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绝缘基础知识_第1页
电气绝缘基础知识_第2页
电气绝缘基础知识_第3页
电气绝缘基础知识_第4页
电气绝缘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电气绝缘基础知识电气绝缘基础知识 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 2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3 4 六氟化硫( SF6 )气体的绝缘特性 5 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n1. 1.掌握掌握气体介质的击穿机理气体介质的击穿机理; ; n2. 2.熟悉熟悉影响气体介质击穿的主要因素影响气体介质击穿的主要因素; ; n3. 3.了解了解气体放电的不同形式气体放电的不同形式 n4. 4.掌握掌握气体中固体介质的沿面放电气体中固体介质的沿面放电 6 n本节重点介绍: 空气间隙的击穿机理和影响空气击 穿电压的各种因素。 7 n研究在电场作用下,气体间隙中带电离子 的形成和运动过程 n气体间隙中

2、带电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n气体间隙中带电通道是如何形成的; n带电通道形成后,又是如何维持持续放电的 8 一一 n1、电离(游离) n定义: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使原子成为自由电 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n电离的形式:碰撞电离、光电离、热电离、表面 电离等。 n气体分子本身的电离和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金属 的表面电离 9 n为什么绝缘体不导电,为什么绝缘体不导电, 而导体能够导电而导体能够导电? 先思考先思考: 10 n绝缘体内部:绝缘体内部: 原子核周围的电子被原子核牢牢束缚,称原子核周围的电子被原子核牢牢束缚,称 为为束缚电子束缚电子; n导体内部:导体内部: 存在大量脱离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存在大量

3、脱离原子核束缚的电子, ,称为称为自由自由 电子电子。 为什么绝缘体不导电,而导体能够导电为什么绝缘体不导电,而导体能够导电? 11 n 空气是空气是绝缘体绝缘体,那么触头之间的空气为什么,那么触头之间的空气为什么 会产生电弧,从而形成了一个会产生电弧,从而形成了一个导电导电的通道呢?的通道呢? 思考思考: 12 空气为什么会产生电弧空气为什么会产生电弧? 这是由于这是由于,此时的此时的空气中空气中 出现了大量的自由电子,我出现了大量的自由电子,我 们称空气们称空气被游离被游离了,游离状了,游离状 态下的空气和导体一样具有态下的空气和导体一样具有 导电性导电性能。能。 游离游离中性质点转化为带

4、电质点中性质点转化为带电质点 (自由电子和(自由电子和 正离子)正离子) 。 13 n 在切断电路时,空气(或其他绝缘介质在切断电路时,空气(或其他绝缘介质 )是如何由绝缘状态转变为导电状态(即游)是如何由绝缘状态转变为导电状态(即游 离状态)的呢?离状态)的呢? 思考思考: 电弧电流 14 强电场发射强电场发射(在触头间最初产生自由电(在触头间最初产生自由电 子的原因之一)子的原因之一) 在开关触头刚刚分离的瞬间,当电场强在开关触头刚刚分离的瞬间,当电场强 度度E E(E=U/sE=U/s)超过)超过3 310106 6伏伏/ /米以上米以上 金属触头阴极表面的电子被电场力拉出,金属触头阴极

5、表面的电子被电场力拉出, 称为强电场发射。称为强电场发射。 游离过程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5 热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在触头间产生自由电子的(在触头间产生自由电子的 原因之二)原因之二) 触头即将分开的瞬间,触头即将分开的瞬间,触头之间的压力以及接触面触头之间的压力以及接触面 积减小,接触电阻(积减小,接触电阻(c c)增大,电流()增大,电流(I I)通过此接触)通过此接触 电阻,使得电能损耗(电阻,使得电能损耗(I I2 2R Rc c)增大。)增大。 在触头表面出现炽热点,温度极高,在触头表面出现炽热点,温度极高,使得自由电子使得自由电子 能量增加,运动加剧,能量增加,运动加剧,阴极表面

6、就会有电子跑出,形成阴极表面就会有电子跑出,形成 热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 16 碰撞游离碰撞游离(形成电弧的原因)(形成电弧的原因) 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巨大的动能的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巨大的动能的电子电子,不断地,不断地与与空空 气(或其他绝缘介质)的气(或其他绝缘介质)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使原,使原 子核周围的束缚电子释放出来,形成子核周围的束缚电子释放出来,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自由电子和正离 子子称为称为碰撞游离碰撞游离。 17 n 自由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向阳自由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向阳 极运动,这些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巨大的动能极运动,这些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巨大的动

7、能 的电子,不断地与空气(或其他绝缘介质)的电子,不断地与空气(或其他绝缘介质) 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使原子核周围的束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使原子核周围的束 缚电子释放出来,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缚电子释放出来,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这种现象就称为碰撞游离。这种现象就称为碰撞游离。 思考:思考:什么叫碰撞游离?什么叫碰撞游离? 18 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碰撞游离连续进行就可能导致触头间就可能导致触头间 充满了带电质点即大量的电子和正、负离充满了带电质点即大量的电子和正、负离 子,具有很强的电导性。子,具有很强的电导性。 此时在外加电压作用下,触头间介质此时在外加电压作用下,触头间介质 就会被击

8、穿而就会被击穿而形成导电的电弧通道形成导电的电弧通道。 19 碰撞游离过程示意图碰撞游离过程示意图 自由电子向阳 极加速运动 阴极阳极 碰撞出新的 自由电子 20 电弧的形成电弧的形成电弧的形成电弧的形成电弧的形成电弧的形成 热游离(维持电弧燃烧的原因) 空气(或其他绝缘介质)分子在电弧极高温度下产 生迅速的不规则运动,具有很大的动能,相互碰撞,游 离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称为热游离。 电弧的温度极高,如前所述,可达到几千甚至上 万摄氏度,空气(或其他绝缘介质)分子在此高温作 用下,产生迅速的不规则运动,具有很大的动能,相 互碰撞,游离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形成热游离,增加 了开关电器熄灭电弧的难度

9、。 21 n2、空气间隙的击穿过程 (1)碰撞电离 (2)电子崩 (3)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 (4)流注 n 带点粒子在足够大的电场作用下,高速运动 并不断加速,出现强烈的碰撞电离,形成电子崩, 由许多电子崩产生大量正负带电质点混合的离子 通道即流注,当流注把空气间隙的两极接通时, 整个间隙随之击穿。 22 n整个过程: n碰撞电离 电子崩(非自持放电) 二次电子崩 流注 间隙被击穿 在均匀电场中发生自持放电,间隙即被击穿;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发生自持放电,会发生电晕 放电,但间隙并不被击穿,必须增高电压, 才可以击穿间隙。 23 n重点概念: n碰撞电离、电子崩、二次电子崩、流注、 自持放电、

10、非自持放电、阳极流注、阴极 流注 24 n1、气体间隙击穿电压与气体密度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压力越大,密度越大,电子的自由行程 短,间隙不容易被击穿,击穿电压升高; 反之,击穿电压减小。 但,气体过于稀薄,碰撞次数太小,导 致击穿电压升高。 25 n2、巴申定律 nUF=f(pS) n在均匀电场中,气体的间隙距离一定,间 隙的击穿电压与气体的压力有关 26 n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20 n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击穿场强大约为: 30kV/cm n不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击穿场强大大下降: 空间间隙距离大于50cm 负极性的直流平均击穿场强: 10kV/cm; 正极性的直流平均击穿场强: 4.

11、5kV/cm; 27 n稳态电压:持续作用电压,指的是工频交流和直流电压 1、均匀电场在稳态电压下的击穿特性 1)没有极性效应;2)与电压作用时间无关;3)不会出现 电晕放电 2、不均匀电场在稳态电压下的击穿特性 稍不均匀电场:不能维持稳定的电晕放电; 与均匀电场一样击穿电压=自持放电电压 实例:D/S2的球间隙、GIS的母线 极不均匀电场:能维持稳定的电晕放电; 击穿电压 (远大于)自持放电电压 实例: D/S 棒-棒 正棒-负板 31 n4.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 n雷电和操作冲击电压,持续时间很短(us或ms ),属于瞬态作用电压,但其幅值很大,对 电气设备的绝缘危害大。 n(1)雷电

12、冲击电压:1.2/50 us(含义) n(2)操作冲击电压:250/2500 us (含义) 32 n操作冲击击穿电压 与间隙距离、电极形状、电极极性、波前时间都有关 波前时间T1越短,击穿电压越高; 反之,波前时间T1越长,击穿电压也越高; 一定有一个时间,击穿电压最小。这个时 间就称之为临界波前时间T0 。 33 n50%冲击击穿电压 n工程上常以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作为 该间隙的冲击电压击穿值,用符号U 50% 表示。 34 n1.气体状态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n2.电压作用时间(电压波形)的影响 1)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电压波 形、电压作用时间无关; 2)极不均匀电场,雷电

13、击穿电压远大于工频 击穿电压 n3.电压极性的影响 n4.电场均匀程度的影响 n5.电极材料和光洁度的影响 n6.不同气体种类的影响 35 五、五、 SFSF6 6气体的绝缘特性气体的绝缘特性 (1) SF6 6气体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和不可燃的 惰性气体,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灭弧和绝缘 性能。 (2)SF6 6气体的液化特性;液化温度随压力变化, 压力越高,液化温度越低;反之亦然。 36 SFSF6 6气体的介电特性气体的介电特性 (3) SF6 6 气体的灭弧性能特别强的原因主要是: 在高温时分解出的硫、氟原子和正负离子,与其他灭弧介 质相比,在分解时吸收的能量多,对弧柱的冷却作用强

14、,弧柱 温度较低。因此,SF6气体中电弧电压较低,燃弧时的电弧能 量小,对灭弧有利。 气体分子的负电性强。所谓负电性所谓负电性,是指SF6 6气体吸附自 由电子形成负离子的特性。SF6 6气体负电性强,加强了去游离, 降低导电率。在电弧电流过零后,弧柱温度将急剧下降,分解 物急速复合。因此,SF6 6气体弧隙的绝缘性能恢复速度很高, 能耐受很高恢复电压,电弧在电流过零后难重燃。 37 n (4) SF6 6 气体分解物的毒性 SF6 6 气体在水分和电弧的作用下会产生 有毒或有腐蚀性的物质。 因此,必须做好电气设备的密封处理, 加强漏气和含水量检测。 38 在SF6 6断路器中,在水分参与下将

15、产生强腐蚀性的 分解产物HF。这种物质对绝缘材料、金属材料、 玻璃、电瓷等含硅材料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 必须严格控制SF6 6气体中的水分。 39 n(1)辉光放电(低气压下) 特点:放电电流密度较小,放电区域通常占据 放电电极间的整个空间。(霓虹管中的放电) n(2)电弧放电(常压或高压下) 特点:放电电流密度极大,耀眼而细长的放电 通道,温度极高,具有短路的性质。 n(3)火花放电(常压或高压下) 特点:外电路的阻抗很大,限制了放电电流, 出现贯穿两极的断续的明亮细火花。 40 n(4)电晕放电 特点:空气间隙极不均匀,在电极电场最强处出现 发光层,放电电流小,气体间隙大部分尚未丧失 绝

16、缘性能,间隙仍能耐受电压作用。 n(5)刷状放电 特点:电场极不均匀的情况下发生电晕放电,如果 电压继续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从电晕电极伸展出 许多较明亮的细小放电通道。 41 n1、沿面放电 n定义:沿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现象称之 为沿面放电。 n沿面放电发展成贯穿性短路(类似于击穿)时称 之为沿面闪络。 n电晕放电 刷状放电 滑闪放电 沿面放电 间隙被击穿 42 n2、影响空气中固体介质沿面放电电压的各种 因素 (1)固体绝缘表面的光洁度 (2)大气湿度和固体绝缘表面吸潮 (3)导体与固体绝缘结合状况 (4)电场分布的均匀程度 1)均匀电场中,沿面闪络电压纯空气间隙放电电压 2)弱垂直分

17、量的不均匀电场 沿面闪络电压同样间隙距离,极不均匀电场纯 空气间隙放电电压 43 3)强垂直分量的不均匀电场 沿面闪络电压工频和直工频和直 流流 电压作用下油间隙的击穿电压电压作用下油间隙的击穿电压 提高电场的均匀度可以显著提高冲击击穿电压提高电场的均匀度可以显著提高冲击击穿电压 6 6、油间隙宽度的影响、油间隙宽度的影响 宽度增加,击穿电压下降宽度增加,击穿电压下降 50 因素 51 1、固体电介质的种类 非极性或弱极性、极性介质和离子性介质 2、电介质的极化和相对介电系数 极化: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沿着电场方向作有限 的位移或转向,形成偶极矩 。 电子式极化 、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空间

18、电荷 极化、夹层极化 52 n相对介电系数越大,则电介质的电容量C 越大 1、电击穿 :发展速度快,与环境温度无关 2、热击穿:环境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 击穿电压越低。 3、电化学击穿 53 因素 1、温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2、电压作用时间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3、电场均匀程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4、潮湿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5、电压种类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6、机械负荷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7、固体介质的局部放电和累积效应 54 55 56 n5、介电系数 57 58 (1)一层介质的电阻向另一层介质的电容充 电,在两层介质交界面上积累有过剩的自 由电荷,称为吸收电荷。 (2)充电过程伴随着能量损失 (3

19、)均匀介质不存在吸收现象 (4)吸收现象是可逆的 59 复习题:复习题: 1、气体介质的电离形式有( )几种。 A 碰撞电离 B 光电离 C 热电离 D金属电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碰撞电离主要是由自由电子与正电荷相撞引起的; B 电子崩中的电荷分布以正离子为主; C 均匀电场中,流注出现后,空气间隙即被击穿; D 正流注的发展方向与初始电子崩的方向相同。 2、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与气体密度的关系是() A 密度越大,击穿电压越高; B 密度越小,击穿电压越高; C 气体种类和电极材料一定时,放电电压是气体密度与间隙距离的乘积 的函数; D 都不对 3、均匀电场的放电电压

20、与电压作用时间有关,持续电压越长,放电电压 越小。() 4、极不均匀电场的电晕起始放电电压就是自持放电电压。( ) 60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电压波形及电压作用时间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电压波形及电压作用时间 无关;无关; B B 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电压的极性无关;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电压的极性无关; C C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棒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棒- -棒间隙的电场分布更均匀,它的击穿电压大于棒间隙的电场分布更均匀,它的击穿电压大于 棒棒- -板间隙的击穿电压;板间隙的击穿电压; D D 空气

21、的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子越多,空气越容易被击穿。空气的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子越多,空气越容易被击穿。 U U50% 50%表示击穿概率是 表示击穿概率是50%50%的击穿电压值。(的击穿电压值。( ) 电场越均匀,击穿电压越高。(电场越均匀,击穿电压越高。( ) 负极性接线的棒负极性接线的棒- -板间隙,正空间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与棒板间隙,正空间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与棒- -板之间的主板之间的主 电场方向相同,所以负极性接线的击穿电压高。电场方向相同,所以负极性接线的击穿电压高。 ( ) SF6SF6气体压力越高,其液化温度越高。()气体压力越高,其液化温度越高。() 在常压下,辉光放电的放电电流密度很小,不同的气体,发光颜色不同在常压下,辉光放电的放电电流密度很小,不同的气体,发光颜色不同 。 只有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才会出现持续的电晕放电。只有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才会出现持续的电晕放电。 同样间隙距离时,气体中固体介质的沿面闪络电压要大于纯空气的击穿同样间隙距离时,气体中固体介质的沿面闪络电压要大于纯空气的击穿 电压电压。() 61 n7、( )是固体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损耗使绝缘内部发热,如发热量 大于散热量,温度持续上升,最后由于温度过高而使绝缘损坏击穿。 n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n n8、 SF6气体施加的压力愈高,其液化的温度( )。 n A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