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精华版)_第1页
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精华版)_第2页
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精华版)_第3页
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精华版)_第4页
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12020 年 4 月 19 日第 1 页,共 7 页文档仅供参考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为了提高门式起重机的作业效率, 延长服务期限。必须合理使用, 按期维修。对门式起重机的检修分为: 一级保养 , 二级保养 , 中修和大修。这些检修保养级别是以连续运转小时数来计算的。如门式起重机连续运转7200h, 一般情况就要大修一次。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分为: 机械部分、金属结构部分和电器设备部分。第 7 页,共 7 页序零件号名称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大修理项目技术标准机械传动部分1、车轮滚动面磨损的检修1、车轮滚动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5%-20%应报废

2、。在未超过报废标准时 , 则可修复使用。当车轮滚动面磨损量达车轮名义直径的3%,剥落、擦伤深度达3mm 时, 应重新车制后热处理修复。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内, 表层淬火硬度hb300-350, 对于车轮直径大于 400mm淬火层应大于 20mm车,淬火层不应小于 15mm。轮直径小于 400mm,一车轮二车轮轴与轴承2、两个相互匹配车轮的直径偏差3、轮缘磨损、折断的检修4、车轮装配检修1、轴颈的检修2、裂纹的检修3、滚动轴承的检修4、滑动轴承间隙的检查5、轴键间隙检查2、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0.1%; 从动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 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 1

3、%。3、轮缘磨损超过原厚度的40%应报废。未超过报废标准 , 能够外焊 , 重新车制。并退火热处理。4、安装好的车轮组件, 应能用手灵活地转动。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允许偏差为 1mm。1、轴径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和圆锥度不应大于0.03mm。2、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 轴上不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应超过 0.3mm。3、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0.03-0.18mm范围的轴向间隙。轴承压盖的调整间隙应在0.5-1.5mm 的范围内。4、轴与轴瓦的允许间隙(mm)轴径主动轴间隙从动轴间隙20-400.61.2-900.81.65、轴与键的径向允许间隙(mm)轴径允

4、许径向间隙20-400.1-0.341-800.1-0.4 800.1-0.522020 年 4 月 19 日键槽与键侧向允许间隙轴径(mm)允许径向间隙20-400.1-0.241-800.2-0.3 800.3-0.5序零件号名称大修理项目技术标准机械传动部分1 、解体减速器, 清洗检查齿轮磨损2、齿面的检查3、轴的检修4、轴承的检修1、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根轴上的齿轮磨损不应超过原齿厚的5%,其余各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原齿厚的 20%;大车 ( 小车 ) 运行机构 , 减速器内第一根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原齿厚的 10%, 其余各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原齿厚的 30%-40%。2、齿面点蚀面积

5、不应超过齿高、齿宽的 60%,齿根不得有裂纹。4、大修后轴承的径向间隙允许偏差轴承内径(mm)允许间隙17-300.0235-500.0355-900.043、轴上不得有裂纹 , 轴的弯曲度全长不应超过0.03mm,超过标准应校直。三齿轮与减速器5、装配检查5.1 、中心距 : 用千分尺或专用的游标卡尺测量齿轮 的中心距。5.2 、齿测、齿顶间隙: 可用压铅丝法测量5、装配检查以下三项 : 中心距、齿隙、啮合面积的偏差5.1 、中心距允许偏差(mm)中心距100100-200250-400 500允许偏差 0.07 0.09 0.12 0.155.2 、齿侧、齿顶间隙的允许值: 齿侧允许间隙

6、(mm)5.3 、啮合面积的检修: 用涂红铅油法。80-1200.13-0.17-0.21-0.26-0.34-0.260.340.420.530.67中心距齿侧间隙120-200200-320320-500500-8006、动转试验齿顶允许间隙为 0.25mm模数5.3 、啮合面积不应低于齿高的 40%,齿宽的 50%。6、减速器壳体接合面的间隙在任何处都不应超过 0.03mm,并保证不漏油。不平行度在 100mm上不大于 0.5mm。在空载情况下 , 以 1000r/min 的转速施动运转 , 正反转各不小于 10min, 开动时电动机不应有跳动、撞击和剧烈或断续的噪声。箱体内润滑油温升不

7、得超过 70 , 而且绝对值不应高于 80 , 轴承温升不应超过 40 , 且绝对值不应高于 80。32020 年 4 月 19 日四制动器1、制动瓦衬的磨损检修2、制动轮的检修2.1 、制动轮表面2.2 、制动轮与制动瓦衬的接触面积、制动轮与制动瓦中心线的偏差2.3 、制动轮安装后, 轮缘摆幅的检修1、制动瓦衬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50%。固定铆钉应低于衬垫 1mm。2、包括制动轮工作表面、制动轮与制动瓦衬接触面等项标准。1) 制动轮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不低于1.6, 热处理硬度不低于hrc45-55,深度在 2mm处不低于 hrc40。制动轮工作表面抓痕深度或单径向磨损达2mm时, 应重新车制

8、热处理。但加工后制动轮厚度 , 对起升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70%,对运行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 50%。制动轮大修后,d 200mm 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05mm,d 200mm,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1mm。2) 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制动瓦衬总面积的80%,制动轮中心线与制 动瓦的中心线的偏差为: 当 200mm时 , 不应超过 2mm,d 300mm 时, 不应超过 3mm。3) 制动轮安装后允许的摆幅径向0.10.120.18轴向0.150.200.25制动轮直径 /mm 200200-300300-600允许摆幅 /mm序零件号名称大修理项目技术标准机械传动部分四制动器五吊钩2.4 、制动轮

9、与联轴节的安装3、小轴、心轴、轴孔的检修4、制动臂工作弹簧的检修5、制动器杠杆系统的检修1、解体检查吊钩、轴承横梁并进行清洗润滑。2、危险断面的磨损检修3、吊钩的试验4、板钩的检修1、抓斗刃口间隙的检修4) 对于半联轴节制动轮, 安装时要把制动轮半联轴节安装在靠近减速器的一侧。3、小轴、心轴、轴颈磨损量超过名义直径的5%应修复 , 修复后应达到公差标准。4、制动臂与工作弹簧均不得有裂纹或断裂。5、空行程不应起过衔铁冲程的10%,试车时应反映灵敏可靠。1、吊钩和横梁不应有裂纹, 螺纹部分不应有滑牙。轴承应完好。2、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应更新件。3、大修后 , 吊钩应作试验检查, 以 1

10、.25倍的额定载荷悬吊10min 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0.25%, 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4、板钩铆接后 , 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1、抓斗闭合时 , 两水平刃和垂直刃口的错位差及斗口接触处的2 、抓斗张开后, 斗口不平间隙不得大于 3mm最,大间隙处的长度不应大于20mm。六抓斗钢丝行度的检修3、斗口对称中心线与抓斗垂直中心的偏差1、断丝检查2、钢丝径向磨损2、斗口不平行度不得超过20mm。3、斗口对称中心线和抓斗垂直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偏差不得超过 20mm。1、一个捻节距内断丝数超过钢丝绳总丝数的10%,则应报废。2、钢丝径向磨损超过原直径的40%,整

11、条钢丝绳应报废。3、钢丝绳直径缩细量达绳径7%,打结、芯子外露、断股应报废七绳3、钢丝绳的变形4、钢丝绳的润滑滑轮1 、 解 体 检 修 滑 轮 组 并清八组洗、润滑。更新。4、润滑前先用钢丝刷子刷去绳上的污物并用煤油洗净。然后将加热到 80-100 的钢丝绳麻心脂 (q/sy1152-65) 或合成石墨钙基润滑脂 (syb1405-65) 浸涂至饱含合为宜。1、滑轮轴不得有裂纹, 在修后轴径的减小不得大于名义直径的3%,圆锥度不大于 5%。42020 年 4 月 19 日九卷筒2、滑轮轮槽的检修3、轴孔的检修4、装配检修1、卷筒绳槽的检修2、卷筒表面的检修3、卷筒轴4、装配检查2、用样板检查

12、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30%;槽臂磨损不应超过壁厚的30%,超过这一标准应报废。不超 过标准能够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 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 0.5mm 轮槽中心线与滑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mm。滑轮槽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2mm,绳槽中心对轮廓端面的偏差不 应大于 1mm。3、大修后 , 轴孔允许有不超过0.25cm 的缺陷 , 深度不应超过4mm。4、装配后 , 应能用手灵活转动 , 侧向摆动不得超过 d/1000 。d滑轮名义直径1、绳槽磨损超过2mm重新车制 , 在个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5%。2、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 不应有明显的

13、失圆, 压板螺钉不应松动。3、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 大修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 5%时, 应更换新件。4、卷筒轴中心线与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1m 长内偏差不应大于1mm,卷筒安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0.15mm。序号零件名称大修理项目技术标准机械传动部分1、齿形联轴节齿面检修可参考齿轮部分。2、内、外齿圈端面对中心线的摆动量的检验联3 、 当 轴 的 中 心 线 无 倾斜2、内外齿圈端面允许摆动量mm40-100-200-400-800-1002004008001200直径十轴节时, 检查联轴节安装径向位允许摆动量0.01 0.02 0.04 0.08 0.12起升机构十一

14、 及小车部分移4 、无径向位移时, 因两联轴节的不同心所引起的外 齿圈轴线的歪斜角检查。1、起升机构主轴。2、电动机与减速器轴的位移检查3、卷筒中心线与减速器被动轴中心线歪斜检验4、小车轨距偏差5、小车轨道标高偏差6、轨道中心线离承梁设计中心线的偏差7、小车轨道接头偏差8、小车轮端面的水平偏差9、车轮端面垂直偏差10、车轮滚动面偏差11、小车轮距偏差3、两根轴的允许径向位移, 根据模数不同 , 径向位移允许值为0.4-3.2mm 。4、外齿圈轴线歪斜角允许在0 36范围内。1、探伤检查起升机构主轴, 不允许有裂纹。2、应符合联轴节的安装要求。3、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4、由小

15、车轮量出的小车轨距偏差: 当轨距 k 2.5m, 其允许偏差不大于 2mm;当轨距k 2.5m 时, 其允许偏差不大于3mm,且主、被动轮的相对差不大于3mm。5、当小车轨距k 2.5m 时, 允许偏差为3mm;当轨中 k 2.5m时, 允许偏差为 5mm。6、箱形单梁允许偏差为: 不得大于 1/2 , - 腹板厚单腹板梁允许偏差为 : 小于 10mm箱形双主梁允许偏差为: 小于 2-3mm7、轨头接头上下、左右偏差不得超过1mm8、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 且两个主动轮偏斜方向相反。1测量长度9、不得大于 1/40010、所有车轮滚动面都必须在一个平面内, 偏差不应大于 0.3mm11

16、、小车轮距允许相对偏差为4mm52020 年 4 月 19 日大车十二运行机构1、车轮偏差2、同一平衡梁上车轮检查3、轨道的检修3.1 、轨道外观检修3.2 、纵向倾斜度3.3 、轨距偏差3.4 、两条轨道相对标高3.5 、门式起重机同一侧两条轨道的偏差4、轨钳检修5、由车轮量出的起重机跨度偏差6、由车轮量出的支脚对角线偏差1、大车轮的水平、垂直偏差同小车轮一样。2、装在同一平衡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平面应在同一垂直面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3、包括轨道外观、倾斜度、轨距等项的技术标准3.1 、轨道不应有裂纹。轨顶、轨道头侧面等磨损量不应超过3mm3.2 、门式起重机轨道的纵向倾度不应大于5/

17、1000 。3.3 、轨距偏差不应超过10mm。3.4 、同一截面两条轨道相对标高偏差不应超过10mm。3.5 、同一侧的两条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为2mm,相对标高允许偏差为 1.5mm。4、闸瓦磨损超过原厚度的40%应更换新件。电动夹轨钳要经常注意调节安全尺 , 使其指针处在规定的位置。5、当跨度 s 30m 时, 跨度偏差不应大于5mm,当跨度 s 30m时, 跨度偏差不应大 8mm。6、当跨度 s 30m 时, 偏差不应大于 5mm,当跨度 s30m 时, 偏差不应大 10mm。零件序号名称大修理项目技术标准金属结构部分主梁十三几何形状十四组装桥架十五支腿十六箱形梁十七桁架杆件1、上拱度检

18、验2、下找度检验3、水平旁弯检验4、腹板波浪1、水平方向对角线的检验2、垂直方向两对角的检验3、门式起重机小车轨道至起重纵向中心的距离相等1、支腿垂直度2、支腿相对标高1、裂纹的检验2、金属构件的涂装及腐蚀桁架节点间主要受力杆件的弯曲度1、跨中上拱度为 :s/1000;悬臂端上拱度为 1/300 。允许偏差为上拱度的 20%。2、满载跨中弹性下拱量f0 s/700, 空载跨中下挠变形不应超过 0.6/1000s 。超过这些规定值应考虑主梁的修复加固。3 、跨中水平旁弯不应大于s/ ;悬臂梁水平旁弯不应超过1/1000 。4、受压力波峰不应大于0.7 , 受拉区波峰不应大于1.2 。 - 腹板厚

19、度1、水平方向两对角线应相等。箱形梁允许偏差为5mm;桁架梁允许偏差为 10mm。2、在垂直方向两对角线应相等。允许偏差为10mm。3、允许偏差为小于3mm。1、支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h/200 。 h支腿高度2、支腿相对标高的允许偏差为10mm1、金属结构不得有裂纹和开焊处。2、应保持涂装的完好, 防止金属腐蚀 , 金属板腐蚀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 10%。大修后一般要涂漆一次, 油漆两层 ( 第一层涂防锈底漆 )桁架主要受力拉杆 ( 压杆 ) 的弯曲度不应超过1/1000, 但不应大于 2mm。1杆件长度62020 年 4 月 19 日电十八动机1 、折开电动机, 清洗轴承并 换 新 润 滑 油

20、 脂 , 测 量 定子、转子绝缘电阻。2、电动机轴的检修3、绕组检修4、端盖止口配合间隙的检验5、滑环与炭刷的检修1、对于新安装的电动机, 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2m , 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 0.8m ; 对于使用中的电动机 , 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5m , 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15m。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 应拆下干燥。在烘干情况下(50-70 ) 电动机定子绝缘电阻应 达 1m , 转子绝缘电阻应达0.5m。2、大修后 , 电动机轴不得有裂纹 , 弯曲度不应超过0.2mm,轴颈应达到图纸要求。3、绕组不允许有损伤, 保持涂漆完好。在修理时, 不准用汽油、机油、煤油等液体擦洗绕组。4、端盖止口配合间隙 (mm)端盖止口外径3005008001000最大间隙0.050.100.150.20端盖轴承孔的间隙不应大于0.05mm。5、刷架弹簧压力不应低于150-200g/cm 2, 一台电动机上所有炭刷压力应一致 , 炭刷与刷握的间隙不应大于0.2mm。滑环表面不允许有灼伤和深沟。电刷与滑环必须接触良好, 牌号一致 , 滑环失圆度不应超过 0.02-0.05mm 。序号零件名称控制器与接触1、拆开清理2、调整压力, 检修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