护委员会进行长期的维护工作。例如林州石板岩建筑内部用很粗的木头作为柱子支撑整个建筑框架,但是木结构在防潮与抵御其他自然灾害方面表现不足,我们可以用砖混结构代替木结构,这样可以
8、很大程度上减少民居建筑坍塌的风险,另外对石板房维护尽可能的以“石”为主,比如石板房的院墙,有些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破败,在修葺的时候可以选择用太行山的石块,以保留石板岩民居的建筑特色。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我们也可以借鉴石板岩民居建筑的特色,比如在新农村建设中使用石块进行屋面建造,各色各样的石板材料铺装,不仅可以做到遮风挡雨、给人以美感,还可以传承当地的传统建筑特色,还有用石块堆砌院墙等等都可以用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将新农村的建设与当地的建筑特色相融合,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就不会出现“千村一面”和“人走楼空”的现象。所以在新农村的发展之中不能一味的追寻新式建筑,要尽量保护当地传统建筑的特色,充分
9、领用当地的地域优势发展和资源优势。在追求新式建筑的同时与传统建筑融合,既推动了新农村的发展也传承了传统建筑形式,既要“发”于石板,也要“终”于石板。政府应该请专门的设计机构进行整体规划,规划出新的村落,将新式建筑与石板建筑分隔开统一管理,统一维护。政府的主管部门也需要出台的政策支持,发动居民全员投身到保护传统建筑的行列中,并且向社会中征集志愿者及爱好者,将较为完整的村落保护起来,出台有利于保护传统建筑的政策,如向社区报备自家的宅基地情况房子的年限等,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让投入者看到政策的力度与他们的投入是否成正比,让参与者看到回报投入更多的热情进来,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调动投入者的热情,使得传统的建筑的多样性得以传承。 4结语 石板建筑是林州石板岩镇的代表性建筑,作为地域性的建筑符号,在发展新式建筑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任何的传统建筑在历史的进程中都是值得被保护的。在这个各种文化融会贯通的时代,发展的同时也要将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传统精神融汇进现代潮流中。通过不断地磨合将其融汇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林常君.永州新农村民居建筑中地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9(32):190-191. 2刘磊;张青萍.河南林州石板岩民居和吴垭石头村景观肌理比较J.林业科技开发. 3王昭娜;董晓宇.河南林州石板岩乡石砌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英语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模版
- 放学后班级管理
- 软件培训课件制作规范
-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新观察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动态护理查房
- 小儿常见急症护理
- 公司培训系统构建与实施
- 完整版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全文课件
- 陕西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 CB-Z-806-2016船舶动力定位模型试验规程
- 押安徽中考数学第21题(统计与概率)(原卷版+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2023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上午真题试卷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哲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太阳光追踪系统设计
- 2022年高考浙江省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