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理化性质 第三节提取和分离 黄酮类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也是中药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也是中药 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分布广泛,多分布于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分布广泛,多分布于 高等植物中,集中在被子植物。以唇形科、玄高等植物中,集中在被子植物。以唇形科、玄 参科、爵床科、菊科等存在较多。常以参科、爵床科、菊科等存在较多。常以游离态游离态 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在存在。在花、叶、果花、叶、果中中 多为苷;在多为苷;在木质部木质部多为苷元,生理活性多种多多为苷元,生理活性多种多 样,作用强,毒性不大。样,作用强,毒性不大。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第一节结构与
2、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以前,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主要是指基主要是指基 本母核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类类 化合物,现在则是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泛指两个苯环(A-与与 B-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 一系列化合物。一系列化合物。 O O 1 2 3 4 5 6 7 8 O O 1 2 3 4 5 6 7 8 1 23 4 5 6 O 1 2 3 4 5 6 7 8 1 23 4 5 6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C6C3C6 A
3、B C u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芦丁、槲皮素、葛根素、 立可定扩冠,临床应用。 u抗肝脏毒性作用:水飞蓟素、异水飞蓟素、次水 飞蓟素、(+)-儿茶素等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 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等。 u抗炎作用 u雌性激素样作用:异黄酮类,如大豆素 u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木犀草素、黄芩苷、黄芩素 u泻下作用 u解痉作用:异甘草素、大豆素 u其他作用:止咳、平喘等。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 连接位置( 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 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重要的天然黄酮类 化合物分类如下: (一)黄酮类(一)黄酮类(flavones) (flavones) 黄酮类是以黄酮类是以2-2-
4、苯基色原酮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为基本母核,3 3位位 无含氧取代的一类化合物。无含氧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天然黄酮天然黄酮A A环的环的5 5,7 7位几乎同时带有羟基,而位几乎同时带有羟基,而 B B环常在环常在44位有羟基或甲氧基,位有羟基或甲氧基,33位有时也有位有时也有 羟基或甲氧基。羟基或甲氧基。 黄酮类黄酮类 O O 1 2 3 45 6 7 8 1 23 4 5 6 A B C 常见的黄酮及其苷类有芹菜素、木犀 草素、黄芩苷等。 O OOH HO OH 1 2 3 45 6 7 8 1 23 4 5 6 A B C O OOH HO OH OH 芹菜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木犀草素 O
5、OOH O HO O COOH OH OH OH 黄芩苷 (二)黄酮醇类(二)黄酮醇类(flavonol)(flavonol) 黄酮醇类在黄酮基本母核的黄酮醇类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 3位位上连上连 有羟基或其他含氧基团。有羟基或其他含氧基团。 O O OH 黄酮醇 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柰酚、槲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柰酚、槲 皮素、杨梅素、芦丁等。皮素、杨梅素、芦丁等。 O OOH HO OH OH O OOH HO OH OH OH OH 山柰酚杨梅素 O OOH HO OH OR OH 槲皮素 R=H 芦丁 R=芸香糖 (三)二氢黄酮类(三)二氢黄酮类(FlavanonesFlavano
6、nes) 二氢黄酮类结构可看作是黄酮基本母二氢黄酮类结构可看作是黄酮基本母 核的核的2 2、3 3位双键被氢化而成。位双键被氢化而成。 O O 二氢黄酮类 如橙皮中的橙皮素和橙皮苷;甘草中如橙皮中的橙皮素和橙皮苷;甘草中 的甘草素和甘草苷。的甘草素和甘草苷。 O OOH RO OCH3 OH 橙皮素 R=H 橙皮苷 R=芸香糖 O O HO OR 甘草素 R=H 甘草苷 R=glc (四)(四) 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醇是黄酮醇类的二氢黄酮醇是黄酮醇类的2 2、3 3位被氢化的位被氢化的 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常与相应的黄酮醇共存于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常与相应的黄酮醇共存于 同一植物中。
7、同一植物中。 O O OH 如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如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 共存,桑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和桑色素共共存,桑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和桑色素共 存。存。 O O HO OH OH OH OH O O HO OH OH OH HO 二氢槲皮素二氢桑色素 黄柏叶中具有抗癌活性的黄柏素黄柏叶中具有抗癌活性的黄柏素-7-O-7-O-葡葡 萄糖苷也属于二氢黄酮醇类。萄糖苷也属于二氢黄酮醇类。 O O O OH OH OH glc OH 黄柏素-7-O-葡萄糖苷 (五)异黄酮类(五)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母核为异黄酮类母核为3-3-苯基色原酮苯基色原酮的结构,的结构, 即即B B环连接在环
8、连接在C C环的环的3 3位上。位上。 O O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有的大豆素、大豆苷、 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葛根素和葛根素 木糖苷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O O OR3 R1 R2O 大豆素 R1=R2=R3=H 大豆苷 R1=R3=H R2=glc 葛根素 R2=R3=H R1=glc 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 R1=H R2=R3=glc 葛根素木糖苷 R1=glc R2=xyl R3=H (六)二氢异黄酮类 二氢异黄酮具有异黄酮的2、3位被氢 化的基本母核。 O O (七)查耳酮(七)查耳酮 结构特点为结构特点为二氢黄酮二氢黄酮C C环的环的1 1、2 2位键位键 断裂断裂生成
9、的生成的开环衍生物开环衍生物,即三碳链不构,即三碳链不构 成环。成环。 OH O 23 4 56 2 3 4 5 6 在酸的作用下,查耳酮可转化为无色在酸的作用下,查耳酮可转化为无色 的二氢黄酮,碱化后又转为深黄色的的二氢黄酮,碱化后又转为深黄色的 2-2-羟基查耳酮。羟基查耳酮。 OH O 23 4 56 2 3 4 5 6 H+ OH- O O 2-羟基查耳酮 二氢黄酮 如红花的花中含有的红花苷 OH OO HO HO OH glc 红花苷 (八)二氢查耳酮类(八)二氢查耳酮类 二氢查耳酮为查耳酮二氢查耳酮为查耳酮,双键氢化而成。双键氢化而成。 OH O 二氢查耳酮在植物界分布极少,如 蔷
10、薇科梨属植物根皮和苹果种仁中含有 的梨根苷。 OH OH OO HO glc 梨根苷 (九)橙酮类(九)橙酮类 结构特点为结构特点为C C环为含氧五元环环为含氧五元环。母核。母核 碳原子的编号也与其他黄酮类不同。碳原子的编号也与其他黄酮类不同。 橙酮类 O CH O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此类化合物较少见,主要存在于玄 参科、菊科、苦苣苔科以及单子叶植物 莎草科中,如在黄花波斯菊花中含有的 硫磺菊素属于此类。 O CH O HO OH OH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硫磺菊素 O+ OH 花色素在中药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花 色素是使植物的
11、花、果、叶、茎等呈现蓝、 紫、红等颜色的色素,如矢车菊苷元、飞燕 草苷元和天竺葵苷元以及它们所组成的苷最 为常见。 O+ OH HO OH R1 OH R2 矢车菊苷元 R1=OH R2=H 飞燕草苷元 R1=R2=OH 天竺葵苷元 R1=R2=H (十一)黄烷醇类(十一)黄烷醇类 根据根据C C环上的环上的3 3,4 4位存在羟基的情况位存在羟基的情况 分为黄烷分为黄烷-3-3-醇和黄烷醇和黄烷-3-3,4-4-二醇。二醇。 1. 1. 黄烷黄烷-3-3-醇类,又称儿茶素类醇类,又称儿茶素类 O OH 主要存在于含鞣质的木本植物中。 如儿茶素为中药儿茶中的主要成分,有 四个光学异构体,但在植
12、物中主要有异 构体两个,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O OH HO OH OH H OHH O OH HO OH OH H HOH 儿茶素 表儿茶素 2. 2. 黄烷黄烷-3-3,4-4-二醇类二醇类 又称为无色花色素类又称为无色花色素类 O OH OH 这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分布很广, 在含鞣质的木本植物和蕨类植物中更为 多见,如:无色矢车菊素。 O OH HO OH OH OH H OH 无色矢车菊素 (十二)双黄酮类(十二)双黄酮类 是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是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而成的二 聚物聚物. .常见的是由两个分子的芹菜素或其常见的是由两个分子的芹菜素或其 甲醚衍生物构成甲醚衍生物
13、构成, ,根据其结合方式分为三根据其结合方式分为三 类类: : 1. 3,8”-1. 3,8”-双芹菜素型双芹菜素型 2. 8”-2. 8”-双芹菜素型双芹菜素型 3. 3. 双苯醚型双苯醚型 常分布在龙胆科、藤黄科、百合科常分布在龙胆科、藤黄科、百合科 植物当中,如:存在于石苇、芒果叶和植物当中,如:存在于石苇、芒果叶和 知母叶中知母叶中, ,具有止咳去痰作用的异芒果具有止咳去痰作用的异芒果 素。素。 O O HO HO OH OH HO CH2OH HO O H 异芒果素异芒果素 O OOH HO H NCH3 榕碱 O O O HO OH OH OCH3 CH2OH OH 水飞蓟素 天然
14、黄酮类化合物多和糖形成苷而存在, 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连接位置及连 接方式不同,组成了各种各样的黄酮苷类。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 糖类、三糖类和酰化糖类。糖类、三糖类和酰化糖类。 1.1.单糖类:单糖类: D-D-葡萄糖、葡萄糖、D-D-半乳糖、半乳糖、D-D-木糖、木糖、 L-L-鼠李糖、鼠李糖、L-L-阿拉伯糖及阿拉伯糖及D-D-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 等。等。 2. 2. 双糖类:双糖类: 槐糖(槐糖(glc 12 glc) 龙胆二糖龙胆二糖(glc 16 glc) 芸香糖芸香糖(rh 16 glc) 新橙皮糖(新橙皮糖(rh 12 glc) 刺
15、槐二糖(刺槐二糖(rh 16 gal)等。)等。 3. 三糖类:三糖类: 龙胆三糖龙胆三糖(glc 16 glc 12 fru) 槐三糖槐三糖(glc 12 glc 12 glc)等。等。 4. 酰化糖类:酰化糖类: 2-乙酰葡萄糖乙酰葡萄糖 咖啡酰基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caffeoylglucose)等。等。 一、性状一、性状 苷元为结晶性固体,苷多为无定形粉末。苷元为结晶性固体,苷多为无定形粉末。 颜色:颜色: 与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与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 等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在等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在4-4-或或7-7-位引位引 入供电子基
16、,因形成入供电子基,因形成P-P-共轭,具有推电子作用,共轭,具有推电子作用, 促进电子转移,使化合物颜色加深。促进电子转移,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灰黄灰黄黄色黄色; 查尔酮:查尔酮:黄黄橙黄色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不显色不显色; 异黄酮:异黄酮:微黄色微黄色; 花色苷及苷元:为花色苷及苷元:为紫色、蓝色,兰紫色紫色、蓝色,兰紫色。 二溶解性二溶解性 游离苷元游离苷元易溶于甲、乙醇,乙酸乙酯,易溶于甲、乙醇,乙酸乙酯, 乙醚及稀碱液中,不溶或难溶于水。其中在乙醚及稀碱液中,不溶或难溶于水。其中在 水中的溶解度
17、,水中的溶解度,花色苷花色苷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黄黄 酮(醇)酮(醇) 查耳酮查耳酮. . 黄酮苷类黄酮苷类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难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难 溶或不溶亲脂性有机溶剂中,一般多糖苷在溶或不溶亲脂性有机溶剂中,一般多糖苷在 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单糖苷。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单糖苷。3-3-羟基苷水溶性羟基苷水溶性 大于大于7-7-羟基苷。羟基苷。 由于黄酮、黄酮醇、查尔酮分子构成一个完由于黄酮、黄酮醇、查尔酮分子构成一个完 整的共轭体系,具有平面性,故分子与分子间排整的共轭体系,具有平面性,故分子与分子间排 列紧密,分子间引力比较大,更难溶于水;列紧密,分子间引力比较大,更难
18、溶于水;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由于吡喃酮环已被氢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由于吡喃酮环已被氢 化成为半椅式结构,破坏了分子的平面性,使分化成为半椅式结构,破坏了分子的平面性,使分 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 进入,故水中溶解度大;进入,故水中溶解度大; 异黄酮异黄酮B B环由于受吡喃酮环羰基的立体障碍,环由于受吡喃酮环羰基的立体障碍, 分子的平面性降低,故亲水性比平面型分子增加;分子的平面性降低,故亲水性比平面型分子增加; 花色苷虽是平面型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花色苷虽是平面型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 故亲水性较强。故亲水性较强。 三酸
19、碱性三酸碱性 酸性: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酸性强弱顺序:酸性强弱顺序:7 7,4-4-二羟基二羟基77或或4-4-羟基羟基 一般酚羟基一般酚羟基5-5-羟基羟基,可分别用,可分别用5%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5%5% 碳酸钠、碳酸钠、0.2%NaOH0.2%NaOH、4%NaOH4%NaOH。 碱性:碱性: 黄酮类化合物因为分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因为分子中的-吡喃酮环上的吡喃酮环上的 1-1-氧原子,有未共用电子对,可接受质子而显弱氧原子,有未共用电子对,可接受质子而显弱 碱性,与强酸结合生成烊碱性,与强酸结合生成烊? ?盐,极
20、不稳定,加水分盐,极不稳定,加水分 解。不同的黄酮溶于浓硫酸时,常表现出特殊的解。不同的黄酮溶于浓硫酸时,常表现出特殊的 颜色。颜色。 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吡喃酮环有关吡喃酮环有关 1 1、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1 1)HClHCl-Mg-Mg: 方法:将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加入少许镁方法:将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加入少许镁 粉振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泡沫处呈红色。黄粉振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泡沫处呈红色。黄 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橙红或紫红色。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橙红或紫红色。 B B环上有环上有-OH-OH或取代。颜色加深。花青素及部或取代。颜色加深。花青素及
21、部 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下会产生红色,故预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下会产生红色,故预 先需对照排除。先需对照排除。 (2 2)四氢硼钠反应:)四氢硼钠反应: 样品的甲醇液,加等量样品的甲醇液,加等量2%NaBH2%NaBH4 4的甲的甲 醇液,加浓盐酸或硫酸,生成醇液,加浓盐酸或硫酸,生成紫色或紫紫色或紫 红色红色,为,为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专属反应。专属反应。 分子中具有分子中具有3-3-羟基、羟基、4-4-羰基,羰基,5-5-羟基、羟基、4-4-羰基羰基 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 (1 1)三氯化铝显色:)三氯化铝显色:定性及定量分析显定性及定量分析显鲜黄鲜
22、黄 色荧光色荧光(4-OH4-OH或或7 7,4-OH4-OH显显天蓝色荧光天蓝色荧光)。)。 (2 2)锆盐)锆盐- -枸橼酸反应:枸橼酸反应:区分区分3-OH3-OH或或5-OH5-OH黄黄 酮,加酮,加2%ZrOCl2%ZrOCl2 2/MeOH/MeOH样品的甲醇液,形成黄色锆络样品的甲醇液,形成黄色锆络 合物,再加合物,再加2%2%枸橼酸枸橼酸/MeOH/MeOH液仍呈鲜黄色(液仍呈鲜黄色(3-OH3-OH),), 加加2%2%枸橼酸黄色溶液显著褪去(枸橼酸黄色溶液显著褪去(5-OH5-OH)。)。 (3 3)醋酸镁显色:)醋酸镁显色:区别二氢黄酮(醇)类区别二氢黄酮(醇)类 化合物
23、。在纸片上滴加样品液,喷醋酸镁甲醇液,化合物。在纸片上滴加样品液,喷醋酸镁甲醇液, 加热干燥,加热干燥,UVUV观察,二氢黄酮(醇)显天蓝色荧观察,二氢黄酮(醇)显天蓝色荧 光,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显黄至橙黄乃至褐光,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显黄至橙黄乃至褐 色。色。 (4 4)氨性氯化锶:)氨性氯化锶: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 黄酮。氯化锶的甲醇溶液和氨气饱和的甲醇液。黄酮。氯化锶的甲醇溶液和氨气饱和的甲醇液。 产生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产生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3 3、硼酸显色、硼酸显色 具有具有5-5-羟基黄酮、黄酮醇和羟基黄酮、黄酮醇和6-6-羟基查耳酮羟基查耳酮
24、 结构。在草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呈黄色并有结构。在草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呈黄色并有 绿色荧光。枸橼酸绿色荧光。枸橼酸- -丙酮黄色无荧光。丙酮黄色无荧光。 4 4、与碱的反应、与碱的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碱水中显黄色、橙色或红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碱水中显黄色、橙色或红 色,化合物类型不同,显色情况不同。色,化合物类型不同,显色情况不同。 一、提取一、提取 黄酮苷和极性较大的苷元:黄酮苷和极性较大的苷元:甲醇,乙醇,甲醇甲醇,乙醇,甲醇- -水水 (1 1:1 1),), 丙酮,乙酸乙酯;丙酮,乙酸乙酯; 多糖苷:多糖苷:沸水;沸水; 花色苷:花色苷:0.1%0.1%盐酸进行提取;盐酸进行提取;
25、 苷元:苷元: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注意:苷类提取防止酶解。注意:苷类提取防止酶解。 (一)醇提取法:(一)醇提取法: 一般用一般用60%60%左右的稀醇提取黄酮苷类,浓醇(左右的稀醇提取黄酮苷类,浓醇(909095%)95%)提提 取黄酮苷元。取黄酮苷元。 (二)热水提取法(二)热水提取法 黄酮苷类可用热水提取,但杂质较多,如多糖、蛋白质等,黄酮苷类可用热水提取,但杂质较多,如多糖、蛋白质等, 可用醇沉法去除。可用醇沉法去除。 (三)碱提酸沉法:(三)碱提酸沉法: 1 1、常用碱水:石灰水,、常用碱水:石灰水,NaNa2 2COCO3, 3,,稀 ,稀NaOHNaOH
26、,碱性稀醇。,碱性稀醇。 2 2 、酸沉:盐酸。、酸沉:盐酸。 注意注意: 、酸碱浓度不宜过高,碱性过强,破坏黄酮母核;酸性、酸碱浓度不宜过高,碱性过强,破坏黄酮母核;酸性 过强,生成盐,影响产率。过强,生成盐,影响产率。 、当药材中含有大量果胶、粘液质等水溶性杂质时,、当药材中含有大量果胶、粘液质等水溶性杂质时, 如花、果实药材,宜用石灰水溶液进行提取,因石灰水可使如花、果实药材,宜用石灰水溶液进行提取,因石灰水可使 上述含羧基的杂质生成钙盐沉淀,不被溶出。上述含羧基的杂质生成钙盐沉淀,不被溶出。 32CO Na 极性由小到大依次提取 分离的基本依据:分离的基本依据:极性差异、酸性强极性差异
27、、酸性强 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 1.1.系统溶剂法:系统溶剂法: 自浸膏中先用乙醚萃取苷元,再用乙自浸膏中先用乙醚萃取苷元,再用乙 酸乙酯反复萃取苷,最后用正丁醇萃取极酸乙酯反复萃取苷,最后用正丁醇萃取极 性较大的苷。性较大的苷。 用不同浓度的碱分离。用不同浓度的碱分离。 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依次用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依次用 NaHCONaHCO3 3、NaNa2 2COCO3 3、0.2%NaOH0.2%NaOH、4%NaOH4%NaOH萃萃 取,相应的黄酮类化合物洗脱顺序:取,相应的黄酮类化合物洗脱顺序:7,47,4 二羟基二羟基7 7或或44羟基羟基一般酚羟基
28、一般酚羟基 羟基黄酮。羟基黄酮。 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 硼酸络合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硼酸络合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1)1)硅胶柱色谱法:硅胶柱色谱法: 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 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 分离苷元时:氯仿分离苷元时:氯仿- -甲醇混合溶剂洗脱。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分离苷时:氯仿分离苷时:氯仿- -甲醇甲醇- -水或乙酸乙酯水或乙酸乙酯- -丙酮丙酮 - -水洗脱。水洗脱。 (1 1)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数目越多,吸附力)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数目
29、越多,吸附力 越强。越强。 (2 2)酚羟基的数目相同,酚羟基的位置也有影)酚羟基的数目相同,酚羟基的位置也有影 响,处于羰基间位或对位的酚羟基,吸附力大于羰响,处于羰基间位或对位的酚羟基,吸附力大于羰 基邻位的酚羟基,故后者先被洗脱(酚羟基所处的基邻位的酚羟基,故后者先被洗脱(酚羟基所处的 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 (3 3)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 则吸附力越强。查尔酮则吸附力越强。查尔酮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4 4)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
30、序为:序为:黄酮醇黄酮醇 黄酮黄酮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异黄酮。 (5 5)游离黄酮和黄酮苷的分离若以含水移动)游离黄酮和黄酮苷的分离若以含水移动 相洗脱,黄酮苷比黄酮先洗脱下来,且洗脱的先相洗脱,黄酮苷比黄酮先洗脱下来,且洗脱的先 后顺序为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后顺序为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三糖苷三糖苷 双糖苷双糖苷 单糖苷单糖苷 苷元苷元;若以有机溶剂用洗脱剂则正好相反,;若以有机溶剂用洗脱剂则正好相反, 苷元比苷先洗脱下来。苷元比苷先洗脱下来。 (6 6)洗脱溶剂)洗脱溶剂 聚酰胺与各类化合物在水中形成氢键的能力聚酰胺与各类化合物在水中形成氢键的能力 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碱中最弱。
31、因此,各类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碱中最弱。因此,各类 溶剂在聚酰胺柱上洗脱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水溶剂在聚酰胺柱上洗脱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水 甲醇或乙醇丙酮稀甲醇或乙醇丙酮稀NaOHNaOH水溶液或氨水二水溶液或氨水二 甲基甲酰胺甲基甲酰胺 尿素。尿素。 氧化铝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力很强,氧化铝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力很强, 尤其对尤其对3-OH3-OH或或5-OH5-OH及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及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 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络合而被牢固地地吸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络合而被牢固地地吸 附在树脂柱上,很难洗脱,故很少用。如附在树脂柱上,很难洗脱,故很少用。如 果没有上述结构或虽有上述结构但羟基被果
32、没有上述结构或虽有上述结构但羟基被 甲基化或苷化时,也可以用。甲基化或苷化时,也可以用。 4) 4)葡聚糖凝胶色谱法: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凝胶类型:凝胶类型:SsephadexLH-20SsephadexLH-20和和SephadexGSephadexG两两 种类型的凝胶。种类型的凝胶。 分离苷元时:利用分离苷元时:利用吸附作用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游离酚羟基 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 分离苷时:主要靠分离苷时:主要靠分子筛分子筛,洗脱时按苷分,洗脱时按苷分 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 常用的洗脱剂:碱性
33、水溶液,含盐水溶液、醇常用的洗脱剂:碱性水溶液,含盐水溶液、醇 及含水醇。及含水醇。 一、硅胶薄层色谱 适用于分离和鉴定大多数黄酮苷元, 尤其是极性较弱的苷元。常用展开剂有甲 苯甲酸甲酯甲酸。 二、聚酰胺薄层色谱 适用于分离鉴定有游离酚羟基的苷及 苷元。由于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有一定的 极性,在聚酰胺上吸附力较强,因此,展 开剂也要有一定的极性,一般有水、酸或 醇。 用双向纸色谱。 第一向通常用“醇性”展开剂,如 (:)等。第二向通常用“水性”展 开剂,如5%醋酸水溶液。 1、苷元相同时,Rf大小通常为:苷元 单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双糖苷。 2 2、同一类型黄酮苷元,分子中酚羟基、同一类型黄酮苷元
34、,分子中酚羟基 数目增多,极性增强,数目增多,极性增强, Rf相应减小,羟基 甲基化后,极性降低, Rf增大。 1、苷元相同, Rf顺序将会颠倒,即 双糖苷单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苷元几乎留在原 点。糖链越长,则。糖链越长,则Rf越大。 2、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平面型分子 如黄酮、黄酮醇、查尔酮、橙酮等,用 5%醋酸水溶液展开时,几乎停留在原 点不动;而非平面型分子如二氢黄酮等, 因亲水性较强, Rf较大。 1. 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 )的一系列化合物,其)的一系列化合物,其 基本母核为(基本母核为( )。)。 2.2.黄酮的结构特征是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 B环连接在环连
35、接在C C环的环的2 2位上,若连接位上,若连接 在在C C环的环的3 3位者是(位者是( ););C C环的环的2 2,3 3位为单键的是位为单键的是 ( ););C C环为五元环的是(环为五元环的是( ););C C环开环的是环开环的是 ( ););C C环上无羰基的是()或(环上无羰基的是()或( )。)。 3.3.中药红花在开花初期,由于主要含有()及微中药红花在开花初期,由于主要含有()及微 量(量( ),故花冠呈(),故花冠呈( );开花中期主要含的是);开花中期主要含的是 ( ),故花冠显(),故花冠显( );开花后期则氧化变成);开花后期则氧化变成 ( ),故花冠呈(),故花冠
36、呈( )。)。 4.4.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原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原 因是(因是( );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 ),原因),原因 是(是( )。)。 5. 5.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和(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和( )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2 2位引入(位引入( ),), 即形成()而显现出颜色。即形成()而显现出颜色。 6.6.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 );查耳酮);查耳酮 为(为( );而二氢黄酮为();而二氢黄酮为( ),其原因是),其原因是 ( );();( )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轭体系,仅显微)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轭体系,仅显微 黄色。黄色。 7.7.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位或(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位或( ) 位引入(位引入( )或()或( )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 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 )。)。 8. .8. .锆盐锆盐- -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 )和()和( )黄酮,加入)黄酮,加入2%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两者均可生成黄色二氯氧锆甲醇溶液,两者均可生成黄色 锆络合物,再加入锆络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师招聘河北试题及答案
- 借用合同模板怎么写的(3篇)
- 介绍对象合同模板怎么写(3篇)
- 2025天津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农村信用社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中国工业大数据平台行业Know-how积累与价值变现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宠物医疗器械市场教育阶段与渠道开拓策略报告
- 安全监管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土壤改良剂市场推广障碍及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综合题)
- 2025至2030中国数字PCR(dPCR)和实时PCR(qPCR)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海堤生态化设计技术指南(T-CHES 139-2024)》知识培训
- 制药设备改造管理制度
- DB31/T 1013-201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环境质量要求
- 2025-2030公务航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德普置业-湖南长沙美洲故事项目东区营销思路
- 初级管道工试题及答案
- 小程序管理制度
- 工地八大员岗位责任制度标牌
- 2025年导游证资格考试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