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绿色作文”的殿堂_第1页
让学生走进“绿色作文”的殿堂_第2页
让学生走进“绿色作文”的殿堂_第3页
让学生走进“绿色作文”的殿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学生走进“绿色作文”的殿堂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对写作的定义告诉人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则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写作要生活化。 近几年来,在写作教学中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许多学生的作文言之无文,视角狭窄,素材单一雷同,很少能够关注社会民生,很少能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很少能写

2、出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如果要追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因为部分老师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二是因为学生课业太重,无暇顾及周围事物,久而久之养成了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的习惯。 面对这种现状,写作教学该何去何从?赵谦翔老师曾经倡导“绿色作文”的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大语文观也告诉人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言以蔽之,要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的课堂。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

3、何进行实际操作呢?就是要让学生明确生活到底是什么,生活在写作中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一、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历代大家,如,李白、杜牧、王维、李商隐、李清照、朱自清等,他们对大自然富于哲理的描写与认识,都源自于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都源自于作者在大自然中的实践活动。“美源自生活”,“美源自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活动”。每当人们吟诵“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无不为作者用词之绝妙生动而感叹不已,这一切都源自作者对自然的满腔热爱。教师要敢于破除“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去欣赏蔷薇色的春天,金黄色的秋天;去陶

4、冶健康的情感;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象牙宝塔”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充满“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而走进大自然的学生则不然,春天的第一丛嫩绿,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苹果林,冬天的鹅毛雪,无一不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时候,写起作文来也必定会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文思泉涌。反之,一味地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是写不出鲜活的作文的。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拓宽学生信息渠道 写作素材之一:学校生活。 学生对学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课堂上的启发诱导、激励表扬,课间的嬉戏玩耍、

5、集体活动,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老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抓住契机进行引导,使这些情景在学生笔下生花。 (1)结合课文,发挥合理想象。可以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扩展或接受。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落实了创造力的培养。针对教材内容以及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心得,有所感悟,有所借鉴,有所生发,还可以仿写、续写。如,学完诗歌单元,自己创作诗歌,学过文言文也来篇文言作文,续写课文项链,等等。比如,学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学生对他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感触颇深,洋洋洒洒写来,确是获益匪浅;欣赏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学生都仿照他的写法,以日常琐事抒写真挚情感,读来意味隽

6、永。 (2)课间活动,多留心观察积累。课间十分钟的校园可谓是沸腾的校园,学生的周记不少都是反映课间文化的。课余的文体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良好的写作素材。可以用活动的趣味性,唤起学生表达的愿望。比如,一场篮球赛过后,有的学生从啦啦队的角度去描写,有的从场上球员的亲身感受去体会,有的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对比赛做辨证的思考,有的却避开激烈的比赛场面,写赛后第二天自己从球场上静静走过时的回味这些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学生身上爆发出的智慧的火花,透露出的写作灵性。因为他们参加了比赛,观察了比赛,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于字里行间。因为做到了言之有物,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可读性极强。 写作素材之二:家庭生活。 学生除上学

7、外,其余的时间一般都在家庭度过。应该说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和丰富的情感。只有性格健康,情感丰富,才可诞生佳作。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练习写人的文章,可写父母、亲人;写事的文章,可写家庭趣事或家务劳动。当今社会父母与子女在感情上有时缺乏沟通,要经常告诫学生,回家多关心体贴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创设亲情氛围,为创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写作素材之三: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课堂,要让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风云。要训练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街头巷尾,各个领域皆可下笔。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