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完整版_第1页
高血压完整版_第2页
高血压完整版_第3页
高血压完整版_第4页
高血压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讲授主要内容 概 述 v老龄化:老龄化:20002000年:年:1010,20152015年:年:1414,20502050年:年: 2525;20002000年我国年我国6060岁以上人口已达岁以上人口已达1.31.3亿亿 每年递增每年递增1.39%1.39%,超过总人口的增长(,超过总人口的增长(1.07%1.07%) v19911991年普查:年普查:7575岁组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岁组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 为为4242和和5151 v随着老龄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高血压、脑卒随着老龄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

2、高血压、脑卒 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将继续增高;直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将继续增高;直 接医疗费用每年递增接医疗费用每年递增21.58%21.58%。 卫生部慢性疾病防治司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 2004.10.122004.10.12) v我国我国1818岁及其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岁及其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18.8%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1.6亿多亿多 v与与19911991年相比,年相比,患病率上升患病率上升31%31%;患病人数增患病人数增 加约加约70007

3、000多万多万 v我国高血压的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为知晓率为30.2%30.2%,治疗率为,治疗率为24.7%24.7%, 控制率仅控制率仅6.1%6.1%(19911991年分别为:年分别为:26.6%26.6%,12.2%12.2% 和和2.9%2.9%) 血压和血管死亡率血压和血管死亡率 卒中死亡率卒中死亡率 颅内出血死亡率颅内出血死亡率 v 61项研究荟萃分析,100万先前无血管疾病病人,随访共12万死亡。 v 不同年龄男/女的SBP/DBP与血管疾病死亡呈连续相关(低值至115/175mmHg), SBP 20 mmHg差异与DBP10mmHg差异危险性相关, 脉压影响小。 v 即使正

4、常血压,适当降低仍可获益(SBP降低2mmHg, 中风10% , 冠心病7%)。 Lancet 2002; 360:1903 120140160180 SBP(mm Hg) 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708090100110 DBP(mm Hg) 120140160180 SBP(mm Hg) 708090100110 DBP(mm Hg) 年龄 80-89岁 70-79岁 60-69岁 50-59岁 年龄 80-89岁

5、70-79岁 60-69岁 50-59岁 年龄 80-89岁 70-79岁 60-69岁 50-59岁 40-49岁 原发性高血压定义 n以血压升高(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n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n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 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n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遗传影响遗传影响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摄盐摄盐 利利NaNa+ +自稳自稳 大脑高级中枢失调大脑高级中枢失调 平滑肌信号缺陷平滑肌信号缺陷 血管收缩因子血管收缩因子 性性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 肥

6、大增生肥大增生 血管壁增厚血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管腔狭窄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血容量血容量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 肾素血管紧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血管反应性血管反应性 高血压高血压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病因及机制 细动脉硬化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是主要表现是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是高血压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是高血压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 病 理 n心脏: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n脑:脑血管缺血和变性,易形成微动脉瘤,发生脑出血;脑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脑血栓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 起腔隙性脑梗塞。 n肾脏: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

7、动脉硬化,颗粒性固缩 肾。 n视网膜: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 临床表现 症状: n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n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不一定与血 压水平有关; n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n约1/5患者在测量血压和发生并发症时才发现。 体征: n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波动; n听诊时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 少数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左室肥厚时可出 现抬举性心尖搏动。 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n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舒张压持续130mmHg130mmHg n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和乳头水肿 n肾脏损

8、害突出 n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有效降压治疗,预后很差,常 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并发症 n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 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 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流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n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 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关注过多引起脑水 肿。 n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 n心力衰竭 n慢性肾功能衰竭 n主动脉夹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 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也是 猝死的病因之一。 血压与

9、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 n常规检查 尿常规、血糖、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肾功能、 血尿酸和心电图。部分患者需检查眼底、超声心 动图、血电解质、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n特殊检查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 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 血浆肾素活性等。 诊断标准 n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 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 值为依据。 n鉴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n高血压分级 n高血压危险分层 正确的血压测量 类别类别JNC 7(美国)(美国) 欧洲欧洲 中国中国 理想血压理想血压120和和80 正常血压正常血压120和和8012

10、0-129或或80-85120和和80 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120-139或或80-89130-149或或80-89120-139或或80-89 高血压高血压 1级级140-159或或90-99140-159或或90-99140-159或或90-99 2级级 160或或100160-179或或100-109160-179或或100-109 3级级 180或或110 180或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和和90 140和和55岁,女性岁,女性65岁;吸烟;血胆固醇岁;吸烟;血胆固醇5.72mmol/L;糖尿病;早发;糖尿病;早发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

11、病年龄女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岁,男性55岁)。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ECG或超声心动图);蛋白尿和或超声心动图);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或血肌酐轻度升高(106-177 mol/L);超声或);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诊断思路与步骤 血压达标非同日血压达标非同日 病史症征实验室病史症征实验室 血尿常规肾

12、功能血尿常规肾功能 血糖尿酸血四脂血糖尿酸血四脂 影像心电查眼底影像心电查眼底 除外继发白大衣除外继发白大衣 诊断标准按国际诊断标准按国际 三型三级需记忆三型三级需记忆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n定义: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n主要病因 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皮质醇增多症 主动脉缩窄 鉴别诊断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降低心血管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降低心血管 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需要对升高的血压本身以及所有相关需要对升高的血压本身以及所有相关 的可逆性危险因素进行治疗。的可逆性危险

13、因素进行治疗。 治疗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 140/90mmHg 140/90mmHg; 年轻人或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年轻人或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 降至降至130/80 mmHg1g/d1g/d的患者应将血压降到的患者应将血压降到 125/75mmHg125/75mmHg以下。以下。 老年人收缩压降至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 mmHg150 mmHg ,DBp,DBp90 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脏器组织的 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n治疗原则: 迅速降低血压(可静脉使用硝普钠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控制性降压; 合理选择降

14、压药物; 避免使用的药物:如利血平,强力的利尿降压药。 筛查对象 n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 n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者 n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差 n急进性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个体化的治疗个体化的治疗 足量单药治疗血压不能达标时,加足量单药治疗血压不能达标时,加 用另外一种降压药物用另外一种降压药物 血压超过目标值血压超过目标值20/10mmHg20/10mmHg时,初时,初 始应用两种降压药物始应用两种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能使血压尽快达标,但要联合用药能使血压尽快达标,但要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合并自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合并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老年患者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老年患者 节省药费节省药费 监测监测 患者应定期回来随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