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 年 1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
2、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
3、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结果人员培训不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足仪器设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目标监测记目标监测及时记得到整改录不及时录传染病报告及时上报传染病得到整改不及时报告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2 年 2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4、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
5、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结果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诊疗不同病人前后未按 加强人员学习 得到整改规定严格洗手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监测结果未及时保存检测结得
6、到整改及时保存果抗生素使用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不规范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2 年 3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
7、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
8、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按规范遵守手卫生加强人员学习得到整改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加强监督管理得到整改施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检测无记录检测结果及时记得到整改录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交接登记内容不完整、 资完善相关文字记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 料不齐全 录齐全。2012 年 4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
9、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10、。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仪器设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
11、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目标监测记目标监测及时记得到整改录不及时录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监测结果未及时保存检测结得到整改及时保存果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2 年 5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2、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
13、。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人员培训不足自查良好自查良好自查良好监测结果未及时保存自查良好交接登记内容不完整、 资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持续改进加强人员学习得到整改诊疗不同病人前后未按规定严格洗手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及时保存检测结得到整改果持续改进完善相关文字记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 料不齐全 录齐全。2012 年 6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
14、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
15、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
16、器符合规定要求。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目标监测记目标监测及时记得到整改录不及时录传染病报告及时上报传染病得到整改不及时报告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2 年 7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
17、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
18、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仪器设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加强监督管理得到整改施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抗生素使用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不规范自查良好持续改进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
19、全。2012 年 8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20、.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
21、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人员培训不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足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诊疗不同病人前后未按 加强人员学习 得到整改规定严格洗手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监测结果未及时保存检测结得到整改及时保存果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交接登记内容不完整、 资完善相关文字记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 料不齐全 录齐全。2012 年 9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22、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
23、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仪器设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加强监督管理得到整改施自查良
24、好持续改进监测结果未及时保存检测结得到整改及时保存果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2 年 10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25、、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
26、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人员培训不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足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诊疗不同病人前后未按 加强人员学习 得到整改规定严格洗手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传染病报告及时上报传染病不及时报告得到整改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交接登记内容不完整、 资完善相关文字记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 料不齐全 录齐全。2012 年 11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27、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
28、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仪器设
29、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加强监督管理得到整改施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监 测 结 果 未及时保存检测结及时保存果得到整改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交接登记内容不完整、 资完善相关文字记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 料不齐全 录齐全。2012 年 12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
30、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
31、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人员培训不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足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诊疗不同病人 前 后 未 按 加强人员学习 得到整改规定严格洗手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传染病报告及时上报传染病不及时报告得到整改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抗生素使用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不规范自查
32、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3 年 1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
33、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3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仪器设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严格遵守加强监督管理得到整改消毒隔离措施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抗生素使用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不规范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3 年 2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35、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
36、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诊疗不同病人前后未按 加强人员学习 得到整改规定严格洗手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传染病报告及时上报传染病得到整
37、改不及时报告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交接登记内容不完整、 资完善相关文字记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 料不齐全 录齐全。2013 年 3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
38、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
39、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仪器设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加强监督管理得到整改施自查良好持续改进监测结果未及时保存检测结得到整改及时保存果抗生素使用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不规范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3 年 4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40、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
41、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人员培训不加强人
42、员培训得到整改足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诊疗不同病人前后未按 加强人员学习 得到整改规定严格洗手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传染病报告及时上报传染病得到整改不及时报告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交接登记内容不完整、 资完善相关文字记得到整改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 料不齐全 录齐全。2013 年 5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1. 布局合理, 洁、污明确标清。 2. 手卫生规范。3. 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43、5. 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6. 动态消毒清洗每年 1-2 次(紫外线灯管每周 1 次)。标准预防: 1. 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 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消毒隔离: 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 感染与非感染分室,特殊感染采取隔离,诊疗先非感染后感染。 3. 拟诊传染病据传染途径隔离。 4. 进入体内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5. 目标监测记录情况。感染病例监测: 1. 发现感染病例,24 小时内报告、 登记。2. 感染暴发立即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登记。 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卫生学监测
44、: 1. 含氯消毒剂等监测每日 1 次, 2%戊二醛每周 1 次,监测结果保存。2. 空消机使用(紫外线灯管日常监测)记录。抗菌药物管理: 1. 有用药指征。 2. 治疗性用药前培养。3. 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4. 联合用药有指征。5. 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医疗废物管理: 1. 按规定分类、密封保存、运送。 2. 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自查良好持续改进仪器设备清及时进行仪器设洁、消毒不及备的清洁、消毒得到整改时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加强监督管理得到整改施自查良好持续改进自查良好持续改进抗生素使用加强人员培训得到整改不规范自查良好持续改进3. 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2013 年 6 月外科感染管理工作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项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结果组织管理: 1. 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 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 人员参加培训环境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田养殖业土地资源利用综合规划
- 作业程序指南
- 航海船舶防火安全制度
- 羊绒大衣秋冬搭配方案
- 可持续包装制作规定
- 基因突变机制与进化适应规划
- 服装生产流程控制方案
- 网络安全与网络言论真实化
- 2025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幼儿园招聘公益性岗位教师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家电维修效率提升方法总结
- 2022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汉书-张骞传课件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 市政道路养护工程监理工作
- 2022年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
- 练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绕口令
- 校企合作讲座精品PPT课件
- 医学检验师考试试题
- 煤矿电缆与电缆敷设标准
- T∕CATCM 008-2019 阿胶质量规范
- 防水堵漏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