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_第1页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_第2页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_第3页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_第4页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 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事一工程材料实训报告及心得】土木工程材料实训报告及心得2013.6.29本组为水灰比+0.05、砂率+1%。按照质量法计算配合比。c15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200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二、混凝土配置强度确定2.1 设计强度要求:c152.2 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根据jgj/t55 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 为 15 mpa三、配合比参数选择3.1 水灰比水灰比(w/c)w/c=aa*fce/(fcu

2、.o+aa*ab*fce)aa 为 0.46ab 为 0.07fee 为 1.10*32.5=35.8mpa由上式可以得出w/c的值为0.7o由于0.7为水灰比基本值,本组以0.71+0.05=0.76为水灰比。3.2 塌落度由要求的塌落度范围为30mm50mm。3.3 砂率由于基本组砂率为35%,本组以35%+1%=36%为砂率。3.4 用水量选择根据塌落度以及细集料为特细砂,碎石最大粒径20mm,水量选择 在第一组的原始基础205kg上增加10%为225.5kgo3.5 水泥用量mco=225.5/0.76=297.3kg, 297kg o3.6 用砂量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

3、mep)为2400kg。mso= (mcp-mco-mwo) *0.35=675.72kg,取 676kg。3.7 碎石用量mgo=mcp-mwo-mco-mso=1202kg。3.8 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碎石297: 226 : 676 : 12021 : 0.76 : 2.28 : 4.05四、调整后的配合比由于我们组在搅拌过程中发现新拌混凝土过干,于是先后两次按照 水灰比加入原有质量10%的水泥浆,集料不变。之后塌落度达到要求。水泥:水:砂:碎石356: 271 : 676 : 12021 : 0.76 : 1.9 : 3.38342 : 260 : 649 : 1154五

4、、强度测试参照细集料含水率,得出试拌混凝土各原料用量:水泥:水:砂:碎石原 7.1: 4.14: 17.5 : 28.8kg实 8.52 : 4.97 : 17.5 : 28.8kg经过三天养护,测得6个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9.31mpa15mpa ,符合强度设计要求。故实际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碎石356: 271 : 676 : 12021 : 0.76 : 1.9 : 3.38342 : 260 : 649 : 1154kg/m3实训心得忙碌而紧张的实训结束了。通过实训,我们要掌握的,就是一种检 验施工材料是否合格以及按照要求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深入了 解这个过程。这次的实训我

5、们收获颇丰,受益良多。首先是试验总体方案安排,由于对于我们要做的试验总体上没有充 分的认识,没有事先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个试验,导致我们对于试验的 安排不合理,直接照着指导老师给出的安排做了,但事实证明,这样 的试验效率不高。但由于集料都是实验室的同批次集料,所以集料的 试验数据可以共享,但我们必须得自己动手做一次。我们按照这个安排开始了工程材料实训。第一天的水泥浆标准稠度试验,试验指导书上有两种方法,也就是 两种标准,一种是标准法,一种是调整水量法。我们弁不知道两种方 法的试验用具不一致,我们也不知道标准法维卡仪的真正含义。到后 来才知道调整水量法的试具不是针形而是锥形。不过还好我们是按照 标准

6、法的标准来得出的试验结果。当我们的数据不符合标准法却符合 调整水量法时,我们小组成员着实纠结了好半天。后面的凝结时间试 验没什么问题。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第二天的试验还没有去了解,导致 我们无法做水泥的安定性试验。第二天的试验由于考试中断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去准备实验材料, 第二天的试验也被拖到了第三天。第三天做的是粗细集料各自的筛分以及各自的表观密度试验。由于 细集料需要在第一天开始烘干,第二天就要用容量瓶装着泡起来,第 三天测最后的质量,所以我们的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没做,这是对试 验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后来与别组分享数据。但是其他小组的试验时 出现了气泡,询问指导老师,老师说这是由于集料不够干净

7、,有杂质 而产生的。其他试验正常进行,没出现什么情况。这几个试验完成后, 考虑到时间尚且充足,我们小组便把翌日的试验也做了。第四天我们得知试验的最终目的发生了变化,指导老师考虑到实验 室材料的情况,只得将一个班分成三个大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于 是下午我们班经过谈论,直接开始了配合比的计算以及试件的制作。但是最大的问题来了,下过雨之后,室外的集料含水率大增,实验室 配合比要用烘干的集料,但是烘干的集料只够做一次,完全不够我们 一个班所要做的十八个试件所需。最终我们第一次的基本配合比失 败。但指导老师说不能够继续调试,只有重新计算配合比来重新做试 验。但我们之前试验课的时候,老师说可以在20分钟

8、内进行适量的加原料进行调试。于是由于干的集料不够,我们只有分配好任务后, 将被雨水打湿的集料搬到室内,能进烘箱烘干的集料不多,在准备好 足够的集料后,我们班三个大组分别出了一个人来核算配合比。第五天,我们开始了配合比的试验。因为细集料大部分还没有干,我们做了一个含水率的试验,试验结果7.8%。但是由于细集料有的干了,有的没干,在准备原料的时候,我们把干湿细集料混在了一起。 混合在一起之后,这个含水率又成了纸上空文,但我们组还是按照这 个含水率来准备的集料。这便导致了我们在之后的试验中水偏少的情 况。但我们按照20分钟内可以加原料进行调试的原则进行了两次调 试,分别按照水泥及水的 10%进行添加

9、。我们也不知道这样到底有多大影响。之后的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合格,于是我们就装进了试模 进行振捣,然后搬到一边抹平后等到第二天凝固后来拆模养护。第六天拆模,放在水里进行为期三天的养护。三天后,我们将试件拿出进行抗压强度测试。但是结果出乎我们的 意料,因为我们18个试件,都是基于一个基本水灰比增减得来的, 水灰比相差很小,在这个范围内,水灰比应该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 但我们水灰比最大的一组竟然强度也是最大的,这与这个规律不相 符,做基本水灰比的第一组强度竟然最小,水灰比最小的第三组强度 排在中间。我想这应该和我们第二组和第一组都调整过,加过原料的 缘故,而且第一组第二次还加了集料,而我们组只加了水泥

10、浆。但这 样的最终结果只有在各组成员的报告里才看得到了。通过这次的工程材料实训,让我们熟悉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 了解了部分国家制定的规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运用已学的 知识解决了部分问题,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问题,其中最大的莫过于调 试配合比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干的集料。我们知道了要在试验前有明确 的目标,对所有试验要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做出对于自己小组而言合 理的有效率的安排,弁且能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处理,做能做的 试验。然后要充分了解自己要做的每一个试验,提前做好该试验的准 备,不能等到要做试验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材料只有拖到第二天甚至第 三天来

11、做。而且我认为指导老师应该在实训开始前商讨出一个统一的 试验标准,而且试验室的集料也应该在室内存放而不是室外。像我们组这样在搅拌后调整原料用量所得出的结果已经是很不精确 的了,尽管我们组尽量保证了水灰比不变,但由于细集料含水量的问 题,我们的结果肯定是比较浪费水泥的。我们知道单位水泥用量的大 小直接决定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及工程成本。在设计配合比前我们应该熟悉相关的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规程。试 验前检验水泥的技术指标,掌握试验用水泥的特性是很有必要的。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 料,混凝土的强度、长期性、耐久性是水泥遇水硬化后完成的,所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2、时应坚持检验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该注重经济效益。这点在我们以后的工作 中设计配合比时相当重要。而且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经过研究发 现,水灰比相同,水泥用量达到一定数量时,混凝土的强度弁未随着 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大,甚至有下降趋势,只是混凝土的工作性有明显 改善。水泥用量增加而强度却有下降趋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01单位水泥用量增加致使整个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变大,在混凝土 内部形成的细微裂缝增多,使混凝土的抗破坏能力下降;02水灰比相同,随着单位水泥用量增加,单位用水量也增加,据有 关研究表明,混凝土中的自由水会在粗、细集料结合处形成水囊,在 混凝土硬化后变成了空隙,致使混

13、凝土内部空隙增多;03单位水泥用量增加,使富余的水泥浆增多、在除了填充粗、细集 料的空隙后,部分富余水泥浆便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条水泥浆带,这 部分的水泥浆带由于没有粗集料的机械咬合作用,使其成了混凝土制 件的薄弱部分,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抗破坏能力。【篇二: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检测实习报 告】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报告土木工程2010级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试验实习报告实习地点:合肥实习时间:2013.07.22-2013.07.282013 年 7 月 27 日目录一、实习报告正文.31 .实习目的3 2.实习单位介绍.31.1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31.2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

14、督检测站32.3校内试验至.4 3.校内讲座内容记录53.告1交通建设与实验检测形势报3.简二录.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业务6 4.参观、实习内容记4.心1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4.站2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124.3校内试验至15会175.实习总结及体参考文18致19指导教师评语.20一、实习报告正文【篇三:土木工程材料认识实习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参观地点:参观时间:完成时间:认知实习报告湖北中南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南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简介:湖北中南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国家建材部所属三大重点企业之一的湖北水泥制品厂改制组建的股份制企业,

15、公司地处武汉 市南大门,西傍长江,东临 107国道,交通方便,位置优越。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南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中南水泥制 管厂。全国第一根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部分预应力电车电杆就诞 生在该厂,曾获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公司目前拥有五条设备先进的生产线,一个设备修造厂,一个原材 料和产品检测实验室。其中 pccp生产线和多功能芯模振动管道生产 线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产品有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四大系列,广泛应用于城乡给 排水、供电和通讯线路、电车线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 产品畅销全国,深受用户

16、好评。新公司组建后,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服务,讲究信誉。历年来,荣 获原国家建材局技术开发中心评选的中国建材世纪精品奖;中国 技术监督情报协会颁发的中国质量过硬服务放心信誉品牌证书; 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颁发的中国建材工程建设推荐产品证书;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的中国建材百家产品信得过企业称号。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质量信得过产品和武汉市先进企业称号。2002年,公司取得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企业管理和质量保障又上一个新台阶。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盛誉。现为全国水泥制品协会常务理事单 位;湖北省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企业家协

17、会常务理事单 位;武汉市建材工业协会会长单位;武汉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会长单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 ) 的生 产工艺:(一) 工艺原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是一种采用钢质承、插口环及薄钢板 卷制弁焊接成钢筒,然后再浇灌混凝土成为管芯,弁在管芯外圆上缠 绕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再喷砂浆保护层的复合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可分为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l )和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 )两种。首先制作一个承口环和 一个插口环,钢筒制作采用承、插口环与薄钢板一次性自动螺旋卷焊成型的方法,或采用薄钢板拼焊后卷成钢筒,再焊承、插口环。钢筒经水压试验、补焊,再水压试验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