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师说》中的几组对比_第1页
重新理解《师说》中的几组对比_第2页
重新理解《师说》中的几组对比_第3页
重新理解《师说》中的几组对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新理解师说中的几组对比先回忆一下师说里的一段文字: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段文字是用来说明韩愈面对的社会现状的。当时的特点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举了很多概括事例,并运用了几组对比来进一步说明问题的严峻。一般的说法都认为这一段文字用了三组对比,但是笔者认为应该有四组,并且想对此中对比间的关系表达一点自己的看法。教学参考书认为这段文字里的三组对比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某些人因“爱其子”而帮孩子选择老师与“于其身”却以从师为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待从师学习的观念。其中第一组是纵向对比,即跨越时代进行比较;第二组是自比,即对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的两种做法进行比较

3、;第三种是横向对比,即在同一时代里不同身份的人之间形成的对比。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来给文段划分层次,那么“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这几句就不知道表达的是哪一层的意思了。其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应该包含着另一层对比。即“学习次要的(句读)”与“遗弃重要的(惑)”,这层对比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应该属于自比。那么文段中就该有四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爱其子”与“于其身”,“小学”与“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4、。既然中间两层都是自比,那么韩愈这样的大家是否应该讲究行文的简洁,而删去其中一组呢?实际上,这两组对比取角还是有差异的。“爱其子”与“于其身”者,自己是不从师的(耻学于师) 。“小学”与“大遗”者还是从师的,只不过对待“句读”肯从师,对待“惑”却轻视了。所以这两层对比之间有着明显的递进关系,前者是自己“不学”的典范,后者是“不会学”的典范。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学者”不仅是从从师学习中发展过来的,也应该比一般人更懂得从师学习的要旨。那么第一组和第四组对比与中间两组对比又构成了什么关系呢?首先这四组对比应该都是带着指责的语气在写的,所以身份应该基本一致。今之众人,“爱子择师、己身耻师”者,小

5、学大遗者应该都指“士大夫”。那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中的“师”也不应该解释为“从师”,而应该解释为“学习”。否则,就变成了第三组对比中受批判的人是愿意从师的,只是重点没把握好,那就与上下文中批判对象不在一个范畴了,作者的思路也会显得怪异。课下注释为“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应该改为“有的学习,有的不学习”,那样就可以使此段前后内容保持一致,因为学习可以是自学,肯学习的人未必肯从师。如此,再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就比较容易了。今之众人,“爱子择师、己身耻师”者,小学大遗者,士大夫;依次下来,针对的对象越来越鲜明,不仅是具体的做法,连带身份都揭示了。此时再来理解“其皆出于此乎?”“惑矣!”“其可怪也欤!”分别表达了质疑、责备、讽刺的语气就比较容易了。行为与身份的鲜明化发展,告诉我们作者的情感也在变得越来越汹涌,呈现着递升的趋势,可以说写到这里,韩愈已经是义愤填膺了。“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是自然引出,但是又不属于四组对比中的任何一组的组成部分的。它是此段中唯一的表达作者对“老师”的看法的一句,这句话讲明了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应该是“传道解惑”,“授业”倒是次之的事情了;而且作者也借此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是写给成年人看的,这成年人包含了四组对比中的受批判的人,李蟠,以及“古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