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 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长由具备护师及3年以上儿科工 作经验的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 行管理。2、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 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3、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J-0.3:l,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 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 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4、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要相对固定,并经新 生儿 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

2、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 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5、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二、科室管理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 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2、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 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3、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 内感染。4、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 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5、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 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6、严格限制非工

3、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 进入。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 防止发生火灾事故。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 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10、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 每床净使用而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 一患一房,净使用而积不低于12平方米。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 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

4、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 感染危险。2、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 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3、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 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着装不符合要去,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4、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 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 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 并将在院患儿转岀。5、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

5、用一消 毒,如体温表、听诊器、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等;吸痰管一 用一更换。(2) 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人一用一消毒;盛放奶瓶 的容器侮R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蓝光箱的湿化液每R更换,使 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辐射台每天清洁,每周更换一次做消毒, 用毕终末消毒,有记录。(3)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 得重复使用。(4) 患儿使用的包单、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污 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并记录。7、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病 室窗台、床头桌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等物体表面每R

6、用 SOO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一桌一布。8、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 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生儿 病室,防止交叉感染。9、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多重耐药菌株等)或传 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 应消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 得交叉使用。10、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侮R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疗。接触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 掉手套并洗手。11、

7、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 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四、暧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的安全管理及应用1、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应由注册护士或在 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用。使用前应了解暧箱的作用、适应症、方法和注 意事项,具体内容可参考“仪器操作指南”,如有疑问,应向设备科咨 询确认。2、使用前暖箱、蓝光箱,蓝光毯、口光灯,辐射台应做好准备, 包括按需加无菌蒸tg 水、监测各项显示指标、选择箱温/肤温控制模 式,并预热。3、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口光灯、辐射台应每天检 查 蒸憎水是否足够,及时添加。同时,每天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擦拭箱体 内外,并记录。每

8、周更换暖箱,总消毒一次,并记录。4、患儿置于暖箱、蓝光箱,蓝光毯、口光灯、辐射台后,放置 合 适体位,同时按照医嘱和护理级别巡视、观察患儿、暖箱温湿度、探 头位置。5、辐射台探头固定牢固,谨防脱落,避免温度无限制加热(如 选 肤温监测:探头置于新生儿的腹部,避开肝脏,紧贴皮肤)。每班更 换探头部位。6、每班记录实际的箱温记于体温单及重症记录单上,签名并做好 交接班。7、暖箱、蓝光箱,蓝光琰、白光灯、辐射台使用后应终末消毒, 未使用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口光灯、辐射台应每周维护,保证 其呈备用状态,并记录。8、暖箱、蓝光箱,蓝光毯、白光灯、辐射台出现故障,及时报 告 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及时送设

9、备科修理,并记录。五、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岀院安全流程1、对外出检查、转科、治疗和出院的患儿,应有护士双人核对患 儿碗带和床头卡,内容包拾: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 号2、患儿需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 根据医嘱使用患儿检查所需的药物。通知检查护送人员并与其核对,核 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核对患儿检查的项目名称及检查所需携 带的药物。核对后将患儿抱出病室检查,患儿检查完回室后,再次rti 护送人员和护士双人核对,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无误后,将患儿放 至其床位上,继续治疗。3、患儿转入时,责任护士应和转出科室的护士双向核对,检查患 儿的全身皮肤及

10、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 诊断、住院号、床号;并核对患儿所需携带的各类物品:包括胸片、CT 片、门诊卡和患儿的药物,核对正确后记录,责任护士接 受患儿。4、患儿出院时,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两名医务人员双人核对患 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内容包扌4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 号、床号,核对正确后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名,并剪下身份识别腕带放患 儿胸前。抱给家长时,让家长陈述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与腕带核对 准确无误后与家长检查患儿的皮肤,并作穿刺点的护理指导,并将患儿 交给家长,必要时让家长岀具身份证明,并做好记录。八、新生儿病区的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患儿抱出病区,医院监控部 门应24小时监控新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