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废水的脱氮除磷 第一节第一节 氮磷的去除氮磷的去除 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城市污水经传统的二级处理以后,虽然城市污水经传统的二级处理以后,虽然 绝大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物被去除了,但还绝大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物被去除了,但还 残留微量的悬浮固体和溶解的有害物,如氮残留微量的悬浮固体和溶解的有害物,如氮 和磷等的化合物。氮、磷为植物营养物质,和磷等的化合物。氮、磷为植物营养物质, 能助长藻类和水生生物,引起水体的富营养能助长藻类和水生生物,引起水体的富营养 化,影响饮用水水源。化,影响饮用水水源。 太湖的富营养化 第一节第一节 氮、磷的去除氮、磷的去除 一、氮
2、的去除一、氮的去除 废水中的氮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 四种形式存在。 1. 化学法除氮 (1) 吹脱法: 废水中,NH3与NH4+以如下的平衡状态共存: OHNHOHNH 423 这一平衡受pH的影响,pH为10.511.5时,因废水 中的氮呈饱和状态而逸出,所以吹脱法常需加石灰。 吹脱过程包括将废水的pH提高至10.511.5,然后曝 气,这一过程在吹脱塔中进行。 通过适当的控制,可完全去除水中的氨氮。 为减少氯的投加量,常与生物硝化联用,先硝 化再除微量的残留氨氮。 (2) 折点加氯法: 含氨氮的水加氯时,有下列反应: ClHHOClOHCl 22 OHHClNHHOClNH 2
3、24 O2HHNHCl2HOClNH 224 O3H3Cl5HN3HOCl2NH 224 O3HHNCl3HOClNH 234 (3) 离子交换法: 常用天然的离子交换剂,如沸石等。 与合成树脂相比,天然离子交换剂价格便宜且 可用石灰再生。 2. 生物法脱氮 (1) 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 氮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 化两个反应过程。 同化作用去除的氮依运行条件和水质而定,如果 微生物细胞中氮含量以12.5%计算,同化氮去除占原 污水BOD的2%5%,氮去除率在8%20%。 氨化反应: 新鲜污水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是以有机氮,如蛋白 质、
4、尿素、胺类化合物、硝基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等形式 存在的,此外也含有少数的氨态氮如NH3及NH4+等。 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作 用,很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能分解蛋白质及其含氮 衍生物,其中分解能力强并释放出氨的微生物称为氨化 微生物,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分解、 转化为氨态氮,以氨基酸为例: 322 NHRCOHCOOHOHCOOHRCHNH 3222 NHCORCOCOOHOCOOHRCHNH 有机氮 (蛋白质、尿素) 细菌分解和水解 氨 氮 同 化 有机氮 有机氮 (NH3-N) (细菌细胞) (净增长) O2 硝化 自溶和自身氧化 亚硝态氮 反硝化 (NO
5、2-) O2 有机碳 硝化 硝态氮 反硝化 氮气 (NO3-) (N2) 有机碳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 和NO3-的过程。 O2H4H2NO3O2NH 22 亚硝酸菌 24 322 NO2O2NO2 硝酸菌 总反应式为: OHH2NOO2NH 2324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菌,生长率低,对环境条件 变化较为敏感。温度、溶解氧、污泥龄、pH、有机 负荷等都会对它产生影响。 3 2e 2 2e2e 2 2e 4 NONO硝酰酰NOH羟胺OHNHNH 硝化反应: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a)好氧环境条件,并保持一定的碱度:硝化菌为了获得 足够的能量用于生长,必须氧
6、化大量的NH3和NO2-,氧是硝化 反应的电子受体,反应器内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必将影响硝化 反应的进程,在硝化反应的曝气池内,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 1mg/L,多数学者建议溶解氧应保持在1.22.0mg/L。 在硝化反应过程中,释放H+,使pH下降,硝化菌对pH的 变化十分敏感,为保持适宜的pH,应当在污水中保持足够的碱 度,以调节pH的变化,lg氨态氮(以N计)完全硝化,需碱度 (以CaCO3计)7.14g。对硝化菌的适宜的pH为8.08.4。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b)混合液中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硝化菌是自养菌,有 机基质浓度并不是它的增殖限制因素,若BOD值过高,将使增 殖速度较快的异养
7、型细菌迅速增殖,从而使硝化菌不能成为优 势种属。 (c)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30,15以下时,硝化 反应速度下降,5时完全停止。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d)硝化菌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即生物固体平均停留 时间(污泥龄)SRTn,必须大于其最小的世代时间,否则将 使硝化菌从系统中流失殆尽,一般认为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在 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为3d。SRTn值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 SRTn取值应相应明显提高。 (e)除有毒有害物质及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 用的物质还有高浓度的NH4-N、高浓度的NOx-N、高浓度的有 机基质、部分有机物以及络合阳离子等。 反硝化反应是指在无氧的条件下,
8、反硝化菌将硝 酸盐氮(NO3-)和亚硝酸盐氮(NO2-)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OH4CO2NO6OHCH26NO 22233 硝酸还原菌 - 22232 6OHOH3CO3N3OHCH36NO 亚硝酸还原菌 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存在时,它 会以O2为电子进行呼吸;在无氧而有NO3-或NO2-存在 时,则以NO3-或NO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 体和营养源进行反硝化反应。 - 22233 6OHOH7CO5N3OHCH56NO 反硝化菌 总反应式为: 反硝化反应: 在反硝化菌代谢活动的同时,伴随着反硝化菌 的生长繁殖,即菌体合成过程,反应如下: O19HNOHC3H3COOHC
9、H14NO3 2275233 O2.44H0.76CON47. 0NOH.065C0HOHCH08. 1NO 22227533 式中:C5H7O2N为反硝化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反硝化还原和微生物合成的总反应式为: 从以上的过程可知,约96的NO3-N经异化过 程还原,4经同化过程合成微生物。 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a)碳源:能为反硝化菌所利用的碳源较多,从污水生物 脱氮考虑,可有下列三类:一是原污水中所含碳源,对于城 市污水,当原污水BOD5/TKN35时,即可认为碳源充足;二 是外加碳源,多采用甲醇(CH3OH),因为甲醇被分解后的 产物为CO2和H2O,不留任何难降解的中间产物;三是利
10、用微 生物组织进行内源反硝化。 (b)pH:对反硝化反应,最适宜的pH是6.57.5。pH高于 8或低于6,反硝化速率将大为下降。 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c)溶解氧浓度: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无分子 氧同时存在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条件下,它们能够 利用这些离子中的氧进行呼吸,使硝酸盐还原。另一方面, 反硝化菌体内的某些酶系统组分,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 够合成。这样,反硝化反应宜于在缺氧、好氧条件交替的条 件下进行,溶解氧应控制在0.5 mg/L以下。 (d)温度:反硝化反应的最适宜温度是2040,低于 15反硝化反应速率最低。为了保持一定的反硝化速率,在 冬季低温季节,可采用
11、如下措施:提高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 间;降低负荷率;提高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 在反硝化反应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水中可用 于反硝化的有机碳的多少及其可生化程度。 碳源 原水中含有的有机碳 外加碳源,多用甲醇 内源呼吸碳源细菌体内的原 生物质及其贮存的有机物 (2) 生物脱氮工艺 (a)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将有机物氧化、硝化以及反硝化段独立开来,每 一部分都有其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 统。 (b)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 设立两个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 为碳源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 进行反硝化反应。 为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废水进入第二段反硝 化反应器,利
12、用内源呼吸碳源进行反硝化。 曝气池用于吹脱废水中的氮气,提高污泥的沉 降性能,防止在二沉池发生污泥上浮现象。 (c)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该工艺将反硝化段设置在系统的前面,又称前 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 反硝化反应以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曝气池中 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的回流混合液,在缺氧池中进行 反硝化脱氮。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磷也是有机物中的一种主要元素,是仅次于氮的微生物生 长的重要元素。 磷主要来自:人体排泄物以及合成洗涤剂、牲畜饲养场及 含磷工业废水。 危害: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破坏水体耗氧和复氧 平衡;使水质迅速恶化,危害水产资源。 含磷化合物 有机磷 有机磷包括磷酸甘油酸
13、、磷肌酸等 无机磷 磷酸盐:正磷酸盐(PO43-)、磷酸氢盐(HPO42-) 、 磷酸二氢盐H2PO4-、偏磷酸盐(PO3-) 聚合磷酸盐:焦磷酸盐(P2O74) 、三磷酸盐(P3O105-)、 三磷酸氢盐(HP3O92-) 二、污水中磷的去除二、污水中磷的去除 一般城市污水水质与排放要求 常规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同化和吸附; 项项 目目进水水质进水水质/(mgL-1) 国家排放标准国家排放标准/(mgL-1) 一级一级A一级一级B CODcr2503005060 BOD51001501020 SS1502001020 TKN(NH3-N)35(25)5(8)8(15) TP5611.5 如何去
14、除以达到排放标准? 生物强化除磷; 投加化学药剂除磷。 常规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同化和吸附 普通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中磷含量约占微生物干 重的1.5%2.0%,通过同化作用可去除磷12%20%。 observe 015. 0 dBOD dTP y 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可以使得系统排除的剩余污泥 中磷含量占到干重5%6%。 生物强化除磷工艺 如果还不能满足排放标准,就必须借助化学法除 磷。 生物强化除磷工艺 利用好氧微生物中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水中 溶解性磷酸盐过量吸收作用,然后沉淀分离而除磷。 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 为乙酸苷;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的不利状态 下,将体内积聚
15、的聚磷分解,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 供聚磷菌生存,另一部分能量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 苷转化为PHB(聚-羟基丁酸)的形态储藏于体内。 聚磷分解形成的无机磷释放回污水中,这就是厌 氧释磷。 厌氧环境中: 进入好氧状态后,聚磷菌将储存于体内的PHB 进行好氧分解并释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增殖等生理 活动,部分供其主动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以聚磷 的形式积聚于体内,这就是好氧吸磷。 剩余污泥中包含过量吸收磷的聚磷菌,也就是 从污水中去除的含磷物质。 普通活性污泥法通过同化作用除磷率可以达到 12%20%。而具生物除磷功能的处理系统排放的剩 余污泥中含磷量可以占到干重5%6%,去除率基本 可满足排放要求。 好
16、氧环境中: 厌氧环境 好氧环境 有机基质 产酸菌 P 乙酸 P 聚 P 聚 P PHB PHB 聚 P 聚 P 聚磷菌 聚磷菌 聚磷菌 聚磷菌 生物除磷机理 (1)厌氧环境条件: (a)氧化还原电位:Barnard、Shapiro等人研究 发现,在批式试验中,反硝化完成后,ORP突然下 降,随后开始放磷,放磷时ORP一般小于100mV; (b)溶解氧浓度:厌氧区如存在溶解氧,兼性 厌氧菌就不会启动其发酵代谢,不会产生脂肪酸, 也不会诱导放磷,好氧呼吸会消耗易降解有机质; (c)NOx-浓度:产酸菌利用NOx- 作为电子受体, 抑制厌氧发酵过程,反硝化时消耗易生物降解有机 质。 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17、: (2)有机物浓度及可利用性:碳源的性质对吸放 磷及其速率影响极大,传统水质指标很难反映有机物 组成和性质,ASM模型对其进一步划分为: (a)1987年发展的ASM1: CODtot=SS+SI+XS+XI (b)1995年发展的ASM2: 溶解性与颗粒性:SA+SF+SI+XSXI S表示溶解性组分,X表示颗粒性组分;下标S溶解 性,I惰性,A发酵产物,F可发酵的易生物降解的。 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3)污泥龄:污泥龄影响着污泥排放量及污泥含 磷量,污泥龄越长,污泥含磷量越低,去除单位质量 的磷须同时耗用更多的BOD。 Rensink和Ermel研究了污泥龄对除磷的影响,结 果表明:SR
18、T=30d时,除磷效果40%;SRT=17d时,除 磷效果50%;SRT=5d天时,除磷效果87%。 同时脱氮除磷系统应处理好泥龄的矛盾。 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4)pH:与常规生物处理相同,生物除磷系统 合适的pH为中性和微碱性,不合适时应调节。 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5)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释磷速 度越快;温度低时应适当延长厌氧区的停留时间或 投加外源VFA。 (6)其他:影响系统除磷效果的还有污泥沉降性 能和剩余污泥处置方法等。 (1) A/O法是由厌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同时去除 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及磷的处理系统。 厌氧-好氧除磷工艺流程 三、三、 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生物
19、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1.A/O生物除磷工艺 (2) Phostrip去除磷工艺流程: 三、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三、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2. A2/O工艺 A2/O工艺基本流程 3. 改进的Bardenpho工艺 4.UCT工艺 5. SBR工艺 SBR工艺是将除磷脱氮的各种反应,通过时间 顺序上的控制,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 混合液回流 搅拌 搅拌 N2 沉淀池 原污水 处理出水 厌氧反应器 缺氧反应器 好氧反应器 磷释放 脱氮 BOD 去除、硝化 磷吸收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污泥回流 混合液回流 泥 序批池 预 水 厌 厌 缺 好 缺 分 氧 氧 氧 氧 出水 氧 离 池 池
20、 池 池 序批池 进水 剩余污泥 MSBR工艺 传统A2O工艺 MSBR脱氮除磷工艺 M 排泥泵 搅拌器 序批池 1# 内循环回流 混合液回流 混合液回流 进水 Q 缺氧池一 泥水分离池 厌氧池 缺氧池二 主曝气池 3# 2# 4# 5# 6# 上清液 出水 Q 序批池 7# 出流混合液 Q M 时段单元1单元2单元3单元4单元5单元6单元7 时段1搅拌浓缩搅拌搅拌搅拌曝气沉淀 时段2曝气浓缩搅拌搅拌搅拌曝气沉淀 时段3预沉浓缩搅拌搅拌搅拌曝气沉淀 时段4沉淀浓缩搅拌搅拌搅拌曝气搅拌 时段5沉淀浓缩搅拌搅拌搅拌曝气曝气 时段6沉淀浓缩搅拌搅拌搅拌曝气预沉 MSBRMSBR池平面图池平面图 MSBRMSBR单元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2025自考碳中和科学马克思概论客观题专练
- 辽宁2025自考环境设计设计色彩模拟题及答案
- 江西2025自考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易错题专练
- 江西2025自考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高频题考点
- 安徽2025自考金融学财务管理学选择题专练
- 辽宁2025自考环境设计立体构成易错题专练
- 上海2025自考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 安徽2025自考工商管理马克思概论主观题专练
- 陕西2025自考婴幼儿管理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案例题专练
- 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方案
- 福建省2025-2026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英语
- 道字的演变课件
- 阀门安装施工组织方案(3篇)
-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课件
- 蒌叶栽培与管理技术
- 公路统计管理办法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卵巢粘液腺癌病例讨论
- 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纸浆模塑包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DB11T 2442-2025 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