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乐多乳酸杆菌代田株的研究成果_第1页
养乐多乳酸杆菌代田株的研究成果_第2页
养乐多乳酸杆菌代田株的研究成果_第3页
养乐多乳酸杆菌代田株的研究成果_第4页
养乐多乳酸杆菌代田株的研究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养乐多干酪乳酸杆菌代田株LcS 的研究成果分享 Part 1. 养乐多研究所介绍 Part 2. 益生菌与人体肠道健康 Part 3. 养乐多LcS菌的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 Part 1. 养乐多研究所介绍 主要内容 代田理念-Yakult的DNA 时间大事记 1930代田博士在京都大学医学部实验室中成功分离强化培养出LcS菌株 1935代田保護菌研究所设立,开始生产销售LcS活性乳酸菌产品 1955养乐多本社成立,在京都设立研究所 1967在东京国立市设立养乐多中央研究所,代田博士亲自担任首任所长 1985增设新研究栋(现南馆)和安全性试验研究设施 1992增设肠内菌群研究栋和图书厚生栋 20

2、05在比利时根特市设立养乐多欧洲研究所 2009新建食品研究栋 2012药品,化妆品等4幢新研究栋在建中 2009年 食品研究栋 2005年 欧洲研究所 1992年 肠内菌群研究栋 1985年 新研究栋(现南馆) 1967年 中央研究所 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概要 成立: 1955年4月 所在地: 日本东京都国立市 研究人员: 约250人 研究内容: 基础研究、食品开发研究、医药品开发研究、 化妆品开发研究、分析实验 研究所风景 屋顶庭园胶囊森林浴图书馆茶话室 研究风景 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质谱仪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 YIF-SCAN的主要优点 50人肠内菌群解析 = YIF-SCAN 3天 传统

3、培养法1年 = YIF-SCAN 3天 从样本到结果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厌氧培养操作。 比传统方法精度高1000倍。实验误差极少。 肠内菌群以外还可用于病原菌和土壤细菌等微生物的定量分析。 YIF-SCAN肠内菌群分析仪 YIF-SCAN的临床应用 1.在病原微生物的血液培养检查中快速并高感度地检测末梢血中的细菌。 2.可以对药物耐性细菌进行快速准确诊断。 3.适用于消化器外科手术后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性诊断。 YIF-SCAN今后在临床领域的应用非常值得期待。 应用原理 LcS研究的小常识(豆知識) 养乐多最早的学术论文?养乐多最早的学术论文? Time: 1932 Author: 代田代田

4、稔稔 博士博士 Title: 生菌療法 Journal:社会衛生, 25 1-5 (1932) 养乐多最早的临床试验论文养乐多最早的临床试验论文? Time: 1974 Author: Yamagishi, T., Serikawa T., Morita,R., Takahashi K., Nishida S. Title: Effect of a Lactobacillus product administration on the anaerobic intestinal flora of aged adults Journal: Japa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

5、ogy, 18, 211-216 (1974) Abstract: 健康老人(健康老人(30名)名)饮饮用用Yakult 65( (250亿亿活菌数)后,活菌数)后,肠肠内菌群得到改善。内菌群得到改善。 Pubmed*上可以查到的上可以查到的LcS相关论文数相关论文数 ? 多达 篇 * Pubmed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文献搜索网站 Pubmed*上可以查到的中央研相关论文数上可以查到的中央研相关论文数 ? 多达 篇(1982-2012) 数据来源:养乐多中央研究所主页 2011年2012年 Part 2. 益生菌与人体肠道健康 古代养生家对保持大便通畅,以求延年益寿颇为重视。 u 汉代王充论

6、衡中:“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u 道学文化中讲究”每日通便,以求长寿 ”。 u 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称人体内的“宿食”不排出会引起许多并发症。 u 中医理论“粪毒入血 百病蜂起”,指的是肠道是百病之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肠道健康 (公元86年)( 公元27-97年) 肠道微生态 1. 肠道中有超过 微生物 2. 细胞数量是人体的 倍 3. 基因数量是人体的 倍 4. 有超过 种的细菌 长度约 (小肠+大肠) 吸收面积约 = A tennis court 肠道内存在人体总量 的免疫细胞和抗体 人体微生态系统主要包括 n口腔 n呼吸道 n胃肠道 n泌尿道 n皮肤 其中胃肠道微生

7、态系是人体的最重要最 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肠道有多重要? 1、最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2、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3、肠道是代谢症候群的发源地 4、肠道是第二个大脑 消化道的4大屏障功能 序 号 名称主要物质作用原理 1 化学屏障胃酸、胆汁酸强酸性,杀菌作用 2 生物屏障肠内有益菌,益生菌 维持肠内菌群平衡,减少 有害菌和有害物质 3 机械屏障肠壁上皮细胞 细胞间紧密排列防止有害 菌和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 环 4 免疫屏障肠道黏膜免疫 免疫球蛋白A作用 NK细胞作用 粘液层 上皮层 固有层 肠道菌群能直接与中枢神经相互影响 2011年美国科学院报(PNAS)肠道菌 群调控大脑发育及行为论文 肠道是第

8、二个大脑 正常的大脑功能需要健康的肠道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菌-肠-脑 轴线 Nature Reviews Neroscience 2012 Sep 减少有害菌 (引起感染症菌) 改善 便性 防御感染作用 维持增进健康 调节免疫 通过培尔氏节 作用于免疫細胞 抑制有害 物质的产生 预防 生活习惯病 降低 癌症 发病率 降低 感染 危险性 降低 过敏 危险性 活着到达肠内 产生乳酸及醋酸 (有用菌的増加) 吸附和排除 致癌物质 调节肠道 运动 Part 3. 养乐多的LcS菌研究 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cS)特性 干酪乳杆菌代田株的健康作用 活着到达肠内,维持肠内平

9、衡 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及有害物质 改善排便状况 增强身体的抵御力 肠内环境改善 免疫调节 l 活着到达肠道 l 肠内菌群平衡 l 改善便性 便秘 腹泻 l 减少有害物质 已发表结果 免疫调节: 提高NK细胞活性 增加IgA的分泌 肠道调节: 耐胃酸胆汁酸 增加有益菌 减少有害菌 抑制有害物质的产生 对应的作用机理 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cS) l 提高免疫力 l 抗过敏 l 抗感染抗炎症 l 癌症预防 膀胱癌 大肠癌 l 代谢综合症 LcS活着到达肠道 时间发表学术期刊人群内容 2012J Med Assoc Thai, 95, S42-S47泰国在泰国健康人群中验证了LcS能够活着到达肠道

10、。 2011Food Microbiol., 28, 7, 1359-1366 -用体外模型来验证LcS的耐酸性和耐胆汁酸性。 2010Int J Microbiol, 139, 154-160 比利时用LcS检出培养基确认活着到达肠道。 2008 Int J Food Microbiol, 126, 210-215 日本用特定引物检出粪便中的LcS菌,并鉴定菌株。 2007J. Appl. Microbiol., 2, 1026-1032 英国LcS活着到达肠道,肠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都增加。 2006Bioscience Microflora, 25 ,4 , 137-146 日本女大学生

11、粪便中检出LcS. 199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48, 51-57 日本LLV培养法和单克隆抗体法验证LcS能活着到达肠道。 1991日本細菌学雑誌, 28, 691-697 -消化液(胃液、胆汁)耐性体外試験。 酸处理前 酸处理30分钟后 酸处理60分钟后 干酪乳杆菌 代田株 保加利亚 乳杆菌 维持肠内菌群平衡 时间菌株发表学术期刊对象内容 1993LcSPhilippin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22 2 -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菌,志贺氏

12、菌的生 长 2001Synbiotics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 46 ,2010-2016 短肠症小儿改善肠内菌群,改善生命危险状态。 2001LcS J. Pediatric Gastroentol. Nutr. , 32 4 506-508 短肠症小儿改善的肠内菌群 2002Synbiotics Clinical Nutrition , 21 6 527-530 (2002) 集中治疗室中的重症 患者 改善肠道蠕动和肠内环境。 2003Synbiotics Pediatr. Int., 45 359-362 (2003)抗生素治疗的肠炎小儿改善抗生

13、素治疗后的肠内菌群。 2004 J Pediatr Surg , 39 1686-1692 (2004) 短肠症的肠炎患者改善肠内菌群,改善便性,体重增加。 2006Synbiotics Int J Probiotics Prebiotics, 1 161- 168 (2006) 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改善肠内菌群,显著抑制病原菌,改善营养状态。 2009SynbioticsDig Dis Sci, 54 10711078 (2009)ICU的SIRS患者 改善肠内菌群,维持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感染并 发症频率,减少致病菌。 2010LcS、BbrYPediatr Int , 52 362-367

14、. (2010)儿童(4名) 促进手术后形成正常的肠内菌群,预防术后感染症 。 2011LcSJ Gastroenterol 长期低用量阿司匹林 服用者 减轻长期服用低用量阿司匹林对小肠和肠内菌群的 伤害。 2011LcSInt J Probiotics Prebiotics养老设施中的老年人 肠内菌群改善,有机酸和pH值改善,发热期间缩 短。 肠内菌群平衡是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的动态平衡。 参与调查共计14581人,男女比例约为100:75 。 l 肠道问题缘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l 中国人肠道健康现状 改善排便状况(腹泻) 时间菌株发表学术期刊内容 1990LcSActa Medica

15、Philippina, 26 2 116-122 改善大鼠腹泻 1994LcSJapa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47 2755- 2762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肠炎和腹泻 2010LcS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110 5 547-552 改善腹泻倾向的症状和便性,改善肠内菌群。 2010LcSEpidemiol. Infect. 降低儿童急性腹泻发生率, 减少体内病原微生物。(印度) 2012LcSFood and Argicultural Immulog LcS摄入可以减少抗生素引起的腹泻的发生. 改善排

16、便状况(便秘) 时间菌株发表学术期刊内容 2003LcS 65亿/天Can J Gastroenterol , 17 655-659 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和便性。 2006LcS 400亿/天Bioscience Microflora, , 25 2 39-48 便秘倾向(3-5次/周)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增加,便性改善,肠内 菌群改善。 2006LcS Biosci. Microflora, 25 39-48 便秘倾向(=4次/周)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增加,改善臭便和排 便感,增加肠内双歧杆菌。 2011LcSMinerva Gastroenterol Dietol.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慢性便秘

17、症状。 2011LcSInt J Food Sci Nutr.改善便性(硬便和块状便)(德国) 减少有害物质 时间菌株发表学术期刊内容有害物质及其危害 1981LcS 100亿 Microbiol.Immunol., 25 101-112 降低尿中的甲酚的量 甲酚(): 消化道疾病 1986LcSJNCI., 77 1 195-201 吸附有致癌性的变异原(半胱氨酸亚砜)。半胱氨酸亚砜:致癌物 1993LcS粉末Cancer Letters, 73 173-179 降低尿中致癌物杂环胺的浓度杂环胺():致癌物 2001Lc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67 7 30

18、86-3091 LcS能和黄曲霉毒素B(AFB)结合,降低毒性。 黄曲霉毒素B(): 致癌物,剧毒 2004LcS 65亿/天Br. J. Nutr. , 92 439-446 减少有害物质甲酚的量甲酚:消化道疾病 2007 Synbiotics, 其中LcS 65亿 x2/天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G358-68. 健康人结肠内氨的减少。氨():肝脏疾病 2008LcS,BbrY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72 6 1409-1415 (2008) 降低双酚A摄取大鼠

19、的症状。 双酚A(): 儿童脑和性器官的发育,致癌物 2009LcS,BbrYUrological Research (2009) 尿结石患者尿中的柠檬酸盐和草酸减少,降低 肾结石的风险。 柠檬酸盐和草酸(酸塩、 酸):肾结石尿结石 2010LcSDairy Sci. Technol. in vivo:减少大鼠血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量;In vitro:用荧光抗体法确认LcS和黄曲霉毒素B1 的结合。 黄曲霉毒素B1:致癌物,剧毒 2012L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LcS摄入可以改善氨的代谢.氨:肝脏疾病 甲酚

20、,杂环胺,黄曲霉毒素B,氨,双酚A,草酸 提高免疫力 时间菌株发表学术期刊内容 1998LcSInt. J. of Food Microbilogy, 41 133- 140 提高小鼠免疫力 1999LcSMed.Microbiol.Immunol., 188 111- 116 恢复致癌剂处理小鼠的免疫力。 2000LcS 400亿/天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64 2706- 2708 提高并维持健康人NK细胞活性 2005LcS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ciences, 237 75-81 HTLV-1相关脊髓症患者的NK细胞活性

21、增加。 2005LcS 400亿/天Preventive Medicine, 40 589-594 改善吸烟者NK细胞活性低下。 2006LcS Clin Exp Immunol , 146 109-115 (2006) 老年人诱导IL-12的产生,提高NK细胞活性。 2007LcS 400亿/天J Nutr., 137 791S-793S (2007)提高中年人NK细胞活性,抑制老年人NK细胞活性低下。 2008LcS 65亿x3/天 J Hepatol, 48 6 945-951 (2008)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嗜中性细胞活性得到恢复。 2009LcS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69 (OCE3), E267, 改善上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增加健康人唾液中的IFN-、 sIgA、IgA1、IgA2的分泌量。 2010L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Nutrition 41(2)p232-242, 41 2 232-242 改善过敏 过敏是免疫疾病,由过度的免疫应答所引起。 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皮肤过敏 抗感染抗炎症 时间菌株发表学术期刊内容 2001L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68 135-140 (2001) 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