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_第1页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_第2页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_第3页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_第4页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测在cts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36例ct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进行分析,并在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检查分析结果基础上给予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18个月随访,按照感觉功能等级评定标准,治疗总有效率达88%。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用4倍放大镜选择神经束间松解)对术后手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电生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58.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a)-208-02 the clinical

2、 manifestations and electrophysiology studie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wang xueying1, chen yan2, qu di1, liu mingran1,lu lichun1, sun yanfeng1, zhao shengyu1 (1.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daqing oil field general hopsti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163003, china; 2.department signif

3、icance of electroneurophysiological, daqing oil field general hopsti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16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lectroneu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ts. me

4、thods: analyz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in 36 patients with cts. patients received surge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electromyography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total cure efficiency was 88% in 36 patients of the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sensory function ra

5、ting by eighteen-month follow-up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nerve electrophysiology examin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ts and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 key words carpal tunnel syndrome; electromyography; study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临

6、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症,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产生的以手指感觉、运动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症候群,该症好发于长期用腕较频繁人群,而且相当一部分人群为双侧发病,在临床中该症发病早期常与颈椎病、末梢神经炎等相混淆,时常被误诊。为了更好地明确诊断疾病、减少对于cts的误诊、误治,现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及手术证实为腕管综合征的36例患者的资料给予分析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cts患者中,女性26例,男性10例,年龄2870岁,平均48岁,其中双侧病变5例,单侧病变31例,病变神经共41条。病程210年,患者职业中有家庭主妇、司

7、机、木工、糖尿病患者及长期用电脑人员等,均为长期用腕频繁或腕部有外伤史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患者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即拇、食、中指及环指桡侧的麻木、酸胀、疼痛史,尤其夜间疼痛明显,病程较长的患者有大鱼际肌肉萎缩、手指运动无力,不能做夹持运动,屈腕试验(wrist flexion test)阳性,腕部正中神经叩击tinel征(+)。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敦力生产的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每位cts患者检测项目:正中神经复合肌肉运动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末端潜伏期、波幅以及腕至肘段传导速度(mcv)的测定。

8、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snap)传导速度及波幅的测定。用同心圆针电极观察双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emg)。 1.3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标准1 腕部正中神经至大鱼际肌中段的cmap潜伏期4 ms或消失;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减慢,即拇指至腕部sncv 1.4 治疗方法 我院治疗的36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符合轻度cts患者,给予患肢臂丛麻醉后,驱血,在腕横纹处皮肤切开1.5 cm的横行小切口,逐层切开分离,于桡侧屈腕肌及掌长肌腱之间,清楚地看到正中神经后近端后,自腕横韧带边缘用长解剖剪刀纵行切断腕掌侧韧

9、带及腕横韧带,切断韧带时,切口偏于手掌尺侧,避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术中切开腕横韧带及腕掌侧韧带要彻底,不能残留,间断缝合腕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口,术区加压固定包扎。对于中度或重度的cts患者,在臂丛麻醉生效后,于手腕部掌侧做“s”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断腕掌侧韧带及腕横韧带,显露正中神经后发现,多数患者腕横韧带卡处的正中神经变细,近侧神经增厚,远侧神经变硬、失去光泽,在4倍手术放大镜下行正中神经外膜松解、神经束松解,必要时在正中神经束间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松止血带后,确切止血后,间断缝合腕部创口,皮下放置引流条。术后给予感觉功能训练、神经电刺激及药物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2

10、 结果 按照1954年英国医学会制订标准,将感觉功能检查分为5级,s1:无感觉;s2:神经分布区有深痛觉;s3:神经单一分布区有浅痛觉及触觉;s4:神经单一分布区有浅痛觉及触觉且重叠感消失;s5:在神经单一分布区恢复两点辨别觉。本组36例术后患者经过18个月随访,按照感觉功能等级评定标准:优(s4或s5)21例;良(s3)8例;中(s2)3例;差(s1)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8%。 3 讨论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的一组综合征,1853年james paget首先描述了此病。腕管是由腕骨沟与腕横韧带构成的一个骨纤维通道,腕管内容纳9条屈指肌腱和正中神经,该神经位于屈指肌腱

11、与腕横韧带之间,位置表浅,任何造成管容量减少或内容物体积增大的因素,均可使正中神经受压,从而引起症状3。此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4,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3-4,急性腕管综合征均与腕部创伤有关,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因腕部外伤后舟骨、月骨脱位导致腕管内压力急剧增高而出现症状,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腕部滑膜、韧带的炎性水肿、组织增厚也都会导致cts,包括类风湿性炎症、结核性炎症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等;另外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腕管内容物增加(肿瘤、囊肿)引起的,而妊娠期腕管综合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使腕管内肌腱、腱鞘及其周围组织肿胀,造成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症状,通常仅需抬高患肢、局部理疗等处理,在

12、妊娠终止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cts临床表现包括: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疼痛,以中指为重,夜间加剧。腕部tinel征(+),屈腕试验(+),重者拇指对掌无力。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正中神经受损,传导速度减慢,减慢程度随受压程度的加重而趋于显著。 本组病例经电生理检查41条患病神经中37条正中神经snap传导速度减慢且波幅降低,波形离散(90%)。33条正中神经cmap末端潜伏期延长(72%),cmap末端潜伏期延迟且波幅降低68%。emg检测患肢41块拇短展肌,有22块可见纤颤和(或)正锐波,且肌肉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s,mup)时限增宽(

13、54%),其中部分伴用力时mup数量减少,以上电生理检查结果提示ncv比emg异常率高,snap传导速度异常率比cmap各参数(末端潜伏期、波幅)异常率高。基于电生理检查的局限性和临床患者疾病的复杂性,如果snap异常不明显,cmap正常或轻度异常,emg有异常改变,还应加作其他肌肉emg检测以及f波,以排除颈神经根、神经丛或胸廓出口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等疾病。 目前,cts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腕管内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封闭、局部制动、理疗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等。常规的手术治疗只对在探查神经时肉眼发现有卡压处进行简单松解并将神经前移,但在本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笔者应用显微技

14、术(4倍放大镜),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正中神经变性的程度,观察神经的色泽、血运、质地,对受压神经段出现增粗、有硬结、索条样改变或神经内瘢痕黏连明显进行神经束间松解,与常规手术后的患者相比,较后者术后神经症状改善较明显。 综上所述,目前神经电生理检测以其灵活、经济、无创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中,尤其对腕管综合征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判定术后损伤神经恢复情况,具有确切、可靠等优点,从而降低了误诊、误治率,是其他检查无法比拟及替代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性的对神经束间松解,大大提高cts术后神经症状的改善,提高了cts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宫旭,路来金,张晓杰,等.腕管综合征术前肌电指标与术后早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1,17:229-230. 2宋新光.实用临床神经电生理学j.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84-90. 3lister gd. the hand: diagnosis and indications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