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高层火灾扑救探讨_第1页
琼海市高层火灾扑救探讨_第2页
琼海市高层火灾扑救探讨_第3页
琼海市高层火灾扑救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琼海市高层火灾扑救探讨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琼海市的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并成为城市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高层建筑492栋,这些高层建筑在琼海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灾害。如2017年6月14日,伦敦高层公寓楼格兰菲尔塔发生火灾,45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员参与救援,事故造成81人遇难;2019年5月24日,南京金鹰中心a座9楼发生火灾,28辆消防车、135名消防指战员参与救援。下面我结合琼海市标志性高层建筑(博鳌亚洲湾酒店)实际情况,从火灾

2、的疏散、扑救、供水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琼海市 高层建筑 火灾 扑救探讨一、引言多少层或多少高度的建筑才算作高层建筑?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划分标准。1972年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制定了如下的划分标准:多层建筑:8层;高层建筑:第一类:9-16层、高度50米;第二类:17-25层、高度75米;第三类:25-40米、高度100米;超高层建筑:40层、高度100米。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为高层建筑;而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是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一律称为超高层建筑。我国高层建筑混泥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

3、度大于28米的建筑物为高层建筑。目前琼海市最高标志性建筑为博鳌亚洲湾酒店,位于琼海市博鳌镇滨海大道8号,建筑高度98.5米,地上29层,地下1层,为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重点部位为第26层铁板烧餐厅和1号楼地下负一层配电房。二、基本情况该酒店主体建筑分别为1号楼、2号楼,无裙房,有登高作业面。地下一层主要为车库、消防水泵房、库房、配电房、发电机房,地上一层为台球室、ktv、桌球室等,地上二层至29层为客房区,共计634间客房。疏散楼梯4部,消防电梯2部,安全出口5个。室内消火栓351个,供水管网管径110mm,耐压10mpa,2个消火栓接合器和4个喷淋接合器。26层铁板烧餐厅高度4米,面积200

4、平方米,具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号楼地下负一层配电房高度7米,600平方米,具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三、扑救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该高层建筑楼层高、客房多。发生火灾时将出现人员疏散、现场通信、排烟供水、指战员体能消耗等一系列困难,加重了灭火救援难度。若火势控制不及时,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疏散受阻,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气四处流窜,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拥挤,甚至会出现情急跳楼事件。1号楼和2号楼高度均在98米以上,火灾发生后,客用电梯处于停用状态,只有2部消防电梯,而通过楼梯疏散人员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必须避免人员因惊慌而发生踩踏;若利用举高车进行高空救

5、援,受举高车举升高度有限的因素(目前琼海支队有3部举高车,举升高度最大为32米),受困人员所在楼层的高度成为登高平台消防车救援工作的现实障碍。(二)负重登楼,指战员体能损耗严重目前,平时指战员负重登楼训练科目终点设置在10楼,很少安排攀登更高楼层的训练。当指战员携带个人防护装备和灭火器材攀登至10楼时已消耗大量体力,“更上一层楼”成为现实困难。如因电力中断导致消防电梯无法使用,指战员就只能全副武装通过室内楼梯间进行灭火,待到达着火层后因登楼体力严重损耗,导致战斗力下降,无法顺利展开动作。同时,被困人员向下疏散时与逆火而上的指战员易发生“会车”,严重影响登梯的速度,贻误战机。(三)通信障碍,导致

6、信息交流不畅该高层建筑使用大量钢结构和混凝土,室内结构复杂,对室外无线信号造成一定屏蔽,特别是电梯、消防楼梯、地下建筑这些重要区域,出现通信盲区,造成现场指挥部与80米往上的救援指挥通信不畅,一定程度影响战斗部署、灭火救援质效。(四)烟雾蔓延,火灾扑救难度加大据相关部门测试,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管井内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米/秒。无阻挡情况下,该建筑着火层烟气在一分钟左右,即可沿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同时,受玻璃幕墙限制以及风向、风力的影响,难以破拆玻璃窗进行自然排烟。若是采用机械排烟系统,也会受风力、气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排烟效果。此外,高层建筑火灾由于烟囱效应,烟雾和高温会在大

7、楼内迅速蔓延,很有可能因风向改变向2号楼蔓延,加大火灾发生区域。另外,因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易被指战员吸入造成烟气侵害,影响战斗力。(五)供水困难,火场用水量难以保障一般来说,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首选室内消防水箱供水。但是如火灾部位已处于猛烈燃烧状态,实际用水量达每秒上百升甚至几百升,远超过消防设计用水量。因此,还需通过外部供水才能满足用水需要。但如果此时消防泵失效或出现故障,导致室内供水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则向上供水就极其困难。实测得出,三辆大功率消防车串联并通过水泵结合器供水,供水高度只能达到约160米;通过水带直接供水,高度只有150米。另外,垂直铺设的水带,受“水锤力”作用分水器易被损

8、坏,造成供水中断,同时水带易被坠落的“玻璃雨”刺破,导致供水中断。(六)操作受限,影响举高车作战效能消防救援作战效能是指灭火救援行动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在实际登高救援中,举高消防车作业环境往往不能理想化,极易受外界环境、建筑消防登高面、操作场地、消防车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现有的常规举高消防车一般举升高度50米左右,如按照一层楼高度3米进行换算,相当于约17层楼的高度。目前琼海支队举高消防车最大举升高度为32米,若建筑火灾着火层高度高于举高消防车最大作业范围,则无法利用举高消防车营救被困人员,水枪或水炮外攻也达不到最佳效果,只能用于现场冷却以及防止火势向2号楼蔓延,举高消防车优势不能完

9、全发挥。四、琼海市高层火灾扑救的应对策略当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报告值班领导并迅速启动琼海市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一次性调集特勤站、嘉积站、博鳌站、大路和中原政府专职站赶赴现场,支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辖区消防站第一时间到达火场后,侦察小组迅速占领消防控制室,开展火情侦察,通过询问单位知情人和消防控制室侦察的方式,査明起火楼层火势发展情况和人员疏散被困情况。(一)坚持救人第一,做到救灭结合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牢固树立“救人第一”指导思想。需将人员信息核实贯穿于灭火救援全过程,现实火场中被困人员多且更多集中于着火层上层,疏散状态下呈群集状态,行走速度随人流密度增加而缓慢。据统计,人流密度

10、为15人/时,水平行走速度为0.61.35m/s,在楼梯上垂直行走速度为1.53.6m/s,比烟火蔓延速度慢,加之能见度低、毒烟熏呛,人员恐惧心里状态,易造成行为上的惊慌失措,可充分利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专用救援窗口、举高消防车等途径和手段,加强对起火层和充烟、隐蔽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搜救,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同时视情分开设置人员疏散内攻灭火路线,避免形成对冲。本着“能下尽下”的原则,一次性将被困人员疏散救助至安全区域,对一时无法转移至安全区域的人员,可以视情转移至上风窗口、平台或避难层伺机救助。对已确认收索完毕的房间和楼层,应在醒目位置进行统一标识

11、,避免重复搜救。火灾后应组织人员对火场进行彻底清理,防止遗留盲点。(二)加强力量部署,注重战略战术第一时间调集足够兵力快速抵达火场,并注重与供水、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部门联动,确保救援力量充足。一是加强战术灵活运用。在着火楼层下两层作为进攻起点层,并在进攻起点层下一层设立力量集结点,做到人装同上、一次到位。如有必要可预先选择与着火层结构布局相似的下部楼层,组织队员进行熟悉,做好内攻灭火准备;二是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水枪阵地,合理组织实施梯次进攻。进入室内灭火前,应对房门采取限位措施,保持低姿、缓慢开启、控制射流,防止突发险情伤害。同一层面选择2个楼梯同时进攻时,做到相向进攻、

12、攻防同步、上下设防;三是查明建筑外墙结构及材料,判断火势有无向上蔓延的趋势。如攻防高度可控时,可采取举高消防车射手、移动水炮等方法阻截火势;如超出车辆装备可控高度时,可组织力量从上至下分层布控、阻断火势;如火势接近建筑顶部时,可利用屋顶消火栓出水灭火。四是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一般不宜破拆外部玻璃幕墙进行排烟。如需破拆时,应根据现场火势、风力、风向等情况,合理选择破拆位置与时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烟火蔓延扩大。(三)保障火场供水,持续战斗展开室内消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要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原则。喷淋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可以有效控制烟火的蔓延速度,平时要针对辖区高层建筑,对单位配备的装备进行实

13、地测试,精确掌握车辆装备供水最大性能,为实战提供理论依据。消火栓系统无法使用时,应迅速建立移动供液线路,优先选用压缩空气泡沫等灭火剂,减少水渍损失;施救高度低于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蜿蜒铺设水带=垂直高度*2.2;超过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缝隙垂直铺设水带,水带固结必须安全、可靠;建立移动供液线路受阻时,可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半固定管路实施供水,投送人员和装备,提高灭火救援行动效能;建立移动供液线路时,应在地面设置用于停水、泄压的分水器(宜为螺旋开关式三分水器)。泄压时,首先开启地面分水器泄压,同时缓慢降低车泵出水压力,待垂直供水线路余水排尽后方可停泵。另外,要注重供水

14、装备革新,自主开发水带铺设器、高压水带接口保护器等高层灭火救援供水实用装备。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需要指战员熟练操作供水装备,在配齐适用高层火灾扑救的装备基础上,还要组建专门的供水班组,进行供水技巧培训,提升供水能力,以保障火场供水不间断。(四)强化专业力量,做到精准处置探索制定高层建筑专业队建设标准,优化高层灭火救援队伍、班组建设标准,创新设置专业岗位和人员标组,配备压缩空气泡沫车、大功率泡沫消防车、举高车,以及适应高层作战需要的针对性装备,为专业力量建设提供基本遵循。依托专业队岗位设置,从富海路特勤消防救援站或博鳌、嘉积消防救援站特勤班选拔体能技能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和消防员,或从社会直招

15、专业人员,经过集训和考核合格后,编配到专业队伍。建立日常训练、定期考核、骨干保留制度,让专业队伍始终保持“专业突出、攻坚克难”能力。(五)利用科技装备,发挥最大效能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可考虑使用无人机辅助决策。目前,高端无人机已配有传感器套件,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及拥有远视功能的光电传感器和远红外传感器,可以实时捕获建筑火灾的热成像图,显示哪些部分处于什么温度,同时第一时间将高清图像传输给现场指挥部,供指挥中心做到最快、最准确锁定火灾中心。其次,云梯消防车也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不可少的力量。虽然受使用高度的限制,但是在其有效高度内,对于营救被困人员及保护消防员自身安全,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云梯消防车结构复杂,功能较多,要想发挥最大效能,也需加强对专职人员(主、副操作手)的操作培训以及进攻人员的高空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六)充分排烟降毒,开辟救援通道排烟要坚持“固定设施为主,移动设备辅助”的原则,与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排烟方式、方法和时间,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实施排烟,将排烟口选择在背风方向,进风侧用喷雾水枪予以辅助。在开启建筑门窗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