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组织方案(1024)_第1页
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组织方案(1024)_第2页
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组织方案(1024)_第3页
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组织方案(1024)_第4页
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组织方案(1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供电段实训基地广州供电段实训基地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广州供电段广州供电段 二二一三年十月一三年十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 -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范围 -1 第二章、工程概述及主要技术标准 -1 一、工程概况 -1 二、自然地理特征 -3 1、地形地貌-3 2、工程地质-4 3、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4 4、水文地质条件-5 5、地震基本烈度-6 6、气象特征-6 三、工程施工条件 -6 1、交通条件-6 2、施工用水-7 3、施工用电-7 4、施工用燃料-7 5、可资利用的土源和地材-7 四、主要技术标准 -8 第三章、工程特点、重难点 -8 一、工程特点

2、-8 1、安全压力大-8 2、工程结构复杂、规模大,施工方法多,组织协调难度大-9 3、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10 4、施工交叉多,相互干扰大-10 5、大运会前恢复益田路交通,工期压力较大-11 二、工程重难点 -11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 -11 一、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思想和总体布置 -11 1、建设目标-12 2、指导思想-12 3、总体布置-12 二、施工组织编制原则 -12 三、工区划分安排 -12 四、工期目标 -13 1、总工期目标-13 2、各专业施工工期安排-14 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指标-15 五、设计工作总体要求 -16 1、设计工作安排-16 2、现场设计配合

3、-17 六、施工准备和临时工程 -17 七、各专业施工组织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 -18 1、路基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8 2、隧道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21 3、福田车站施工组织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27 4、桥梁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40 5、站后四电等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42 6、联合调试-46 八、物资设备计划 -48 1、物资采购方式-48 2、材料运输方案-48 3、材料供应计划-49 4、四电设备采供计划-49 5、大型施工设备-50 九、年度投资安排和工作重点 -50 第五章 主要管理目标和保证措施 -51 一、质量管理 -51

4、 1、总体质量目标-51 2、具体质量目标-52 3、质量保证措施-52 二、安全管理 -55 1、安全目标-55 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55 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55 4、加强安全教育-56 5、落实安全措施-56 6、加强安全检查-56 7、安全管理重点-56 8、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7 三、环保水保管理 -57 1、环水保目标-57 2、保证措施-57 3、环保水保工作重点-58 4、文明施工管理-58 四、工期管理 -59 五、投资控制 -59 六、合同管理 -60 第六章 创优规划 -60 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组织方案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组织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5、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范围 第二章、工程概述及主要技术标准 一、工程概况 在广州综合维修基地建设一个集武广高铁、广深港高 铁(海南东环) 、南(贵)广铁路供电设备特点的供电综合 培训基地广州供电实训基地。 二、工程数量二、工程数量 广州供电实训基地只要工程有:支柱 43 根、拉线 22 处、 承导线 2.197 条公里、正馈线 0.61 条公里、保护线 0.61 条公里、电缆 0.1 条公里、硬横梁 7 组、软横跨 1 组、分 段绝缘器 4 台、隔离开关 2 台、避雷器 5 台等,并有六跨 分相、无交分线岔等。具体工程数量见附件 1:广州供电 实训基地施工图主要工程数量 。 三、施工重难点三、

6、施工重难点 1、工程涉及武广、广深港、南(贵)广不同技术设备, 面广量大,施工前要合理调配力量,并组织对施工作业人 员要进行充分的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2、广州综合维修基地为填方软土地质,基础开挖容易 产生土体滑移、塌方,基坑失稳等情况,施工作业前需做 好充分预想及制定相应防护措施。 四、施工组织四、施工组织 1 1、施工领导小组:、施工领导小组:为保证各项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 段成立施工领导小组,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组长: 副组长: 组员:科室、车间。 职责:负责整体工作安排、协调、部署;负责施工方 案的制定及检查、监督。 2 2、施工实施小组:、施工实施小组:遵循“相关车间共同参与

7、,在施工 中练兵“的原则,施工组织、作业人员从高铁各车间分别 抽调,成立施工实施小组。 组长:1 人 副组长(兼技术):2 人 班长:2 人 组员:下部工程及立柱施工阶段需人员 10-15 人,架 线、设备安装阶段所需人员 20-30 人。 职责:负责具体工作安排、协调、部署;负责组织施 工具体实施;负责施工质量监督、技术标准的落实。 五、施工准备五、施工准备 为确保施工顺利实施,在施工正式开始前需做好人员安 排、资料搜集及料具准备等工作。 1、选定生产办公地点:确定施工小组生产、办公、住 宿地点,并配置汽车 1 台、办公桌椅 2 套、电脑 2 台、投 影仪 1 台,打印机、饮用水设备等生产办

8、公及住宿用品。 2、成立施工小组:从各车间抽调人员成立施工实施小 组,集中动员部署,并进行具体工作分工,同时,组织进 行施工前集中培训。 3、组织施工调查:(1)现场勘察施工条件,核对设 计标准、技术条件、设计原则等与现场的一致性,调查大 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进场路线及摆放位置等;(2)会同工 务、电务、广州综合维修基地等部门对轨道线路桩位、道 里程标等线路资料及施工条件进行调查交底,并办理相关 施工手续; 4、制定施工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工程量及进度要求 制定施工具体组织方案,并根据工程特点应对不同施工项 目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包括工程概况、设计要求、技 术难点施工过程主控表等; 5、施工资

9、料准备:施工设计文件及安装说明、施工平 面布置图、施工装配图等施工图纸及相关设备安装说明书 等技术资料。 6、施工器械准备:对照安装图统计施工所需材料、机 具、器械,并从段范围进行集中调配,无法调配的提报预 算申请,确保不影响施工进度。 六、施工方案六、施工方案 1、施工时间:2013 年 10 月 日至 月 日,共计?天, 每天施工作业时间:8:00-18:00。 2、施工步骤: 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 基坑开挖 附加线肩架安装 基础浇制 支柱安装 硬横梁安装 腕臂装配 基坑开挖 附加导线架设 承力索架设 基坑开挖 接触线架设 基坑开挖 平推检查 设备安装 基坑开挖 悬挂调整 基坑开挖 接地安装

10、 基坑开挖 冷滑试验 基坑开挖 吊柱安装 基坑开挖 软横跨安装 验收交付 基坑开挖 3、进度安排 序 号 施工节点具体内容天数 1施工准备 1)现场勘察施工条件; 2)准备施工图纸(施工平面布置 图、装配图); 3)调查大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进 场路线及摆放位置; 4)施工材料、机具清点及准备到 位; 3 2施工测量 65 个基础位(支柱杆位 43 个、拉 线基础位 22 个)测量及标识。 1 3基坑开挖 65 个基础(支柱基坑 43 个,拉线 基础 22 个) 4基础浇制 65 个基础(支柱基坑 43 个,拉线 基础 22 个) 20 5支柱安装 43 根支柱(h 型钢支柱 24 根、预 应力

11、钢筋混凝土等径圆支柱 3 根、 格构式软横跨钢支柱 2 根、硬横跨 支柱 14 根) 6 硬横梁安 装 7 组 7吊柱安装7 根 8 软横跨安 装 1 组 5 9 承力索架 设 10 接触线架 设 分别为 8 个锚段 2.197 条公里4 11悬挂调整8 个锚段 2.197 条公里1 12 附加线肩 架安装及 1)正馈线 0.61 条公里、保护线 0.61 条公里; 3 架线2)100 米 300mm2 单芯电缆挖沟及 电缆敷设; 13设备安装 安装分段绝缘器 4 台、避雷器 5 台、 隔离开关 2 台、电连接 23 根、支 柱号码牌、高压危险牌等设备。 14接地安装安装接地 5 处、吸上线

12、1 处 5 15平推检查对全部设备进行测量、检查及调整2 16冷滑试验 采用梯车,利用模拟受电弓进行冷 滑检测,确认弓网动态相互作用符 合标准要求. 1 合 计 45 附件 1:广州供电实训基地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序 号号 名称名称型号及规格型号及规格单位单位数量数量 一、导线架设 1 承力索 jtmh120 条公 里 2.001 2 承力索 jtmh95 条公 里 0.196 3 接触线 ctmh150 条公 里 2.001 4 接触线 cts120 条公 里 0.196 二、立杆及硬横跨架设 1 路基 h 型钢支柱 ght2408/8.5 根 24 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径 圆支柱 gq16

13、0/8.5 根 3 3 格构式软横跨钢支柱 g250/15 根 2 4 硬横跨(含支柱) yhk-10.5 组 1 5 硬横跨(含支柱) yhk-16 组 1 6 硬横跨(含支柱) yhk-17 组 5 7 吊柱 ydz-1 根 6 8 吊柱 zddz 根 1 三、基础 1 混凝土圆柱路基基础 djk-a 处 3 2 h 型钢柱路基基础 djk-b 处 24 3 硬横跨支柱基础 lj-y4 处 14 4 拉线基础 dlxjck 处 22 5 软横跨支柱基础 r250-15 处 2 四、设备及附属设施 1 单拉线 处 2 2 双拉线 处 20 3 支柱号码牌钢柱处 86 4 支柱号码牌吊柱处 1

14、4 5 高压危险牌钢柱处 43 6 高压危险牌吊柱处 7 7 电连接线横向电联接处 5 8 电连接线开关用处 2 9 电连接线避雷器用处 4 10 电连接线关节、道岔处处 12 11 双级电动开关 台 2 12 避雷器 台 5 13 接地节点 处 5 14 分段绝缘器 处 4 15 吸上线 处 1 16 改沟 处 5 17 隧道向下锚模拟装置 处 1 18 18#道岔模拟装置 处 1 五、软横跨节点 1 软横跨节点节点 1组 2 2 软横跨节点节点 7组 1 3 软横跨节点节点 11组 1 六、正馈线、保护线、供电线 1 正馈线 jl/lb1a-310-45/7 条公 里 0.61 2 保护线

15、 jl/lb1a-120-26/7 条公 里 0.61 3 电气化牵引供电线专用单芯 钢质 300mm米 100 电缆 4 h 型钢柱 ght2408/8.5 根 1 5 h 型钢柱基础 djk-8 处 1 11 高压电缆装设沿杆处 6 12 电气化牵引供电线专用 电缆头 单芯 铜质 300mm个 6 4、施工方法 一一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 (一)准备工作 1、人员:4 人 2、工具:50 米皮尺、丁字尺、计算器、油漆桶、钢丝 刷 3、材料:白油漆、红油漆、粉笔、记录纸笔、木桩 4、资料:广州供电实训基地施工图 (图号:广供 电实训施图(网)-001) (二)测量方法 1.施工定测 1)根据施工

16、图纸,找出测量起点,并作好标记。 2)由测量起点开始,按设计跨距,使用皮尺沿钢轨外 侧进行纵向测量,确定支柱纵向位置,并做好标记; 3)按照接触网平面图支柱跨距沿钢轨测量定位(曲线 地段沿外轨测量) ,在轨腰上做出标记,并埋设副桩。 4)接触网纵向测量采用钢尺人工拉链测量跨距,测量 过程中如因障碍物影响杆位时,合理调整跨距,调整后的 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接触网坑位要避免开挖 时对已完工程形成损坏。 2.交桩测量 通过中线测量找出每一支柱副桩相对于线路中心的横 向位置,通过对水准测量数据的整理计算,计算出每一副 桩的高程。最终计算出每一支柱相对于副桩的埋深、限界。 测量精度要求达到:跨

17、距量误差 1/2000。中线测允许 闭合差:在直线转点的左右方向偏差不大于置镜点长度的 1/20000,最大不超过 20mm;曲线横向闭合差:曲线长度 500m 以内为 30mm,超过 500m 时不大于 50mm。水准测量允 许闭合差30mm,其中 l 的取值单位为 km,且前后置镜 l 距离应相等,距离差不大于 4m。 二二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 三三 基础浇制基础浇制 水准测量设置副桩 内部整理 现场交桩内部计算中线测量 主主 控控 项项 目目 2.1 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 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 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 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应

18、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 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 2.2 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 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 50m3混凝土或每个小站一组混 凝土试块(每组三块),大于 50om3的车站每 1003混凝土一 组试块, ,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一组混凝土试块;监理 单位见证样检测数量不少于一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 位见证取样检测,湿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试验报告。 2.3 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型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 的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 应垂直于车站正

19、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 3,硬横跨 施工偏差不应大于 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2.4 同一组软、硬横跨的杯型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 基础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 50mm。同组梗横跨两 杯型基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50mm。硬横跨两实心基 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为20mm 且每个 杯型基础、实心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水准仪、钢卷尺测量检查,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 一一 般般 项项 目目 2.5 相邻两跨之比不宜大于 1.15:1,桥梁、隧道口、 站场咽喉等困难地段不宜大于 1.25:1。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 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2.6 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 100200mm,低于相邻轨面 200600mm;站台及硬化路肩 上的基础顶面应高于站台面 100mm,允许偏差30mm。拉线 基础高出路肩面 10omm,施工偏差2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2.7 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 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8 基础外型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 差应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