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PPT_第1页
苏轼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PPT_第2页
苏轼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PPT_第3页
苏轼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PPT_第4页
苏轼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 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 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曾巩(曾经拜 过欧阳修为师)、王安石。 柳宗元:江雪 韩愈:早春 王安石:梅花元日书湖阴先生壁 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 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1101),北 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 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汉族,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 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翻译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 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 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2、 黑云翻墨未遮山, 比喻 白雨跳珠乱入船。 比喻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分析分析 第一句写云: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 遮住。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 真。 第二句写雨: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 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 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 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 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 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 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 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 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 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 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 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 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 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 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 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 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 地、楼。 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 水如天。 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苏轼在写景时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