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仁学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主要议题,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回眸儒学,笔者认为,“爱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真髓精义,“孝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内容,“居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礼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宗旨。 关键词儒家;仁学;和谐社会 现代哲学家贺麟曾说:“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内,现代绝不可能与古代脱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许多多相吻合的思想资源,而儒家和谐思想之精华集中体现在其仁学思想上。 “孔子贵仁”,孔子创立了以“仁”
2、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和准则。”“仁”也是儒家一切价值的最终归宿。可以说,义、礼、孝、悌等都包含在“仁”的思想体系中。作为“仁”的具体体现,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仁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的,而是人的内心呈现。孟子从性善论的角度,把“仁”与心性结合起来,使“仁”沿着内在精神的方向发展。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把仁向礼义的方向发展。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仁学,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爱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真髓精义 许慎说文解字称:“仁,亲也,从人,从二。”因而,从语源上讲,仁是取其“二人为耦,则相亲密”之
3、意。孔子这样谈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孟子则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爱人”是仁学思想体系的真髓精义,但他所提倡的“爱人”并不复杂。如:首先是把人当“人”,提升人的价值。“厩焚,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这种举动在今天似乎很平常,在孔子时代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从“爱人”的角度出发,孔子还反对人殉制度。他说:“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俑殉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其次是推己及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的过程,是一个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即孟子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汉儒董仲舒指出:“人者所以爱人类
4、也”。宋儒张载也指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这显然都是对孔子“泛爱众”思想的继承。 任何社会的主体都是人。每个个体都既是自我的,又是社会的。在价值取向上,既是个体价值,又是群体价值。儒家强调“爱人”,使得个体与群体、与他人形成亲善的关系,这无疑是形成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形成安定社会环境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保障。现代化的社会,改变了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因而现代化社会是建立在强烈的经济活动和广泛的商业化基础之上,物质利益的驱动使整个社会像个明争暗斗的战场,人情淡化,道德冷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些现象。人类爱心的荒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
5、们把儒家“爱人”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落实,是当务之急。 二、“孝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内容 许慎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也,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儒家极其注重孝悌,把“孝悌”作为“仁”的主体内容。孔子在教授学生过程中,最强调“入则孝,出则悌”,他认为,“孝乎维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在孔子弟子问“孝”的过程中,孔子作了多种解释如:“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等。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孝悌思想,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所谓“亲亲”,就是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当然也就包括了爱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但孟子对“亲亲”又进一步加以阐发,把
6、“爱”扩展到社会群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和谐社会是一种深层次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一切人际关系均是以血缘关系展开的,从而,孝悌成为一切人际关系得已建立的根本。孝悌是一种亲情,是人之天性,所以孝悌是人类爱的基础,是所有情感的出发点。亲情让人类组成了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处理好家庭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要处理好家庭关系,首先需要家庭成员的互相亲爱。我们坚信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去爱别人的。然后将这种爱向外延伸,才能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而在今天有些不孝敬老人,甚至将老人害死的事情,令人触目惊
7、心。这不得不叫我们深深的思索。赡养老人与抚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总之,孝悌作为儒家仁学思想的主体内容,是我们稳定家庭、凝聚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起点。在21世纪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接受孝悌的传统道德。三、“居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 在儒家的学说中,义与利始终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而出现的。儒家提出了重义轻利、厚义非利、先义后利的居义思想。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他把义利拔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认识,舍利者为义,取利者为不义。一个有德性、道德境界高的人懂得的是如何居义,而一个无德性、道德境界低的人懂得的是如何取利。孟子也把
8、义与利对立起来,认为人人讲利必然危害义,利是引起社会混乱的根源。他说:“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义利,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司马迁也同意孟子的观点,说:“利,诚乱之始也”,孟子甚至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主张“舍生而取义也”。西汉董仲舒的观点与孟子一脉相承,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当然,儒家既不排斥私利,也不排斥公利。荀子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董仲舒也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精神的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运用。个体行为的好坏
9、则具有决定性的实践作用。而儒家仁学所提倡的这种居义思想,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行为准则。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不能忽视一些歪曲的认识:有些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便可以不顾一切去追求“利”了。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这是必须予以彻底澄清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富强的国家,才有资格立于世界之林,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很难长期发展下去,所以居义而非利的思想是值得注重的。只有我们力求国家、民族、社会的利,才能得到自己的利。构建和谐社会,说到底,仍是个义利问题,义利平衡,社会安定,义利协调,民心安泰。 四、“礼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宗旨 许慎说文解字称
10、:“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以看出“礼”当时和尊神密切相关。后来经过不断充实,其内容也不断庞杂,逐渐具有了法律的作用。儒家基本上继承了这种礼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仁学思想。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要“克己复礼为仁”,建立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管理思想体系。他主张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应“齐之以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也提倡礼。他说:“礼者政之輓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孔子进一步指出,管理活动不仅需要强制性的政令和法律,而且需要内在自觉性的明礼,这才是社会的管理宗旨。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11、以礼,有耻且格。”只有人们形成内在自觉性的道德和礼义,才能树立起知耻向善的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社会纲纪规范,端正自身的社会行为。 “管理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根本基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是一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儒家的礼治思想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为我们建设现代和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资源。无论是在个体行为中,还是在家庭关系和政治关系中,都要遵循礼治的社会纲纪规范,这是管理活动的基本保证,个体完善的根基,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前提。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更需要深层面的管理,要通过对人们内在明礼的教化,不断培育人们的文明意识和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外在的约束进为内在的自觉,达到对礼的高度认同,养成守礼、约礼、行礼、为礼的自觉意识和以礼自律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治”。这样,社会就会步入和谐、稳定、有序的良性循环,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注释】 王思义中国智慧的轨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第78页 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顺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考点及答案
- 2025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英语试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吊机购买合同范本
- 饰品订单合同范本
- 家具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租客个人转租合同范本
- 策划意向金合同范本
- 2025年水利工程监理员网络培训考试试题与答案
- 保险车险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初三化学上教学工作方案
- 施工合同 补充协议
- 楼梯切割安全生产合同范本
- 2025年银发族市场洞察报告
- 加油站秋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部队课件的教学设计方法
- 2025年农村个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开学摸底考试英语模拟卷
- 2025至2030中国CPU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