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共25页_第1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共25页_第2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共25页_第3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共25页_第4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共2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内腔型线)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四段过渡曲线.转子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动丁亠配油盘;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石蠹;盘上有两对吸、排口 I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 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 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片间V增大,P降低, 经配油盘吸油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叶片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排油。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正好将吸、排口隔开 叶片间V不变,没有困油 问题。转子转一周,每工 作V都吸、排两次(双作用泵)定子内腔型线是圆 转子轴与定子偏心 逆时针回转时工作V右半转增大左

2、半转V减小从两侧配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所接触定子曲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 叶间工作V先略有增大,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F 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 可解决。讎對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属非卸荷式叶片泵工作P不宜太高 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差III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可做成n恒定而Q可变的双向或单向的无级变丁 量泵洛為/|其中用得较多的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噸碇監 图218是采用内反馈的限压式叶片泵的原理 及特性曲线图,如图218内反馈限压式叶片泵Q03-

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偏转了。角 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Fx当F/J、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保持最大值 泵的Q随排出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当排压大于Pb时,Fx增大使定子向减小e的方向移动.話= 泵的Q即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当升到Pc时,e减小,Qt二漏泄量,贝JQ=O,有Pg* 乡挟亘 I ;1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调节螺钉6和3增大弹簧预紧力,PrPc增大,特性曲线BC段 右移弹簧刚度越小,贝UBC段越陡,匕与Pb,越接近 螺钉3可变泵的最大C,而改变Qmax,AB段就上 下平移g内反馈限压式

4、变量泵只能单向变量。2-3-2叶片泵的结构图219示出典型的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定子和左、右配油盘装在泵体中,用圆柱销定位。右配油盘背后的槽e通排油腔转子通过花键带动,传动轴由滚针轴承和球轴承支承。下面介绍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的主要部分r c)232定子、转子和叶片定子过渡曲线必须设计成使叶片在叶槽中移动速度的变 化尽可能小以免产生太大的惯性力,导致叶片与定子的脱离或冲 击。为使叶片在吸入区能贴紧定子,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使叶 片底部与排岀油腔相通配油盘端面环槽C有小孔与排出腔相通II单作用叶片泵由于叶片在转过吸入区时向外伸出E 度较小,单靠离心力即足以保证叶片贴紧定子。双作用泵的叶片数z应取偶数丨保

5、证转子径向力平衡2-3-2配油盘吸入口流速不能太高否则,流动阻力太大,在吸油时就可能产生气穴现象。 右盘通排油腔。左盘的对应位置上也开有不通的排口(盲 孔),(C),使叶片两侧受力平衡。盘上密封区的圆心角必须=两叶片之间的圆心角2兀/乙 (d)否则会使吸、排口沟通F而定子圆弧段的圆心角应大于或等于,以免产生:困溥 现象1盘上三角节流槽,n使相邻叶片间的工作空间在从密封区转入排出区时, 能逐渐地与排出口相沟通,以免P骤增,造成液击和 口品士 卄P I 土口哄+津心二123.简述螺杆泵的优缺点。(P37)24螺杆泵螺杆刚牲差,在管理,检修与安装时 应注意什么? (P38-5)25.为什么说三螺杆泵

6、是性能优良的螺杆泵?(P37- 3)28. 利用旁通阀来调节螺杆泵的流量和压力时宀.应当注意什么问题?(P38-4),:.p9,则A容积效率降低B发生困油现象C径向力增大 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按回转方向来看应该是A前倾角后倒角B前倒角后倾角C前倾角后倾角D 角后倒角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如图220所示双作用泵的叶槽在 转子中不是径向的是顺转向朝前倾斜9,10。14。o叶片受法向力N作用而被压进滑槽N与叶片滑动方向 的夹角称为压力角卩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设叶槽径向开设 -双作用泵压力角最大值较大力N在叶片垂直方向上的分力也 将较大此分力使叶片受弯曲力,使叶片 与叶槽的摩擦力增大,会造成叶 片移动

7、困难,甚至可能卡住。如叶片有前倾角。则压力角就减小为a = p-e,叶片 受力情况即会改善。叶片端部倒角朝后保证叶片贴紧定子的内表面。单作用泵采用后倾角后倒角,原因定 子上各点相对转子中心距离变化较缓2-3-3叶片泵的流量V图221所示当两相邻叶片间的工 作空间容积从最大隹 V变到最小值V,时 (VVJ就是一次的! 量当泵有Z个叶片(不说 叶片厚度)时,流量:Q = 2Z (VV)相当这一段圆环形力 积2-3-3叶片泵的实际流量影响叶片泵容积的效率的内部漏泄途径有:配油盘与转子及叶片侧端轴向间隙对久影响最大 叶片顶端与定子内表面的径向间隙,可自动补偿 叶片侧面与叶槽的间隙,双作用泵因转子径向力

8、平衡,轴不会弯曲变形, 轴向间隙可做得较小,久可比齿轮泵高, -双作用泵一般约在0.80.94范围单作用泵张在0.580.92之间。:单作用叶片泵流量的均匀性不如双作用叶片泵2-3-4叶片泵的特点 1.流量较均匀,运转平稳,噪声较低 2轴承寿命长(径向力平衡);内部密封性较好,%较高;额定排出P较高,可达7MPa普通双作用泵因为叶片底部通排油腔,而叶片转过吸入区时,顶端只承受 吸入压力,故当排出压力较高时,就会使叶片顶端与定子产 生剧烈摩擦,这将严重影响泵的寿命。咼压叶片泵除选用耐磨材料、保持油液清洁、并在保证强度和厨蘆提下尽量减小叶片厚度外臥还必须采取各种特殊结构使叶片卸荷,采用浮动配油盘,

9、以便利用油压力自动补偿端面间隙高压叶片泵的工作P已可达2030 MPao2-3-4叶片泵的特点 3.结构紧凑,尺寸较小而流量较大。 4.对工作条件要求较严叶片抗冲击较差,较容易卡住,对油液清洁度和粘度 比较皴感。端面间隙或叶槽间隙不合适都会影响正常工作。 n般在5002000r / min范用内.太低则叶片可能因 离心力不够而不能压紧在定子表面5. 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羈 在船上,叶片泵多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油M 也可用作清洁油类的输送泵等。7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 空度过大外,还: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排口是按既定转向披讣*T 5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2叶片泵装配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 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 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軽 亠.而继续使用。rail奴;:3.拆装:理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T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4.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5.叶片泵的轴向间隙对久,影响很大 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