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_第1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_第2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_第3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_第4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院新村1#、2#、3#住宅楼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审批:审核:编制:太原市恒瑞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 6 月25 日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 九院新村1#、2#、3#住宅楼加固工程1.2工程地点: 太原市白家庄街道九院村1.3建设单位:白家庄九院村村委会1.4工程规模:建筑层数为地上十八层层,地下室一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二、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简介碳纤维布结构加固改造修复混凝土技术是一项目前在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技术,能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结构加固上,同传统的加固方法想比有很多优点。粘贴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是指采用高性能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结在建筑结构构件表面,使两者共同作用,提高结构

2、构件的承载力,由此而对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的目的。三、碳纤维结构加固施工3.1、(施工准备)3.1.1、主要的材料准备 碳纤维布及其配套用胶的进场检验;必须出具厂家检验报告及合格证。并且经复试合格方可进行施工。3.1.2、辅助工具及材料的准备 专用滚筒、刮板、磨光机、剪刀、凿子、毛刷等。3.2碳纤维加固范围3.2.1窗口加固范围在距窗口500mm范围内四周加固,连梁为在改造部位进行加固。3.2.2碳纤维布100mm宽、间距约为100mm;间距按构造设置。3.3、(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3.3.1 工艺流程混凝土表面处理粘贴面修补找平 (若平整,此步骤可省去)配置底胶涂底胶配置面胶和裁剪碳纤维布粘

3、贴碳纤维布固化检验维护 3.3.2 .混凝土表面处理 3.3.3 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磨去1-2mm厚表层,混凝土构件转角处应进行倒角处理,磨出(阳角)或补出(阴角)半径不小于20mm的光滑圆弧,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表面。 3.3.4 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金刚石磨片、棉布、护目镜、防尘口罩。 3.3.5 粘贴面修补找平(若平整,此步骤可省去) 3.3.6 混凝土面蜂窝、麻面、凹凸部位用混凝土修补结构胶填平,修补胶固化后(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约5小时),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3.7. 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衡器、腻刀。 3.3.8. 配置

4、底胶 (1) 粘纤维底胶为a、b两组份,配胶可按照配比要求采用人工搅拌,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14钢筋制成。少量也可用6、8细钢筋棍人工搅拌。(注意:仅用腻刀拌和,不能保证搅拌均匀)。(2) 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5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2公斤。(4)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器、衡器、腻刀、手套。 3.3.9.涂底胶(1) 用毛刷、滚筒或塑料刮板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

5、表面,注意不要漏刷,并避免气泡,等胶固化至手指触感干燥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2)所用主要器具: 毛刷、滚筒或塑料刮板、手套。(3) 配置面胶和裁剪碳纤维布(4) 粘纤维面胶为a、b两组份,可机械搅拌。少量也可用6、8细钢筋棍人工搅拌。(注意:仅用腻刀拌和,不能保证搅拌均匀)。(5) 每次配置量以小于3公斤为宜,现配现用。(6)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用锋利剪刀裁剪碳纤维布,注意整齐划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纸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纤维布的洁净。(7) 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剪刀、手套 3.4.0 粘贴碳纤维布(1)将粘纤维面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粘贴部位和碳纤维布上,拐角部位适

6、当多涂抹一些。(75%的面胶涂抹在碳纤维布的粘贴面,当粘贴后,剩余的25%面胶涂抹于碳纤维布外表面。)(2)将涂好胶的碳纤维布,拉紧对齐后粘贴,用塑料刮板或滚筒(用去掉外边绒毛的涂料滚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直至胶料渗出。然后在碳纤维布外表面也均匀涂抹面胶,并反复滚压,使结构胶双向充分浸润碳纤维布。(3)碳纤维布若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0.2米。(4)所用主要器具: 滚筒、刮板、手套。 3.4.1固化(1)若固化温度25左右,3天即可负载使用。若固化温度5左右,5天可负载使用。 3.4.2检验(1)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或手压粘贴面判断粘贴效果,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如出现轻微空鼓

7、(面积小于100cm2)可采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空鼓面积大于100cm2,宜将空鼓处的碳纤维布切除,补粘四周搭接长度大于0.2米的碳纤维布块。 3.4.3.注意事项(1)粘贴面是否按要求处理、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均匀、胶是否将碳布完全浸透决定了粘贴效果的好坏。(2)粘碳纤维布构造措施尚宜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3)冬季气温低时,a组分偶有结晶变稠现象,只需对a胶水浴加热至50左右,待结晶消除搅匀即可,对胶性能无影响。(4)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0,可采用碘钨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使用前预热至3050左右使用,应注意不得让水混入桶内。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粘贴部位也加温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5)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无毒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注意适当的劳动保护,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直接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3.4.4碳纤维加固具体部位参见施工图纸。 四、施工安全措施4.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懂得操作工序。4.2、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工作环境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