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序言11.1 工程概况11.2 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11.3勘察依据和执行标准 11.4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32.2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 32.3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32.4地下水43.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43.1抗震设防烈度43.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43.3地震效应53.4抗震地段划分等级 54. 岩土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 54.1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54.1.2 标准贯入试验 64.2 各岩土层的工程性能评价 65. 水、土腐蚀性评价 75.1 地下水的腐蚀性 75.2 土的腐蚀性
2、76.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87. 地基与基础87.1地基均匀性评价 87.2地基与基础方案8浅基础方案8基础施工88.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99. 结论及建议9附图表:101. 序言1.1 工程概况我公司受海南省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委托,承担了海南省 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食堂拟建场地的详细勘察任务。建筑物 的规模和特征见表1.1:表1.1建筑物性质地上 层数地下 层数整平标高(m)建筑面积(m2)结构类型最大柱距(m)学生食堂1无11.50:204.10框架-1.2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拟建工程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 需要的岩土参数;对建筑
3、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 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任务如下: 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场地内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 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查明各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地层构成、分布规律及其工程特性; 提供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能作 出评价; 查明有无暗河、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查明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类型及埋藏条件。分析地下水和土对建筑 材料的腐蚀性; 划分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地基与基础的建议 方案。1.3勘察依据和
4、执行标准执行的技术标准如下: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7、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 2012);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0、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
5、 年版)。1.4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条 第条的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 级为二级,划分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乙级。依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拟建工程抗震设 防类别属重点设防类(乙类)。本次勘察勘探点布置是依据建筑物特征及分布特点,沿建筑物边角线 布置,共布置施工4个勘探孔,其中3个为控制性孔,1个为一般性孔,孔 深9.8011.10m。本次勘察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全孔取芯的钻探工 艺,并配合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及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求取 设计所须的各项岩土参数。我
6、公司于2014年8月6日组织1台XY-1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于2014 年8月6日结束外业。具体完成的工作量详见表 1.4。工作量统计表表1.4序号工作内容工作量1勘探点测放(个)42钻探总进尺(m)57.903标准贯入试验(次)154取土样及土工试验(件)135水质腐蚀性试验(件)26土质腐蚀性试验(件)27现场剪切波速测试(孔)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海南省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 学校内东北角,拟建学生食堂东面为已建 6层宿舍楼;南面为已建4层宿 舍楼,西、北面均为围墙。该场地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平原,四周地势平缓。 实测各个
7、钻孔绝对标高11.101.30m,绝对高差0.20m。(具体详见附图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2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根据海南省构造地质图,本场地地处尖峰吊罗构造带范围, 沿该构造带的展布范围,各种压性和压扭性构造带十分发育,该构造带在 燕山期有强烈活动,并表现为压性或扭压性特征。新生代以来的活动趋于 稳定,对场地未有影响。2.3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分为4个工程地质单元层, 其各层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层素填土( cT):灰黄色,为新近堆填,以砂土为主,含少量建筑 垃圾,松散。全场分布,层底标高为10.8010.40m,揭露层厚0.700.50m, 平均层厚0.
8、60m。 层砾砂(Qal+pl):上部棕红色,下部灰白色,石英质,次棱角状,细 粒土含量为2.7513.19,松散稍密,湿饱和。全场分布,层顶埋深1.800.80m,层顶标高 0.700.50m,层顶标高 10.8010.40m,层厚 7.40 6.60m,平均层厚 7.05m。 层粘性土(Q创):褐灰色,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原岩结构已全部破坏,可见残留石英,长石已风化成高岭土,硬塑坚硬。全场揭露,仅ZK4 号钻孔揭穿,层顶埋深8.007.30m,层顶标高3.803.10m,层厚3.20 2.00m,平均层厚2.58m。 层强风化花岗岩(丫 52b):杂色,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 石等
9、,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软。仅 ZK4号钻孔揭露,未揭穿,层 顶标高10.6010.60m,揭露层厚0.500.50m。以上地层埋藏分布特征及层位接触关系,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录2-12-4 )及钻孔柱状图(附录 3-13-4 )2.4地下水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层砾砂中,属孔隙 潜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层间渗透,排泄途径为自南向北由水沟排泄 和人工开采。勘察期间,在各个钻孔中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501.60m,地下水标高为9.509.70m。场地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据区域水 文地质资料,其水位年变幅约为1.50m左右。3.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1抗震
10、设防烈度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得0.05g,按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拟建工程抗震设防 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3.2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条,本次勘察 现场对ZK4钻孔进行单孔剪切波速测试,测试结果详见附件场地土剪切 波测试报告,各岩土层剪切波速Vs和场地土类型见表3.2-1和表3.2-2ZK4孔剪切波层速度成果表表 3.2-2剪切波测试成果表表3.2-1孑L号测试深度(m等效剪切波速Vse (m
11、/s )卓越周期Tg (s )覆盖层厚度(mZK4111850.23810.6层号岩性钻孔深 度(m|波速分层土的类 型厚度(m层底深 度(m剪切波 速(m/s )层平均波速(m/s)素填土P 0.61.01.0147147软弱土砾砂8.07.02.0141190软弱土3.0P 187中软土4.0195中软土5.0198中软土6.0212中软土7.0204中软土8.0216中软土粘性土10.63.09.0r 197188中软土10.0189中软土11.0180中软土强风化花岗岩11.1/岩石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度为 185m/s,属中软场地土;测试孔覆盖层厚度为10.60 m,岩土勘察资料反映,
12、场区地层结构横向分布较连续,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第条的规定, 本勘察场地为H类场地土类别。3.3 地震效应砂土液化:本场地虽存在饱和砂土,但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1条,本场地饱和砂 土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软土震陷:本场地不存在软土,故不需考虑软土震陷评价。3.4抗震地段划分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条,属对建筑 抗震一般地段。4. 岩土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4.1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4.1.1 室内土工试验本次勘察范围内共采取土样13件,分别进行了土的室内常规试验,并对各项试
13、验成果进行分层数理统计(统计成果详见附表3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室内各项土工试验结果汇总于土工试验报告表(见附表4)。标准贯入试验本次勘察范围内共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15次,试验结果汇总于标贯试验成果表(附表2)中。各层土的标贯试验击数实测值示于工程 地质剖面图(附录 2-12-4 )和钻孔柱状图(附录 3-13-4 )中,标 贯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结果见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表、统计指标 土层名称实测锤击数N修正锤击数N/统计 频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 系数统计 频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 数素填土/砾砂8135103.590.26812592.080.23粘性土613
14、8101.750.17612791.710.20强风化花岗岩/统计时已删除异常值4.2各岩土层的工程性能评价 层素填土:松密不均,欠固结,工程性能差。 层砾砂:标准贯入实测锤击数平均值 N=10.00击,分布均匀,工程 性能一般,可直接作天然地基持力层。 层粘性土:平均天然含水量 33.10%,平均天然孔隙比0.97,平均 压缩系数0.41MPea1,属中压缩性土层,标准贯入实测锤击数平均值 N=10.00 击,水平方向较均匀,垂直方向上部硬塑,向下逐步过度坚硬。 层强风化花岗岩:为软质岩, 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 等级为V级,工程性能好。综合附表3、表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根据各岩土层
15、的工程性能 结合地区建筑经验,各岩土层的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值列于表4.2,供地基基础设计时使用。地基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表4.2地层编号及名称f ak(kPa)3Y( kN/m )Es1-2 (MPaG (kPa) k ()素填土/(15.00 )/砾砂130(18.50 )(6.00 )(6.00 )(31.00 )粘性土17018.114.80(15.00 )(20.00 )强风化花岗岩2000/注:ES、丫为平均值,、k为快剪抗剪强度,f ak为特征值,()内为经验值。5. 水、土腐蚀性评价5.1地下水的腐蚀性本次勘察土样数据取自于ZK1、ZK4号钻孔中试验成果详见土样检验报告。现根据2009
16、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章相关条款按H类环境类型、强透水层、干湿交替的条件判定地 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如下表5.1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表表4.3-1影响因素腐蚀 介质腐蚀性判别依据检验 成果腐蚀性等级微弱中强对 混 凝 土 结 构按环境 类型(n类)SQ2-(mg/L)300020.0 20.0微弱Mg+(mg/L)40006.85 8.28微NH+(mg/L)10001.8 2.5微OH (mg/L)700000.00微总矿化度(mg/L)60000229288微按地层渗透性(A)pH6.56.55.05.04.04.06.11 6.25弱侵蚀性CQ(mg/L
17、)6011.2 10.0微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的钢筋 (按干湿交替)Cl-(mg/L)500045.3 63.4微综合评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 钢筋具微腐蚀性。5.2 土的腐蚀性本次勘察土样自于 ZK1、ZK4号钻孔中(检验结果详见附表土样检验报告)实验结果数据。现根据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第12章相关条款按皿类环境类型、强透水土层条件 判定场地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如下表5.2 :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表5.2影响因素腐蚀 介质腐蚀性判别依据检验 成果腐蚀性等级微弱中强对按环境SQ42- mg/kg450010.0 12.
18、0微微混 凝 土 结 构类型(n类)Mg2+ mg/ kg600020.0 22.1微按地层 渗透性(A)pH6.56.55.05.04.04.06.75 6.66微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的钢筋Cl-7500120.0 微(A)mg/ kg7507500128.5综合评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6.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本次勘察揭露和历史资料记载均未发现全新统活动断裂和影响场地 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也无暗河、沟浜、孤石、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 利的埋藏物,结合拟建场地地形地貌、地层结构,本场地属建筑抗震不利 地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7. 地
19、基与基础7.1地基均匀性评价本场地地势相对平坦,持力层部分底面标高坡度小于10%属于均匀地基。7.2地基与基础方案浅基础方案拟建学生食堂为地上1层宜用浅基础方案,以第层砾砂作天然地基 持力层,基础类型可选用独立基础,基础埋深约1.00米。基础施工采用浅基础方案设计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 基槽开挖可米用垂直开挖,因现房子未折,施工时须挖除旧基础,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通知勘察单位,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验槽工作。(2) 本次勘察地下水埋深底于基础底,对基础施工无影响,若遇雨季,施工时可采用坑内明排等简易方法排水。8.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场地西北面为围墙,基础施工时需米取支护措施。由于拟建场地处于 校园内,施工时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施工时应注意噪音、振动等对周 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合理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R 60695-2-16:2025 EN Fire hazard testing - Part 2-16: Glowing/hot-wire based test methods - Summary of the round robin tests related to the use of pyrometer for glow-wi
- 课件流程文案安排
- 课件每页设置播放时间
- 推拿养生直播课件
- 中国诗词赛课件
- 姿态礼仪培训展示
- 望庐山瀑布课件
- 课件最后一页照片
- 课件显示时长的位置
- 课件显示一小时倒计时
- 肿瘤患者疼痛的全面护理
- 组塔架线培训课件
- 新员工入职廉洁从业教育培训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学生版)
- 美术课雕塑课件
- DB31/T 300-2018燃气燃烧器具安全和环保技术要求
- 2025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天使口腔矫正协议书
- 2025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模具开发技术协议书
- 冷色暖色美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