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之杰电子验印系统操作手册新_第1页
银之杰电子验印系统操作手册新_第2页
银之杰电子验印系统操作手册新_第3页
银之杰电子验印系统操作手册新_第4页
银之杰电子验印系统操作手册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银之杰银行电脑验印系统操作手册Win2000XP 版INFOTECH银之杰科技有限公司第一部分系统介绍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前 言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电脑验印系统业务操作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系统介绍及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验印系统操作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业务功能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资料录入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验印业务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行员管理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五节 复核业务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六节 资料查询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

2、七节 日志管理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八节 修改密码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九节 行员切换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节 系统退出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 建库操作与预留印鉴质量注意事项 (新)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一、预留印鉴卡入库(或叫建库)操作注意事项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预留印鉴质量注意事项 错. 误! 未定义书签三、印鉴卡标准 错. 误! 未定义书签第一部分系统介绍第一章 前 言银之杰银行电脑验印系统是一个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系统,主要 用于完成对公业务中印鉴核对和印鉴管理的功能。为了使操作人员正确、熟练 地使用该系统,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本操作手册,并严格按操作手册

3、的说明进 行操作。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或需要技术支持,敬请垂询: 银之杰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天安数码城天祥大厦 AB座5B2电话: (0755)传真: (0755) 全国统一技术服务热线: 400-886-0078第二部分电脑验印系统业务操作第一章系统介绍及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第一节设备使用注意事项验印平台保护注意事项验印平台是印鉴图像录入和采集的高精度关键部件, 对验印平台 的不正确操作可能影响电脑验印系统的通过率和识别率。保护验印系 统平台请注意以下事项:禁止非专职维修人员调整平台螺丝、拆卸平台。不要用手调整镜头光圈、焦距或触摸镜头中央及周围,以免发生图像录入变形或产生杂质,影响操作。移

4、动验印平台时,应托住平台上塑料罩底部和平台底座,不要握有刻度的平台支架处,此举可能引起平台高度的微小变化, 导致平台标准不一致。预留印鉴质量注意事项预留印鉴卡的选择:预留印鉴卡表面应光滑清爽、不变形,不化水、无暗点、排版 合理,印鉴卡纸张易于保存。预留印鉴卡资料须按规定项目进行填写, 做到认真、准确、 完整。印章与印油的要求:在预留印鉴前需要清洁印章,使用有机玻璃、牛角、木质印章 可得到较好的效果,最好使用优质的印泥或印油,原子章易变形, 应劝说用户更换。预留印鉴应该保证字迹和轮廓清晰、 印油均匀、没有断笔。 图章轮廓以内和附近没有与印鉴内容无关的干扰或杂质。科学保管预留印鉴卡保持印鉴卡表面洁

5、净,不要大幅度弯曲、折叠印鉴卡,请勿在 印油未干前擦拭预留印鉴油迹。对于更换的新预留印鉴卡,要仔细检查填写信息及所留印鉴与旧印鉴卡是否正确一致。对于不合标准的印鉴卡应及时与客户联系,让客户取回,重新预留印鉴,并督促交回,重新复核。验印系统使用注意事项验印操作时,票据一定要放平(可以用两手指轻按支票两边辅助压平)。票据不平产生的微小变形可能影响识别通过率。 进行验印的票据应避免折叠,产生褶皱将影响验印结果。 建库录入一定要按说明完成,保证预留印鉴的质量。在进行验印业务前,请先将平台的电源打开,以便初始化,否则可能会出现摄像故障。在印鉴核对状态下如果要进行其它操作,使用“ Alt+Tab”切换即可

6、。 或者按“ Windows ”键后点击状态栏中的图标。第二章验印系统操作第一节业务功能在计算机桌面上单击验印系统图标出现如下的主界面: 注意:“脱机模式”选项是在网络出问题时使用.按Enter键进入,出现如下界面各功能模块的功能简介(根据行员权限不同,菜单栏中的项目选 项也存在不同):资料录入/修改:进行帐户资料与印鉴卡、印鉴、印鉴组的录入、 变更、增减、销户权限设定等。验印业务:进行印鉴有效性识别。行员管理、网点的系统行员进行权限设置管理。资料查询:查询帐户资料与印鉴。日志管理:查询/打印各种日志。复核业务:对录入的帐户资料与印鉴进行复核,使其生效。修改密码:行员修改自己的密码。行员切换:

7、不同行员之间的切换退出系统:当前登录行员退出系统。可以用鼠标直接单击想进入的功能模块,也可以利用各功能模对应的F1至F9功能快捷键或使用键盘的“f ” “J”键移至相应的功能模 块处后,按Enter键进入,进入另一功能模块前请先退出当前已进入的 功能模块。!注意:实际进行电脑验印系统的各步操作时,系统会适 时弹出提示框或在屏幕上显示红色操作提示,根据提示可 以完成大部分工作。第二节资料录入对印鉴及帐户资料进行录入。进入到资料录入界面,如图示2d输入用户帐号,如果是新开户帐号,则系统会出现如下提示:“新 帐号,要开户吗”选择“是”对新用户进行开户操作。1输入帐户信息按照系统提示的空白框项目依次输

8、入帐户的信息资料:1 )帐号、户名、法人代表、财会负责人、电话、邮编、用Ctrl + Shift键选择适合自己熟悉的汉字输入法录入客户上述相 关信息2) 开户、启用、销户时间输入帐户开户、印鉴启用日期,按Enter键默认当天日期,销户时间在此不用输入。3) 帐户性质、帐户类型、帐户状态、帐户种类根据界面右上角的系统提示按小键盘数字键选取帐户性质。选取前请先关闭汉字输入法。4) 是否通存通兑(系统默认为非通兑状态)根据系统提示按小键盘数字键选取是否通存通兑。5) 备注栏根据需要写入文字性说明。!注意:每输入完一项后按Enter键,光标自动移动到下一项,或使用“Tab”键向下一项移动光标,“Shi

9、ft” + “Tab” 键向上一项移动光标,或直接用鼠标移至有误之处进行修 改。帐户资料全部录入完毕后,请务必再次确认所有资料信息准确无 误,然后根据提示按Enter键确定,保存帐户资料。2. 录入印鉴卡和印鉴 接着系统提示“现在录入印鉴吗”选择“是”进入印鉴卡信息录入,此时如选择“否”,则可在以 后通过“资料录入”中的 F5 “录入印鉴卡”信息后,再进行添加该 印鉴卡印鉴,详情请参阅下一节相关内容。ra 印 a;户峯! 皂需-通存通兑地开户牺 厂 W片J|-悄户时同厂林户娄世印鉴卡卡号和印鉴数量录入完毕确认后,开始录入印鉴说科JR出幵户册虐用叩可_怕户冲片一_awan廿I印鉴录入的步骤如下:

10、印鉴录入的步骤如下:将待录入印鉴放入可视窗口,如印鉴在窗口内所占位置较大, 可缩小录入(按小键盘“ /”键)。按一下Enter键,易脍录入印鉴以外的无关杂质,将印鉴准确 完整地保存下来。如未剔干净杂质,可手动调整边框来协助定位(参照界面右上角 的系统提示):“ In sert ”键,改变边框移动步进速度:“In sert”:选择小步进(慢速)“In sert”:选择大步进(快速) “ Ctrl”方向键,改变单个边框的位置:“ Ctrl”+使右边框向左移动,缩小边框。“ Ctrl”+使右边框向右移动,扩大边框。“ Ctrl”+“f”使下边框向上移动,缩小边框。“ Ctrl”+“J”使下边框向下移

11、动,扩大边框。 “ Shift”+方向键,改变整体边框的位置:“Shift”+:将整个边框向左平移。“Shift”+:将整个边框向右平移。“Shift”+“f”:将整个边框向上平移。“Shift”+“J”:将整个边框向下平移。对于熟练的建库人员可使用:“ Alt ” +方向键,改变切线位置:Alt ” + “j”:同时使左右边框向中间移动,缩小框。“Alt ” + “t”:同时使左右边框向两边移动,扩大框。“ Alt ” + “f”:同时使上下边框向中间移动,缩小框。“ Alt ” + “J”:同时使上下边框向两边移动,扩大框。!注意:印鉴录入前,请务必关闭中文输入法;无论如何移动边框,最终印

12、鉴必须在框内,且框内已无其 它杂质。当印鉴正确录入时,边框线应紧贴印鉴边缘,若没有,必须重 新录入,操作:按“*”键返回上一步,再按“ F5增加印鉴”项重 新录入该枚印鉴。确定无误时,按Enter键继续,系统将出现确认该印鉴存入数据库的提示返回上一菜单可有如下操作,F3销户,F4变更资料,F5录入新 印鉴,F6删除印鉴,F7修改新印鉴卡信息,F8删除新印鉴卡,F9印 鉴组合:如果实际录入数量与印鉴卡预留数量不符,则不能系统不让退出印鉴菜单,可通过增加,减少或修改印鉴卡预留数量 使之一致.3. 资料修改在“资料录入”中,可对已开户未经审核帐号可进行资料变更、 对印鉴卡,印鉴组合或印鉴的增加、删除

13、、更改等处理。已经审核 账号只能做资料变更、印鉴卡变更或账号销户处理。操作:在“资料录入”中,输入要变更的帐号,根据系统提示, 选择:F3:销户当某帐户需注销时,可选择“ F3销户”操作。注意:选择该操作后,此帐号将不能再进行开户,只能在“资 料录入”中输入该销户帐号并按提示重启用该帐号,才能重新开 户。F4:变更资料如果要变更帐户资料,可选择 F4进入“变更资料”功能对帐户 资料进行更改。操作方法参照开户时帐户资料的输入方式。F5:变更印鉴卡选择F5进入“变更印鉴卡”功能对帐户旧印鉴卡进行变改。操 作方法参照开户时印鉴卡的输入方式。新开户,资料变更,印鉴卡变更等业务处理,必须通过审核方 能在

14、验印中生效。F9:印鉴组合:可对已经录入的印鉴进行分组,根据金额区域设置各印鉴组合中印章,控制使用资金权限和有效期等,在出现提示后按 F9键:左下角有关于印鉴组合的操作提示, 按F5添加印鉴组合,按用 户开户需求填写好印鉴组信息,只有新录入印鉴卡才可能录入印鉴 组合,默认的启用时间等于印鉴卡的启用时间,根据提示需要先输 入金额区间,所输入的金额含下限不含上限,例如一组合印鉴要求 的金额范围是0=组合要求金额50000则如下图所输金额可能满足,如果 0=组合金额二50000则金额区间的上限要改为才可能满足。 输入 金额后按回车保存组合信息。-护閔出国”旷硼亡31勺I十4 1 H | H!肿和2庄

15、请L 丁孟甲时U - 爭 在 忙讦电拥二何辽 ” - 旧艺:匸列丿.甘=g由r.屮詈心写bdloi=厂了1亠I乜旷巴芟強邀人| ijgsc JJQi.t l*:h印士二I;思 必巧也;0序旦土: 期时诃匡m于汩时周r b ?d光許二忍丽ra-197 f闪超乩”保存完印鉴组合信息后进入下一操作界面进行印鉴组合中印鉴选择工作。在此界面下可有如下操作,F5增加新印鉴组合,F6删除印鉴组,F4修改新印鉴组信息,F7修改新印鉴组包含的预留印鉴1mmrw. m i BitX,4胖监i点忖I辽担*1调平 试台申和厂、 aii kVr : .j . I? ” 呵炜 1 -;主轻暂幻T3Jrrii 说.亡 rm

16、i .tr根据提示按数字键将“账户预留印鉴”框内符合的印鉴选中,再 按“ + ”移至“印鉴组合印鉴”框中;如果要将“印鉴组中印鉴”框 中某一枚印鉴再退回“账户预留印鉴”框中,先按“ 0”将活动窗口 切换至“印鉴组合印鉴”框,按数字键选中对应印鉴后按“”即可 最后按“ * ”退出,同进有提示弹出,选“是”会保存此印鉴组合。同样再按“F 5”建库第二个组合,方法同上,如下图:一个账户可根据金额要求建立多个组合。 如果一账号存在金额区 间相同多个组合,如前台验印为扫描仪验印程序会自动找组合中需要 的章来验印并提示票据的验印结果,如果是使用平台版验印时会要求 操作员根据票面图章先选择对应印鉴的组合再开

17、始验印。组合建立完成后按“* ”可返回资料录入进行其它相关操作。所有的组合都需在复核生效后正式启用。F10定义复杂印鉴组信息当用户有特殊印鉴组合,例如一客户有一枚财务章,十枚私章,客户要求验 印时金额在一万元以下财务章加任意一枚私章, 一万元以上是财务章加上任意两 枚私章,这时需求的组合建立时会较麻烦,并且印鉴组太多不易管理,这时建议 采用F10定义复杂印鉴组.复杂印鉴组合的建立思路是将多个需要任意组合的图章先建立 成为一个组合,这个组合没有实际意义(金额区间为O至O),然后在按要求建立组合时可按F10将这个无实用意义的组合嵌套进来,嵌 套时可以选择该小组合的加入的方式(任选一枚或任选多枚等)

18、。建立这个组合总共分三步完成1将财务章定义组合:先按F5将必需验印的财会章添加成新的一 组印鉴组合,金额区间按客户实际要求就设置.H,至汪第町阿唁用时闻 备 注 PT?r:TH丘器站器-i2将所有需要任意组合的章定义为一个小组合:再按F5将可选择的私章添加成另一组新印鉴组合,这里的金额区间必须为0到0,这组 印鉴组合在验印时不会出现只是为定义复杂组合起辅助作用,印鉴审保存。核还是按正常组合审核方式每个组合建立完成后都按“ * ”203丈1冋 到元辛元|印整as疳寻席祈奄吳1曙汇印罄剧省 注ragflil)t|t . r i诵Tlil临僦 阳itm20D&-e-D3H 用l l-l町日suwt

19、ueKiig 用3.定义复杂印鉴组合:先选择之前定义好的财务章组合后按F10定义复杂印鉴组合,这时所有可能嵌套的小组合都会在屏幕右下角出 现,在出现的可以被包含在其他组合里的选择对应小组合后按+号定义必验私章枚数后确定,最后接*号退出保存.复杂组合也需要复核通过后生效,复核在“复核业务”模块中按F9操作。第三节验印业务本部分功能是进行印鉴的验印判别。1、进入鼠标单击主菜单中“验印业务”进入,或利用快捷键F2、或使用键盘的“f ” “J”键移至该处并按Enter键进入验印业务界面:2、调出印鉴资料输入帐号后按Enter键,切记只需按一下Enter键,稍等即从中心调 出印鉴和帐户资料,输入凭证号:

20、(注意:如有印鉴组会提示输入支 票金额)h.E耳h re 沁 iill出吐耳乞毎毎吳存圧豳色慑”i粤一堆证号(OOODDflff 口削 g|户若% a总帀町I可tfi心町i4Ik-TajeCHQ-按Enter键,开始对印鉴进行识别3、印鉴组合的识别对于有印鉴组合的账号,如果存在金额限制,在输入凭证号后 会提示输入金额,出现如下图(对于处在变更期当中的账户,还会弹 出“出票日期输入栏”):flt MI,W !K “看出岀吐耳虽 &專覽I吐Zuph再在耳did台亡尋 忙町艾|工工只一 2X宁-U:4trij甲列ml悄內町丁厂注 siaeaftP-输入支票上印鉴组合信息,会得到相应的印鉴组合:smi

21、结杲: 貫:島K户伯世开户IK启用时阿匚_注斜时间:备注尸LT-允许盘额区河I7C至0X1誘二蟆.(1AIIE1選z乱卑生中印鳖印置狙爼台方试nn1耳鉴用男咅佰gl.14 存:组滩组H. 户皆问鉴err鉴础 示萼万印rlt印湘 8611 下尊.|Hi* g两信I: i-弋 i ,menHr-TUnlftm川a ?T4、印鉴识别此时屏幕上黄色背景的预留印鉴为当前待测的印鉴。操作员将支票在平台上压平放好,在可视窗口内,将印鉴移动到窗口中间没有绿 线的白框内,按Enter键,2秒左右在可视窗口左端将显示识别的结 果是“有效”(绿色)或“不清”(红色)字样,同时该印鉴右上角会显示“自动有效”(绿色)以

22、上过程称为“自动识别”Al* g JtfcjisTtet, Mkuist ” 一拦 Ba恤号吓-片司Sflffriiil町即H广于HJ#巾吐电D第一枚印鉴经电脑自动核对为“有效”后,系统自动将第二枚印 鉴变为黄色背景的待测印鉴,依次类推。当从第一枚印鉴到最后一枚印鉴均为“有效”时,系统将回到待 输入凭证号处,按“*”逐步退回,或输入新的待测帐号。如果想跳过第一枚印鉴直接核对第二枚印鉴,可按一下“ 1”键, 再按任意键会跳至下一枚印鉴,依此类推。结束时按“ * ”键退出。该印鉴卡里的所有未验印印鉴必须全部验完否则退出会提示 ”此 账户还有印鉴未验印,是否继续验印此账号,选择是继续验印,选择否 将

23、退出,回到新的待测帐号。HE W 匪耳h 地u户4G I 阻a 如果结果出现“不清”时,请按以下方法处理:1)按空格重新识别第一次出现不清时可按空格键重新识别。 重新识别之前要将票据在可视框内 压平并重置一定的角度,之后按 Enter 键进行验印业务操作。如果仍然不清,可 再按一次空格键, 重新摆放支票的位置再进行识别。 只要三次中有一次有效即可 视该印鉴为有效印鉴。2)按“ +”号强制配准如按完两次空格键仍不清楚,第三次按完空格键后按一下“ +”号进入“强 制验印”,此时会出现蓝色轮廓,将印鉴套入,按 Enter 键。这种方式强制剔除 杂质,能相应提高通过率, 但系统不会再自动查找印鉴所在位

24、置的角度, 需要操 作员进行手工调节。3)按 Enter 键进入“折角”人工核对方式 如果票据上的印鉴由于盖得不清或是其他原因,造成识别结果仍为不清,操 作员可通过验印系统的 “折角”核对功能目测待测印鉴与预留在电脑中印鉴的吻 合程度,以判定该印鉴是否有效。操作步骤如下: 在自动识别结果出现“不清”时,按 Enter 键进入“折角”核对方式; 按 Enter 键变化预留印鉴折角方式,在多种折角方式下目测对比预留印鉴与 待测印鉴的吻合程度; 按数字小键盘上的“ 0”键作“有效”判定, “ 1”键判定“不清”。在系统日 志中,将记录该帐号印鉴为人工判定。第四节 行员管理行员管理主要包括行员设置、

25、行员级别设置、 行员及行员级别的 浏览。其主要功能有行员增加、行员删除、行员级别的增加与删除、 行员浏览等。首先要在屏幕上运行:行员级别设置在“行员级别设置”菜单中,选中“添加行员级别”,出现如下 界面:填写行员级别组名称并根据需要设置好相应的权限(可用鼠标直接点击),根据系统提示完成操作。如下:确定后,便完成行员组的添加设置。行员添加增加行员之前请先设置好行员级别, 同一级别的行员,具有同等 的权限。设置好行员级别组后,用鼠标点击“行员设置”并选中“添加行 员”进行行员的添加,如下:依次完整填写各项内容,每填写完一项后,按En ter键光标将自动跳至下一项中。在行员级别中,用鼠标点其下拉菜单

26、或用键盘的“f” “J ”键选取相应的行员级别,界面如下:确认后,行员的添加操作完成并即时生效。 此时可继续新行员的 添加或退出行员的添加。行员级别组删除进入“行员级别组删除”中,选择要删除的级别组,按提示确认 后完成行员级别组的删除。如下所示:注意:行员级别组删除后,该行员组下的所有行员将一并被删除。第五节复核业务新增加、删除、变更的印鉴,必须通过复核方能在验印中生效。待复核帐尸资料录入与该帐尸的资料复核必须由不同的行员进 行,且复核的行员须具有资料复核的权限。进入复核业务后,按系统提示,输入待复核的帐户,按En ter键后,出现如下界面:此时,可参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其印鉴复核操作与验印业

27、务操 作一样,复核完一屏后按“ Page DowrT转至下一屏进行复核,当复 核都通过后,按“ +”号确认,如果该帐户含有印鉴组合,就会出现 如下界面,应根据提示按“ F9先进行印鉴组合复合:!:+ Jt. t r Clip f -.-D “ &r r帛巧 wnrmjES j華yg 斟叫出卞t*” t JE A*rJlflfR*C H x -.e技iWfc号再在冋冬也乞齐户JtAJf碑卡 未谭横按“F9”后,根据提示按+号通过印鉴组合的复核:VI按“ * ”号确认退出此账号的印鉴组合,并按+号通过此账号的复核:继续其他用户的业务复核。刚才复核通过的用户即时生效, 并可进行验印业务等业务操作。2

28、:昌号户塔11址hl亡用时间厂备第六节资料查询但不能资料查询完成对帐户的资料信息与印鉴进行查询的功能 对资料和印鉴做任何修改。从主菜单进入资料查询界面。F1-查询资料:查询帐户的资料信息与印鉴F2-查询今日业务:查询当天所做的业务* 退出:退出资料查询在“查询资料”及“查询今日业务”中,可通过键盘上方快捷键选择查询条件:F1帐号查询、F2浏览查询、F3复合查询、F10查看详细 统计以及F5输出至打印机等。1. F1帐号查询输入一个查询的帐号,查看资料信息与印鉴。按“*”退出。2. F2浏览查询列出所用帐号,移动光标进行浏览,按回车后可看到该帐号的详细资 料及印鉴。如下图:3. F3复合查询支持

29、开户日期、帐号、帐户信息等多种查询方式。可同时或选择 输入开户日期、帐号、帐户类型进行查询,输入帐号时,可用“*”代 替多个数字,或用“”键代替1个数字位置。例:帐号“ 201*123”代表查询首三位为201,末三位为123的帐号 信息;“ 201123* ”代表查询首三位为201,第六至八位为123的帐号信 息。复合查询界面如下图:no wmmr怀号1T户町伺I.TTJEI户 I.J . Lt-W:ljirniH fill OH!* ill沂户引冋-J r H4. F4户名查询5. F5打印 6. F6印鉴卡号查询7. F8查询选中账号历史印鉴信息池& F9查询选中账号印鉴组合上*1.-時弓

30、 長贸 心吊已Jt尤里r :卩宣组写号.贰宝爭爼白方if. |4orl 鲁注J :fh-F ! 即二 w第七节日志管理日志管理实现对业务操作记录的查询与管理功能。在主菜单中进入日志管理,数据库通过各种日志管理对每一笔业 务操作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具体包括业务日志、验印日志、行员日 志、上机记录、一致性处理日志、备份与恢复功能,如下图所示:nx-.1求VL 包 L(f3 u ft-营 陀需*l!tf之as银行电脑验印系;1.日志查询日志查询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包括:F1按行员查询,F2按日期 查询,F3按帐号查询,F4复合查询等。例:查询2000年8月20日至2000年8月30日验印过的所有印 鉴

31、。操作:打开验印日志,按F2 “按日期查询”,系统弹出“按日期 查询”对话框,并且光标自动停留在“起始日期”处,如下图所示:ri |Eb对書謝 f?按幔呼号粮号- 1由B期人希式丹 - io. - JJ屉绘日 I -ftjhaa II jj在“起始日期”处输入,按Enter键,光标自动跳至“截止日期” 处,输入,按Enter键,就会得到所要的查询结果,按“ P”键可以 打印出查询结果。第八节修改密码为了增加安全性,行员可随时更改自己的密码。在主菜单选择修改密码项,用原来的代号登录,进入密码修改界 面,如下图所示:输入行员旧密码后,两次输入新密码,按En ter键确认即可完成对密码的更改。第九节

32、行员切换选择所需项并按Enter键确认,进入“以其他行员身份登录” 基于安全及权限原因,该项操作都要求输入行员代号与密码。第十节系统退出在任何页面按“*”键或点击“退出”将退出至如下界面:选择所需项并按Enter键确认,退出验印系统。第三部分建库操作与预留印鉴质量注 意事项 (新 )、预留印鉴卡入库(或叫建库)操作注意事项为了建库质量和前台验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各个环节人员的 重复劳动, 再三强调建库质量一定要符合规范。 预留印鉴卡的采集情况不 理想,不是印油不好就是印章盖的不清等等。 预留印鉴卡质量直接影响以 后的自动识别率,这个工作没有做到位不管建库人员怎么努力都是白废力 气。只有预留印鉴卡质量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