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引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笔者最近在一次物理教学研讨活动中,连续听了几堂“光的折射”(苏科版8年级上册)研究课,感触很深,课上的引入各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素材,处理方法和出发点也不同.引入究竟应有怎样的地位与功能,怎样的引入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与教”,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 引入1在折射一课,教师先播放了一个荒岛求生,叉鱼的视频.从反复叉不到鱼到最终叉到鱼.然后,请学生尝试现场叉鱼.结果学生以失败告终,教师提出,要想叉到鱼,学习了今天的折射,就可以了.开始折射的学习 引入2直接进行叉鱼活动,两名同学两次都没有叉到鱼.教师说:“叉不到鱼既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我们明明对准的鱼,为什么叉不
2、到呢?”接着,教师用激光笔沿着鱼叉的方向射入水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光路的变化,发现光射到了鱼(如图1).然后,让学生自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得出光的折射概念. 引入3同样是叉鱼活动,但这次是对比实验,一组是在单一的空气中叉鱼,另一组是在有水的鱼缸里叉鱼.(两个鱼缸进行了伪装,学生很难看出哪个有水,哪个没水)结果,一个叉到了鱼(如图2),一个叉没有叉到鱼(如图3).然后,教师去除伪装,对比发现有水的没叉到鱼.通过对比分析原因(如图4),学生很容易猜测光在水面处可能发生了偏折,从而引出对折射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引入4将一枚硬币粘在搪瓷杯底部,将摄像头调节到硬币刚好被杯口边缘遮住而看不见(图5眼睛的位
3、置代表摄像头).教师让一个学生把水徐徐加入杯中(不要使硬币改变位置),虽然摄像头的位置、杯和杯中硬币的位置都没有改变,但硬币却慢慢在屏幕上显现出来. 课堂教学历来重视引入,尤其在公开课、示范课中,教师往往动足脑筋,力求新、异、奇,以达到吸引学生与同行的眼球.然而,无论怎样的引入都不可忘了它在课堂中的功用,即不仅仅为学生学习新知激发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为学习新知做铺垫,把学生从已知的领域引入一个未知的情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架起新知与元认知的桥梁.那么一个好的引入,必定具有以下特征. 1好的引入,能有效地切入新知 引入1中,学生看到视频是高兴的,被画面吸引了,叉鱼对城里的孩子是陌生的
4、,但他们除了好奇之外,没有办法与物理联系起来.同样,接下来的活动,虽然让学生形成了冲突,但很难与学习的课题联系起来.这样的引入,对学生来说是引而不入,对课堂来说是假热闹,对“学与教”来说是低效的. 同样,单一的叉鱼实验,也很难让学生把问题引向光路的改变,所以才有了引入2中,教师用激光笔沿着眼睛看的方向射入水中的演示,让学生发现折射现象.而引入3中,在对比的情况下,学生首先想到水起作用了,起什么作用了?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是这样吗?你们能用实验证实这个猜想吗?自然地切入新知. 笔者还想谈一谈苏科版教材中的引入.教材采用漫画形式引入(如图6),看上去水浅,但跳下去挺深,这是为什么? 显然,眼睛看到
5、的是“假的”(或者说本来挺深的水,被人看浅了).为什么呢?教材上给出提示“实际上,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事实上,单一的从这幅漫画出发,学生可能还是很难跟光的传播路径发生改变联系上,更不用说对折射这一个新的概念发生联系了.这里,总是给学生一种太突然,太勉强的感觉.当然,教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以单独将“引入”提取出来谈引入,而要将引入放入整个课题中去.笔者再次研读教材发现,苏科版教材活动4.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不是给定装有水的水槽,然后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而是如图7所示,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的o点,先做个标记,然后向水槽内注水.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是否发生
6、变化?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方向是否发生偏折?活动是在引入的话题基础上,对话题“看上去变浅了”的验证,同时自然呈现出折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的引入是用心良苦而又符合逻辑的,当然也是有效的.只是在活动4.1中,才真正地把新知引了出来. 2好的引入,能有效地形成认知冲突 引入3中,教师采用对比活动,同样的方法,一个叉到鱼,一个叉不到鱼.活动本身形成了一个冲突;而眼睛的确瞄准了鱼,但就是叉不到鱼,形成了又一冲突.这两个冲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然后,教师撕下遮挡物进行第一次揭秘,让学生知道前者是一个空鱼缸(没有水),后者是一个装有一半水的鱼缸.这次揭秘使学生把困惑归
7、咎于水的作用,做出可能是水让光线发生了偏转的猜想,从而达到很好地引入新知的效果.当学生深入学习了折射现象的知识后,就能亲自进行第二次揭秘,解释为什么总是叉在鱼的上方. 3好的引入,能有效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引入4中,硬币、搪瓷杯、水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而且透过水杯看物体等活动也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教师的演示,硬币从看见到看不见,再到看见的过程,学生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引入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并没有产生很陌生很遥远的感觉,而是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引入时,要尽可能地从学生的生活中去挖掘素材,这样的素材不仅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8、还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有意识地观察与探究. 4好的引入,能有效触发学生的思维 引入2中,教师在“叉鱼失败”后用激光笔沿着鱼叉的方向射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光路的变化,学生在发现光射到了鱼的同时,也观察到了折射现象,从而引入新课.但在这里,就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猜测,推理的机会,而是直接将光的折射现象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后面学生对折射现象的认识,就是对教师演示实验的重复.不是说重复不好,但在现象课中,学生就失去了发现的乐趣与激情.而引入3则弥补了这样的缺陷,让学生在对比中探寻原因,在探寻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学习新知,让学生有了思维创新的空间.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的引入,具体如
9、下:“我们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是指光在同一中介质中(例如在空气中或在水中)传播的情形.如果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例如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时,情况又会怎样呢?”这样的引入,通过设置问题,直接切入主题.但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符合逻辑的,是从物理理论的逻辑分析中发现理论的不可靠性,从而提出问题,形成探究课题.这里运用了物理学理论的原理分析模式,例如,我们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那么是否同时还可以省距离呢?如果可以省距离,那么不就可以省功了吗?从而提出研究的课题,即“功的原理”.这样的引入,不仅起到引入新课的作用,同时给予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品质. 5好的引入,能有效地统领整堂课 好的引入,往往能起到统领一堂课的作用.如硬币实验,叉鱼实验,这样的引入,不仅在课的开始吸引住了学生,而且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注入了动力,而当课堂结束时,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对引入中的冲突进行解释,从而获得成功与自信.因此,一个好的引入,往往能贯穿整个一堂课,它既为一堂课提出了任务目标,又为一堂课提供外驱力;既能引出一堂课的核心知识,又能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对引入的了解、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就是他们明确课堂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很好的将科学的知识序、学生的认知序、课堂的逻辑序有机的整合为一体. 总之,好的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切入新知;既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6649-2025镁合金汽车车轮铸件
- 应急安全技能培训内容课件
- 新解读《DL-T 698.41-2010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蒙医医院招聘3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应急专家培训课件
- 2025重庆市渝中区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3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癌症预警信号与自我检查
- 艾灸在秋季腹泻恢复期调理中适用范围
- 管水库合同(标准版)
- 项目2 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调控
- 公司司库管理系统执行管理办法
- 密歇根九级综合复习题
- 供货方案及保证措施供货服务方案
- 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单
- 2023年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Unit 4 教案
- 施乐S2011、S2320、S2520维修手册
- GB/T 32892-2016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
- GB/T 10708.1-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1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
- 骨髓细胞学检查-英文版课件
- 惠普云教室用户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