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2010_第1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2010_第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2010_第3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2010_第4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 DB23DB23T1403T140320102010 牡丹江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牡丹江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米冰源米冰源 实体质量通病防控实体质量通病防控 楼地面工程楼地面工程 1、首层地面下沉塌陷防控 2、楼地面面层起砂、空鼓、裂缝防控 3、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渗漏防控 4、低温热辐射地面裂缝防控 4.4.14.4.1首层地面下沉塌陷防控应符合首层地面下沉塌陷防控应符合 下列规定下列规定 1 设计: 1)根据不同的土质经试验确定回填土的压 实系数; 2)当遇软弱土或有机质土时应换土回填或 采用地面梁板结构; 3)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并应

2、 配置及以上双向钢筋网片,钢筋间 距不应大于200 2 材料 填方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淤 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质 含量大于5%的土不得用于压实填土。 3 施工 1)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积水和杂物; 2)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应符合本标准6.7 节的规定; 3)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回填 土; 4)回填土应按要求进行击实试验,压实 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 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3。 4.4.24.4.2楼地面面层起砂、空鼓、裂楼地面面层起砂、空鼓、裂 缝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缝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 1)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应采用12水泥砂 浆; 2)面层为细石混凝

3、土时,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应小于C20,并应随打随抹; 3)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3040。 面层兼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 2 材料: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 级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 水泥GB175的规定。严禁混用不同品 种、不同强度等级和过期的水泥; 2)砂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3)石料采用碎石或卵石,级配应适当,其 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面层厚度2/3。当采 用细石混凝土面层时,石子粒径不得大 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2%。 3 施工: 1)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面层铺设时,其水泥类基层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 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4、。铺设前 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3)施工后,养护不得少于7天。抗压强度达到5pa后, 方可上人行走。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 常使用; 4)面层抹平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应在水泥终凝前 完成。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分遍压 实; 5)建筑地面设有变形缝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门、 沉降缝、分格缝、梁上等部位宜嵌双玻璃条分格; 6)水泥混凝土面层铺设不得留施工缝。当施工间隙超过 允许时间规定时,应对接槎进行处理。 4.4.3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 渗漏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 1)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当 厕浴间采用低温热辐射供暖时,地面应设置两层隔

5、离层,过门口处设止水墙,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穿止 水墙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2)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地面除门洞外,应从 建筑完成面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120的混凝土翻 边。防水层在墙、柱交接处翻起高度不小于300。 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30以上。地面 做坡坡向地漏或排水口,坡度不应小于1%; 3)主管道穿过楼面处,应预埋金属套管。 2 材料: 1)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 验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 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 求; 2)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 久性和操作性。 防水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 验和试验,施工中应对防水层厚度 和每平方指标用量进行双控

6、。 3 施工: 1)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现浇混凝土板应一次 浇筑完成,不应留置施工缝; 2)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 处做成小圆弧(半径小于10 )。防水层的泛 水高度不得小于300; 3)凡穿越楼地面的管道,应安装高出地面装饰层50 的套管,其根部应预留2020的凹槽,槽 内以及穿管与套管之间的缝隙用弹塑性密封材料 嵌填密实; 4)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10。初装饰地面,应 预留出二次装饰量; 5)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 最浅处不小于20。 厨、卫间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方法 厨、卫间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 洞口清洗干净、粗糙度处理、涂刷加胶 水

7、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 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 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 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 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或采用 柔性材料密封。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 处做一圆台,高度为4050mm,进行 24h蓄水试验。 4.4.4低温热辐射地面裂缝防控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 1)散热管应铺设在C15细石混凝土填充 层内,填充层厚度不应小于50。填 充层内应配双层350镀锌钢丝网片, 镀锌钢丝网片中间为散热管; 2)绝热层应选用XPS挤塑聚苯板,并给 出性能指标。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 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弹性膨胀膏。 2 材料: 绝

8、热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 1)细石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将杂物、 灰渣清除干净。过门、沉降缝、分格 缝处宜嵌双玻璃条分格; 2)细石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进行表面 二次抹压,抹压后保湿养护14d以上; 3)填充层施工时,应小心下料,拍实、 找平,防止盘管上浮; 4)按下列要求设置伸缩缝: 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 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 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 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 密,伸缩缝宽不宜小于10; 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 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 宽度不应小于8;

9、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 层的上边缘。 6.7土方回填工艺质量通病防控 6.7.1 土方回填材料含水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计有压实系数要求时,土的最佳含水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 2 填土前,应对回填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最佳含水 量允许偏差为2%; 3 当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 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收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 皮土。当土料过干时,则应预先洒水湿润; 4 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方。基坑(槽)周围应做好排水 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坑(槽)内; 5 雨天不应进行回填施工,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项项

10、次次 土的土的 种类种类 变动范围变动范围 最优含水量(最优含水量(% %) (重量比)(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最大干密度(t/t/) 1 1砂土砂土8 812121.801.801.881.88 2 2粘土粘土191923231.581.581.701.70 3 3粉质粉质 粘土粘土 121215151.851.851.951.95 4 4粉土粉土161622221.611.611.801.80 6.7.2 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 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 土料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 2 常用夯(压)实工具、机械每层最大铺土

11、 厚度和所需要的夯(压)实遍数宜按表 6.7.2的规定选用; 3 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严禁不经夯(压) 实,直接用推土机、挖掘机、汽车等进行回 填土; 4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进行环刀取 样,测出土的干密度,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后, 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施工。 表表6.7.26.7.2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压实机具 分层厚(分层厚() 每层压实遍数每层压实遍数 平平 碾碾 振动压实机振动压实机 柴油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人工打夯人工打夯 250 250300 300 250 250350350 200 200250250 200200 6 68 8

12、 3 34 4 3 34 4 3 34 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2010201005053131发布发布 2010201012120101实施实施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基层铺设(12节 增加绝热层) 5、整体面层铺设( 11节增加硬化耐磨面层、自流平面层、 涂料面层、塑胶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整体面层) 6、板块面层铺设(10节增加金属板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 板块面层) 7、木、竹面层铺设(6节增加实木集成地板、浸渍纸层压 本质地板面层、软木类地板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 面层) 8、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13、 附录A 不发火(防爆)建筑地面材料及其制品不发火性的 试验方法 1 1 总总 则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保 证工程质量,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 量的验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面工程(含 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 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超净、屏蔽、 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 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 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 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 的规定。 1.0.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 套使用。 1.0.5建筑地面

1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 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规范的规定。 2 2 术术 语语 2.0.1 建筑地面 building ground 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 面层 surface course 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0.3 结合层 combined course 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 基层 base course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绝热层、找平层、 垫层、和基土等。 2.0.5 填充层 filler course 建筑地面中具有隔声、找坡等作用和暗敷管线的构造层。 2.0

15、.6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 构造层;当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 2.0.7 绝热层绝热层 insulating courseinsulating course 用于地面阻挡热量传递的构造层。 2.0.8 找平层 leveling course 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 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9 垫层 under coursecourse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10 基土 foundation earth coursecourse 底

16、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1 缩缝 shrinkage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 收缩缝。 2.0.12 伸缝 stretching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 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2.0.13 2.0.13 不发火(防爆)面层不发火(防爆)面层 misfiring(explosionproof)layer 面层采用的材料和硬化后的试件,与金属或石块等坚硬物体 进行摩擦、冲击或冲擦等机械试验时,不会产生火花(或 火星),不具有致使易燃物起火或爆炸的建筑地面。 2.0.14 2.0.14 不发火性不发火性 misf

17、iringmisfiring 当所有材料与金属或石块等坚硬物体进行摩擦、冲击或冲擦 等机械作用时,不产生火花(或火星),不会致使易燃物 引起发火或爆炸的危险,称为具有不发火性。 2.0.15 2.0.15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floor radiant heating floor radiant heating systemsystem 在建筑地面中铺设的绝热层、隔离层、供热做法、填充层等 的总称,以达到地面辐射供暖的效果。 3 3 基基 本本 规规 定定 3.0.1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 程的划分应按表3.0.1的规定执行。 3.0.2从事建筑地面工程施工的建筑施工 企

18、业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 工艺技术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表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表 分部 工程 子分部 工程 分 项 工 程 建 筑 装 饰 装 修 工 程 地 面 整 体 面 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 及四合土垫层四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陶粒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 离层、填充层、绝热层绝热层 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水磨石面层、硬化耐磨面层、防油 渗面层、不发火(防爆)面层、自流平面层、涂料面层、塑胶面层、地面辐自流平面层、涂料面层、塑胶面层、地面辐 射供暖的整

19、体面层射供暖的整体面层 (取消水泥钢铁屑面层) 板 块 面 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 及四合土垫层四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陶粒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 离层、填充层、绝热层绝热层 面层:砖面层(陶瓷锦砖、缸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面层)、大理石面层 和花岗岩面层、预制板块面层(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人造石板块人造石板块 面层)、料石面层(条石、块石面层)、塑料板面层、活动地板面层、金属金属 板面层板面层、地毯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板块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板块面层 木、 竹 面 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

20、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 及四合土垫层四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陶粒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 离层、填充层、绝热层绝热层 面层:实木地板、实木集成地板、实木集成地板、竹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实木复 合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 层)、软木类地板面层软木类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 3.0.33.0.3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 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

21、级住定。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 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 文件。材料或产品进场时还应符合下列文件。材料或产品进场时还应符合下列 规定:规定: 1 1 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 2 应对型号、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应对型号、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 对重要材料或产品应抽样进行复验。对重要材料或产品应抽样进行复验。 质量证明文件是:随同进场材料或产品一同提供 的有效的中文质量状况证明文件。包括型式 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 进口产品还应包括出入境商品检验合格证明。 3.0.4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大理石、 花岗石

22、、料石等天然石材必、以及砖、 预制板块、地毯、人造板材、胶粘剂、 涂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 或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室内环境 污染控制和放射性、有害物质限量的 规定。材料进场时应具有检测报告。 3.0.5 3.0.5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 面应符合设计防滑要求。面应符合设计防滑要求。 3.0.6 有种植要求的建筑地面,其构造做 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种 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有关规 定。设计无要求时,种植地面应低于相 邻建筑地面50以上或作槛台处理。 3.0.7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及 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 暖技术规

23、程JGJ142的有关规定。 3.0.8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面层铺设。面层分格缝的构造 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0.9 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保温、 隔热、隔声等工程完工后,应经检验合 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 程的施工。 3.0.10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 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 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 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 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 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3.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 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材料或产品的技 术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

24、和料铺设以 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设时,不应低 于5; 2 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 10; 3 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4 采用自流平、涂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 ,也不应高于30 3.0.12 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 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 (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结构楼层板上变 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结构 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3.0.13 建筑物室内接触基土的首层地面施 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冻胀性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设计要求 做好防冻胀土处理后方可施工,并不得在 冻胀土层上进行填土施工; 2 在永冻土上铺设地面时,应按

25、建筑节能要 求进行隔热、保温处理后方可施工。 3.0.14 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 道等,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均应符 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 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3.0.15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 缩缝,其延长米间距不得大于10m,对日 晒强烈且昼夜温差超过15的地区,其延 长米间距宜为4m6m。水泥混凝土散水、 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及房屋转角 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的宽度应为15 20,缝内应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3.0.16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 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 震缝,应与结构相

26、应缝的位置一致, 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2 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 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3.0.17 当建筑地面采用镶边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有强烈机械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面层邻 接处,应页设置金属镶边构件; 2 具有较大振动或变形的设备基础与周围建筑地面的邻接处, 应沿设备基础周边设置贯通建筑地面各构造层的沉降缝 (防震缝),缝的处理应执行本规范第3.0.16条的规定; 3 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并用分格条 进行分格; 4 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应用顶铺的同类

27、材 料镶边; 5 采用木、竹面层和塑料板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 6 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查井等邻接处,均应设置镶边; 7 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应在面层 铺设前装设; 8 建筑地面的镶边宜与柱、墙面或踢脚线的变化协调一致。 3.0.18 3.0.18 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 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 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3.0.19 检查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 比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的试块, 应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 面积大于1000

28、时,每增加1000应增 做1组试块;小于1000按1000计算, 取样1组;检验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 合比的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 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强度的试块, 应按每150延长米不少于1组。 3.0.20 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 程基本完工后进行。木、竹面层、塑料 板面层、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的铺 设,应待抹灰工程、管道试压等完工后 进行。 3.0.2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 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 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 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 2 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 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 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 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一 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 轴线为1间计算; 3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 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 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 3.0.22 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检验的主控项目,应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 量标准,认定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