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选编_第1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选编_第2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选编_第3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选编_第4页
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选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5、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自读自悟,读懂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课文范读录音,学生收集有关苏轼、陆游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过程:一、吟诵望庐山瀑布导入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2、板书诗题,读诗题。二、研读题西林壁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背诗句,悟诗情。三、学习课文(一)知诗人,解诗题,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学生交流苏轼的资料。)(二)抓字眼,明诗意

3、1、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出诗的节奏。2、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3、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4、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5、小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看到 _”说一句话吗?(出示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6、 指导书

4、写“缘”字: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落实教学点1】(三)诵诗文,悟诗情1、多诵读。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2、悟诗情。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

5、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四、总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五、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岭 侧峰 (变幻莫测) 不识庐山真面目 远近 只缘身在此山中 高 低 (千姿百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游山西村教学过程:一、指名背诵题西林壁。二、学习游山西村1、初读感知。2、了解作者,理解题意。(1)学生

6、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2)根据注释理解题意。(3)生字教学:莫 腊 浑 疑让学生认真观察字形,用学过的形近字跟新的生字作比较,记住生字。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与学第一首古诗相同。(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 (2)全班交流A、汇报疑难词:莫笑:不要嘲笑。浑:浑浊。疑无路:以为无路可走。【落实教学点2】B、自由串讲诗意。不要嘲笑农村人家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款待客人有足够的鸡和猪。当山和水都到了尽头,以为没路可走时,只见在垂柳浓密、鲜花夺目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村庄

7、。4、品读悟哲理。(1)诗人在山西村尽情地游玩观赏,心情怎么样?体现在哪些诗句?(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5、熟读成诵。(1)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分读、齐读、比赛读)读时注意“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2) 背诵古诗。【扣点训练】1、请你把诗句补充完整。横看成岭侧成峰,_。不识庐山真面目_。山重水复疑无路,_。2、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说明了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爸爸前一段时间做生意亏了,很难过。可最近,却又扭亏为盈了。看到爸爸高兴的样子,我忽然想到了一

8、句诗:_。三、作业。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板书设计:游山西村腊酒浑 (丰年留客)鸡豚足山重水复疑无路 (触景生情)柳暗花明又一村资料袋:1、庐山的西北麓有晋释慧远建造的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山中寺庙曾多达300余处,最著名的有东林、西林、大林,称三大名寺。海会、秀峰、万杉、栖贤、归宗,称五大丛林。著名文人李白、白居易、柳公权、陆游等都留有石碑题记。庐山南麓秀峰一带,遍布历代文人墨客和著名人物的足迹,留下众多古迹、传说和艺术价值很高的碑刻。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时与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睢阳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先后到白鹿洞书

9、院讲过学。 2、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3、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

10、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6、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积累好词好句。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语言训练,理解课文内

11、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教学准备1、爬山虎实物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2、 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1、猜谜语: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植物:丝瓜)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植物:葡萄)种丝瓜和葡萄,都

12、要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的?(2)爬山虎的脚怎样往上爬?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2、反馈读书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铺满 均匀 叶柄 触着 痕迹 逐渐 重叠 空隙(2)重点指导书写“痕、逐”,并让学生用新的生字组词。(3)朗读课文,让学生小组互读,也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读。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3)请学生说说课文的内容。三、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

13、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落实教学点1】1、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课文抓住爬山虎的什么来写?2、汇报交流。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2、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二、研读交流(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一二

14、自然段并思考: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在哪里?长得怎样呢?(划出句子)2、汇报(1)爬山虎叶子长得美!(欣赏句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如此整齐,令人惊叹!讨论:为什么“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爬山虎有脚,可以在垂直的墙面上攀援,这样一来,叶子就会因为统一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叶尖朝下,除了那些叶子特别坚硬的、特别小的少数物种外,因为我们看爬山虎的角度跟我们抬头看别的树不同,所以看起来似乎就有一种别致的感觉。 至于它们的

15、叶子铺得那么均匀的原因,是因为植物中叶子有镶嵌的作用,也就是它们会尽可能地利用空隙来获取更多的阳光,不同的叶片会参差分布,保证彼此都能得到均匀的光照。其实也不光是爬山虎有这种情况,如果你从一棵树的上方看下来,叶子的镶嵌作用同样是存在的。)(2)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3)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3、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

16、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要求边读边画一幅简笔示意图。 (1)学生交流。(出示简笔画,用自己的话口述:教师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评价和点拨。)(2)品读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这细丝呢?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落实教学点2】(3)指导朗读。2、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笔圈点。(1)划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触巴拉、贴)(2)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把“一脚一脚地

17、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行吗?为什么? (3) 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4) 齐读第4自然段。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3、学习第五自然段。(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2) 质疑。【落实教学点3】4、小结:第3、4、5自然段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拓展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

18、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扣点训练】1、按课文内容填空。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六七根()的头上就变成(),()住墙。细丝原先是()的,现在()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使它()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往上爬。2、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我从下面几个表示时间的词中看出作者观察了好长时间:_、_、_、_。3、我会画出爬山虎是这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四、作业:1、背诵35自然段。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并把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3、摘录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在10分钟内抄写完毕,要求书写规范、端整洁。板书设计: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

19、面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的脚爬触巴拉、贴(牢固)教学反思2: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经过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换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平日爱画画的特点,我决定对重点段采取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手演一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谁知我的这一想法竟然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印证。由此,使我深深地领悟到简笔画、肢体语言的的妙用确实对理解语言文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巧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

20、,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便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放足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寻找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朗读起来,他们紧锁眉头细细斟酌,不一会儿,一幅幅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21、(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这儿,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 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

22、得。7、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3、积累好词好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自读自悟,自主合作,理解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查阅有关蟋蟀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观察蟋蟀和它的巢穴。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点:1、正确流利有

23、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初读课文,理解内容。2、学习生字词语。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师板书:蟋蟀(也叫促织 趋织 蛐蛐)2、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师板书:住宅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1)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2)蟋蟀怎么建住宅?3、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

24、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情况:(1)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2)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慎(shn)重、选择(z )、洞穴(xu )、隧(su )道、挖掘(ju )、倾qng)斜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字的出现。(让学生一字组多词)【落实教学点1】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从

25、蟋蟀如何选择 ,住宅的 和它是怎样 这三个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的。(3)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4)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第2小节)哪些重点词语表现了蟋蟀如何选择住址?请勾画出来。【落实教学点2】 板书: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26、。4、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三、巩固字词,指导写字。指名读生字、新词。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指导:蔽、毫、抛b、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精读36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1、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2、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向阳、倾斜、隐蔽、像

27、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3、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4、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5、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继续落实教学点2】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工程?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6、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感受这样写的好处。然后完成以下的练习:请你把以下的句子改为拟人的写法。(1)、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

28、2)、冬天,梅花开了。三、转换角色,练习说话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四、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落实教学点3】2、课文是怎么写的呢?默读读79自然段。并用“”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3、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4、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5、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1)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2)看

29、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扣点训练】1、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随遇而安的意思是:_。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工程”是因为:_蟋蟀把住宅选在_,原因是:_。2、仿写句子: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_3、我想这样夸一夸蟋蟀:_。五、总结全文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六、作业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2、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选址慎重 (不随遇而安) 特点外部:向阳、隐蔽 (工程伟大) 内部:干燥、卫生 建造时间:十月 方法:扒、搬、踏 (吃苦耐劳) 推、铺、整修资料袋: 1、 蟋蟀蟋蟀是一

30、类善吃、好斗的昆虫。夏末秋初的夜晚,它们躲在墙角里、庭园中、杂草间、砖瓦下、土洞里,不停地发出“瞿瞿瞿瞿”“唧唧唧唧”的鸣叫。蟋蟀中只有雄蟋蟀会叫,因为它有发声器,这是一种“求婚”的信号,雌蟋蟀听到后会赶去“赴约成亲”。这时,如果闯来一只雄蟋蟀,就会发生一场搏斗。两只雄蟋蟀先是振翅鸣叫,然后爪子相对,猛扑乱咬,直到一方斗败逃脱为止。得胜的雄蟋蟀,还要得意地振翅鸣叫一番。因为蟋蟀善鸣好斗,自古以来,人们喜欢饲养蟋蟀,观看它们精彩的争斗表演。在蟋蟀的头上,有一对比身体长的丝状触角,尾部有一对长长的尾须,雌蟋蟀的产卵管比较长,夹在两条尾须当中,所以俗称三尾子。雄蟋蟀没有产卵管,叫它二尾子。凭鸣声常常

31、可以判断蟋蟀的优劣:鸣声尖而轻的多为小蟋蟀,鸣声高亢雄厚的多为个头较大的壮蟋蟀,叫不成声的可能是“烂衣翅”,它的一只翅膀发育不良,或幼虫蜕变成虫时因外因烂掉了部分翅梢;可是“烂衣翅”不是无用之辈,它在格斗时却十分凶猛哩!由于蟋蟀善鸣好斗,不少人偏爱它,而对它的坏处反不以为然了。其实,蟋蟀是农业害虫,不论成虫还是幼虫,都能咬食农作物的叶、茎和根。2、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喜爱昆虫。他十分勤勉,自学了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 法布尔十分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在他的昆虫学著作里,常常出现大诗人的诗句。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虫记,也译作昆虫的故事

32、。第一卷于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87岁(1910年)时出版。这部杰作把科学知识和文艺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加以辅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内容感受魏格纳的敏锐观察能力和大胆想象能力,学习他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

33、地理知识。教学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幻灯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2、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1、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2、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从世界地图发现了什么? 是怎么发现的?【落实教学点1】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

34、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

35、名说一说。 【落实教学点2】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五、复述故事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魏格纳在病房的 上发现, 和 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 ,后因大陆 ,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 ,找到了 ,提出 。 6、 交流地理知识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扣点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魏格纳在病房中不可思议的发现是:_;由此他头脑中形成了奇思妙想:_;后来他又

36、做了_工作;最后提出了_的假说,引起地质界的震动。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的人。七、作业: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2、继续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板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消磨时间 提出偶然发现 大陆大胆假想 飘移验证假想 学说资料袋: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

37、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观察三幅图画,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体验观察的乐趣。2、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什么事物,有何发现?把它写下来,完成习作。3、完成“我的发现”。4、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5、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文章的内容。从成语故事中懂得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充分的考虑和把握,然后再主动去做。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图画,用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教学难点:把观察到的事物清楚、具体地写出来。课前准备: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建议学生泡豆子

38、进行观察,并写观察日记。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示三幅图)看了这儿的三幅图,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不错。二、眼力竞赛1、先独立看图,然后在小组内开展竞赛,交流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2、全班交流评议:(1)可以讲最得意的一个发现。(2)可以讲经过提醒后,第二次发现及心情。(3)可以讲同学就某幅图的争论过程。(4)还可讲第一次与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3、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三、四人小

39、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说说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和感受。四、总结拓展这些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会得到丰收的喜悦。(师生共同总结观察的方法和习惯: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平时更要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习作指导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捕捉内容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越来越发觉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自由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都观察了哪些景物?二、小组交流,拓展思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说一说:1、观察过什么事物?怎么观察的?;2、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3、哪些地方让你感

40、到有兴趣?听的同学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1、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1)其他同学根据这位同学讲的内容取一个题目。 (2)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使内容写得具体、准确。 (3)可以建议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2、若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1)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2)不拘形式地写,可自己拟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日记形式选几则满意的日记,进行修改加工写观察日记几则。(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1、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检查。也可选典型的某一片断进行作中交流,共同评议修改。2、学生边起草

41、,边修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习作例文:泡豆子(1)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泡豆子”。 我一回家就拿了一个塑料杯子,盛满了水,撒下一把黄豆。小淘气黄豆再水中“游戏”。有的在跳圆舞曲,展示自己优美的身躯。有的还在留恋刚才的风景,挣扎一下才缓缓的沉入水底。我看着它们那顽皮的样子真想笑出声来。我想:“小黄豆,快快长,快点发芽给我看!”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去看看我的心肝宝贝们小黄豆。呀!它们在水妈妈的滋润下变得软软的,闻上去一股豆香味扑鼻而来。突然,我发现它们的形状也变了,有的变成胖娃娃了,有的满脸皱纹成为了老爷爷,有的裂开了一条缝,好像马上就要长出芽来了。我笑盈

42、盈的看着变了样的宝贝们。第二天,放学我便刻不容缓地看看我的那些变了样的宝贝们又会给我什么样的惊喜呢?yes!正如我所愿!黄豆发芽了,我心花怒放,自己的包袱也轻多了。过了几天,我发现小黄豆的芽的顶头变成了紫红色的了。我想:“小黄豆我的心肝宝贝你真是越来越好看了,连我也嫉妒你的美丽了呢!”我的小黄豆,我祝你越长越好看,将来如果我有不顺心的事或把事情做坏了,我只要看到你就能得到个真心的安慰。泡豆子(2)今天放学回家,我想观察泡豆子。 五点钟,我从厨房拿出了几颗豆子,放在碗里,再舀一瓢水,泡起来。过了40分钟,我出来一看,豆子的表面就像是老奶奶皱巴巴的脸。接着,我仔细地观察着黄豆,发现有几粒黄豆在冒气

43、泡,我想是因为豆子在吸水的缘故吧。又大约过了20分钟左右,豆子的皮有一点要爆裂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豆子的皮要吸收水分,胀大,然后,再让豆子吸收水分。第二天早上,豆子全胀大了,差不多有原来的两倍大,这大概就是豆子没老没晒干之前的绿毛豆了吧。 第二天中午,我又看了一次黄豆,豆子已经涨得像花生米一样大。我轻轻剥去他的外衣,我惊呆了,黄豆不仅会胀大,还会在水中发芽,我看着那一粒粒黄豆上长了一颗颗黄绿色的芽,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第三天,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黄豆。泡黄豆的水变得浑浊不清,我把碗摇了一下,水黏黏的凝固在碗壁上。忽然,我闻到一股淡淡的异味。一开始,我以为是豆子的清香,后来,味道越来越重,这时,我才知道是豆子的异味,我立刻把水换掉了。 泡豆子(3) 一 天 ,吴老师交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